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喉不是喉,郡肝不是肝,我吃的下水到底是啥?

2021-02-22 杜紹斐 DUSHAOFEI

對於部分地區的人,這個詞可能會有些陌生,廣義的下水一般指動物內臟。無論是讓路易十六驚為天人的鵝肝,還是大柵欄兒裡門庭若市的滷煮,它們的主要食材都可被統稱為下水。

為了一碗好吃的滷煮,多久的隊都願意排。攝影/烏堆

「來一份毛肚」、「來一份牛百葉」、「來一份牛肚」…這是火鍋店常聽見的點菜聲,可他們口中的這些「肚兒」到底是牛的哪個部位呢?

眾所周知,牛有四個胃各司其職,這四個胃也是一個不浪費地被用於餐桌上。(前方高能,請做好這輩子不吃牛胃的心理準備。)

牛的四個胃不僅滿足了自己,還滿足了人類。製圖/烏堆

第一個胃為「瘤胃」,另稱之「牛草肚」,適合用於燉牛雜、白灼、涼拌等;

第一個胃的內壁。圖/東京國立博物館

「網胃」為第二個胃,「胃如其名」,其表面型似立體網狀分布,也因此被稱為「蜂巢胃」、「麻肚」、「金錢肚」,由於其彈性十足,酥而不爛,粵式滷味——滷水金錢肚就是其經典代表作;

第二個胃的內壁。圖/東京國立博物館

第三胃是「瓣胃」,也就是被稱為「牛百葉」、「毛肚」的部位,由於表面凹凸不平易吸附湯汁及醬料,所以是用來涮火鍋、涼拌的上乘佳品;

第三個胃的內壁。圖/東京國立博物館

第四胃「皺胃」,這個胃是一般動物都有的胃,可分泌胃酸,別稱為「牛肚」、「沙瓜肚」,比較有嚼勁,適合燉煮,例如滷煮或牛雜。

第四個胃的內壁。圖/東京國立博物館

雖「本是同胃生」,下水也會「著裝不一」。例如毛肚,在不同火鍋店就會以不同的形態出現,主要有黑毛肚、黃毛肚、白毛肚、毛肚梗。黑黃之分主要是由於牛攝入的食物不同導致的,吃飼料的牛產出的毛肚發黑,吃糧食莊稼的牛的毛肚會便黃。而白毛肚,是將產出的毛肚在鍋中加工後的產品,毛肚梗則是取下「百葉」之後的部分。

毛肚還講究漸變呢。圖/圖蟲·創意

火鍋涮料還有一種廣受歡迎的下水——黃喉。許多人聽其名將其誤解為食管或氣管,但其實是它是大血管(主動脈),牛喉嚨、牛氣管有自己的「花名」,分別叫「牛姜」、「牛天梯」。黃喉的處理較麻煩,若是前期處理不當或者涮的時間過長就會出現嚼不動的情況。其中,牛黃喉比豬黃喉厚一些,咬下的口感會更佳。

 最怕黃喉突然消失在火鍋中。圖/soogif

前段時間還有一個比較火的食材叫做「郡肝」。這極具迷惑性的名字也常會讓人誤會為動物的肝臟,但仔細一想,這位耐嚼的「肌肉型選手」怎麼會是軟趴趴的肝臟。它的學名為「胗」,說白了也是胃,但雞鴨鵝等禽類也不甘示弱,有兩個胃,「郡肝」準確地來說是「肌胃」,另一個是專司分泌胃液的腺胃。

 雞胗串串,越嚼越帶勁兒。圖/圖蟲·創意

另外有一些極其形象的下水名字。例如,牛的心臟血管頭被稱為牛心頂,牛睪丸的「藝名」是牛荔枝(既視感非常強了),牛歡喜為母牛的生殖器,還有大家比較了解的牛鞭,即為雄牛的外生殖器。

有人做了個大致的統計,說是把毛肚在重慶的一年銷售量鋪開來,足夠給澳門蓋1.5層「被子」,吃貨的力量簡直可怕!這形似「抹布」的東西把喜好者弄得「五迷三道」秘訣在於它特有的咀嚼感。將附滿醬汁的毛肚一口放入口中,任其在口腔中起舞,口感可以說是「繞舌三日」,甚至有人用毛肚的新鮮Q彈程度來判斷一家火鍋店的好壞。它可不僅是個「花瓶」,《本草綱目》形容毛肚為「補中益氣,解毒,善脾胃」。

