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詩人蕭邦,安魂曲,葬禮進行曲

2021-01-10 張金鳳說事

大家好,我是張金鳳,今天給大家說說《鋼琴詩人蕭邦》

鋼琴詩人蕭邦

蕭邦生於1810年2月22日傍晚。當時,外面傳來了一陣悠揚的祝福音樂。也許,這音樂預示著他事業上的成功。他的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1787年,父親來到波蘭,與朋友合夥做菸草生意,由於破產,作了家庭法語教師。在那裡,與蕭邦的母親尤斯蒂娜·克魯鴻薩諾夫娜結了婚。蕭邦出生後,他父親在華沙三所學校任法語教師,同時在一所貴族子弟學校任教。所以,蕭邦從小就同貴族子弟一起讀書,一起遊戲。

童年的蕭邦,雖然不是特別頑皮的孩子,卻也是個活潑好動的兒童。他經常模仿大人的樣子,甚至搞一些惡作劇。他對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往往被娓娓動聽的鋼琴聲感動得淚流滿面『鄉村節日快樂、活潑的民間音調,笛子、低音提琴的精彩演奏,民間舞蹈豐富的節奏,都使他陶醉,並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農舍、小酒館裡小提琴那如泣如訴的歌唱,使他流連忘返。

一次,蕭邦全家到郊外旅行,一位民間藝人出色的演奏把蕭邦迷住了,久久不願離去。父親一看時間已晚,催蕭邦快走,蕭邦堅持聽完再走,父親只好讓步。直到那些波蘭民族特色濃鬱的音樂演奏結束才一起回家。一天傍晚,城外鄉間一個小姑娘,在小橋下面唱著一首純樸感人的民歌,正好被路經此地的蕭邦聽到了,他站下來聽。小姑娘有些靦腆,歌聲停止了,蕭邦以為她不唱了,繼續向前走,歌聲又響起來了,蕭邦被歌聲迷住了。他轉身回到小橋下,迫切地要求小姑娘再唱一次。結果,這首充滿鄉土氣息的民歌牢牢記在他的心中。

蕭邦的媽媽是一位很有音樂才能的人,不但歌唱得很好,還會彈鋼琴。蕭邦在音樂上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就是他的媽媽。蕭邦5歲開始學鋼琴,7歲時就創作了第一首《波蘭舞曲》;8歲舉行第一次公開演奏會獲得成功。由於鋼琴教師自感自己水平不能滿足蕭邦要求,蕭邦12歲開始自修鋼琴演奏和作曲技巧。對音樂的酷愛,對鋼琴的迷戀,促使他全面發展。他寫詩、繪畫、編劇、導演,樣樣精通,一位波蘭著名演員曾斷言,蕭邦將成為偉大的演員。多方面的藝術才華,反過來促進了他在鋼琴上的創作和演奏。

蕭邦20歲時,決定出國旅行演出。出國前,他在華沙開了告別音樂會。第一站是維也納,臨行,華沙音樂學院院長,也就是蕭邦的作曲老師,帶領50音樂學院的同學們,一直把蕭邦送到郊外。在野餐告別會上,同學們高唱院長特意為蕭邦寫的一首告別歌。大家依依不捨地送給蕭邦一隻銀杯,裡面盛滿了祖國的泥土,希望蕭邦永遠帶著它,不要忘記祖國,不要忘記家鄉。

蕭邦到達維也納後興致勃勃,但由於華沙發生了獨立戰爭,熱愛祖國的蕭邦日夜焦灼不安。戰火在蔓延,他心中燃起的愛國熱忱,促使他儘快回到祖國去,與祖國同命運,共呼吸,並肩戰鬥。於是,他匆匆乘馬車踏上回國的徵途,後發現由於大意,竟什麼東西也沒有帶上,只好返回維也納。1831年9月,經慕尼黑抵達巴黎,並在那裡定居。

這期間,蕭邦的生活充滿了對祖國親友的命運和起義結局的憂慮。對祖國不可遏制的眷眷思念,對沙皇俄國的仇與恨、憤與怒,使他的感情激流像決了堤的洪水一瀉千裡。所有這一切都集中體現在《革命練習曲》這類充滿戲劃性衝突的激越音樂之中。祖國,成為蕭邦創作、演出、交談的中心和主題。

