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病毒潛伏長達10年,紋身、紋眉、洗牙、打耳洞都要警惕!

2020-12-06 品讀健康

15%到30%的慢性C肝患者會在20年內發展為肝硬化。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人群——

據統計,我國約有1000萬C肝病毒感染者。

與B肝相比,C肝的知曉度與診斷率都較低。大多數的慢性C肝患者確診時,已處於晚期,並常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

但值得慶幸的是,和B肝不同,C肝是一種能夠被完全治癒的疾病。

關鍵在於及時發現、規範治療。

1

從全球視角來看,C肝也是一種高發的傳染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HCV的感染率約為3%,估計約1.8億人感染了HCV,每年新發C型肝炎病例約3.5萬例,每年大約有70萬人因未得到治療而死亡。C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HCC)。

醫學界常用「吶喊的B肝,沉默的C肝」來形容公眾對C肝的知曉情況。世界肝炎聯盟發起的肝炎患者全球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公眾對C肝的認知度僅為25%,自主篩查率為19.4%。

此外,我國C型肝炎診斷率僅為2%,且大多數的慢性C肝患者確診時,已處於疾病發展晚期。

C型肝炎病毒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大多數患者感染後沒有明顯的症狀,慢性C肝患者甚至可以在20年間沒有任何明顯症狀。

換句話說,這種病毒可在人體內潛伏10到20年,猶如一枚「定時炸彈」,若不及早發現、及時「拆除」,15%到30%的慢性C肝患者會在20年內發展為肝硬化,大大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

2

很多人關心C肝病毒的傳染渠道。

C型肝炎的傳染源主要為急性臨床型和無症狀的亞臨床病人,慢性病人和病毒攜帶者。一般病人發病前12天,其血液即有感染性,並可帶毒12年以上。

C肝病毒主要是通過血液傳播、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經輸血和血製品傳播,以及母嬰傳播、性傳播等。

C肝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這些:

有職業或其他原因比如文身、穿孔、針灸等所致的針刺傷史者;有醫源性暴露史,包括手術、透析、不潔口腔診療操作、器官或組織移植者,準備進行特殊或侵入性醫療操作的人群;有高危性行為史者;有輸血或應用血液製品史者,主要是1993年前有過輸血或應用血製品者;1996年前的供血漿者。

高危人群應該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C肝篩查,只要診斷為C肝病毒(HCV)感染、符合抗病毒治療指徵的感染者,應該儘快接受抗病毒治療。

C肝並不會通過同桌吃飯傳染,也不通過握手傳染,更不會通過呼吸道傳染。因此,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中心主任魏來教授特別提醒:公眾應消除對C肝患者的歧視。

魏來教授特別提醒——

文眉、文眉、洗牙、打耳洞等凡是有可能導致皮膚黏膜破損、出血的行為,都要去正規場所,採用一次性用具,簡單的酒精擦拭未必能徹底清除C肝病毒。

3

1974年,Golafield 首先報告輸血後非甲非B型肝炎。

1989年美國科學家麥可·侯頓(Michael Houghton)和他的同事們利用一種新的技術手段——分子生物學方法,終於找到了病毒的基因序列,克隆出了C肝病毒,並命名本病及其病毒為C型肝炎 (Hepatitis C)和C型肝炎病毒(HCV)。

因為C肝病毒是RNA病毒,極易變異,所以非常遺憾的是截至目前醫學界尚未研製出有效預防C肝的疫苗。

值得慶幸的是,與B肝不同,C肝是一種可以被治癒的病毒性肝炎。但能否治癒,關鍵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在中國,超過96%的C肝感染者的致病基因為 1、2、3和6型。國際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是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有效率能夠達到90%以上。從2017年開始,已經有多個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相繼問市。

在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中,有少部分患者會發生治療失敗的情況。

但即便是既往接受抗病毒藥物失敗,《C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也已有推薦藥物作為治療方案進行「挽救」。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診斷