 毛肚蘸油碟還是麻醬碟?圖/soogif

你若是北京後海一帶轉一圈,就會知道爆肚在這裡的人氣有多高,幾乎每家都寫著老北京正宗爆肚。根據做法,爆肚可分為水爆、油爆、湯爆、芫爆。根據原料,爆肚分為羊肚、牛肚。如今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是以牛百葉作為主要原料,方式以水爆為主,輔以芝麻醬、韭菜花、香菜、蒜汁等。

梁秋實就是爆肚的狂熱追捧者,他從美國回國時,不顧著回家放行李先趕緊去吃了爆肚,湯爆、油爆、芫爆各一份,留下「平生快意之餐,隔五十年猶不能忘」。

吃個爆肚都能吃出幸福感。圖/soogif

似乎我們對歐美人有個印象就是不咋吃內臟,但在蘇格蘭,不僅有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還有絕對不可錯過的「蘇格蘭國菜」肉餡羊肚(Haggis)。它是將剁碎的羊內臟塞入被掏空的羊胃中,在加上燕麥、洋蔥、香辛料、高湯等進行水煮,許多店會在上桌前會將胃袋剝去,留下羊雜,一般馬鈴薯泥或蕪菁甘藍泥會作為輔菜,澆上威士忌酒味的鹹香醬汁共同食用。

 

因為其中的內臟已被剁碎煮爛,若是不提前告知,食用時可能並不能意識到它是羊內臟,是一種絲絲辛辣與羊肉鮮味融合的奇妙味道。這還是種有儀式感的食物,在為紀念蘇格蘭詩人彭斯的「伯恩斯之夜」,人們更是邊誦詩邊食肉餡羊肚。

下方那坨便是肉餡羊肚。攝影/烏堆

雖然下水在有些地區被分為應拋棄的廢物之列,可是它們如今在妙手之下誕生了許多種除了涮火鍋的食用方法,散發出了超越一般食材的光輝。

下水根本不甘於只作為涮料,還可以搖身一變成火鍋鍋底。有種讓人「退避三舍」的火鍋叫做牛癟火鍋,是用牛胃及小腸裡未被消化的內容物(俗稱「五成熟的牛糞」)擠出的液體熬成的火鍋。史料上對其就有記載,「牛羊腸臟,略洗擺羹,以饗食客,臭不可近,食之則大喜。」會不會大喜不知道,但我只知道這絕對是臭不可近的!

牛癟,你這是在cosplay抹茶?攝影/陸宇堃

燉湯也是一種食用下水的極佳方式。廣東人雖然「什麼都吃」,但是他們對於下水的熱愛也是獨一份。讓1/3廣州人天天都想喝的牛三星湯中的「牛三星」為牛百葉、牛肝、牛腰,將醃製後的「牛三星」灼熱後加入湯底,輔以鹹酸和韭菜,再將爽口的湯拌著內臟的香味吞食而下,似乎只有這樣,新的一天才算開始了。還有「攝人心魄」的牛雜湯、清爽化痰的杏汁豬肺湯…都是讓人慾罷不能的湯品。

牛三星湯,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呢。圖/圖蟲·創意

下水也是主食的絕佳伴侶。它在西安也佔據了一方勢力,葫蘆頭泡饃即為當地特色小吃之一。因為豬大腸油脂較厚,形狀像葫蘆,因此得名「葫蘆頭」。饃的每個氣孔都被濃湯香,油脂香充滿,一口下去,「萬千世界」盡在綿筋之中。

葫蘆頭泡饃。圖/圖蟲·創意

除了「集下水之大成者」的毛血旺,川蜀一帶還有以夫妻肺片代表的涼拌下水菜。在某種意義上,夫妻肺片可看作是涼拌牛雜。由於其原本是用牛肉鋪剩下的邊角料製成,得名「夫妻廢片」,加上其中含有牛肺,也就被稱為夫妻肺片,之後因為牛肺口感不好,就被去掉了,但仍有部分地區還保留著肺片。辣椒油與花椒麵藏留在牛雜的每一道「溝壑」中,麻辣鮮香、脆筋柔糜。

夫妻肺片沒有夫妻也沒有肺,沒想到吧。圖/視覺中國

下水完成了從物資匱乏時代的「勉強吃」到大饕縱橫時代的「怎麼吃」的轉變,有些時候不知道是啥,反而會更有勇氣地囫圇吞下。更何況很多下水美食雖然吃著香,但看著醜,聞著臭,不知你是否有勇氣嘗試一下?

