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與智慧是治癒一切病的良藥

2021-02-06 易家講壇

世界上的良藥,每一種只能治幾種疾病;心靈的良藥----智慧與慈悲,卻可治癒一切的病苦。 

人們常常叫嚷要去尋找內心的平和,其實它一直都在,從不需要你去尋覓。當你從為欲望而勞役終日的忙碌中靜下來時,自然會感到它的存在。 

人們逃避家庭、城市、社會及自己的問題而逃至深山中去尋覓心內的平靜。既然是要尋覓"心內"的平靜,又怎麼可能在"心外尋得呢? 

快樂只可以在心內尋得,並不在於你身處之地方。有人花費半生積蓄往外國的海灘度假,結果卻敗興而返;有些人卻可以在水災災區中划艇作樂,玩個不亦樂乎。 

有人遠走他方以尋覓內心的平和。但如果你心中沒有平和,儘管跑到天涯海角也不會尋得到它;假如你心中一早有了平和,你也就沒什麼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了。 

如果心中沒有快樂,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遠不會找到樂土;心中若然滿足快樂,哪怕身在牢獄茅廁,一樣可以悠然自在。 

當你的心充滿祥和,去到哪裡都一樣歡喜自在;當你的心充滿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見到真理。 

我們見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內心的反映;在心情開朗時,見到的人都友善親切;在心情煩躁時,碰上的人仿佛都面目可憎。 

我們的心影響著我們所見到的世界。擁有一顆快樂的心的人,見到的是一個值得歡欣的世界;內心充滿仇恨的人,見到的是一個令人憤怒的世界;心中滿是受傷的人,見到的是一個充滿悲哀的世界。 

透過評批的眼睛看,世界充滿了有缺陷過失的人;透過傲慢的眼睛看,這世界充滿了低賤愚痴的人;透過智慧的眼睛看,你會發現原來每一個人都有值得你尊重及學習的地方。 

有智慧的人----在獨處時會管好自己的心,在不是獨處時則會管好自己的口。 

自知為愚者的愚者並不愚蠢;自以為聰明的愚者卻是愚者中之愚者。 

與他人相處時,是謙虛學習的好機會;在個人獨處時,是反思自省的好機會。 

在你的心開始懂得以智慧去觀察時,生命的真諦便會在每一刻、每一地方、每一事物中向你展現。 

只要你仔細去看,即使一個醉漢或一個瘋子,都有一兩件東西值得你學習。 

每一個人都是你的導師。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橫蠻的人教授忍辱之道。 

窮兇極惡、蠻不講理的人是教你安忍的明師。在碰上一個這樣的人時,你應該歡喜對待。你可不是每天都可以碰上學習考驗忍耐的良機! 

為什麼我們會在與橫蠻的人相處時生氣呢?因為他的嗔心喚醒了我們本身之嗔恨。當你心中再無嗔心時,面對惡人並非什麼受不了的事;事實上,你根本不再會覺得世上有任何惡人。 

每個人都喜歡自主。但如果你在他人對你說了句什麼後就大發脾氣,你就是正在把自主權付託了予他;慢慢地,除了你自己外,每一個人都成為你心的主人。如果你嚮往自主的話,先去學懂主宰自己的心。 

如果你為了人家的一句話就大發脾氣,或者是飄飄若仙,你的心其實是在跟著別人的話走。把自己的快樂託付在別人隨便的一句話上面,是很愚蠢的一回事。 

視處處為難你的人為你發了狂瘋的至親,不要生起忿恨,應該對他更加憐惜。 

我從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視釣魚或狩獵為娛樂。我們的生命怎麼可能會透過另一個生命的結束而變得更加精彩呢? 

如果有人把你的子女抓去,玩弄一會再加以殺害,而這只是為了周末有點什麼娛樂而已,你會有什麼感想?我不認為你會欣賞認同這些人的嗜好。同樣地,我不明白為何你會視釣魚與狩獵為娛樂,這只是無謂的殺生。當殺害生命成為你的嗜好時,你的世界是很可悲的! 

