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反覆高燒達40.3℃,竟是這種病毒作祟

2020-12-21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通訊員 黃怡辛 朱健

近日,年輕的大學生畢業生小樂(化名)高燒不退,並伴有咽痛、扁桃體腫大,他懷疑是新冠肺炎,卻沒想到是EB病毒惹的禍。經過治療,小樂目前已退燒並康復出院。

高燒咽痛,或是病毒感染 圖/視覺中國

反覆高燒達40.3℃,竟是這種病毒作祟

跟其他畢業生一樣,小樂最近忙著找工作,這幾天他感覺自己的嗓子不舒服,喉嚨痛,一直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重,頭也開始昏昏沉沉。「我當時就慌了,突然發燒,是不是新冠肺炎,會不會被隔離?」小樂告訴記者。

小樂趕緊吃了退燒藥,但並不見效,持續燒了幾天不見好,小樂只好去醫院,就診時醫生發現其雙側扁桃體腫大,考慮是化膿性扁桃體炎,給他開了抗生素,但是他吃了4天抗生素也沒見好轉,一直在反反覆覆發燒。

幾天後,小樂高燒至40.3℃,這可嚇壞了他。他來到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王麗珍醫生接診了他。王麗珍醫生查體發現小樂的雙側扁桃體明顯腫大,表面還有白色厚厚的偽膜覆蓋。頸部淋巴結也有腫大,腹部肝臟和脾臟均有腫大。

「檢查結果也顯示,血常規提示淋巴細胞絕對值明顯升高,呈正常值的兩倍。外周血細胞形態發現淋巴細胞比例增高,異性淋巴細胞約38%。EB病毒抗體1.154。EB病毒DNA1.16E+5copies/mL。」王麗珍醫生說,「因此,當即考慮小樂得的可能不是簡單的化膿性扁桃體炎」。

在做完鼻腔鏡檢查,取了鼻咽腫物及扁桃體組織經過活檢後,病理結果為:考慮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同時,小樂的病原學提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陽性。

明確診斷後,王麗珍醫生給予小樂萬古黴素抗感染治療,逐漸穩定了小樂的病情。如今,小樂的咽喉疼痛及發熱已經完全消失。

成人扁桃體發炎 醫院供圖

作為兒童常見病,成年人發病率明顯上升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簡稱IM)是感染EB病毒引起的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急性增生性傳染病,是一種急性自限性疾病,好發於3-10歲兒童。

「該疾病主要表現為疲乏無力,發熱,咽痛,頸部及腋下淋巴結腫大,也可引起脾腫大,軀幹部皮疹等,皮疹通常會表現為紅斑,丘疹,斑丘疹,風團等。」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梁婕醫生介紹,「IM是兒童時期常見傳染病之一。但是,近年來,在成人中發病率明顯上升。成人IM臨床症狀與體徵呈多樣性和不典型性,且易累及多臟器出現嚴重併發症」。

梁婕醫生提醒,雖然IM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對症處理即可痊癒,但需警惕其併發症,如肺炎、腦炎或腦膜炎,脾破裂等嚴重併發症。

進入秋季之後,病毒會逐漸活躍。在梁婕醫生指出,IM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切斷傳播途徑是關鍵。EB病毒屬於病毒類微生物,因此增強免疫力非常重要,平常在家多開窗通風,少去人多的地方。需勤洗手,戴口罩,勤運動等,少吃生冷,多吃蔬菜水果,多曬太陽等。(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呂航

