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中國的蕭邦」!我們將永遠記住他

2021-01-10 讀創

當地時間12月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去世,享年86歲。阿格裡奇基金會轉發了傅聰離世的消息:我們將永遠記住他,他是一位具有偉大人格的偉大音樂家。

▲阿格裡奇基金會轉發了傅聰離世的消息

鋼琴家傅聰被譽為「中國的蕭邦」,也被譽為「中國的鋼琴詩人」。年輕時,他在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上一戰成名,他對蕭邦作品的權威演繹舉世公認,「他的蕭邦,是最真摯、最詩意、最純潔動人的。」鋼琴家李民鐸評價。

蕭邦成了傅聰最重要的標籤,然而,他的藝術成就絕不僅限於蕭邦。

傅聰1934年出生於上海。他從小對音樂的感受力特別強,父親傅雷感覺他在這方面有潛質,也許能有所發展,就讓他學了鋼琴。

▲1985年5月9日傅聰於上海音樂廳舉行蕭邦作品音樂會,半場是獨奏曲目,另外半場是他與陳燮陽指揮的上交合作蕭邦《第二鋼琴協奏曲》。李嚴歡供圖

傅雷曾經這樣寫道:「傅聰三歲至四歲之間,站在小凳上,頭剛好伸到和我的書桌一樣高的時候,就愛聽古典音樂。只要收音機或唱機上放送西洋樂曲,不論是聲樂是器樂,也不論是哪一樂派的作品,他都安安靜靜地聽著,時間久了也不會吵鬧或是打瞌睡。」

幼年時的傅聰曾師從上海工部局樂隊(上海交響樂團前身)指揮家、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8月,傅聰受中國政府派遣,赴波蘭留學。

1955年,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在波蘭華沙舉行。作為唯一的中國選手,傅聰經過三輪比拼獲得三等獎,並獲《瑪祖卡》演奏優秀獎,成為第一個在國際性鋼琴比賽中獲獎的新中國的音樂家。也是從這一屆開始,「肖賽」在中國鋼琴學習者心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蕭邦寫過大量的、閃耀著特異光彩的《瑪祖卡》,不同於他那些戲劇性、悲劇性成分的創作,他的《瑪祖卡》被認為「最具波蘭泥土的芳香」。傅聰斬獲《瑪祖卡》演奏優秀獎,意味著他對蕭邦作品的詮釋,得到了很多蕭邦專家、前輩大師們的肯定。

「在他之前,這個獎從來沒有授給過斯拉夫體系以外的鋼琴家。蕭邦所有作品裡面,《瑪祖卡》是最有民族性格的,當時很多評委都說,他彈《瑪祖卡》比波蘭人還波蘭人。」樂評人李嚴歡形容,「他把每一首《瑪祖卡》都彈成了高度藝術化的精品,將蕭邦音樂裡的舞蹈性和詩一般的意境完美結合。」

▲1982年12月6日傅聰於上海音樂廳,與曹鵬指揮的上海交響樂團合作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李嚴歡供圖

1950年代末,傅聰離開波蘭,開始長居英國倫敦,1979年首次回國。

1980年代國門大開,傅聰常常回國演出和講學,回上海演出基本都在上海音樂廳。1998年10月,上海大劇院落成不久,傅聰與德國柏林廣播交響樂團合演了莫扎特《第二十鋼琴協奏曲》及蕭邦作品,指揮為餘隆。2001年,為紀念傅雷夫婦逝世35周年,傅聰在上海音樂廳舉行了鋼琴獨奏音樂會。2006-2009年,他幾乎每年都會登臺上海音樂廳。

人們最早把傅聰稱為「中國的蕭邦」「中國的鋼琴詩人」,然而,他的視野並不局限於蕭邦。從巴洛克時期的斯卡拉蒂,到古典時期的莫扎特,再到浪漫派的舒伯特、印象派的德彪西,都在他擅演的範疇。

