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好多女生,點名想看華西專家講一講乘風破浪的乳腺結節?
畢竟,不管是體檢突然查出乳房有個包包,
還是突然自己摸到胸口兒有個包包,
內心都有點承受不起。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歸納一下本文的中心思想→其實和肺結節一樣,絕大多數的乳腺結節同樣不能乘風破浪。
大多數的乳腺結節、包包都是良性的,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也是良性的。但如果你們不聽招呼,不定期檢查,隨便亂按摩,它可能還真會興風作浪!
下面,專門治各種乳腺結節、包包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乳腺疾病臨床研究中心/頭頸腫瘤科羅婷副教授來給大家好生科普一下。
很多人喜歡把自己乳房長的包包統一喊成乳腺結節,好的包包是結節,壞的也是結節,搞得來好多人一看到彩超單子顯示的「結節」,就腳耙手軟的!
為了讓長期看我們華西伊萬科普的你們出去不要亂開黃腔,這裡先說清楚,乳腺結節不是一種病的名稱,而是在影像學儀器比如彩超、X線等這些檢查中乳腺內出現的一種形態學改變,比如良性的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炎等病變會出現乳腺結節,而你們最虛的乳腺癌也有乳腺結節……
在查出乳腺結節後,很多患者的第一反應就是一邊撈起衣服一邊問醫生這個問題,但一般得到答案都是不確定,想要曉得確切的答案,還要做一系列的檢查才曉得。
明明做了彩超,一會兒還要喊照X光,一會兒又是穿刺,你們這些大醫院過場太多了,據說人家厲害嘞醫生一摸就曉得是惡性還是良性!」
……
給你們說個好多人都不曉得的內幕,那些說看一哈、摸一哈就能100%確定乳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的「醫生」多半都理扯火,而這些過場多、態度還有點歪,還給你開乳腺X線、彩超、核磁共振、穿刺檢查的醫生才是對你負責任的醫生。
畢竟各式各樣的乳腺結節都有,不通過專nie的透視眼,咋個看得清楚結節有沒有問題?!
乳腺彩超
乳腺X線(也就是以前經常喊的鉬靶)
核磁共振
穿刺
……
不管是乳腺彩超,還是乳腺X線、核磁共振,檢查完了拿到報告時一般大家都是懵的,因為結論那個地方的一串英文+數字根本看不懂。
我以為結論就直接寫是良性、惡性,是癌,不是癌,結果給我來一串這個,普通人懂得起才有鬼了?!」
先不要慌到吐槽,這串英文+數字非常非常重要,而且暫時還不能用其他替代。
BI-RADS是2003年美國放射學會頒布的乳腺影像學報告及數據系統,相當於是統一了說法和診斷標準,拿到一張按照BI-RADS標準寫的報告,幾乎全世界的乳腺醫生就瞬間秒懂了!
下面,我們來解釋一下不同的BI-RADS分類代表啥子。
這次檢查說明不到啥子問題。
光從這次檢查獲得的信息可能不夠完整,不能有效評價病變,需要重新檢查或結合其他檢查後再評估。
陰性,沒得問題,放心!
組織顯示正常、無結構紊亂、無腫塊、無鈣化等異常發現,按照年齡常規隨訪。
良性發現,問題也不大!建議定期隨訪(如每年一次)。
淡定!說明乳腺結節多半可能是良性疾病,惡性機率小於2%,需要3~6個月隨訪複查一次。
有可能是惡性,需要做活檢才能確定!
這一類報告相對還要複雜一點,根據風險進一步細分為:
BI-RADS 4a 低度可疑(惡性程度>2%但≤10%)
BI-RADS 4b 中度可疑(惡性程度>10%但≤50%)
BI-RADS 4c 高度可疑(惡性程度>50%但≤95%)。
從上面BI-RADS的分類大家可能看出來了,不管超聲、X線、核磁共振等檢查結果惡性的可能性再高,也不能下定論。乳腺結節的惡性良性,最終要靠病理學檢查才能確定,其中乳腺穿刺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方法。
醫生,聽說穿刺要拿根多長的針ju進去,好嚇人哦!萬一真的是癌,反而ju到了癌細胞讓它擴散轉移了咋個辦?」
這樣的話我們乳腺醫生每天都要聽N遍!