抗HCV

即C肝抗體,目前診斷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指標。但因感染HCV後抗HCV出現較慢,一般在發病後2~6個月,甚至1年才轉陽,故不能作為早期診斷的方法。而且1次陰性,也不能直接否定診斷。當各型病毒性肝炎特異性標誌檢測陰性,臨床症狀及單項ALT升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時,應考慮是否為丙型病毒性肝炎。

HCV-RNA

即C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是HCV的遺傳物質,是表示體內感染HCV的直接指標。目前用PCR方法可以直接檢測血中的HCV-RNA,可用於HCV感染的早期診斷。因其較C型肝炎抗體出現早,故是C型肝炎病原學診斷和判斷傳染性的一項有用的指標。

總之,對有典型臨床表現且其發病與輸血及血製品密切相關,已排除其他肝炎的可疑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進一步查HCV-RNA及抗HCV,如HCV-RNA及抗HCV均陽性或HCV-RNA單獨陽性即可確診為丙型病毒性肝炎。

來源:中外醫訊(medinfo-au)

相關焦點

  • 這種病毒的潛伏期長達10年,打耳洞、文身都要警惕
    據統計,我國約有1000萬C肝病毒感染者。與B肝相比,C肝的知曉度與診斷率都較低。大多數的慢性C肝患者確診時,已處於晚期,並常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值得慶幸的是,C肝是一種能夠被治癒的疾病,關鍵在於及時發現、規範治療。
  • 聽說紋身可以傳染「愛滋病」?我還能愉快的紋眉、打耳洞嗎?
    來源:付虹大夫(rainbow_96sina)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紋眉、打耳洞這些美容行為深受許多年輕人歡迎。但是,這些行為到底會不會傳染愛滋病?今天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 打耳洞、穿舌環、紋身惹來C肝
    有著同樣遭遇的還有武昌的周先生。不久前,周先生也因乏力、食慾下降、上腹部疼痛住進醫院肝病科,診斷為C肝肝硬化。周先生也無吸毒、拔牙、輸血史,原來,禍害竟然來自於10年前的一次紋身,10年前,周先生的孩子出生,他把孩子的照片紋到了身上,殊不知,就是這一次紋身,讓他感染上了C肝。
  • 女孩都愛做的這些事一定要小心
    兩人做孕前檢查時,醫生開出「愛滋、梅毒、C肝」等感染疾病排查的檢查單,汪清拒絕了:「我不可能得這種病,不用查了。」今年7月,她查出已懷孕,家人喜出望外。昨10月11日,她來省婦幼保健院做孕檢,不料引發「地震」——她被查出患有梅毒,而先生沒有被感染。婆婆和先生懷疑的眼光,讓她幾乎崩潰。醫生仔細詢問,她才回憶起自己結婚前,曾在路邊小攤上打過耳洞。「很可能就是那次埋下禍根。」
  • 醫生提醒:這個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就在雙方家庭都在為婚禮籌備時,婚檢結果出來了,婷婷看著手上的婚檢結果一度以為醫生給錯了報告單:「我不可能得這種病!」紋身和打耳洞在很多年輕人看來,紋身和打耳洞是新潮的行為,尤其是不少未經世事的未成年人,他們往往更加熱衷於紋身與打耳洞,卻沒有足夠的防範意識。再加上免疫力薄弱,他們更加容易成為傳染病「惦記」的對象。
  • 不規範的穿耳洞、紋眉、美牙也有可能感染愛滋、梅毒
    兩人做孕前檢查時,醫生開出「愛滋、梅毒、C肝」等感染疾病排查的檢查單,汪清拒絕了:「我不可能得這種病,不用查了。」                             2016年汪清查出懷孕,家人喜出望外。
  • 醫生呼籲:她的這個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2017年5月,據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通報,當地21歲的女大學生雯雯在煙臺某紋身店紋身半個月後,被查出B肝。雯雯感染B肝的原因,就是因為紋身不當。美容整形手術有數據顯示,整容手術是B肝傳播的高危因素。在不少美容院中,都缺乏高溫消毒設施。