「我沒有說不愛蕭邦,但我是音樂的奴隸,我希望給人們帶來的不只是蕭邦這一個瑰寶,我還想做得更多。」傅聰說,「作曲家有所不同,每個人都有獨創的個性;而對於演奏家來說,他們在彈奏作曲家的作品時,也是二次創作的過程,一定要有很多很多靈魂,去把很多很多音樂家的靈魂再現出來。」

「他非常喜歡莫扎特,他對莫扎特作品的解讀,和他演繹蕭邦作品的地位是一樣的。」李嚴歡記得,1998年以後,傅聰在上海的公開演出裡,只彈過四首鋼琴協奏曲,且均為莫扎特作品。他曾說,「能夠進入莫扎特協奏曲的『世界』,就是真正進入了莫扎特的『世界』,因為它真正代表了莫扎特。」

「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很『歌劇化』,裡面有很多不同的音樂主題,就像歌劇裡不同性格的人物,你聽他彈那些主題,仿佛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出現在你面前,都被他演活了呀!像是莫扎特歌劇的一種索引。」

李嚴歡回憶,有一回上大師課,傅聰示範了莫扎特《第十八鋼琴協奏曲》,僅僅是第一樂章開始那幾小節,他的演奏已將莫扎特時而戲謔、時而又故作深沉的情緒變化,生動地、豐富地展現出來。

「當時他之所以示範這個部分,就是為了說明莫扎特音樂中的情緒變化之快,幾秒鐘,可能就會從『笑嘻嘻』變成『哭喪著臉』。」李嚴歡說,這兩個詞,傅聰其實都是用上海話——「什特嘻嘻」和「哭出烏拉」講的。

上課時,老派的傅聰經常會蹦出一些老派的上海話來,比如「壽頭刮氣」,也就是「傻乎乎」,他還管「大拇指」叫「大指拇」,也是滬普。

他還常常脫口而出這麼一句話,「這首,你們有沒有聽過瑪塔彈?」瑪塔便是瑪塔·阿格裡奇,傅聰與這位鋼琴「女祭司」相識多年,不僅藝術上彼此敬重,私下裡也是交往密切的知己。

▲1988年,第十三屆《上海之春》音樂會上,傅聰舉行鋼琴獨奏音樂會。

得益於中國文化藝術的深厚積澱,傅聰常以中國傳統的哲學、倫理、詩詞和美術等方面的理論觀點和藝術表現方法,去理解和解釋歐洲音樂家的作品。

他曾說,賈寶玉加孫悟空,就是莫扎特:一來,莫扎特是赤子之心,他的音樂裡有一種博愛,有一種大慈大悲,這一點和賈寶玉是一樣的;二來,他千變萬化,你給莫扎特一個主題,他就能編,要怎麼編就怎麼編,而且馬上就編,這個本領就是孫悟空的本領了!而且他非常俏皮,他的幽默充滿了溫柔,有一種童真。

「莫扎特的音樂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平易近人,可是它裡頭有無限的想像,充滿了詩意。所以我說莫扎特是『中國的』,他跟中國人的文化有一種內在的聯繫,中國人應該比任何民族更懂得莫札特!」他說。

和學生聊到德彪西的音樂時,傅聰指著牆上黃賓虹的梅花圖說,「德彪西的音樂跟中國的畫一樣都是講究意境的,畫家雖然畫的是梅,但傳達的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容,與更高深的意境有關,德彪西的音樂也是這樣,如果理解為只是為了描繪標題中的景致,那就是一種膚淺的理解方式了。」

晚年時期,傅聰又開始迷戀海頓。

2009年5月,為紀念海頓逝世200周年,傅聰在上海音樂廳獻演了整場海頓作品,並將海頓稱為「音樂家中的音樂家」。

傅聰認為,海頓擁有很高的智慧和境界,「跟土地很接近,很質樸,不像莫扎特的作品那樣一聽馬上就有感受,也不像蕭邦的作品那樣在旋律上很有特點,你要是體會出他音樂深處的奧秘,也是非常有意思的。音樂家裡恐怕沒有人比海頓更懂得幽默,莫扎特的幽默是笑中含淚的,而海頓是真正的幽默。他是個老頑童,一直到老年童心都還在,天真無邪。」