動物需要呼吸,你也需要呼吸;動物需要飲食,你也需要飲食;動物會高興也會悲傷,你也會有時高興,有時悲傷。有些人說動物與人類不同,所以就可以妄加殺害,我從未聽過比這個更無稽的謊言。 

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連的。在施予的時候,你實在是利益自己;當傷害另一個生命時,你是在傷害你自己。 

宇宙萬物皆為一體。在你傷害大地、河川及這上面的生靈時,你其實正在傷害你自己。 

在別人做了些有利世界的事時,若能生出隨喜的心,你也就是參與了這一件善行。在別人做了傷害其它生命的事時,你的認同就等於你的參與這個惡行。 

隨喜是妒忌心的妙藥。在他人得到快樂時,若你為他心生歡喜,你就會被他的快樂所薰染。 

單單去祈求厄運消失並無作用;如果你想避免痛苦,就要避免去做招致這些果報的言行。 

如果你要做的是一種善行,你不需要向上蒼祈求保佑;如果你要做的不是善行,怎樣祈求也都沒什麼用處。 

虔誠的人會不惜走遍千山萬水去朝聖來討心目中的神明之歡心,他們卻不知道:幫助自己家門前的窮者與餓者可能會更令神明高興。如果它們的神明是無處不在的話,他們必定也就在這裡,就在他們的家門外。 

如果問題可以解決,你沒必要憂慮;如果問題無法解決,你再憂心也無補於事。 

居住在文明城市的人,常常埋怨生活不好,有這種那種的艱辛。要解決艱辛是很容易的;好好看一看窮苦國家的慘苦生活,你的所謂"艱辛",突然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生命的本身並不艱苦;艱辛的感覺只來自你的對抗與不滿。 

痛苦與疾病只是病徵而不是病灶。先醫好你的心靈,它們便會自然痊癒。 

所有的痛苦、疾病及障礙都源於你的貪念、嗔恨、執著、愚昧與妒忌。最有效的治療是先醫好你的心,否則你的病苦將永無休止。 

正如一個武士需要對外在的環境保持警覺性來保家衛國;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心念時時觀照來保護自己。 

在你做壞事時,少不免會東張西望,避免給看到。其它人看不看到其實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會看到,而你沒可能可以逃避自己的心。 

根部有毒性的樹所長出的花、果及葉也都是有毒的。同樣的,任何由貪執及仇恨所驅使的念頭、語言或行為都只會帶來痛苦的果報。 

心是所有行為及其成果的根源;由一個充滿仇恨及貪慾的心所引發出的言語、行為及念頭只會帶來痛苦;相反地,一個慈善的心所引導的身、語、意運作皆會帶來福樂。 

你沒可能打敗所有的敵人,但在你打敗了心中的我執時,基本上就等同降伏了所有仇敵。 

我執是把我們與痛苦系在一塊兒的枷鎖;在我執被放下時,真正的解脫自在就在跟前。 

風雨並不能損大石之分毫;惡言及攻擊並不能傷害一個"無我"的人。 

一個"無我"的人已經超越了嗔恨、愚痴、妒忌及執妄的層面。他是一個享有真正之快樂的人,因為世上的痛苦,不可能傷害一個"無我"的生命。 

放下一點點執著,你便會有一點點自在;放下多一點執著,你會有多一點的自在;在完全放下時,你便會體驗到完完全全的歡喜自在。 

很多國家嘗試以戰爭來達致和平,我倒想知道這其中的邏輯性。 

以戰爭來爭取和平,其可行性和以油去滅火一樣高。 

用暴力及權勢爭取回來的名利地位並非什麼大成就。畜生所做的也不過是如此! 

任何以仇恨作為動機的言行,永遠不可能成為化解仇恨的一種方法。 

在一場紛爭中,不論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一宗家庭糾紛或只是一場打架,其實永沒有對的一方,凡有參與的都是錯的一份子。 

解除核武器並不會達致和平。當人在被嗔恨心支使下,即使用一塊石頭也可以殺害很多生命。只有解除嗔恨才可以達致和平。 

由心開始,從心著手,淨化心靈,才是達致和平的唯一有效方法。 

善心是唯一的和平之道。在沒有善心的時候,你沒可能有內心的平和;在連你都與自己過不去的時候,哪有可能達致整個世界的和平呢? 

在你完全放下嗔恨的一剎那,你眼中的世界就變得和平;當每一個人都放下嗔恨的時候,整個世界就會變得和平。 

內心與外在的世界並非兩回事。當每一個人心中都再無仇恨時,世界和平就自然地會展現在面前。 

你不一定要是英雄豪傑才能拯救這個充滿暴戾的世界;你只需要以慈悲心對待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這個世界就已因你的存在而變得祥和了。 

要令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並不需要大聲弘揚什麼理念,只需要令自己成為慈與悲的化身。當心中洋溢慈悲時,你就象一盞明燈,照亮了周遭的人;當他們心中的慈悲之燈被燃著時,自然會再燃亮更多的生命! 

