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黑洞照片製作項目負責人:未來十年的目標是給黑洞拍視頻

2021-01-10 澎湃新聞

儘管2019年還沒有結束,但要說起今年重大的科學發現,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發布,必須是上榜的發現。

今年4月份,全球多地聯合發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人類首次「拍」到了5500萬光年之外,位於遙遠的M87星系中央,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的黑洞照片。

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時,它符合你對黑洞的想像嗎?許多人開始調侃它的樣子,大開腦洞。那麼對於參與黑洞照片製作的人來說,對這張照片的第一印象如何,符合他們對黑洞的期待嗎?

「有意思的是,我們第一次發布這張照片的時候,感覺也沒什麼,就是一張很酷的照片而已。但發布會結束後,我們發現地球上所有新聞機構的封面都是這張照片,然後我們開始擔心了。它的影響如此巨大,而我們為它工作了很長的時間,過程中完全不知道自己最終能否成功。」在2020年度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的頒獎典禮上,EHT項目負責人,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的謝潑德·杜勒曼(Shep Doeleman)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這麼描述自己第一次見到這張照片的感受。

EHT項目也因此獲得了2020年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獎。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組即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團隊。EHT的拍攝目標之一,是位於Messier 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相當於65億個太陽。運用全新的算法和技術,研究團隊經過艱苦的數據分析,終於呈現了這隻「星系怪獸」的圖像:中心黑色的黑洞剪影,被周圍旋轉的熾熱氣體環繞。

這張照片也驗證了愛因斯坦引力理論對黑洞的預測:由於光線無法掙脫黑洞的引力,在黑洞周圍,存在一個由光線構成、環繞中心黑色區域旋轉的亮環。

在採訪中,杜勒曼向澎湃新聞介紹了團隊工作中的挑戰和趣事,未來的研究打算,以及合作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下一個目標:給黑洞拍攝視頻

根據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計算,如果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奇點周圍會形成時空扭曲的「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連光子也無法逃逸。這個預測在1916年被提出來,不過,直到1967年,普林斯頓大學核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才在一場講座裡首次使用了「黑洞」(black hole)這個詞彙,並迅速流傳開來。

早在2017年4月,EHT項目組就開始了對黑洞的聯合觀測,而技術和理論工作則開始的更早。

據杜勒曼介紹,成功捕捉到黑洞的影像,更多依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原因之一是團隊需要升級和連接部署8個現有的射電望遠鏡來組成全球網絡,包括ALMA、APEX、IRAM30米望遠鏡、JamesClerkMaxwell望遠鏡、大毫米波望遠鏡(LMT)、亞毫米波陣(SMA)、亞毫米波望遠鏡(SMT)和南極望遠鏡(SPT)。

而這些望遠鏡分布在各種具有挑戰性的高海拔地區,包括夏威夷和墨西哥的火山、亞利桑那州的山脈、西班牙的內華達山脈、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以及南極點。此外,用來計算院士觀測數據的專用超級計算機也分布在不同的地點,分別在馬普射電所和麻省理工學院海斯塔克天文臺。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感覺很奇怪。因為所有的東西都需要結合在一起,並能同時工作。需要技術、望遠鏡、計算機,但更重要的,需要這個黑洞配合。我們能控制望遠鏡,能控制計算機,但是我們無法控制黑洞。真的感謝這個特別的黑洞,我們最終呈現了它的光圈,並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預測。如果它不配合,我們可能現在還在尋找。」杜勒曼說。

拍到了黑洞照片後,EHT的工作就結束了嗎,下一步計劃是什麼?「我們拍到了一張黑洞的照片,後來我們將望遠鏡增加到了11臺,我們剛獲得新的研究資金,可以在最好的位置找到最佳的觀測點。有了之前的望遠鏡,更多網絡技術的支持和計算是能力的提升,未來我們想做的有兩點。一是能拍張更好的黑洞照片,二是未來10年裡能拍到黑洞視頻。」杜勒曼稱。

杜勒曼介紹,依靠現有的數據和計算機模型,EHT團隊已經在模擬黑洞的運動影像。

黑洞照片是科學合作典範

無論是在採訪中,還是獲獎致辭中,以及在第二天的學術研討會上,杜勒曼關於這次的EHT項目,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合作。

「這張照片的問世,不是一個人的成果。要在全球範圍裡搭建這樣的觀測網,你就需要搭建一個足夠大的團隊。」杜勒曼說。

據了解,EHT項目共有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60座研究機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合作團隊,通過分布在南極洲、智利、墨西哥、美國夏威夷州、美國亞利桑那州和西班牙的8臺高靈敏度射電望遠鏡,首次拍到了黑洞照片。

