《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紀念碑》、《省港大罷工》……這些深入人心的作品的魅力多年來經久不衰,它們的作者潘鶴教授為世人留下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展現時代精神的傑作。為紀念潘鶴教授,推動城市雕塑藝術文化傳承與發展,由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等單位主辦,廣州雕塑公園、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聯合承辦的「追逐潘鶴的足跡」——雕塑藝術文化傳承與發展交流會於1月15日在廣州雕塑公園舉行。會上倡議成立廣州雕塑公園藝術專家顧問團隊,共同推進精品雕塑服務平臺建設,提升廣州雕塑公園的品質,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廣州雕塑公園藝術平臺的載體作用。未來的廣州雕塑公園,不僅能享受藝術、享受風景,還會成為一個多元、複合的雕塑藝術文化交流中心,成為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藝術文化載體。
交流會得到了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美術學院、廣州美術館、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以及眾多藝術家的大力支持。
致敬大師,傳遞雕塑文化最強音
作為中國現代雕塑藝術的引路人,潘鶴教授一直紮根在嶺南文化這片沃土上,創造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展現時代精神的傑作。他獨特的雕塑藝術思想,不僅讓雕塑走向戶外,點燃了中國現代雕塑之星火,更引領了中國城市規劃的建設與發展。1996年,潘鶴先生把他的藝術理念貫之新的實踐,在廣州雕塑公園的籌建過程中,他帶領藝術家團隊傾力策劃,將雕塑藝術與園林景觀相融結合,成功打造了這座全國最早的雕塑主題專類公園。
本次交流會既是對潘鶴大師的致敬與懷念,更是嶺南雕塑藝術的理解和詮釋,旨在以雕塑藝術為媒,為雕塑業界搭建一個互動交流,凝聚共識,傳承發展的平臺,通過思想的交流與碰撞,推動城市的文化和藝術建設,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精神,為城市帶來新的活力。
與會人士共同探討雕塑藝術,又結合廣州雕塑公園現狀,從不同的思維角度、發展方向、專業背景,對廣州雕塑公園與提升城市文化品質的互動作用、廣州雕塑公園的未來規劃設想等做了深入的交流。
承載夢想,建設精品雕塑服務平臺
永遠懷念潘鶴先生!會上大家共同倡議在廣州雕塑公園選址創設『潘鶴紀念園』,以此表達對潘鶴工匠精神的紀念、傳承與弘揚。廣州雕塑公園自建立之初就承載著雕塑界的夢想,是雕塑藝術、城市、公共藝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璀璨成果。緬懷潘鶴先生,更期待廣州雕塑公園能留下不同時期城市建設的腳步,鐫刻出雕塑藝術工作者們創作思想的時代印記。
會上還倡議成立廣州雕塑公園藝術專家顧問團隊,共同推進精品雕塑服務平臺建設,提升廣州雕塑公園的品質,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廣州雕塑公園藝術平臺的載體作用。未來的廣州雕塑公園,不僅能享受藝術、享受風景,還會成為一個多元、複合的雕塑藝術文化交流中心,成為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藝術文化載體。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全傑 通訊員 汪張躍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