  • 媽呀,看完這些我再也不敢擠痘痘、打耳洞、紋眉、紋身……
    以前在學校旁邊的小店裡打耳洞,十塊、二十塊錢就可以打一對了,當時覺得醫院百吧塊打耳洞簡直奢侈到不行。再說了C肝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有部分人表現為肝功能不正常,不過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會覺得,是不是自己最近累到了,也許休息一下就好了吧~哪怕是沒有輸過血,像紋身、紋眼線、紋眉、打耳洞、甚至是拔牙等有創行為,都是有可能傳染C肝的,這些也是傳播途徑。建議大家在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畢竟在正規的醫院,會有有正規的篩查,以及嚴格的消毒措施。
  • 很多女人都愛做…你也可能中招!
    像紋眉、紋眼線、紋唇這類更受青睞,每周末各種美甲紋繡的店裡,都有愛美的妹子排著隊等變身。【案例一】27歲的汪清(化名)從小就是個乖乖女,大學畢業後,她在父母安排下,與相親對象第一次談戀愛。兩個年輕人情投意合,交往兩年後結婚。
  • 打耳洞要注意這些?你知道嗎?
    現如今紋眉、紋身、打耳洞等行為...
  • 為什麼醫生不建議你打耳洞做紋身?
    現在很多年輕人,無論是為了趕時髦,還是為了表達個性,都開始在身上紋身、打洞,但是一般醫生是不建議大家這麼做的。和家長不讓孩子紋身打洞的理由不一樣,醫生比較擔心這種有創性操作的安全性。實際上,紋身、打洞這種操作都是屬於有創性操作,如果是在不正規的地方做,很有可能給顧客帶來感染各種傳染病的風險。比如使用的針頭沒有嚴格一人一針,也沒有使用嚴格消毒的產品,就有可能導致顧客感染疾病,就像這個因為紋身感染C肝的年輕患者一樣。二,紋身等還有可能傳播什麼疾病嗎?
  • 醫生的一句話震驚了…都應...
    醫生提醒:  梅毒、愛滋病等並不僅僅通過性傳播  紋身、打耳洞、美牙等有創美容  如果器具消毒不到位  也都可能傳播病毒!  所以,美牙一定要到正規的醫療單位。醫院給患者進行洗牙、補牙時使用的機頭,必須是消毒之後沒有打開封裝的機頭,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衛生和安全。
  • 警惕!反覆高燒達40.3℃,竟是這種病毒作祟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通訊員 黃怡辛 朱健近日,年輕的大學生畢業生小樂(化名)高燒不退,並伴有咽痛、扁桃體腫大,他懷疑是新冠肺炎,卻沒想到是EB病毒惹的禍。經過治療,小樂目前已退燒並康復出院。高燒咽痛,或是病毒感染 圖/視覺中國反覆高燒達40.3℃,竟是這種病毒作祟跟其他畢業生一樣,小樂最近忙著找工作,這幾天他感覺自己的嗓子不舒服,喉嚨痛,一直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重,頭也開始昏昏沉沉。「我當時就慌了,突然發燒,是不是新冠肺炎,會不會被隔離?」
  • 打耳洞、紋身能感染愛滋病?這些習慣很多人都有過,卻從不注意
    打耳洞、紋身這些行為都是有創性的操作,在一些不正規的地方存在沒有及時的更換針頭、多人共用,或者沒有消毒,消毒不及時的情況下,這些行為可能會導致愛滋病的傳播。不僅如此,也可能會傳染B肝、C肝之類能通過血液傳播的疾病。
  • 如果眼周,脖子,腋下等地方有長小肉粒,請一定要重視,潛伏長達10幾年!
    身上長這種肉粒的要注意了,最近看了很多人長這種東東,不痛不癢,潛伏最長10幾年,這12大表現有沒有你!
  • 打耳洞、紋身紋眉竟能感染C肝?生活中哪些事容易得C肝?
    C肝病毒靠啥傳播的?又是咋玩壞肝臟的?親們先坐坐,吃點餅乾喝口茶,深讀君這就收起廢話,進正題。C肝病毒,洋名HCV,是一種RNA病毒。這貨裹著層外膜,裡面就是點RNA遺傳信息。C肝病毒是咋溜進人體的呢?途徑有仨。血液傳播血液傳播是C肝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輸入含有C肝病毒的血液或血製品,都有可能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