在這60座研究機構中,就包括中國科學院下屬的上海天文臺、雲南天文臺等機構,以及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臺灣大學等高校。

「我們和中國的團隊有很好的合作,我的一個博士後就是中國人。我知道中國在太空領域裡有很多投入。未來誰會主導這個領域的合作,我不知道。但如果你問我未來中國在太空領域裡會扮演什麼角色,我覺得中國會在這個領域變得很專業。同樣的,在建設新的望遠鏡上,中國也非常專業。」杜勒曼表示。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最後「衝洗」中
    中國科學院: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最後「衝洗」中 2019-04-07 07:06:12來源:人民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維思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領銜拍到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科學家 將在第三...
    圖說:人類首張黑洞照片 來源:EHT 黑洞是2020年科學界的明星。在本月30日召開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上,2020新科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發現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的安德烈婭·蓋茲,以及黑洞探索者、拍到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謝普德·多爾曼都將參加。 多爾曼是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項目(EHT)的創始人,而正是這項合作開天闢地地拍攝到了第一張黑洞圖像。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八個地方的亞毫米波、毫米波望遠鏡,共同組成一個口徑達一萬零五百公裡、幾乎接近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通過觀測M87黑洞的吸積盤輻射出的電磁波信號,拍攝完成的。而且這還是一張美顏照片,科學家為照片中的黑洞塗上了象徵希望與溫暖的橙色。
  • 首張黑洞照片面世背後:照片「衝洗」用了兩年
    事件視界望遠鏡由全球8個亞毫米射電望遠鏡組成。(資料圖片)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公布後,立即引發全球範圍的熱議。這張照片是怎樣拍出來的,為什麼看上去有點「糊」,中國科研人員又發揮了哪些作用?  照片「衝洗」用了兩年  細節太小、信號太暗、幹擾太多,是給黑洞「拍照」的三個難點。
  • 不再是一張靜止的圖片:首張黑洞的動態圖像將很快面世
    【ALENG 自媒體】4月20日早間專稿,4月10日,由EHT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組製作的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曾經引發了人們的好奇心,這張耗時兩年多才製作完成的照片,首次向人類展示了關於黑洞的真實圖像,雖然照片看起來比較模糊,但是其巨大的科學成就,仍然足以令人感到震驚。
  • 國外的圖片庫是怎麼給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寫版權說明的?
    因為將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納入自家版權圖庫,中國最大的版權圖片交易平臺視覺中國遭到廣泛質疑。4月10日晚間,「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EHT)發布了他們第一次拍到的黑洞照片,隨即這張照片出現在了視覺中國的圖庫中,圖片還被打上了視覺中國的Logo(標記)。這引發廣泛質疑。
  • 其實科學家們給兩個黑洞拍了照片,但只有一張「洗」出來了
    IT之家4月11日消息 4月10日晚間,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照片的主角遠在5000多萬光年之外,位於遙遠的M87星系的中央,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據澎湃新聞報導,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袁峰參與了EHT項目理論組工作,他表示現實拍到的黑洞照片和理論計算的幾乎完全一致,這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又一次勝利。也正因如此,黑洞照片和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形象相當接近,都是中間一個暗影,外面有一圈發亮的光環。黑洞的本體藏匿在陰影中,發光的部分則是黑洞周圍吸積的氣體。畢竟,《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可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
  • 為什麼首張黑洞照片要衝印兩年?是因為大嗎?
    2017年4月多個國家終於合作拍攝黑洞,歷史兩年,在2019年4月10日21時公布了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該項目觀測核心是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和M87橢圓星系中心黑洞。這時候,有很多要好奇了,為什麼拍攝黑洞需要2年的時間?拍攝黑洞和我們常見的拍照有什麼不同呢?
  • 其實,科學家們給兩個黑洞拍了照片,但只有一張「洗」出來了
    4月10日晚間,全球多地聯合發布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照片的主角遠在5000多萬光年之外,位於遙遠的M87星系的中央,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其實,在2017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EHT)中的8臺望遠鏡選定的觀測目標有兩個,另一個和地球的關係更近,正是我們銀河系的中心黑洞。那麼,為什麼這次反而沒有看到銀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呢?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袁峰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給銀河系中心黑洞「洗照片」存在更多技術上的困難。