慈悲心有點兒像感冒病----在你沾上了它時,你周圍的人很難不受牽連傳染。 

在弘揚慈悲精神的時候,你不需要向別人灌輸什麼教育;當你的心有了慈悲之時,他們自然會察覺到,他們心中的慈悲自然會被喚醒。最有效的教育往往不需要說話。 

當你是對的時候,你並不需要說什麼;在你理虧的時候,不論你說什麼也沒用! 

有人說過:"如果你是對的一方,你沒必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那一方,你沒資格去發脾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來自他人的言行,並不可能對你造成傷害;你之所以感到受了委曲,只因為你對這些言行介懷。 

受到他人無理的迫害,固然是你的不幸;但如果你以仇恨心響應,則更加加深了你的不幸。 

仇恨並不能傷害到被恨的人,只會傷害到自己。 

想想看:在發脾氣的時候,你的感受是怎樣的?不太好吧!哪為什麼把仇恨帶在身上呢?仇恨對你與別人都沒有用處,它只是一件不論帶多短的時間與旅途都嫌太笨重的一個包袱。 

憎恨一個人是一種很費神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歡這個人,何必為他費神呢?如果你喜歡這個人,哪又幹嗎要去憎恨他呢? 

在他人做了令我們不快的事時,我們往往會去憎恨他,就好象憎恨是一種報復似的。要去恨一個人需要不少精力,而仇恨只是一個沉重的包袱,每一分一秒都在傷害自己,卻不會影響到被恨的對象,哪又有何意義呢? 

為什麼沒有人會對一塊石頭大吵大鬧呢?因為石頭的靜默令挑舋生事者無從入手。在你可以像大石般沉默時,生事者遲早會失興致而另去他方。 

心如如不動,不理他人對你說什麼或做什麼,就像是安坐於有毒的刺藤叢中一樣:雖然你不能令刺藤消失,但起碼不會給它刺傷自己。 

謙卑並不等於懦弱。謙遜其實是世上其中一種最大的力量。試想想:傲慢與謙卑,哪一樣較難做得到? 

驕慢並不會令你得到他人的尊敬;謙卑反而令人尊敬。 

一個真正謙卑的人不只是對他人謙卑,即使對一條蟲、一朵花,也會謙卑尊重。 

最不中聽的話,往往是對你最有幫助的指引。 

對一個不明生與死的人來說,人生是一種很令人煩惱的事情。 

學習去思維生死----開始的時候這會令你不安,但當你克服了對它的恐懼時,思維生死只會使你的生命越來越燦爛豐盛。 

提醒自己死亡隨時會來臨,就是策勵自己不要枉過每一天。 

你認為日落是一種人生美景,我只覺得它是一個提醒我,又向死亡踏前了一步的時計,叫我好好的善用剩下來的生命。 

死亡並不可怕。有生就必然有死;自出娘胎,我們每一分鐘都在朝死亡步近。真正可怕與可悲的是:在生與死之間沒有做過什麼。 

死亡本身並不是一件好的或者壞的事情,只是自然變幻的一個程序。對一個沒枉過一生的人而言,死亡的確沒什麼可懼的地方。 

死亡之可怕,只源於你對生命的執戀。 

對一個可以隨時面對死亡而無懼無悔的人來說,生命中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傷害到他。 

與其抱怨不能令自己長生不死,倒不如好好令生命之旅程不枉一走。 

萬事萬物無不在變幻當中。把生命與快樂寄望於事物的常久不變上,無疑只會令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面對失望。 

萬事萬物均依因緣而自然發展:先是產生,然後維持狀況一回兒,最終就改變消失。儘管你大哭大鬧,它們還是一樣會變幻消失,這只是自然的規序,並非好的或壞的一件事。在你明白並接受了這個自然法則後,你的生命就會好過得多了。 

在欣賞電影的時候,我們會投入其中,全神貫注,甚至因受到劇情牽引情緒而大哭大笑。但想想電影是什麼?不外乎紅、藍及綠色的變幻光束投射於白布上,再配上些聲音而已,卻令觀眾信以為真,把劇情發展視作最重要的大事。同樣的,生命中之苦與樂也不過只是一系列的變幻景況,維持並不太久,只是當事人困在局中,才感到是天大的事情而已。我們當然要盡生命中之責任,卻毋需過於介懷成果;生命也不外乎是另一場電影而已! 