蕭邦在巴黎與著名音樂家李斯特交往密切,一起探索、研究。除此之外,大部分時間用於演出、教學、寫作、聯繫發表作品,主要活動範圍是貴族官邸。由於性格過於內向,只喜歡在小音樂廳、文藝沙龍、貴族客廳裡演奏,往往又是那麼傷感,因而,身體日漸不佳。

28歲時,他患了呼吸道疾病,必須安靜療養。於是他同著名女文學家喬治·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地中海療養勝地瑪喬爾卡島,後來又轉到喬治·桑在諾昂的豪華別墅。

蕭邦支撐著病體進行教學、作曲和演出。由於病情不斷惡化,有時甚至呼吸困難,喬治·桑開始對他產生厭膩。二人一起生活9年後,於1847年分居了。喬治·桑開始創作傳記體小說《蕭邦》。分居後蕭邦的病勢嚴重,行動不便,窮困潦倒的蕭邦又無錢治病,1849年10月17日,蕭邦逝世在巴黎一個偏僻的角落裡,鋼琴詩人,永遠地走了。

兩個星期後的葬禮上,人們唱著莫扎特的《安魂曲》,樂隊演奏了蕭邦自己創作的《葬禮進行曲》。下葬時,朋友們友誼的手把蕭邦一直珍藏在身邊的波蘭泥土灑在他的棺木裡。這泥土20年來一直伴隨他,從不離開。「今天我們把這顆赤子之心交還給他的祖國,因為他是那樣真誠熱烈地愛著他的祖國。」後來,遵照蕭邦遺囑,把他的心臟運回到自己的祖國—波蘭

蕭邦的音樂是幽婉、細膩、抒情的代名詞,優美而悲切。他的鋼琴作品洗鍊、悅耳、動人,具有一種「病態」的美。他創作的20首(夜曲),是那樣抒情、沉思而憂鬱,最令人陶醉。《前奏曲》更加抒情,其中的(雨滴前奏曲》刻畫了瑪喬爾卡島上陰雨連綿的傷感情緒。

(練習曲》本來是純技巧性的作品,蕭邦卻賦予它充實的內容。反映華沙革命失敗,蕭邦心情無比激奮的《革命練習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大量的《波蘭舞曲》、《瑪祖卡》都具有雄壯,悲憤之情,一方面體現了鮮明的民族特點,同時,又將純潔、抒情、美好的氣質貫穿於全部作品中。蕭邦—這位偉大的鋼琴詩人,也是當之無愧的國際樂壇上絢麗奪目的鋼琴作曲家。

