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分享:套枷鎖的老師和戴緊箍咒的孩子

2020-12-17 雨果的書房

導讀:當老師被套上枷鎖,當孩子被戴上緊箍咒,你還能期待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

昨天晚上八點鐘參加了三年級新班主任舉辦的第一次在線家長會。聽到班主任通過語音羅列班裡大部分孩子和小部分孩子的罪狀,這種感覺太熟悉了,迅速把我拉回到30多年前的回憶中。

那些雜亂的花草樹木,該修剪還得剪

30年多前,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也經常被迫請爸媽去參加家長會。那個時候的班主任可沒有現在的老師這麼「溫柔」和「含蓄」,直接就每個同學的公布分數和排名,名列前茅的家長自然是喜上眉梢,成為自己父母口中所謂「別人家的孩子」。但是被點出在學校「斑斑劣跡」的某些同學,日子就沒有那麼好過了,回家又是一頓批評甚至暴揍。家長會的效果怎麼樣呢,好學生可能哭一場就能管一學期甚至是一輩子;差學生或許1星期甚至轉身就忘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裡不得不誇一下我老爸,不愧為村裡文化程度最高的文化人(初中畢業),很少因為我學習不好揍我,只是反覆地念經,嗡嗡嗡,嗡嗡嗡... ...

呵呵,跑題了啊。回到家長會的話題上來。

反觀昨天家長會,班主任不敢公布成績和排名,不敢公布分數,不敢點名批評,有時候居然都不敢在微信群裡公布當天的家庭作業,甚至孩子上課調皮搗蛋不敢批評,孩子不寫完作業不敢讓他留校寫完才走。各位,您看明白了,如今的班主任被套上了教育制度的各種枷鎖,動彈不得。班主任老師雖然頂著園丁的光環,被授權教書育人,但是那一顆花草他們也不敢修剪啊。

(圖片來源於網絡)

聽著班主任隔靴搔癢般的點評,我都感覺很憋屈:泛泛地指出是「某些」同學的某些行為不規範,並且提醒某些家長注意審查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有這方面的問題,怎麼感覺班主任這麼卑微啊。那些已經出格的花草樹木是需要修剪的,否則就會長得橫七豎八,很難成才。

但是,班主任敢修剪嗎?即便家長讓剪也不行。在中國當前的教育環境下,老師這個職業也失去了傳統意義上的傳道受業解惑的職能,而更像是陪太子讀書。

長此以往,孩子被送到公立學校就是走一趟形式主義,來的時候什麼樣,畢業的時候還是什麼樣。老師對孩子,老師對家長,學校對社會,沒有批評沒有貢獻,沒有要求沒有作業,沒有評比沒有競爭,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片其樂融融的和美景象。

但是,最終這些孩子,最終可是要走向社會參加國內,甚至是國外競爭的,競爭不過是要被淘汰的,淘汰就面臨著失業,沒有收入,沒有好房子,沒有女朋友,沒有未來,更沒有什麼幸福。

我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了,希望我是的。分享我看到的一則帖子,很短但是很精闢。論壇上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回答直刺軟肋:是因為懶。學習的苦需要主動去吃,但是生活的苦,你躺著不動它也會來... ...

孩子為什麼變得不主動?害怕被批評!

班主任在班會上還提出很多問題,三年級的學生閱讀量少,學習很被動,語言表述能力差,與老師對話表現地很膽怯甚至表達不清楚。原話是這麼說的:「現在班裡有很多孩子見到我不會說話,磕磕巴巴地說好幾遍,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班主任的吐槽,顯得很無奈。

我深表同情並且相信,這些問題是當前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當家長的更不明白了,我把孩子送到學校來,孩子是按照老師要求做的,作業寫了不少,輔導班上了不少,語文、數學、英語課本都快翻爛了,結果老師還說孩子只會機械地接受信息,沒有主動學習的欲望。老師說什麼,家長就支持什麼,孩子就做什麼,難道這樣還不行嗎?

