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美院向南藝贈送著名雕塑家潘鶴作品《艱苦歲月》

2020-12-21 騰訊網

12月17日,恰逢著名雕塑家潘鶴先生誕辰日,其經典作品《艱苦歲月》正式落址南藝。該作品是廣州美術學院向南京藝術學院贈送的108周年校慶賀禮。

潘鶴先生是20世紀以來中國傑出的雕塑家、美術教育家、首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此次廣美向南藝捐贈的《艱苦歲月》,是潘鶴先生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它通過老戰士吹笛、小戰士偎依身旁傾聽的造型,成功刻畫出戰爭年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嚮往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念;在三角形的構圖中,體積起伏波瀾,手法自由,藝術形象生動自然感人,是中國現當代美術界、雕塑界公認的經典之作。

《艱苦歲月》

20世紀以來中國傑出的雕塑家、美術教育家、首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潘鶴先生,因病於2020年11月22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5歲。

潘鶴,男,漢族,廣東南海人,1925年11月出生,1950年3月參加工作,1985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勞動模範」稱號,1988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優秀雕塑工作者」稱號並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1年被國務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1998年11月退休,2009年獲文化部首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首屆「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2011年入選首批中國國家畫院院士。

潘鶴先生是當代中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具有傑出貢獻的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艱苦歲月》《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紀念像》等。在7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潘鶴創作了100多座大型戶外雕塑,分布在國內外68個城市,60多件中型雕塑被國家級美術館及博物館收藏,屢獲國家級最高獎項。

在捐贈儀式上,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潘鶴先生之子潘奮、江蘇省委第一巡視組組長陳志揚、南京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楊明共同為雕塑揭幕。楊明代表學校向謝昌晶回贈了廣州美術學院捐贈證書以作紀念。

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偉冬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對廣州美術學院以及潘鶴先生的家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他說,潘鶴先生是當代偉大的雕塑家和藝術教育家,其代表作品《艱苦歲月》是革命現實主義主題和浪漫主義情懷的完美結合,是新中國藝術的紅色經典,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符號。這件偉大的藝術作品在南藝校園落地生根,將帶著強大的精神力量日久彌新地去感染和引領南藝師生以及廣大市民。他表示,南藝在紅色題材的創作方面也有著深厚的傳統,董希文、張宗津、黃鎮等許多著名校友也曾圍繞長徵主題創作出不朽的藝術作品,希望南藝與廣美攜手並進,傳承紅色基因,創作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偉冬致辭

謝昌晶在致辭中動情回顧了潘鶴先生深厚的藝術造詣以及他為中國雕塑藝術和雕塑教育改革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深情追憶了潘鶴先生濃烈的家國情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他說,上個月22日,潘鶴先生在廣州病逝,這不僅是廣美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美術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損失。先生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創作的一系列經典作品,永久地留在了人間,並將始終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他表示,廣美同南藝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合作友誼,希望以這次捐贈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加深兩校合作,共同進步,誠摯歡迎南藝師生到廣美和廣州潘鶴雕塑園參觀交流。

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致辭

潘奮在致辭中介紹了《艱苦歲月》的創作背景及其蘊含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他表示,十分高興父親的作品將永久陳列在南藝校園,真誠祝願南京藝術學院越辦越好。

潘鶴先生之子潘奮致辭

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張捷主持活動

儀式中,影視學院四名同學帶來詩歌朗誦《長徵讚歌》,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展現了南藝青年學子弘揚偉大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的信念和決心。

詩歌朗誦《長徵讚歌》

江蘇省委第一巡視組副組長韋瑞瑾、第十巡察指導督導組副組長徐元金、第一巡視組總聯絡員徐國濱,廣美黨政辦公室主任、黨委統戰部部長李金水,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院長陳克,南藝校領導謝建明、李向民、呂斌、詹和平、張捷、陳詠梅、李彤,黨委常委吉愛明等出席捐贈儀式。儀式由張捷主持。

南藝黨政辦、教務處、科研處、藝創處、學工處、團委等職能部門負責同志以及美術學院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本期責編-