首先,不去穿刺,就莫法接觸和分析腫瘤細胞,也就更不能確定到底是不是癌細胞;
其次,乳腺穿刺之前都要打麻藥,跟平時輸液、抽血差不多痛,沒有想像中惱火哈!
還有,大量臨床研究證實,穿刺是非常安全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華西伊萬就開始用了,你可以放一百個心,它是不得引起癌細胞轉移擴散嘞。
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瘤都屬於良性的乳腺疾病,但還是很多人擔心,現在雖然是良性的,得不得某一天發生啥子基因變異就突然成癌了?
確實在臨床上也有原本是良性的包包,隨著年齡增大等原因,發展或誘發了乳腺癌,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這三種常見的乳腺良性包包,在出現哪些情況時就要警惕,儘快去醫院。
很多小姐姐每個月例假來之前都會出現乳房脹痛,還可能摸到"包塊",而等到經期結束乳房不痛了,「包塊」也縮小了。其實,這多半是乳腺增生引起的。
乳腺增生是正常乳腺小葉隨著性激素的周期性變化發生的生理性增生與復舊不全,既非炎症又非腫瘤的一類乳腺良性增生性病變,是乳房最常見的乳房疾病。
乳腺增生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藥物治療,誘髮乳腺癌的機率也非常小,保持心情愉悅定期複查就可以了。但如果發現月經期結束後,增生的腫塊沒有縮小,就要去看醫生哈!
乳腺囊腫受激素功能和激素波動的影響,出現在終末導管小葉單位的液體充盈而成的圓形或卵圓形腫塊。
看不懂哇?心頭慌哇?不捉急嘛,可以這樣理解,身體裡一根管子的一頭堵起了,而液體還在不斷往水管頭流,水管自然就要鼓起一個「水泡」,而這個水泡就是乳腺囊腫。乳腺囊腫可表現為痛或不痛的腫塊,腫塊可大也可小(或是一小簇的微囊)腫塊。
①臨床上常見的囊腫一般都為單純性囊腫,不增加乳腺癌風險,不需要特殊處理,定期隨訪複查就OK;
②有少部分為複雜性囊腫,它的惡性風險率<1%,定期隨訪,必要時穿刺或手術切除後活檢;③還有一種混合性囊腫,被診斷為惡性腫瘤的風險相對要高一點,這部分患者要做穿刺或手術切除後活檢,明確診斷,免得耽誤病情。
乳腺纖維腺瘤是發生於乳腺小葉內纖維組織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最「喜歡」15~35歲的青年女性,也是乳腺良性腫瘤中較常見的一種。長了乳腺纖維腺瘤一般乳房不得痛,按這個包包的時候還要「跑來跑去」的,是可以活動的腫塊。
不要看到「瘤」就遭嚇到了!單純性乳腺纖維腺瘤是臨床中最常見,且不增加乳腺癌發生風險。
但是,由於乳腺纖維腺瘤在彩超、X線等檢查中都表現為實性腫塊,所以保險起見一般還是建議腫塊直徑較小(1~3cm)的單純性乳腺纖維腺瘤患者進行穿刺活檢來排除惡性腫瘤,如果病理診斷證實為良性纖維腺瘤,而且患者沒有疼痛等症狀,就可以定期隨訪就行了;而較大的乳腺纖維腺瘤建議直接手術切了,再做病理活檢明確診斷。
華西醫生在這裡囉嗦第10086遍,啥子美容院、養生館的乳房按摩保健、淋巴結排毒疏通,說按一按、疏一疏就能把乳腺結節按掉的,都是鬼扯!