原本,我也以為讀書、認字、說話,這些學習任務,在班級裡面交給老師已經解決了。實際情況是,老師一個人每天要面對幾十個孩子,只能解決一些共同存在的問題,不可能解決每個孩子的個性化問題,剩下的工作只能交還給家長自己解決了,這應該是相當長時間內的一種常態了。

孩子是大家共同教育的,在班級表現不佳,家長怎麼好去責怪老師呢。但是,問題畢竟是表現出來了,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我想為孩子開解一句,我們整個國家、學校、社會都必須遵從的規則——尊師重教。別說是孩子,就是成年人見到自己的老師也是心存敬畏啊。你看啊,「敬」字後面藏著「畏」,顯然是因為有所畏懼才表現出來的尊敬啊,所以這種師生關係,你喜歡孩子跟你多親近,那是妄想!

其次,家長賦予班主任老師無上的權力。我們是何其熟悉的一個場景,幾乎每位家長每次把孩子送到校門口,放開孩子手的時候,必然會說的一句話:聽老師的話啊。

這句話,就是告訴孩子,我已經賦予老師無上的管理權限了,讓老師成為孩子心目中的權威。並且,家長每天都不厭其煩地反覆念叨。這一點,我想是能夠解釋孩子跟老師說話時,顯得唯唯諾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班主任老師有權力啊。

第三個原因是我詢問過孩子之後確認的,也是跟權力有關係。

問:你跟老師說話的時候有沒有一點點的害怕。

答:有。

問:你不敢跟老師說話是因為老師嚴厲,還是害怕說錯話被批評更多一些。

答:害怕被批評。

孩子是很聰明的,都會察言觀色。某些行為會受到獎勵或表揚,他會有興趣繼續做下去;如果某個行為可能會受到懲罰或批評,他印象更深刻,肯定不願意去觸碰。

以上三個原因的分析,我希望能夠解釋孩子為什麼不願意主動學習/說話,甚至說話磕磕巴巴的內在原因,是因為我們給孩子帶上緊箍咒了啊,孫猴子也怕唐僧的緊箍咒,不是嗎。

看到這裡的朋友,肯定希望看到我對怎麼幫孩子解開緊箍咒的看法。以下我就從三個方面闡述。這些內容完全出自於一個孩子爸爸的觀察和分析,難免偏頗不夠全面,不夠系統,如果您是育兒高手歡迎拍磚,歡迎指教一二。

首先,用巧妙的引導代替粗暴的灌輸。作為家長和老師都要檢討自己,是否給孩子暢所欲言設置了某種懲罰或批評的結果,甚至是一種暗示也不行,都會被孩子察言觀色。這一點,很可能成為孩子不願意主動學習和說話的最大原因。

孩子的求知慾、表達欲都是天生的,讓他們自由地探尋知識的海洋,無拘無束地表達,對場合和氣氛要求特別高。但是如果你按著脖子強迫地灌輸,必然是適得其反,最佳的辦法就是引導,給他空間自己揣摩。如果,一開始就用粗暴的辦法代替引導,那麼短期內引導的辦法未必奏效,需要換種方式再做引導和啟發。

這裡我舉一個聽過的例子。我記得中國教育家陶行知老師在一次武漢大學演講時帶著一隻公雞和一把米上臺。當他按著公雞的頭餵它吃米時,公雞是強烈掙扎和拒絕的。後來,陶行知放下了公雞,撒一把米在角落裡,這隻公雞慢慢地自己溜達過去開始啄米吃了。

所以,公雞尚且如此,何況是聰明伶俐的孩子呢?家長和老師要做的就是,耐心,再耐心一點,用引導代替粗暴的灌輸,巧妙一點,再巧妙一點。如此,無他。

第二,平靜看待錯誤和進步,批評與自我批評相結合。給孩子樹立這樣的心態,每個人都是在不斷學習中成長的,這個過程中難免會犯錯,但是我們同時也取得了進步。定期,家長或老師帶著孩子回顧,這一段時間表現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繼續堅持,不好的地方想想怎麼改正。大家都以一種平常心,看待孩子的進步和錯誤,他們對待對待錯誤的牴觸情緒就不會那麼大。