相關焦點

  • 蕭邦第20號夜曲 Op.
    要說最喜歡哪首蕭邦夜曲,小編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升c小調第20號夜曲,因為它是蕭邦夜曲中最乾淨透明的一首。
  • 鋼琴詩人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
    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一、蕭邦的生平簡介浪漫主義時期不僅在德國和奧地利湧現了像舒伯特、孟德爾頌和舒曼這樣偉大的鋼琴音樂家,在德、奧以外的國家也產生出了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譽為鋼琴詩人的波蘭作曲家蕭邦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在這篇文章中正步音樂將主要對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和代表作品進行重點分析,主要包括旋律特點、和聲特點、民族精神等。鋼琴詩人」、「民族主義戰士」。1.創作特點蕭邦鋼琴音樂的創作特點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著重分析,主要包括旋律特點、和聲特點以及民族精神。(1)旋律特點可以說蕭邦創作鋼琴音樂作品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在於他的旋律。
  • 蕭邦: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今年是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210周年誕辰。在短暫的一生中,蕭邦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浪漫而經典的作品。在流水一般動聽的旋律背後,深藏著他對祖國波蘭深切的熱愛。音樂家舒曼曾說,蕭邦是詩人,他的音樂是「隱藏在花叢中的大炮」。
  • 蕭邦主要的鋼琴作品
    蕭邦的鋼琴作品涉及體裁十分廣泛。蕭邦創作了許多練習曲、前奏曲、夜曲、圓舞曲、諧謔曲、敘事曲、瑪祖卡舞曲、波羅乃茲舞曲、奏鳴曲等作品。人們從這些體裁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採用了一種創作更大型、更複雜的作品把特性樂曲推向大型樂曲的發展趨勢,並且以典型的浪漫主義音樂語言將鋼琴樂器的表現力發揮到淋漓盡致。
  • 「鋼琴詩人」傅聰:浸潤在東方文化中
    鋼琴家傅聰,1934年3月10日生於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從此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被稱為「鋼琴詩人」。
  • 蕭邦和喬治桑的曲折愛情
    開始蕭邦雖然對喬治·桑的言談舉止感到好奇,但對這樣的女子,他仍然無法苟同和接納。  1838年夏天,繼2月在法國皇宮、3月在盧昂演奏E小調鋼琴協奏曲後,蕭邦和喬治·桑見面的機會愈來愈多。此時,他和瑪麗亞的婚約已經告吹,蕭邦發現和喬治·桑在一起時,他可以盡情傾訴內心最深處的那些情感,而不必像面對瑪麗亞或康絲坦茨婭時那樣,得隱藏在心中。
  • 嘉德威鋼琴攜手《G小調進行曲》 演繹夢幻鋼琴之戀
    嘉德威鋼琴攜手《G小調進行曲》 演繹夢幻鋼琴之戀 時間:2020-08-25 10:42:32 來源:環北京網 在你的心目中,有沒有一首代表著某個時間節點記憶的鋼琴曲?8月25日,由嘉德威鋼琴與麥浪文化、象馳影視等聯合打造的《G小調進行曲》即將夢幻上線。
  • 蕭邦:琴聲裡的情懷和夢想
    他6歲開始學習鋼琴,7歲創作出了第一首作品《波蘭舞曲》,8歲首次登臺演出就轟動華沙,十幾歲寫出了名動歐洲的《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與《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至今仍是經典。不同尋常的即興創作能力為蕭邦贏得了「莫扎特的繼承人」的美譽,當時歐洲報紙曾有這樣一句話:「上帝把莫扎特賜給了奧地利,卻把蕭邦賜給了波蘭。」
  • 學鋼琴,為什麼蕭邦練習曲非彈不可?(石叔誠)
    選自《音樂周報》技術是彈鋼琴的本錢,為此人人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在練習曲上。大家都知道,除了被採用最多、大概也是寫得最多的車爾尼外,還有克萊門蒂、克拉莫、莫舍列斯、莫什科夫斯基、蕭邦、李斯特、勃拉姆斯、德彪西、拉赫馬尼諾夫、斯克裡亞賓都寫了大量的練習曲,此外如聖-桑、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巴託克、利蓋蒂等人的練習曲也很著名。
  • 蕭邦和德拉克洛瓦關係有多好?音樂家和畫家這種交情,難能可貴
    身為詩人、藝術評論家的他與畫家德拉克洛瓦和亨利·方丹-拉圖爾都相信音畫相通。事實上,很多繪畫巨匠均和音樂有著不解之緣。擁有精湛小提琴技藝的安格爾不僅曾與帕格尼尼同臺演奏,「安格爾的小提琴」更是成為法語中「副業勝似主業」的專有褒義詞;馬蒂斯生怕自己有一天視力衰退無法作畫,因而未雨綢繆地學會了小提琴;「鋼琴之王」李斯特向畫家表達敬意的方式就是為他們獻曲……當我們細數身處同時代的畫家和音樂家時,兩個不同領域間的大師們那些惺惺相惜的交集令人驚嘆,亦令人動容。