相關焦點

  • 黃喉不是喉,郡肝不是肝!你們火鍋愛吃的下水到底什麼?
    可是小坊要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你不能說愛它而是你明明愛到痴迷卻說不出它到底是個啥比如毛肚是啥 ?黃喉是啥 ?郡肝是啥 ?牛百葉 …… 又!是!啥 !黑黃之分主要是由於牛攝入的食物不同導致的,吃飼料的牛產出的毛肚發黑,吃糧食莊稼的牛的毛肚會便黃。還有一種白的毛肚,那是「加工」了,最好少吃或不吃。在營養成分上,100 g 牛肚(也就是蜂窩肚)主要含 83.4 g 水、14.5 g 蛋白質、1.6 g 脂肪、不含碳水化合物。和牛肋肉相比,脂肪含量更少。
  • 吃火鍋時雖然好吃,但名不符實,最容易誤解的六樣菜!
    那麼在吃火鍋時,究竟有哪些食材比較好吃容易遭受誤解呢?這個說起來就多了,比如黃喉不是喉,郡肝不是肝,毛肚不是肚……它們到底是什麼,你知道嗎? 經常點的黃喉、毛肚、牛肚、牛百葉之類,其實都是動物的內臟,也叫「下水」。有人一聽到是下水,就感覺很不衛生,不能吃。其實在最初的時候,動物的下水確實沒人吃。
  • 黃喉不是喉,郡肝不是肝,毛肚不是肚,你知道是什麼嗎?
    吃火鍋串串的時候,放入食材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全素的,但味道不是很好,火鍋要有肉才會好吃,不過葷素搭配才是最好的方式,這樣吃起來才不會覺得膩。但也有例外,像是潮汕的牛肉火鍋就只有牛肉,基本上看不到什麼素菜,但喜歡的人也同樣有很多。
  • 牛百葉、黃喉、毛肚都是什麼?吃火鍋前你一定想知道的8個真相
    平時吃火鍋都會點毛肚、黃喉、牛百葉這些,但是從來沒想過它們是什麼。
  • 只有中國人的智慧才能拯救下水
    愛情大師王小波曾說過:「根據我的經驗,只要你在女朋友面前吃一次豬頭肉,戀愛一定會失敗。
  • 「旺巴蜀」豪橫上線, 牛肉、郡肝...無限暢吃!每天瘋賣3000串!
    ⊙ 招牌小郡肝,每日瘋賣3000串 ⊙ 抓起一大把丟進紅油鍋裡下鍋翻滾幾下後就好沸騰的紅油鍋和醃製過的小郡肝在色澤上便令人口齒生津!不管是黃喉、鴨腸還是親親腸、掌中寶、郡把···你想要的旺巴蜀都給你安排好了!
  • 重慶火鍋裡的黃喉是什麼?吃客的你的真知道?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我一開始聽說黃喉這個名字好像還真的是有一點抗拒的,總是感覺好像是豬或者牛羊的氣管之類的東西,莫名的就會覺得有一點「嗓子眼兒痒痒」。其實「黃喉」是跟喉嚨、氣管沒有什麼關係,它就是牛或者是豬的主動脈其實也叫做心管,學名是叫做:主動脈弓。
  • 小郡肝串串香,在上海能火多久?
    領導的言下之意:我都告訴你哪家是真的了,你還不快去吃,吃完給我回來寫稿子!解讀完「聖意」,拉上大頭,出發!「去錯了店,可是要自己付錢哦。」局座跟了一句。開玩笑,這怎麼可能!原來,顧先秀顧大姐才是鋼管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的創始人,也是成都市無縫鋼管廠的退休職工,以後想吃,只要認準「成都鋼五區顧大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面的鋼管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店面就好了,不是什麼張大媽,李阿姨哦。
  • 對「黃喉擬水龜」選擇的理解......
    這裡沒有煽情,也不必,喜歡,這理由是如此的樸素,即然是對黃喉的理解,我想我不應該跑題!對於觀賞喉來說,我們不可能天天翻過來欣賞底板,但是當我們把一隻很漂亮的黃喉,翻過來發現竟然是一隻象牙,會有一種驚豔的快感,所以象牙應該是含蓄的!我沒有追求過象牙,但是我曾想像過那種驚豔的快感,最後說一下,我對象牙的理解,一個非常漂亮的黃喉,有一個象牙底板,當然錦上添花,而一個差品黃喉,單單只有一個象牙的底板,它依舊是差品,並且永遠是!
  • 2020年4月2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 涮火鍋的黃喉 是豬牛哪個器官?
    2020年4月2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 涮火鍋的黃喉 是豬牛哪個器官?時間:2020-04-26 11: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4月26日螞蟻莊園小課堂 涮火鍋的黃喉 是豬牛哪個器官?