快樂之道其實很簡單----生活順景時,要知道福樂並非永恆;生活不遂意時,視困境為過眼雲煙。不要把這些體驗看得太認真,要知道苦與樂來來去去,變幻不定。在看透這一點時,你就可以自在地旁觀,世事翻騰反覆而不揚一條眉毛。 

在你能把宇宙萬事萬物皆視為夢幻泡影時,你將永不會再感受到痛苦與束縛。 

小鳥在唱,小狗在吠。小鳥只不過鳴唱,小狗也只不過在哮吠。這些只是聲音,不多不少,不好不壞!但你的心卻在批述:"呀!這鳥鳴實在悅耳!", "那狗吠聲真令人心煩!"。引致你興奮或厭煩的並不是鳥聲或狗聲,問題出在你自己的心上!要做一個快樂的人,你只需知道:"這是小鳥的鳴聲,那是小狗的吼聲!"就足夠了。 

樂聽讚美,不喜他人的批評;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們;這些心態就像鎖鏈一樣,把我們與恆久的內心痛苦連在一起。只有在超越它們時,我們才可能體驗到自在與快樂。 

你的心不停在說:"我需要這個!我需要那個!"不要理會它的要求。你早已擁有你所需要的一切,但你卻永沒可能得到所有你所想要的。而我可以向你保證,即使沒有它們,你的生命也一樣可以很自在快樂。 

過一種簡簡單單的生活,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快樂的秘密不過如此而已。 

要為自己創造一個快樂的生命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要兩種材料:一個簡單的生活方式和一顆滿足感恩的心。 

與其對不能得到的欲求耿耿於懷,倒不如對你已經擁有的滿足感恩。 

人生最大的財產是健康,最大的財富是心足,最大的勝利是無嗔,最大的成就莫過於不論在何時何地都能悠然自得。 

要令自己在生命中永不失望,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對人對事有所希求;在心中沒有欲求的時候,生命就不會再有失落。 

欲望與執戀是令我們感到痛苦的原素。在消除了此二者時,我們幾乎沒可能會不快樂自在。 

人總以為擁有的愈多就會愈快樂;事實是要求的愈少才會愈快樂。 

還未"擁有"的人為了爭取而受苦,早已"擁有"的人為了不想失去而痛苦,你看:"有"與"沒有"和快樂與否並無直接關係。但世人都窮一生去追求欲望,這其實是不是有點傻? 

快樂與擁有多少物產並無關係。在你缺乏財富時。你日思夜念要得到它們。在你擁有財富時,你會日夜擔心怕失去它們。你見過一個快樂的富翁嗎?他們其實與窮人一般痛苦。要尋找快樂,你必須找對地方----自己的心。 

人們總以為財富與名氣等於快樂。如果你心裡已充滿了快樂,你根本不需要名利;如果你心裡沒有快樂,縱管坐擁全世界的財富與名利也都沒有什麼意思。 

如果你只懂得終日勞碌於爭取更多的金錢及保護你已有的財富的話,它們對你其實就已沒有什麼真正的好處了。 

如果你真的想常常快樂,就不要把快樂建基於你所擁有或所缺少的事物上;視你的財富、你的房子及車子都是向別人借來的,好好利用它們,但不要執戀它們;哪你自然會享受一個簡單但快樂的一生。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追求快樂而做的,但往往是在我們放棄刻意追求快樂而做種種事情時,它才會悄悄來臨。 

一個火把可以點燃更多的火把而不失本身之火焰。快樂就如火焰一樣,你可以不斷施予別人快樂,卻不會因此而犧牲自己的快樂。 

快樂就像一盞油燈。當燈被點亮時,它不需要向黑暗說:"讓我來照亮你吧!",它不再需要做其它的什麼,房中的黑暗角落自然就會被照亮起來。同樣的,當你的心中充滿快樂時,你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什麼,你周遭的生命也自然會被照亮。 

他人的話----不論說的人如何偉大,對你都沒什麼真正的益處,除非你把他的智慧變為你自己的智慧。 

先弄清楚慈悲與智慧的種種,然後仔細地思維內裡的深義,最後把它們用在你的生活中。你越運用它們,你就越會感到它們是達致快樂的路向。在最後,你自己變成了智慧與慈悲,你的舉手投足都就是悲智的表現。 

我所說的對你並沒有一點用處,除非你把它刻在你的心上,而不是單單記在腦袋中。在你能做到這一點時,你的所有心念、行為及談吐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反映它們,你的每一句話,甚至你的舉手投足都成為對整個世界的開示。這個世界將會因為你的存在而得益! 