第三,在錯誤面前人人平等,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家長、老師重複不斷地提醒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這很正常。犯錯不怕,怕的是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家長和老師一起,跟孩子建立一個平等的關係上,自爆自己近期犯的錯誤,勇於承認錯誤,正確看待批評。最好是,父子,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建立一個互助群,大家幫助對方,幫助對方成長,以幫助別人改掉錯誤為榮耀。其實這一點很難做到,但是如果家長和老師能夠可以為孩子構建這樣一個環境,那將是孩子的萬幸。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裡插入一段自黑。就我個人而言,不是一個善於接受批評意見的人。這也成為了我的緊箍咒,在職場上經常因為這種負面情緒而分道揚鑣。現在的我對這種負面情緒理解更為深刻了,儘管是領導、客戶、同事之間,被批評被處罰,都感覺是一件沒有面子的事情,但是,其實自己能夠主動把問題擺在桌面上來談,可能很快就得到解決,自己的坦蕩換來的可能不是譏諷,而是讚嘆和觸底反彈。

只是近幾年,我才知道這種負面情緒,叫逆商不高。只是,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過了不惑之年,我最大的希望把這點體會灌輸到平時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之中吧。

小結一下:估計這篇文章沒有多少人能看到,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拿它當育兒日記來寫,記錄一下對育兒的點、線和面的思考。分享出來,是因為想跟更多的家長朋友做一個交流如果碰巧能被您看到,希望這段文字能給有同樣困惑的家長和老師一點啟發。非專業教育人士分享,拍磚時請切記輕拿輕放:)