帶過幾屆大師班後,傅聰甚至認為,看一個學生的音樂才能,就看他彈海頓的奏鳴曲,「你可以馬上看出這個孩子的想像力,以及對音樂直感的能力,或者是理解到什麼程度。」若想將海頓的奏鳴曲演好,「一方面是理解,一方面是想像。」

「他不喜歡勃拉姆斯,他說,舒曼的瘋是真瘋啊,勃拉姆斯的瘋呢是裝出來的,也有一點受他父親影響。」李嚴歡說,傅聰對很多鋼琴家喜歡的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也不太感冒。

早年,傅聰和上海交響樂團多次合作,「2013年曾邀請他獨奏,想再續前緣,後來取消了,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說。

2014年11月15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傅聰舉辦了「完全蕭邦」鋼琴獨奏音樂會。演奏蕭邦聞名的傅聰又回到蕭邦,用全場蕭邦曲目(二十四首練習曲)和樂迷們共慶80歲生日。這也是他在上海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來源:澎湃新聞

審讀:孫世建

相關焦點

  • 那個被稱作「中國蕭邦」的大師,去世了
    他將莫扎特比喻成賈寶玉和孫悟空,因為莫扎特的音樂裡有一種赤子心與仁愛心,而且有幽默、俏皮和童真;認為貝多芬像杜甫,用音樂在與世俗抗爭;舒伯特像陶淵明,音樂裡有返璞歸真的追求與理想;德彪西的音樂則有一種「浩浩風波起」「白鳥悠悠下」的東方傳統美學境界。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傅聰就已被《時代周刊》讚譽為「中國當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 科比不幸離世:別了黑曼巴,籃球場將永遠記住你
    性格孤傲的科比,甚至不給我們這一代人看他老去的機會。熟悉的凌晨四點,竟成永別。後仰跳投的一瞬間,卻是一萬年的再見。科比是喬丹之後最接近籃球之神稱號的人,他的榮譽太多,單場81分是大家永久的記憶,黑曼巴是他最貼切的外號,因為他能在球場的任何一個位置快速的終結對手。別了科比,別了黑曼巴,籃球場將永遠記住你。
  • 蕭邦女朋友喬治桑,悉心照顧蕭邦的同時,稱他為「我親愛的屍體」
    而交友上的「往來無白丁」,也讓蕭邦拒絕結交粗俗的人。生活中的蕭邦,難掩貴族氣質,他喜歡乾淨,房間擺滿了鮮花,穿著則給人一種花花公子的錯覺,除了一身的名牌之外,他成批買入的白色羔皮手套,掀起了巴黎沙龍的「白手套熱」,甚至成為蕭邦粉絲喜愛購買的周邊產品。
  • 鋼琴詩人蕭邦,安魂曲,葬禮進行曲
    蕭邦在音樂上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就是他的媽媽。蕭邦5歲開始學鋼琴,7歲時就創作了第一首《波蘭舞曲》;8歲舉行第一次公開演奏會獲得成功。由於鋼琴教師自感自己水平不能滿足蕭邦要求,蕭邦12歲開始自修鋼琴演奏和作曲技巧。對音樂的酷愛,對鋼琴的迷戀,促使他全面發展。他寫詩、繪畫、編劇、導演,樣樣精通,一位波蘭著名演員曾斷言,蕭邦將成為偉大的演員。多方面的藝術才華,反過來促進了他在鋼琴上的創作和演奏。
  • 蕭邦:琴聲裡的情懷和夢想
    弗裡德裡克·蕭邦。蕭邦音樂專輯封面。  資料圖片波蘭華沙一景。  影像中國今年是波蘭著名作曲家和鋼琴家弗裡德裡克·蕭邦誕辰210周年,作為波蘭的文化名片之一,波蘭將舉辦一系列隆重的紀念活動。從近期在華沙眾多沙龍舉行的蕭邦演奏會,到將在盛夏舉辦的蕭邦音樂季,再到舉世矚目的、每五年一屆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紀念蕭邦誕辰將是今年波蘭文化界和全球古典音樂愛好者的盛事。