攝影:王斌

排版:徐瑄奕

相關焦點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5件作品概括了他的一生
    南方日報記者獲悉11月22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5歲潘鶴潘鶴是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是我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全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具有傑出貢獻的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艱苦歲月》《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紀念碑等。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作品走進小學課本 5件傑作概括一生
    11月22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5歲。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在人教1988年版的小學《語文》第6冊課本中,一篇叫作《在艱苦的歲月裡》的課文就取材於潘鶴的作品《艱苦歲月》,雕塑成功地通過老戰士吹笛子、小戰士依偎在身旁傾聽的造型,體現出艱苦年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表現了艱苦鬥爭環境中的紅軍戰士信念堅定、開朗豁達的光輝形象。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 代表作深圳地標性雕塑《開荒牛》
    中新社廣州11月22日電 (記者 許青青)著名雕塑藝術家潘鶴於2020年11月22日上午十時在廣醫二院離世,享年95歲。潘鶴之子潘奮22日下午在朋友圈公布了這個消息。潘鶴1925年生於廣州,籍貫廣東南海,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嶺南雕塑」的代表人物,新中國第一代雕塑家。潘鶴致力於雕塑藝術創作近70年,從事美術教育40餘年,創作的100多座大型戶外雕塑分布在國內外68個城市,60多件中型雕塑被國家級美術館及博物館收藏,屢獲國家級最高獎項。
  • 斯人已去,艱苦歲月裡的笛聲依舊
    潘鶴《艱苦歲月》,1956年作潘鶴(1925-2020)上一個周日,雕塑家潘鶴先生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95歲。斯人已去,艱苦歲月裡的笛聲依舊。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中,展出有潘鶴先生1956年的作品《艱苦歲月》。老紅軍吹笛,小紅軍扛槍託腮依偎在身旁,滿臉憧憬。你是否也曾在展覽中的這件展品前久久駐足?
  • 島主TALK | 潘鶴、潘奮:倆仔爺,傳承雕塑70載
    走進這個國內最大的以雕塑家命名的雕塑藝術園,仿若置身中國現代歷史展覽館,一代雕塑大師潘鶴的作品,按求生存、求獨立、求解放、求富強、求和諧的歷史順序排列,清晰地刻畫著中國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洋務救國,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從改革開放到奮進新時代的歷史軌跡。 不遠處,94歲高齡的潘鶴坐在輪椅上,由他的兒子潘奮推著「回看」自己過去半個多世紀的「心血」。
  • 雕塑大師潘鶴肖像漫畫
    潘鶴(別名潘思偉,1925年11月-2020年11月22日),廣東南海人,中國著名雕塑家、書畫家,國家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在潘鶴七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他創作的大型戶外雕塑作品一百多座,多座作品獲國家級最高金牌獎和最佳獎。數十座室內雕塑為國家級美術館、博物館及省市級公共美術館收藏。2020年11月22日10時許,潘鶴在廣州因病去世,享年95歲。
  • 追逐潘鶴的足跡,共議雕塑藝術文化傳承與發展
    《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紀念碑》、《省港大罷工》……這些深入人心的作品的魅力多年來經久不衰,它們的作者潘鶴教授為世人留下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展現時代精神的傑作。為紀念潘鶴教授,推動城市雕塑藝術文化傳承與發展,由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等單位主辦,廣州雕塑公園、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聯合承辦的「追逐潘鶴的足跡」——雕塑藝術文化傳承與發展交流會於1月15日在廣州雕塑公園舉行。會上倡議成立廣州雕塑公園藝術專家顧問團隊,共同推進精品雕塑服務平臺建設,提升廣州雕塑公園的品質,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廣州雕塑公園藝術平臺的載體作用。
  • 「塑東西文明的使者」,著名雕塑家吳信坤個人藝術宣傳片開拍
    1月11日,著名華裔雕塑家吳信坤的個人藝術宣傳片正式開拍,這位在中美兩國雕塑界大放異彩的人物,終於以更立體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大眾得以更清晰地了解其平日的創作場景及藝術思考。
  • 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金秋亮相壹美美術館
    據了解,本次展覽共展出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40餘位雕塑藝術家所創作的60餘件雕塑作品,展覽將持續至12月6日。潘鶴 《拓荒牛》 480 x 120 x 140cm 玻璃鋼 1984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告訴記者,廣州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都是中國著名的藝術學府,在藝術教學中都各有特色並各成體系,能夠藉此次展覽之機