不要忘記上師,時時向他祈求。 

不要隨順妄念,時時觀照自心。 

不要忘記死亡,時時謹守戒律。 

不要忘記有情,時時回向功德。 

佛陀的教義,目的是要我們主宰個人的心。假如你主宰了心,你也能主宰身與語,你及他人的苦難就能結束。但是,你若讓心充滿了消極的妄念,那麼無論你做了多完美的善行,或者你說了許多良善的話語,你還是遠離正途。 

主宰心是要全然恆久不變的注意你所有的想法及行為,一次又一次反覆檢查你的心。一旦消極的妄念升起,就用適當的矯正法來治療。而當積極的正念升起,就將功德回向給所有有情眾生來強化它,並祈願他們能證悟到最後的覺知(成就佛果)。即使在日常活動中或心神煩亂時,都能從慣常的沉靜洞察中保持明淨的覺醒,那你終將持有這智慧心的體認。所以,隨時警覺是解決輪迴之苦最基本的良方。 

戒律的實踐,將引導你到達不論你是否在實踐期都能保持這覺醒的境界,這就是教導的重點。沒有持守戒律,無論你記頌多少儀軌或咒語、或做幾千次大禮拜、乃至幾千次繞塔,只要你的心是散亂的,就不能幫助你去除心中紊亂的思緒,不要忘記這是最具決定性的基礎。 

就像所有的事物,總是殘酷地漸漸接近其最終的歸宿,你的生命亦是如此,像一隻燃燒的油燈,很快就會用完。你若以為你能先把工作完成,等退休以後在來持守戒律,你有這種想法就太不理智了。你認為你能活那麼久嗎?死亡不也同樣降臨在年輕人及老年人身上?因此,無論你做什麼,都不要忘記死亡,並讓你的心專注在戒律上。 

人們總是說:「禪修,禪修!」但是,除非你對空性的概念以建立堅固透澈的了解,否則你做的「禪修重點」是什麼?不能認知心的空性,就是造成墮入輪迴的根源。當心不受念頭影響,當下即喚醒純然的醒覺,這無礙清明的空性就會逐漸被體認。 

貪慾、嗔恨、無知、疑忌、傲慢(即貪、嗔、痴、疑、慢),這五毒常控制了我們的心。例如,我們看到仇恨將人們推向自相殘殺,而國家相互開戰。一旦我們不能控制我們的情緒,它們就會支配我們。但是,如果我們淨下心來分析它,並探究它的本質,它們將會消失無蹤,就像巨大的暴風中的雲那般不能掌握,從暴風的外面來看是壯闊美麗,但仔細去透析它,卻是無法感觸及掌握的。而其實,這些只有在我們賦予它們重要性和力量時,它們才有重要性和力量。假如,以寬容代替狂野的念頭,我們將能去除它們,而用此種方式來對治,解脫就隨時在握了。 

隆冬時,寒冷使湖水及河流結凍,水變的如此堅硬,可以承載人獸和車輛。當春天來臨時,土壤和湖水都漸漸暖和,也漸漸地解凍。這時,有什麼可以留下來?堅硬的冰塊?水是柔軟的流動,而冰是堅硬銳利的,沒有人會說它們是相同的;可是也沒有人能說它們是不同的。因為,冰是水凝固而成,而水是冰溶解而成的。 

我們對外界的認知也是相同的道理,去依附各種現象的實體,去忍受各式的折磨,好感或惡感、喜悅或痛苦、獲得或失去、隆盛或衰落、讚美或責備,都會在心中凝滯成一塊堅石,我們必須注入自由的活水來溶解這意念的堅冰。  

 本文來自: 普陀山覺海蓮舟佛教網[www.ptsfjw.com] 詳細出處參考:http://www.ptsfjw.com/hcy/show.asp?id=281

1.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帳號】可關注我們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眾帳號】中查找:you_are_bestfriends_或易家講壇