  • 李雲迪任蕭邦大賽最年輕評委 「蕭邦護照」帶回家
    原標題:李雲迪任蕭邦大賽最年輕評委   2014年10月17日波蘭時間,波蘭文化和國家遺產部官網發布了2015年第十七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信息,並宣布了評委名單,李雲迪當選為大賽評委,也成為蕭邦大賽歷史上最年輕的評委。
  • 蕭邦21首夜曲通解
    蕭邦39年短短的生命,是由無數晶瑩耀眼的鋼琴珠玉小品所鑲綴起來的。他生在19世紀前半葉浪漫思想風起雲湧的時代,他的作品充滿了浪漫的色彩,音樂史一般都將他列入浪漫樂派之列。
  • 蕭邦主要的鋼琴作品
    蕭邦的鋼琴作品涉及體裁十分廣泛。蕭邦創作了許多練習曲、前奏曲、夜曲、圓舞曲、諧謔曲、敘事曲、瑪祖卡舞曲、波羅乃茲舞曲、奏鳴曲等作品。人們從這些體裁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採用了一種創作更大型、更複雜的作品把特性樂曲推向大型樂曲的發展趨勢,並且以典型的浪漫主義音樂語言將鋼琴樂器的表現力發揮到淋漓盡致。
  • 我與波蘭系列丨「我放棄去巴黎學音樂,只為了來到蕭邦的故鄉」
    為了讓大家多多了解波蘭獨特的一面,我們推出了新欄目!新欄目中,將有許多有趣的中國人講述ta與波蘭的故事。圖源:戚樂琳強烈推薦蕭邦的出生地!還記得戚戚來波蘭的理由嗎?因為她最喜歡的音樂家就是蕭邦,「他的音樂高貴,優雅,細膩,純粹,但是也不缺少激情和火熱。」也正因如此,有一個地方,對戚戚來說意義非凡——華沙的國家愛樂廳。去年,她偶然得到在那裡個人演奏的機會。
  • 蕭邦國際少年兒童鋼琴賽落戶煙臺 近千名琴童元旦將同臺競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苑菲菲 通訊員 徐凌飛 煙臺報導2021年1月1日—3日,第29屆蕭邦國際少年兒童鋼琴比賽煙臺賽區比賽暨中國賽區資格選拔賽將在煙臺大劇院舉行。蕭邦國際少年兒童鋼琴比賽,俗稱「小肖賽」,創辦於1992年,目前已舉辦28屆,與著名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俗稱「大肖賽」)師承一脈,是全世界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少年兒童鋼琴比賽之一。2018年11月,波蘭莎法尼亞蕭邦音樂中心授權友好際聯國際文化(北京)中心作為該賽事中國區唯一官方授權主辦機構,在中國舉辦中國區比賽並選拔選手直接參加波蘭的國際總決賽。
  • 「永遠滴神」再見!RNG.Uzi正式宣布退役
    史上最強的ADC--長時間將中國英雄聯盟的發展扛在了自己肩上,讓ADC這個位置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並且還能一直保持世界級水準。希望你能好好休息,永遠健康快樂。我們在比賽裡收穫了很多的快樂,很遺憾以後不能繼續和你在比賽裡交手了。你這些年的表現始終如一,永遠尊重你,再會!
  • 林肯的一句成功的名言,需要我們永遠記住,記住的人都會走向成功
    是什麼樣的成功名言,需要我們永遠記住,而且記住的人都會走向成功!因為只要記住的人,他就會下定決心去執行,去實踐,不然記住又有何用呢?我相信只要記住林肯這句成功名言,並且去下定決心執行的人,他肯定會走向成功的。那麼林肯這句成功名言是怎麼說的呢?
  • 書評《蕭邦:生活和時代》