雖然乳房的淋巴網很豐富,在胸部淺表和深層都有分布,但靠按摩的力量並不能有效影響淋巴的引流,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不僅按不脫你的乳腺結節,更按不好你的乳腺增生,還可能起反作用!
按摩師亂按一通再加點不曉得啥成分的精油(多半都有激素),如果你的乳腺結節恰巧是個惡性腫瘤,暴力按摩會導致癌細胞脫落,激素精油會導致癌細胞加速生長,讓這些癌細胞輕而易舉的就轉移到了身體其他地方。
還有,那些不曉得哪裡來的的乳腺保健品多半裡面都含有雌激素,有乳腺疾病的人更是碰都不要碰!
能堅持看到這裡的姐姐們,是不是覺得,聽醫生的話,不僅能救命,還能節約錢?!
新時代女性,自己經悠好自己已經是大家共識。
建議女性每月都要進行乳房的自我檢查,一般可以在月經來潮後的7~14天進行,如果已經絕經的婦女,那就每月固定選一個日子進行。
年齡<40歲的小姐姐,每年進行一次常規乳腺彩超檢查,必要時增加乳腺X線檢查或其他檢查;年齡≥40歲的姐姐們,每年做一次乳腺X線檢查,緻密型乳腺可聯合乳腺超聲。
答:乳腺超聲和乳腺X線是乳腺檢查中的「雙劍客」,各有優勢,不存在哪個更好,有時更需要雙劍合璧。超聲的優勢在於發現腫塊,而X線的優勢在於發現鈣化灶。中國女性的乳房體積相對較小且腺體比較豐富,所以在<40歲的女性腺體組織往往較緻密,我們建議是首選超聲檢查。
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比如家族中攜帶有BRCA1/BRCA2基因)、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或者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的人群,屬於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議這部分人更早(<40歲)開始乳腺篩查,每半年或一年進行1次乳腺超聲檢查,每一年進行1次乳腺X線檢查,遵醫囑必要時每年1次乳腺增強MRI。
為了讓乳腺癌患者能得到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治療,華西醫院專門為這部分患者開闢了粉色通道——乳腺疾病全程管理門診,如果是乳房有包塊、有溢液等不適的,被懷疑或在其它醫院已經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就可以通過我們這個粉色通道,從掛號、檢查到入院全程」走後門「。
具體請點擊這篇文章了解【還在為預約不到號而焦慮?華西醫院為乳房長了包包的女生們訂製的粉紅就診通道來了!】
對了,多一句嘴,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乳腺囊腫等良性乳腺疾病就看乳腺專科門診就行了哈,不要來跟真正需要嘞患者打堆堆哦!
哎,
人到中年,
除了蚊子還送你包包,
也只有靠自己長包包了。
1.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19年版)[J]. 中國癌症雜誌, 2019, 29(8): 609-611.
2. 王永南,王頎.乳腺結節的評估、診斷及處理[J].中華乳腺病雜誌(電子版),2016,10(06):321-325.
3. 段學寧.乳腺良性疾病診治共識與爭議[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6,36(07):713-715.
4. Christine Laronga, MD, FACSSharon Tollin.乳腺囊腫:臨床表現,診斷和管理. UpToDate臨床顧問.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breast-cysts-clinical-manifestations-diagnosis-and-management?source=history_widget#H202991771
5. 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乳腺保健與乳腺疾病防治學. 乳腺纖維腺瘤診治專家共識[J].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 2016(7):752-754.
6. 劉璐,鄭新宇.乳腺良性病變的組織學分型及其乳腺癌風險[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6,36(07):720-724.
7. 李安華.乳腺影像報告與數據系統分類及瘤樣病灶的管理:NCCN 2012乳腺癌篩查和診斷指南解讀[J].中華醫學超聲雜誌(電子版),2014,(6):439-443.
往期推薦
🔗
莫慌,點個
「在看」
還有「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