審籤 | 呂航

實習生 | 何嘉昕

相關焦點

  • 5天高燒40℃,竟是感染這種病毒……
    體溫最高達40℃以上,全身乏力酸痛,伴噁心、嘔吐,一連5天都是這樣。當地醫院發熱門診立即對劉大媽進行了新冠肺炎檢測,結果為陰性。同時給予抗生素等輸液治療,但她的病情絲毫未見好轉,於是家人將她緊急送到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就診。
  • 鼻子出現這幾種症狀要警惕
    老漢聲音嘶啞竟是因兩種癌在作祟鼻咽癌不易察覺,鼻子出現這幾種症狀要警惕 年近70歲的鄭先生,3個月前出現了聲音嘶啞、咽喉不適等症狀,就到附近醫院檢查。就連患者的主治醫生蘇立眾都感嘆,「這種癌真是變化多端,頗費了些周折。」專家追根溯源,揪出隱藏很深的癌患者來到蘇立眾的診室後,進行了雷射活檢,因為這種方式可以精準地切取病灶組織,但創傷不大。當蘇立眾為鄭先生做完大片可疑病變部位完整切除後,加急的病理報告2天後出來了,顯示仍是喉黏膜輕中度異型增生,最多算個癌前病變。
  • 警惕!116名師生感染,這種病毒席捲而來!
    經南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檢測結果為諾如病毒感染。為保障學生健康,經南崗區教育局研究決定,11月30日該校師生暫不到校,學生居家學習,教師採取線上輔導的方式進行教學。截至目前,絕大多數感染者經觀察已無明顯症狀。學校已在南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導下對環境和物表進行了全面深度消殺。警惕!諾如病毒已進入高發期!
  • 醫生:這種病毒有人傳人...
    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竟是這隻蟲子在作怪 蜱蟲叮咬、高燒、出血……在浙大一院,經過感染科醫生的緊急會診,初步鎖定了「嫌疑對象」:新型布尼亞病毒。果不其然,對洪師傅的病毒核酸檢測發現RNA陽性,折磨了他將近一周的正是這種病毒,而元兇就是那隻早就被處理掉的蜱蟲。「這個病毒最早就是在河南的蜱蟲中發現的。」
  • 醫生提醒:這種病會要命!
    這種病能有那麼嚴重的後果!!!此外,免疫力低下、有基礎性心臟病、個人衛生較差的人群出現原因不明的反覆發熱,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求醫。 這種病正逐漸年輕化 不明原因持續高燒需警惕 事實上,臨床越來越多心內膜感染個案,而且與國外老年患者多不同,國內20~40歲的年輕患者越來越多。
  • 這種病毒潛伏長達10年,紋身、紋眉、洗牙、打耳洞都要警惕!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HCV的感染率約為3%,估計約1.8億人感染了HCV,每年新發C型肝炎病例約3.5萬例,每年大約有70萬人因未得到治療而死亡。C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HCC)。醫學界常用「吶喊的B肝,沉默的C肝」來形容公眾對C肝的知曉情況。
  • 醫生:這種病毒有人傳人的風險
    安吉63歲的洪師傅(化名)前段時間就遭了殃,持續發燒的他被確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經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全力救治才有驚無險地撿回一條命。讓他遭罪的竟是小小一隻蜱蟲。蜱蟲叮咬、高燒、出血……在浙大一院,經過感染科醫生的緊急會診,初步鎖定了「嫌疑對象」:新型布尼亞病毒。果不其然,對洪師傅的病毒核酸檢測發現RNA陽性,折磨了他將近一周的正是這種病毒,而元兇就是那隻早就被處理掉的蜱蟲。
  • 摸到耳朵這處凸起竟是得癌了 六大症狀警惕耳鼻喉癌
    六大症狀警惕耳鼻喉癌  耳鼻喉腫瘤包括聽神經鞘瘤、鼻咽癌、鼻惡性肉芽腫、鼻腔惡性腫瘤等。  雖然其症狀各有不同,但以下症狀值得大家注意,特別是40歲以上人群。  1.耳後、外鼻、面頰部、頸部有不明原因的腫塊。如耳後下突然長出小包塊,雖無任何不適之感,但2~3周後沒有消失,並慢慢長大。
  • 身體有4個症狀,或是癌細胞在「作祟」,警惕肺癌,及時就醫
    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肺癌在支氣管周圍活動,由此一來,支氣管便會受到影響,久而久之,患者就會有有咳嗽的症狀,並且哪怕是很多的方式治療,但也起不到緩解效果,這時我們一定要高度警惕,很可能是肺癌所導致。3、低燒不少肺癌患者曾經有過低熱的表現,主要原因是癌腫表面出現了缺血性壞死的症狀,而壞死部位又重新被人體所吸收,或者出現了感染,從而導致患者出現低熱的症狀,一般體溫大概是在三十八度上下臨床上把這種表現稱之為癌症發熱。
  • 孕媽媽可把病毒傳給胎兒?孕婦最好警惕這8種病毒,嚴防母嬰傳播
    常見的病毒感染有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以及腸道病毒等,十有八九會傳染給胎兒。孕媽媽可能把哪些病毒傳染給胎兒?1、風疹病毒風疹屬於呼吸道傳染病,患病後能獲得終身免疫。2、腸道病毒腸道病毒分為三類,分別是埃科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以及柯薩奇病毒,胎兒感染易導致免疫系統不成熟。