  • 古典名曲欣賞24 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
    本曲作於1830年,是蕭邦夜曲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也是最明朗的一首,作品的風格明顯地流露出傳統夜曲的痕跡。這首夜曲具有典型的蕭邦早期作品的風格,平易優美、 飽含詩意, 可見此時的蕭邦已無愧於"鋼琴詩人"這個雅號。樂曲的構成為迴旋曲式,行板,12/8拍。右手在裝飾音中始終保持著華彩的詠唱,左手是節奏相同的伴奏型,自始至終保持同樣的形態(片段1)。恬靜優美的旋律和精雕細琢的鋼琴織體是其主要的特點,描繪著大自然的夜色,也傾訴著作者心靈的話語。
  • 蕭邦女朋友喬治桑,悉心照顧蕭邦的同時,稱他為「我親愛的屍體」
    蕭邦被稱為「鋼琴詩人」,是歐洲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因為曲子介於通俗與高雅之間,成為歷來鋼琴家最喜愛彈奏的對象。蕭邦終生專注在鋼琴曲的創作上面,代表作《夜曲》舉世聞名。現代流行歌手周杰倫也因蕭邦產生靈感,發表專輯《十一月的蕭邦》,並以一首現代版《夜曲》作為該專輯的主打歌。這位厲害的鋼琴家,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
  • 「鋼琴詩人」傅聰離世 陳薩:他的離世是一個傳奇的結束
    當地時間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作為頗有國際影響力的一代鋼琴家,傅聰早在1960年代就已被《時代》雜誌譽為「中國最偉大音樂家之一」。而他在生前曾接受媒體採訪時卻明確表示過不喜歡「大師」這個詞:「對我而言,音樂就是愛,就是一輩子的追求。」
  • 不止在幻想曲中堅持自我的蕭邦
    「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似乎是公認之中最浪漫的事,《幻想即興曲》也是最受大家歡迎的浪漫華麗作品代表。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創作的過程對於蕭邦來說,常常並不是那麼「浪漫」,人們對他的評論也並不總是那么正面。在還沒有成名之前,蕭邦在華沙的時候就早早完成了兩首鋼琴協奏曲。直到後來在巴黎以「鋼琴詩人」出道成名,人們才逐步開始挖掘評論他的這些作品。
  • 中國北碚站丨蕭邦冠軍、金鐘獎冠軍陳學弘『夢幻鋼琴音樂會』
    鋼琴家陳學弘:演奏蕭士塔高維奇《第一鋼琴協奏曲Op.35》片段北碚 最接地氣的專業鋼琴音樂會蕭邦冠軍首屆北京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青年組冠軍。中央音樂學院「拔尖創新人才」(BOB)。師從著名鋼琴家張欣寧、韋丹文、杜泰航教授。著名國際鋼琴家Arie Vardi稱「他是一個真正的天才」。
  • 書評《蕭邦:生活和時代》
    1810年蕭邦在華沙附近出生,父親來自法國,母親則是波蘭人。七歲的時候,蕭邦已經出版了第一部音樂作品,那是一首波蘭舞曲,因而他被當作是和莫扎特一樣的神童,他將會成為一名自學成才的鋼琴大師。1830年,蕭邦二十歲的時候,因為對政局不滿,離開了波蘭,一去不歸。蕭邦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成為一名高產的鋼琴音樂作曲家,他的作品通常帶有波蘭風味。蕭邦的聽眾對他頂禮膜拜。
  • 鋼琴家傅聰輝煌一世:痴情音樂獲譽「中國蕭邦」,卻因新冠離世
    傅聰(1934—2020)回顧傅聰先生的一生,在音樂領域他被稱為"中國蕭邦",他用自己的信仰與獨到的演奏風格獲得了"鋼琴詩人"的美譽。他那帶有深邃東方味道的鋼琴演奏,讓無數"樂迷"感受到了東方魅力,為之傾倒。
  • 綠皮書鋼琴曲音樂是哪首 鋼琴譜蕭邦冬風練習曲指法分析
    由於影片是更具真實故事改編而成,主人公也是著名的鋼琴家唐謝利,所以當中涉及到大量的鋼琴音樂作品。其中,唐謝利在酒吧彈奏的鋼琴曲更是讓不少觀眾記憶深刻,好奇唐謝利彈奏的那首曲子是什麼。那到底《綠皮書》中唐謝利在酒吧彈奏的鋼琴曲是什麼歌曲呢?如果你也十分好奇,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綠皮書》酒吧鋼琴曲是什麼歌?
  • 世界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蕭邦三首鋼琴曲上榜,你都聽過了嗎?
    1、蕭邦—軍隊波蘭舞曲:這首曲子情緒昂揚、氣魄宏大,富有戲劇性,是一首勝利凱旋的進行曲,被認為是蕭邦音樂中民族精神體現得最為強烈的作品之一。2、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是一首風格是古典音樂,取材於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所以這首曲子又稱為「帕格尼尼主題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