  • 小郡肝、泡椒牛肉、毛肚……麻辣鮮香地道風味!撩撥你冬日的味蕾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深圳,ID:tcsz075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小郡肝、泡椒牛肉、毛肚///>N種菜品吃到撐 成都味道超巴適C位串串強勢出道!!牛油味超濃鬱~鮮美的清湯鍋適合不能吃辣的小夥伴,清甜到連湯都能喝掉~小郡肝人氣爆燈的小郡肝和紅油鍋底超搭的!個頭小小的,一口一個,嚼起來脆蹦蹦,口感很棒~麻辣鮮香盡收口中!
  • 黃喉貂:華麗外衣下的森林殺手
    毛色鮮亮,喉胸部具有一黃色斑塊。吻端至頸背黑褐色,背部黃褐色,臀部、後肢及尾黑褐色。常單獨、成對或集小群活動。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紅色名錄中被評估為「低危(LC)」
  • ...日支付寶莊園小課堂答案 涮火鍋的黃喉,其實是豬、牛的哪一個器官
    :原標題:4月26日支付寶莊園小課堂答案 涮火鍋的黃喉,其實是豬、牛的哪一個器官 4月26日支付寶莊園小課堂答案 支付寶螞蟻莊園4月26日問題: 涮火鍋的黃喉,其實是豬、牛的哪一個器官 胃 大血管 答案:大血管 黃喉雖然帶有喉字,但它和喉嚨沒有關係,它是豬、牛等家畜的
  • 螞蟻莊園小課堂4月26日答案 火鍋的黃喉,其實是豬、牛的哪一個器官
    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吃火鍋吧,你喜歡吃火鍋中的哪個食材呢?火鍋的黃喉,很多熱都喜歡吃,那麼你知道黃喉是什麼嗎?涮火鍋的黃喉,其實是豬、牛的哪一個器官 ,是哪個器官呢?和喉嚨並沒有關係,那麼今天 螞蟻莊園4月26日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呢,正確回答有獎勵哦,一起來看看今天螞蟻莊園的答案吧。
  • 螞蟻莊園12月7日答案 涮火鍋的黃喉其實是豬牛的哪一個器官
    螞蟻莊園12月7日答案 涮火鍋的黃喉其實是豬牛的哪一個器官 2020年的12月7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更新了
  • 隱匿殺手——黃喉貂
    但是黃喉貂、黃腰狸、黃鼬、黃鼠狼……這些耳熟能詳的動物名對一般人來說還真是分不清楚。很多時候我說黃喉貂在獵捕毛冠鹿你在咋舌:啊?!只聽說黃鼠狼偷雞厲害還能捕獵毛冠鹿……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來說道說道這兩位「殺手」。首先登場的是性情兇狠的黃喉貂。黃喉貂系食肉目,鼬科,貂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成年黃喉貂體長50-60釐米,尾長約40釐米,體重3公斤左右,每年6-7月發情,次年5月產仔,每胎2-4隻。
  • 肝不好,到底能不能吃大蒜?大蒜到底是養肝還是傷肝?有答案了
    不過,隨著大眾養生意識的增強,大蒜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吃大蒜對身體有好處,有肝友問醫生:肝不好的人,到底能不能吃大蒜?大蒜到底是養肝還是傷肝?有人說能吃,也有人說不能吃,接下來醫生向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希望你沒吃錯。肝不好,到底能不能吃大蒜?
  • 小郡肝到底是不是肝?5分鐘帶你讀懂小郡肝,讓你吃也能吃個明白
    小郡肝外形扁圓,顏色呈紫紅色,外面有一層筋膜,中間有肫皮,兩側為肫肉。它不僅吃起來口感脆嫩,而且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鈣、鐵、鋅等微量元素。tips:如果你實在受不了小郡肝的腥味,可以切成片再用鹽、生抽、料酒醃製10分鐘,這樣吃起來就沒有什麼異味了。(2)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水開後倒入小郡肝汆熟。
  • 常州這家超火的小郡肝串串香,才開業就天天爆滿!
    早就聽聞這家攀成鋼小郡肝串串香的大名!據說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每兩步就會撞上一家串串香店。即便這樣,這家串串香門口還是常年都會大排長龍.現在,它終於開到常州了!攀成鋼的門面擔當非小郡肝莫屬!資深的擼串小能手都是一拿一大把放進鍋裡,不然根本不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