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是學生很重要的受教育階段,但是很多家長只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家長可能沒有認識到:拼努力,總有人比你更努力;拼方法,老師對每位同學都毫無保留;拼資源,網絡時代,獲得最優學習資源的機會幾近均等。
唯有良好的「習慣」才是你能長期掌控和改變的,也只有它才能最終決定孩子在中考這次「戰場」中的勝負成敗。
成都名師薈教育的資深班主任老師建議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同學或是不得要領的同學不妨從現在開始,重視培養下面這些核心的學習習慣。
初中生要養成的習慣
1、 常設小目標
有目標才有方向,目標包括兩類,一類是長期穩定的目標,短期內不會變化,另外一類是短期小目標,包括每一天,每一小時和每一分鐘目標。這一類可變性很強,但對學習成績起著決定性作用,卻恰好是多數同學忽略的。
初中生的目標要要恰當,符合自己的能力,利於實現。同學們應設定一個比自己目前學習情況偏高,卻可以通過適當努力完成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你所定的這個學習目標不要好高騖遠。
學習目標要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設在自身的學習區之內,以維持自身強烈的學習動機,同時又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從而使自身辺的知識、能力水平獲得不斷提高。有的同學在四十人的班級排名三十左右,馬上給自己定一個前進到前十五名的目標,這種目標99%是以失敗告終。如果你經常給自己定實現不了的目標,在不斷的打擊下你會對學習逐漸失去信心。
有了目標之後就必須嚴格執行,這一步說起來容易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很難,初中生只要能管住自己,也就擋住了各種學習上的負面幹擾,如此,你所設想的「目標」也才會更接地氣,這就是「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2. 預習的習慣
預習有兩個目的:一是高效利用課堂時間。一節課,你不可能四十五分鐘全部做到聚精會神,但是因為提前學習過就知道自己的痛點在哪裡,當老師講到痛點時,自然就不會錯過,也更容易聽得透徹,課堂利用效率就會高出很多。相反,不預習,上課被動地跟著老師走,下課則會付出成倍的時間代價,還費力不討好。
二是獲得心理上的優勢。當你能夠如此高效學習時,就能獲得一種「一覽眾山小」 的心理優勢,從而獲得自信,節節拔高。
細心的同學可以發現班上成績優秀同學,都有課前預習這個習慣。所以,同學們要知道,雖然同在一間教室,同一時刻,老師從同一個點開始講,但是,每一位同學的起點是不一樣的。你如果具備了良好的預習習慣,也就有了先發優勢。
3、記筆記的習慣
初中課程多,教師授課節奏快,同學們必須必須養成並堅持上課記筆記的習慣。筆記是是知識積累的重要途徑,也是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理解、複習鞏固的依據。為此,建議大家為每個學科都準備一本質量較好,便於長期保存的筆記本。
記筆記不是原原本本的照抄黑板和課件,筆記的內容主要記錄重難點、知識要點、課本以外老師補充的知識點、一些典型例題的分析過程、解題思路和解題注意點,及時記錄自己課堂上未聽懂、未理解的內容以便課後有重點地複習。
4、 自我反省糾錯的習慣
錯題本是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針對性地概括整合自己在試卷、練習題過程中做錯過的題目。很多同學不重視錯題,做錯了也只是把正確答案改正過來而已,沒有去深究自己出錯的原因,也沒有把這些錯題拿來反覆研究,因此,之後遇到同類型的題甚至是原題就會犯同樣的錯誤。
錯題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發揮出輔助作用,如果同學們能夠通過錯誤總結教訓,就必然會促進學習成績的提升。要想在考場上犯錯機率小,就得平時重視自我反省習慣的培養,對錯誤「緊追猛打」。只有你視「平常」為「考場」,才能做到視「考場」為「平常」。所以,優秀的中學生,每個科目都應該要有自己的錯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