    1810年蕭邦在華沙附近出生,父親來自法國,母親則是波蘭人。七歲的時候,蕭邦已經出版了第一部音樂作品,那是一首波蘭舞曲,因而他被當作是和莫扎特一樣的神童,他將會成為一名自學成才的鋼琴大師。1830年,蕭邦二十歲的時候,因為對政局不滿,離開了波蘭,一去不歸。蕭邦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成為一名高產的鋼琴音樂作曲家,他的作品通常帶有波蘭風味。蕭邦的聽眾對他頂禮膜拜。
  • 中國北碚站丨蕭邦冠軍、金鐘獎冠軍陳學弘『夢幻鋼琴音樂會』
    1真正聽得懂的音樂會既有個別練習曲又有貝多芬、蕭邦等大師的作品既有部分中國作品又有鋼琴協奏曲的經典穿插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青年組冠軍2017 中國音樂金鐘獎冠軍蕭邦瑪祖卡最佳演奏獎波蘭蕭邦音樂大學校長獎CCTV鋼琴小提琴大賽金獎
  • 蕭邦和喬治桑的曲折愛情
    開始蕭邦雖然對喬治·桑的言談舉止感到好奇,但對這樣的女子,他仍然無法苟同和接納。  1838年夏天,繼2月在法國皇宮、3月在盧昂演奏E小調鋼琴協奏曲後,蕭邦和喬治·桑見面的機會愈來愈多。此時,他和瑪麗亞的婚約已經告吹,蕭邦發現和喬治·桑在一起時,他可以盡情傾訴內心最深處的那些情感,而不必像面對瑪麗亞或康絲坦茨婭時那樣,得隱藏在心中。
  • 蕭邦: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說:「他的音樂如一層情意綿綿的薄霧,就像是冬天盛開的玫瑰。」常年被肺病困擾的蕭邦臉色蒼白、身形消瘦,當憂鬱的旋律在他指尖緩緩流淌,一大批貴婦「粉絲」為他傾倒。雖然她們並不知道,「鋼琴詩人」為何憂鬱。蕭邦的音樂是浪漫的,是動聽的,但要真正聽懂蕭邦並不簡單。他的樂思中深藏著悲憤與反抗,不理解這份反抗,就無法真正理解蕭邦。
  • 鋼琴家傅聰輝煌一世:痴情音樂獲譽「中國蕭邦」,卻因新冠離世
    而此時,他患上新冠肺炎住院的消息才傳出2天。傅聰先生一輩子痴迷音樂,是首位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獎項的新中國音樂家,《時代》周刊曾對他大加褒獎,稱他是"當今中國最偉大的音樂家"。傅聰(1934—2020)回顧傅聰先生的一生,在音樂領域他被稱為"中國蕭邦",他用自己的信仰與獨到的演奏風格獲得了"鋼琴詩人"的美譽。
  • 「鋼琴詩人」傅聰離世 陳薩:他的離世是一個傳奇的結束
    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29日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時表示,傅聰出生在上海,他與音樂的緣分是從上海開始的:「在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裡有兩張照片,是梅百器和他的學生們,其中的一個學生就是傅聰。」傅聰被譽為「中國的蕭邦」。1954年,傅聰受中國政府派遣,赴波蘭留學。
  • 永遠的AC米蘭,永遠的紅黑軍團,讓我們記住這五位AC米蘭傳奇人物
    導讀:永遠的AC米蘭,永遠的紅黑軍團,讓我們記住這五位AC米蘭傳奇人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體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蕭邦第20號夜曲 Op.
    要說最喜歡哪首蕭邦夜曲,小編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升c小調第20號夜曲,因為它是蕭邦夜曲中最乾淨透明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