  • 廣州三座「有故事」人物雕塑,分別有個「暱稱」,遊客:親切啊!
    到每一座城市旅行時,遊客們都會或多或少的發現在城市的公共場所,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雕塑作品,這些雕塑通常立在城市的公共場所,起到裝飾與美化的作用,而在眾多的雕塑作品中,有一些「有故事」的人物雕塑,包含一段關於城市的歷史和故事,提起這些雕塑,能喚起這座城市人們的記憶,具有紀念意義。
  • 展覽預告|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
    展覽由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壹美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承辦。此次展覽是根據兩所院校歷年來的雕塑教學及創作成果而舉辦,意圖通過45位專業教師和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和清華美術學院雕塑系的學統與特色。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主題雕塑作品展在廣州開幕
    )和廣州雕塑院承辦的「雕刻歲月光輝 致敬生命守護者——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主題雕塑作品展」系列活動,在廣州雕塑公園雕塑館開幕。   本次展覽展出了一批雕塑院雕塑家創作的優秀雕塑成果41件。其中21件「紅色」題材作品,通過雕塑藝術的表現手法縮影提煉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以來的風雨歷程和輝煌成就,如《背對背》《戰利品》《烽火少年》;也有表現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期各崗位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如《周末》《鷹擊長空》《榮譽與使命》。
  • 著名雕塑家司徒兆光去世,曾創作第四套人民幣百元鈔四大領袖浮雕
    據中央美術學院消息,著名雕塑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司徒兆光於3月4日18:50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司徒兆光司徒兆光1940年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開平市,是已故著名電影人、文化部副部長司徒慧敏之子。1959年畢業於中央美院附中,後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
  • 四川美院簡史-院徽及有影響力的作品
    川美校區一尊很喜感的兒童雕塑四川美院由原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和西南人民藝術學院合併而成。1959年更名為四川美術學院,招收4年制本科,是西南地區唯一一所高等美術院校。收租院·局部場景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最早可追溯到1939年的四川省立高等工藝職業學校,1951年招收第一屆雕塑專業學生, 1953年正式成立雕塑系。
  • 向捐贈者致敬|中國記憶——白俄羅斯雕塑家謝爾蓋謝利哈諾夫的捐贈...
    1956年底至1957年初,受到前蘇聯藝術家聯盟的邀請,謝爾蓋謝利哈諾夫一行到中國旅行,赴北京、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廣州、湛江、海南島、玉林、武漢等地,期間他創作了如巴金、齊白石等中國文藝界名人形象和普通大眾形象的雕塑作品共36件。謝爾蓋在赴中國旅行並創作之前,他的創作多以衛國戰爭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的紀念碑雕塑作品為主。
  • 法國著名當代雕塑家Richard Orlinski的作品欣賞
    Richard Orlinski 法國藝術家,於 1966 年出生於巴黎,是法國藝術和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其雕塑作品受到全世界範圍的追捧和喜愛。Orlinski在流行音樂方面也有巨大的影響力。少年時期的 Orlinski 就對模型製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直至2000年,已成為材料工程師和室內設計師的 Orlinski 仍然堅持著雕塑藝術的創作。當時巴黎著名的藝術機構 Artcurial 希望為 Orlinski 舉辦個展,遭到拒絕,Orlinski 認為當時的藝術作品未能體現他的藝術追求,但這也促使 Orlinski 堅定了自己的藝術道路。
  • 八大美院哪個好?八大美院排名?……聽聽學長學姐的評價
    3.湖北美術學院是我國傳統的著名八大美術學院之一,但排名靠後了。它的水彩畫、中國畫人物、雕塑和版畫還是不錯的。湖北美院的素描色彩考試內容比較另類,考草鞋、面罩、塑料凳什麼的,還是挺有難度。4.我是湖美的,壁畫系的。 都是屬於八大美院 應該都還不錯。
  • 百餘件雕塑亮相保定首屆雕塑作品展
    河北新聞網12月18日訊(馬晨輝)今天上午,「庚子·2020保定首屆雕塑作品展」在保定市雕塑學會藝術館正式開展,此次共展出雕塑作品100餘件,此次展覽將從2020年12月18日持續到12月31日。圖為保定首屆雕塑作品展開展現場。
  • 【書畫名家】著名油畫家熊繼雨作品賞析
    自幼隨著名畫家樊運琪先生、書法家程寶源先生學習書畫。曾畢業於師範美術專業,入全國著名油畫大家崔開璽(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工作室專修油畫四年,秦大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工作室專修兩年油畫創作,並隨我國著名國畫大師王徵、殷培華學習國畫人物,曾得到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朱乃正教授、西安美院院長劉文西及潘世勳、吳小昌等教授的指導,有紮實的寫實功力和創作水平。書法則研承王羲之、米芾、歐陽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