相關焦點

  • 小布溜爸育兒學習分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讀書心得
    分享這篇育兒學習心得時,已經聽了樊登老師演講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音頻17遍。樊老師說「這本書是我覺得特別幸運能夠遇到的一本書。」我覺得這本書真是一本優秀的育兒SOP手冊。實操性很強。聽了13遍後,也在公司讀書會上分享了這本好書。和樊老師一樣,我也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到更多的父母和準父母。
  • 《老師-好》,戴了緊箍咒的老師還好嗎?
    五蓮二中認為該老師造成不良影響,責成楊老師向當事學生和家長賠禮道歉,停職一個月,並且取消評優樹先資格,年度師德考核不合格,同時給予黨內警告處分、行政記過處分。兩個月後,五蓮縣教育局和體育局認為學校處罰不夠,直接在學校處分的基礎上,對楊老師做出了更加嚴苛的追加處分。
  • 成佛後,孫悟空的緊箍咒去了哪裡?原來戴在了他的頭上!
    緊箍咒,實則是緊箍(圈)的一種咒語,為密碼。緊箍咒常常使得孫悟空不得安寧,唐僧一念,他就躁動得受不了,跑來飛去的,難以減少這個苦楚。以至於到了最後,緊箍咒竟有了「望梅止渴」的效果!但凡從唐僧嘴裡道出半個「緊箍咒」的字樣,孫悟空的頭便不由自主地疼了起來,十分難受!緊箍咒可謂是困擾了孫悟空的半個取經路途。取經前期,猴子沒少被緊箍咒念疼翻倒在地,三打白骨精最為精彩,當中,猴子三次棒打白骨精,險有三次要被唐僧念咒的可能性!
  • 孩子姓「戴」,上課老師從不敢叫他答題,老師:這名字不好意思叫
    孩子的名字太尷尬,上課老師不敢點名叫他回答問題戴先生(化名)與妻子婚後一年,兩個人孕育了屬於自己的愛情結晶,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與喜悅之中,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如何給兒子取一個好名字。
  • 育兒角度解析電影《死亡詩社》:別讓「教條」禁錮了年輕的生命
    題材也很普通,是關於一群學生和一位老師的故事。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思考,會發現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電影卻蘊含著非常深刻且引人發省的教育道理。今天就想和大家一起通過解析電影《死亡詩社》,來聊一聊教育中的"教條式育兒",以及孩子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 育兒故事:孩子恐懼肺炎,看爸爸是如何對孩子解釋的?
    在熄燈前的一刻,孩子問媽媽。「怎麼了?」媽媽很困惑。「奶奶說肺炎很厲害,人得了肺炎會死的,還會傳染給更多的人。」「我今天在路上遇見了小南,他笑我戴口罩時像壞人,所以我把口罩脫了……媽媽我不想死!」「為什麼我不能外出玩耍」,「為什麼街上那麼多人戴口罩」,「為什麼我(沒戴口罩)與別的小朋友玩,會被嫌棄」,「為什麼有人沒戴口罩會被罵」……你可能會遇到孩子們這樣的童言童語,慢慢地,一些心思細膩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自然而然地,可能便會聯想到死亡。孩子多大會意識到「死亡」?
  • 不容小視的趙姨娘,輕描淡寫一句話,就給王夫人戴上了「緊箍咒」
    不容小視的趙姨娘,曾經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話,立刻就給王夫人戴上了一個「緊箍咒」,激起了賈政對王夫人和賈寶玉的厭惡,也為自己贏得了主動權,這才是愚昧外表下,真正的趙姨娘。彼時,在外面擔任學差數年的賈政,剛剛回到賈府,剛剛為母親辦完了八旬之慶,晚上,他來到了愛妾趙姨娘的房裡。
  • 5歲女童當英語「網課老師」,詞彙量遠超初中生,寶爸分享育兒經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研究表明,孩子6歲前是語言學習的敏感期,這時候學習一門語言的效率是極高的,但這個年紀的孩子活潑貪玩,理解能力也不夠強,一些深度的語法內容還是很難學會的。然而網上這位叫做Catherine的5歲小女孩,卻已經在網上當了英語老師,拍攝了很多英語教學小視頻,一口流利的英語令人羨慕。
  • 緊箍咒到底怎麼念? 別名叫「定心真言」
    事實上,《西遊記》中,被緊箍咒所困擾的,並非只有孫悟空一個人。最初如來讓觀音去找取經人時,就交付與她三個箍兒,雖然都叫「緊箍兒」,但又各有不同,對應的,是「金、緊、禁」三篇咒語。第一篇和第一個緊箍兒給的正是拿金箍棒的孫悟空,所以嚴格說起來,讓孫悟空念頭痛的,是「金箍咒」。
  • iPhoneX一個月使用心得:該戴套還是戴吧
    iPhoneX一個月使用心得:該戴套還是戴吧 2018-02-06 13:36 | 作者:瑪莎 | 來源:265G QQ群號:624022706 | 我要分享:
  • 李小璐素顏出鏡分享化妝妙招,戴兔耳朵顯清新減齡又美回少女模樣