  • 噴射狀嘔吐,水樣大便,反覆高燒……兒童秋季高發病又來了,準備好接招了嗎?
    「上吐下瀉,反覆高燒,一連幾天吃不進飯,我都差點崩潰了!」 聽她描述病情,我大概知道是什麼情況了,果不其然,就是令所有媽媽聞之變色的「輪狀病毒」。 暖暖在一歲半的時候也曾受過輪狀病毒的折磨,整整一個星期都在上吐下瀉和反覆發燒中折騰,我也曾寫下《秋季腹瀉高發季又來了!
  • 嗓子出現這兩種信號,可能是癌細胞作祟
    如果我們體內有癌細胞在作祟,我們的嗓子會率先發出信號。體內有癌,嗓子先知?嗓子出現這兩種信號,可能是癌細胞作祟1、吞咽時喉嚨難受當我們吃飯的時候感到喉嚨在吞咽時困難,嗓子非常不舒服的話,一定要重視起來,雖然普通的炎症也會有這種情況,但是這種狀況如果經常出現,一定要立刻去醫院檢查,當我們的甲狀腺周圍出現癌細胞的時候,癌細胞的擴散會影響我們的喉嚨,所以一定要多加注意,提高警惕
  • 警惕!廣東11人食物中毒!"罪魁禍首"竟是常吃的它…
    警惕!廣東11人食物中毒!"導致這次河粉誘發食物中毒的主要物質是椰酵假單胞菌,這種細菌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會產生米酵菌毒素,從而誘發食物中毒。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多發生於夏秋兩季,此時正處在夏秋換季間隙,溫度不穩定,這個溫度環境恰好符合椰酵假單胞菌的最適繁殖條件。
  • 嘴角上火起的水泡,竟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嘴角上火起的水泡,竟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2020-07-09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醫生說】女子臉上長斑竟是癌前期病變!皮膚出現這些狀況要警惕
    前不久,揚州一位52歲女子,以為自己長了「老人斑」,孰不知,去醫院一檢查,竟是癌前期病變……  英國癌症研究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英國惡性黑色素瘤患病率是40年前的5倍多。專家認為人們到休假時過度日曬,甚至使用「人工曬黑」儀器以求健康膚色等做法都會增加此類皮膚癌風險。  該會專家提醒,人們在享受陽光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防曬,曬傷本身就是皮膚細胞中脫氧核糖核酸受損的標誌,這種損傷長期積累就會增加皮膚癌風險。
  • 人民日報海外版:「歧視華人論調」比病毒更可怕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中國與世界各國正在成為日益緊密的戰友,為應對病毒這一全人類的挑戰而共同努力。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本該戮力同心、凝聚最大力量的時刻,卻有另一種「病毒」在國際輿論場悄然滋長。不過,相比初次交鋒的新冠病毒,我們對歧視這種「病毒」並不陌生,也不難挖出致病的多重「病根」。固有偏見是其一。近年來,「辱華」「排華」言論在少數國家及外媒偶有「冒泡」,其背後是種族主義者摘不下的「有色眼鏡」與甩不掉的刻板印象。此次,少數人煽疫情之風、再點種族主義之火,實為既無新意、也不人道的偏見。
  • 寶寶反覆高燒,不一定都是感冒引起的,也可能是這幾種疾病
    寶寶反覆高燒也有可能是這幾種疾病惹的禍1、皰疹性咽峽炎一般在喉嚨壁以及扁桃體部位會出現灰白色的皰疹,而口腔和其他部位就不會有,而且有時候還會咳出血痰。患兒體溫通常在39度以上,這是由於咽喉部充血而導致的發燒。
  • 這種病毒的潛伏期長達10年,打耳洞、文身都要警惕
    【吶喊的B肝,沉默的C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1.3億至1.5億人受到慢性C肝感染,每年大約有70萬人因未得到治療而死亡。醫學界常用「吶喊的B肝,沉默的C肝」來形容公眾對C肝的知曉情況。C型肝炎病毒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大多數患者感染後沒有明顯的症狀。然而這種病毒可在人體內潛伏10到20年,猶如一枚「定時炸彈」,若不及早發現、及時「拆除」,15%到30%的慢性C肝患者會在20年內發展為肝硬化,大大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
  • 這種肺炎跟新冠肺炎神似,但比新冠還可怕!警惕軍團菌來襲!
    猜猜導致這種致命性肺炎的病原菌是什麼?莫非是可怕的新冠肺炎病毒? 通過肺泡灌洗液做高通量基因測序,真相很快浮出了水面,致病菌就是大名鼎鼎、殺傷力極強的嗜肺軍團菌! 2019年7月3日,在山西省晉中市美域國際酒店就因為溫泉業務導致了大規模軍團菌感染。
  • 長期咳嗽頭痛是鼻竇炎在作祟
    媽媽葉女士認為朵朵可能是感冒,於是在當地小醫院進行了輸液抗感染治療,情況稍有好轉,但停液後朵朵又開始咳嗽流鼻涕,到市中心醫院兒科檢查診斷後竟是慢性鼻竇炎。鼻竇炎為何會引發咳嗽、頭痛? 慢性鼻竇炎是鼻竇的慢性炎症,會引起鼻塞,從而導致經鼻進入肺的空氣減少,加上竇腔內產生毒素,可使病人出現頭痛、頭昏、疲倦、記憶力下降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