3.通過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

相關焦點

  • 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_再看《雨人》
    愛真的是治癒一切的良藥。弟弟本來就是個很善良的人,否則不會選擇這樣一個善良的女朋友。女朋友也是看到了弟弟掩藏在底下的受傷善良的心才會這麼喜歡他吧。哥哥在與弟弟的相處過程中也是慢慢感受到弟弟的真心,而且有所改變,包括想跟女孩子約會。這種改變在醫院裡是難以發生的。再一次說明,愛真的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哥哥解開了弟弟的心結,弟弟終於可以放下過去重新出發啦。
  • 梵嘉悅驪 | 運動,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達文西說過,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當我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時候,是那段忙得昏天暗地卻還是堅持去健身房運動1小時的日子。 希波克拉底說,人類最好的醫生就是空氣、陽光和運動。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說,原先也不愛跳廣場舞,覺得鬧騰,可當真正嘗試過後,才發現讓身體動起來,整個人會舒服很多,那些感冒咳嗽之類的小病也離自己而去。
  • 運動,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運動,才是治癒一切的良藥。【微信公號:國學生活】在他的臉上,看不出太多歲月的痕跡,留下的只是時間沉澱的智慧。「運動對我幫助很大,所謂年紀大了,記憶力差什麼的,我沒什麼感覺。」鍾南山院士曾在採訪中這麼說。都說歲月不饒人,但歲月其實也會悄悄善待那些堅持運動的人,給他們強健的身軀、飽滿的精神、敏銳的思維。【微信公號:國學生活】
  • 自律,是治癒一切迷茫的良藥!
    自律,才是治癒一切的良藥。曾有一個年輕人給楊絳先生寫了一封長信,傾訴自己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遇到的諸多人生困惑。楊絳回信寫了一句話:「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像年輕人這樣狀況的人,生活中並不少見。
  • 忙,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眼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都找到工作,還是特別好的公司,她覺得特別焦慮和恐慌。提起這段經歷,她說:「我那時候很懷疑人生,覺得誰都對我不好,覺得自己很沒用。後來,機緣巧合下,之前大學合作過的一個老闆,邀請我去她們公司工作。
  • 微笑,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有時候我們總覺得微笑就是不經意的一個表情,但其實,一個微笑卻能治癒一切。01 微笑,能治癒一切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為何有些人總是看起來很頹廢,生活很不幸,而有些人卻總是看起來很幸福。只要我們能夠微笑面對,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可若是我們不能微笑面對,而是愁眉苦臉,就會被眼前的困境打倒,很難想到解決的辦法。
  • 大願法師開示:學會慈悲,一切吉祥
    按照佛陀所說的十首偈子,在世間上過生活,就能夠無往而不勝,到哪裡都能夠成功,都能夠勝利,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能夠得到大福報,開啟大智慧,是最吉祥的事情。事實上,我們就可以歸納一下了,佛法所說的「吉祥」不同於儒家所說的「吉祥」。它的內涵是什麼?
  • 《怦然心動》懵懂愛情是成長,溫暖親情則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影圈撩劇春天來了,是該看部治癒的愛情片,如《怦然心動》。每個成長的人兒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就如泰國《初戀那件小事》馬裡奧陽光的從芒果樹上跳下來,給女主一個青澀的芒果,和一個燦爛的微笑,然後一個迎著陽光的背影。《怦然心動》是另外一個青春的雛形,導演來自《遺願清單》的羅伯·萊納。
  • 自律,是治癒一切迷茫的良藥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
  • 哲思:內心強大,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人這一生,唯有內心強大,方可治癒一切。內心越強大,處事越溫柔 有大智者必謙和,成大功者必寬容。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要經過生活粗糲的打磨。 有的人,會在打磨和歷練中,變得越來刻薄、固執。 內心強大,治癒自己 林語堂說:只有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一個層次,才不會因為近期的抑鬱而傷懷。