    今天,李小璐在自己的社交網站曬出一組視頻畫面,原來是在線分享自己的化妝小妙招。不少女粉絲們都前來圍觀學習,畢竟李小璐可是大眾女神,化妝方法和技巧還是要好好學習一下才行的。在視頻中李小璐還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化妝心得,面面俱到十分細心,看來真正的美麗之人是不介意將自己的美麗心得分享給別人的,所以粉絲們都點讚李小璐,是真心實意的將自己的化妝技巧分享給別人的。如今李小璐經常開直播帶貨,並且每一次直播的成績都相當的喜人,直播間的人數也是超級爆棚。
  • 《人性的枷鎖》:凡人命中注定一套又一套枷鎖,你要逐個打開它
    1915年,英國作家毛姆,推出了具有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人性的枷鎖》。這本書不僅被稱為「天才之作」、「一部貝多芬的交響樂」,還被列入了各種版本的文學經典書目。書中講述了身有殘疾的主人公菲利普,在一路跌跌撞撞中獲得成長的故事。原生家庭的束縛、情感的不順以及殘酷的現實,為他的人生套上一重又一重的枷鎖。
  • 大J小D育兒心得:打造成長型家庭 先做成長型父母
    不間斷看專業書籍,每天都在和女兒的一線醫生、康復師團隊學習,在大學上了一線教授100多堂前沿的早期兒童教育課程,還有花了近1000小時和認知老師一對一學習實踐。從最基礎的兒科知識,到孩子早期的大腦發育,大J還邊學邊在女兒小D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活學活用,並從女兒的反饋中不斷總結。
  • 除了唐僧和觀音,取經隊伍還有人知道緊箍咒的念法?
    但是,如果說緊箍咒已不是唐僧的專屬呢? 這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取經隊伍裡還有人會緊箍咒的念法。西遊中有幾人懂得緊箍咒的念法呢? 應該是有三人,觀音手中的緊箍咒是從如來手裡接過的—— 「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
  • 新邵坪上鎮:給村級財務套上「緊箍咒」
    坪上鎮還連續推出預警制、失職追究制、背書制等舉措,給村級財務套上「緊箍咒」,從「小」處著眼、從「微」處著手,紮緊制度籠子,管住小微權力,防止出現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 幼兒園老師給女兒編辮子,孩子回家卻喊頭疼,老師:別太矯情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要上幼兒園了,父母在擇校時要格外注意,既要保證老師認真負責,又要確保幼兒園衛生條件過關,畢竟一個靠譜的幼兒園能讓家長省很多心。但一次女兒靈靈放學回家說頭頂很疼,林冰一看老師給女兒編了一個樣式很複雜的髮型,孩子頭皮被勒得很緊,而且早上戴的發卡也不見了,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生氣地找到老師質問:「您是怎麼給孩子梳的頭,編的花裡胡哨的看著都難受,既難取又傷頭皮。而且我給孩子新買的發卡才戴了一天就不見了。」
  • 新生家長:怎樣和老師相處,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是的,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父母就要正式去面對老師。特別第一次以家長身份和老師相處,總有些擔心自己要做什麼?才能更好和老師相處?才能更好幫助孩子?帶著各種問題,我們來到了今天的「爸媽茶話會」。「爸媽茶話會」是廣州瑞思英語特邀贊助的一個板塊。每一期本期我們都會邀請到來自瑞思英語的家長和其他的家長們一起參與話聊,共同探討一些教育、育兒的話題。
  • 有人知道緊箍咒怎麼念,為何無人知道「松箍咒」該如何念?
    (蝸牛看西遊第3972期)文/牽著蝸牛散步緊箍咒,對孫悟空而言,無疑是一個噩夢,只要唐僧嘴一動,他的頭就要疼,最厲害時,居然變成一個亞細葫蘆。大家想一下葫蘆的形狀,就知道孫悟空有多痛苦,腦漿都要被箍出來。緊箍咒是如何念的呢?原著中並沒說明。
  • 紅薯和紫薯的好吃做法,外酥裡糯,營養甜香,孩子愛吃的育兒美食
    大家好,這裡是楊爸的育兒經,主題介紹簡單的育兒輔食和育兒知識,只為分享對孩子更好的。——本款美食適合3周歲以上的孩子食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對於紫薯和紅薯這兩款粗糧美食應該非常熟悉。在育兒輔食的行列,相信很多父母也拿這兩款粗糧做過粥羹、早餐餅等等美味。
  • 美女老師太大膽,穿「人體器官服」上生物課,直言:一切為了孩子
    一些簡單的圖片,還有人體模型,對於學生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但是美女老師的教學方式,便生動了許多,美女老師直言:做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美女老師也因為這件事,瞬間火遍了網絡,她穿這身衣服,給學生們上課的照片,更是在網上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