  • 事件視界望遠鏡+「啁啾」=黑洞照片?揭秘黑洞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
    揭秘黑洞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IPRdaily導讀: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9:07,註定將成為一個被歷史銘記的時間。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黑洞正式面世,這張拍了5天,用了兩年成像的的照片背後有何神秘隱情?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解密這張偉大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當黑洞「首席攝影師」遇見引力波
    群星璀璨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正在進行,今天下午開講的科學前沿話題講堂精彩紛呈,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首席攝影師」謝普德·多爾曼、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負責人巴裡·巴裡什解密科學家是如何漸漸「看清」黑洞、宇宙;美國斯克利普斯(Scripps)研究所創始所長理察·勒納和糖生物學專家雷蒙德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衝洗用了兩年!你真的了解黑洞嗎? | 科普
    但這不是一張真正的照片,而是他利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和相關技術以及60年代的一臺IBM 7040穿孔卡片計算機對黑洞景象進行的電腦模擬。利用電腦模擬產生的數據,盧米涅用鋼筆和印度墨水在底片上描繪黑洞,整個過程就像是一臺人體印表機。這幅模糊的圖像展示了觀察者靠得足夠近時看到的一個扁平盤內物質墜入黑洞的景象。
  • 首張黑洞照片亮相,百度貼吧大神級辯論引百萬人圍觀
    昨晚九點,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發布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室女座超巨橢圓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光年。這是一百多年來,人類第一次「親眼目睹」黑洞真容。
  • 「我太太卡羅琳同意我把她放進黑洞!」諾獎得主這樣演示兩大黑洞碰...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不僅拿出兩個橙子,放在一起反向旋轉,還將索恩夫人的圖樣同時放進了兩個黑洞的漩渦中……正是這兩個黑洞碰撞產生了被人類第一次觀測到的引力波,巨能漩渦相互盤繞並融合,拉伸線以光速向外散播,讓引力波開始了星際穿越。
  • 未來科學大獎周|沈志強:看見黑洞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1月17日消息,2019未來科學大獎周於11月13-17日舉行,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科學類獎項活動之一,今年未來論壇著力打造為期一周的大獎周系列活動,旨在以更高的水準打造2019年度國際性科學盛宴。在2019 未來科學大獎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看見黑洞」的演講。
  • 《自然》年度科學圖片:首張黑洞照片、威士忌脂肪結構入選
    如果選擇一張圖片代表2019年的全球科學進展,4月10日公布的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或許是大多數人眼中當之無愧的選擇。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在2019年即將結束之際,《自然》雜誌新聞團隊評選出了今年最吸引眼球的科學圖片。
  • 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終於公開,它長得…有點羞恥啊
    那你說那些百科全書裡的黑洞照片是什麼?在放出玉照之前,機哥覺得,很有必要跟吃瓜的各位科普一下:這張黑洞照片,是怎麼拍出來的。是的,這就是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橙黃色的亮區,是黑洞吸積盤物質散發的光子亮環;中間的黑色部分,就是黑洞的本體,事件視界。對於咱們非專業人士,黑洞的第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模糊的」甜甜圈「?
  • 何其幸運,我們是第一批看到黑洞的人類
    穿越5500萬光年,  史上首張黑洞照片近在眼前  「5、4、3、2、1……」激動人心的讀秒後,終於在北京時間4月10日晚9時07分,黑洞照片在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發布會現場大屏幕上亮相。  如果要評選出2019年最有價值和最受期待的照片,那麼非這張照片莫屬。
  • 如何排出一張高清黑洞照片,請看此攻略
    內容簡介:19年4月,天文學家發布了人類拍到的首顆黑洞的照片,但它依然是模糊的。一組科學家根據公式重新對其進行了模擬。並對光在黑洞周圍的運動情況作了簡單描述。2019年4月,天文學家公布了一張在M87星系中心位置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驚人照片。
  • 這位29歲MIT美女博士究竟是如何「造」出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的?
    眾所周知,黑洞照片已經朋友圈刷屏了,可你也許不知道這張照片背後的一個故事。她當時告訴 MIT News, 「黑洞非常非常遙遠,而且非常緊湊。除了使用射電望遠鏡,拍攝銀河系中心黑洞照片的難度不亞於在月球上拍攝葡萄柚(Grapefruit)的圖像。想像一下我們要拍這麼小的東西意味著我們需要一個直徑 10000 公裡的望遠鏡,這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地球的直徑甚至不到 13000 公裡。「不過,Bouman 的新算法並不依賴於單個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