  • 好好睡覺,是治癒生活的良藥
    睡得好,便勝過一切養生良藥。01好好睡覺,是對自己最大的溫柔莎士比亞說,舒服的睡眠,才是自然給予人的溫柔的令人想念的看護。朋友剛去大學時,不適應高強度的生活節奏,各種事情常常忙亂到深夜。隨著早睡,那些糟糕的情緒,都被悄悄地治癒了。屠格涅夫說過,睡眠像是清涼的浪花,會把你頭腦中的一切商濁蕩滌乾淨。好好睡覺,是對大腦最好的清潔。生活不易,三分靠治癒,七分靠自愈。而身體最好的自愈能力,就是睡覺。好好睡覺,是對自己最好的寵愛。
  • 居高臨下的慈悲
    於是,就有人覺得,我比別人優越,比別人有慈悲心,我應該慈悲別人。當然從某種角度來說,慈悲總比冷漠無視要好的多。        但真正的慈悲是沒有我高你低的分別,你我他本是一體,因為同體,所以大悲。而你所發的悲心,看似是幫助了別人,其實真正利益的是你自己。只有菩提心才能讓你擺脫煩惱,成就聖果。離開眾生,或者說此高彼低的慈悲心離真正的菩提心還差很遠。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如此,好的不要,壞的也不要,最後只剩下自己孤家寡人一個,這就是不慈悲,真正的慈悲是一體地對待別人。慈悲的對象,除了慈悲別人,也要慈悲自己。因為不慈悲自己,會讓自己很痛苦。例如,有的人不肯原諒自己,於是就傷害自己。其實做錯事,改過就好,若是不斷責罰自己,就會一直陷在痛苦之中,這就是對自己不慈悲了。對別人也是一樣,如果態度不慈悲,可能就會一再地傷害他人。
  • 多一些慈悲,多一些智慧 | 더 많은 자비심, 더 많은 지혜
    怎麼會有慈悲心呢?如果一個學習大乘佛法的人沒有慈悲心,那他所有的智慧都是惡慧,而不是善慧。 마음속에 좋은 등류를 유지할 수 있으면 마음이 아주 건강하고 착하게 됩니다. 만약 한 사람이 마음이 건강하지 못하고, 착하지 못하면 어찌 포용심이 있겠는가요? 어찌 자비심이 있겠는가요?
  • 愛可以治癒一切,自由是心靈的良藥
    #裝飾一個空皮包#《海蒂和爺爺》的編輯已經刷了很多遍膠片,但還是看不清,這部電影讓小編看到了愛情的魔力和自由的治癒。也讓躁動不安的小編心靜下來,忘掉一切煩惱。當電影的第一幀上映時,我就愛上了他。語言蒼白,自由和自由治癒了克拉拉封閉的心。如果你也處於兩難境地,不妨看看山川,大海,天空,這是自然療法。克拉拉奶奶來接克拉拉時,她給了海蒂一支筆記本和一支筆,並告訴海蒂「如果生活中有讓你快樂的事,你只需要去做它就行」。
  • 書評《偷影子的人》:「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愛」像影子一樣...
    漸漸地,他發現自己能夠通過與影子的交流,幫助別人治癒埋藏在心靈深處的傷痛。通過保安伊凡的影子,小男孩騙了自己的媽媽,幫他偽造了一封媽媽的信件,給他走出童年陰影的勇氣,向外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通過呂克的影子,小男孩跟呂克父親一席長談,讓父親放手,讓呂克追尋自己的夢想;通過蘇菲病人的影子,小男孩找出了他無法進食的原因,讓他重新點燃生的希望。
  • 夜讀丨微笑,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就在她清理東西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封早年的信,那是孩子在父親去世時寫的,信上說:「我知道這一切都能撐過去,我永遠不會忘記你曾教導我的,不論在哪裡,都要勇敢地面對生活。我永遠記得你的微笑,像男子漢那樣,能夠承受一切的微笑。」伊莉莎白痛哭失聲,她把這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終,打消了辭職的念頭。
  • 運動,是治癒一切的良藥!(經典)
    達文西說過,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當我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時候,是那段忙得昏天暗地卻還是堅持去健身房運動1小時的日子。總有人說,每天上下班,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運動,回家就躺在沙發裡,累得不想動彈。可一個人真正沒精力的原因恰恰就是缺乏運動。
  • 甜品,是治癒一切不快的良藥
    小星星     十幾歲時的我們,熱情,勇敢,有青春做一切底氣。但融入成年社會後,面對所有事情我們都習慣用冷漠來抽離自己。 成長讓我們逐漸失去了一種叫勇氣的東西。     然而這世界總有一個人的出現,激活你自己。喚醒你心底塵封已久的真心和勇敢。喜歡的程度又和勇氣成正比。你對其他人的刁蠻任性不可理喻在他面前都變成了溫柔可愛善解人意。
  • 讀書,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唯願,通過這次活動,能夠喚醒書中的力量與智慧,讓我們在新的一年,更好地成長,更好地前進。掃碼預約線上直播活動在線,就能一睹講書人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