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藏於山,匿於水,在中國有著歷史悠久的玉文化,人們喜愛玉,不僅看重它收藏價值,也看重它文化歷史。在各類玉石中,羊脂白玉以它獨有的特質深受人們喜愛,成為收藏界的寵兒。
玉石界公認的翹楚
玉石屬於不可再生資源,隨著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和田玉早已達到供不應求的地步,價格也逐年上漲。20世紀90年代中期,1000克的上等白玉不過幾百元,現在可高達數十萬元,特別是籽料,更是可達數十至數百萬元。
物以稀為貴,因為國標的定義,其他白玉品種也被劃分在和田玉的種類中。
但懂玉愛玉的中國人,只認定新疆和田玉為真正的和田玉,而在眾多和田玉中,羊脂玉是其中最上乘的那一塊,它那如肌膚凝脂般的色澤和質感,讓多少藏家趨之若鶩。
玉友們的良師益友
古人以玉為師,以玉會友,和田玉被視作陰陽調和的產物,羊脂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初觸之微涼,把玩漸漸溫潤。
古之君子必佩玉。玉石之美,積澱於材料柔韌質地,雕琢於文化沉厚底蘊,中國人比德於玉,除了美好裝飾,寄情把玩,更是對於羊脂玉器所承載的上古風流,理想風貌的純粹嚮往。
是財富,更是高潔的品格
亂世藏金盛世藏玉,黃金與玉石皆為硬通貨,但古人似乎更偏向於傳玉不傳金,不是沒有道理的:黃金代表財富,羊脂玉在古代,一般是達官顯貴才能佩戴得起,歷朝歷代很多皇帝皇后的玉璽,皆為羊脂玉而制,所以它同樣是權力與財富的象徵。
中國文人墨客大多信奉「錢財乃身外之物」,更偏愛於有著濃厚歷史底蘊的玉石。人們以玉比德,一塊羊脂玉,代代而傳,它所傳承的不僅是財富,還飽含了先輩、整個家族的信仰和對後輩的庇佑:君子愛財,更應正直如玉;家業萬貫,不及平安如意。
東方人的堅貞與浪漫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一句簡短的廣告語,把一顆小小的鑽石推向了奢侈品的頂端,「恆久遠」指的是金剛石的性質穩定,是天然中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
若鑽石代表的是西方人最昂貴的愛情,玉石則是中國人獨有的堅貞與浪漫,不僅是因為千百年來它身上承載的美好品質,也因為玉的化學穩定性也極強,羊脂白玉更為甚之,它的閃透石含量,決定了它的韌性與耐磨是玉石中最強的。
許多傳統藏品,如字畫等,都對珍藏的溫度、溼度、防火、防蟲等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所以一件羊脂白玉玉器,也可同鑽石一般代代相傳,不氧化不腐敗。
玉雖小,卻容天下之大,從原石中看盡華夏千年,感悟天地萬物。從被打磨的玉器中,體會文化積澱,藝術與智慧。中國人對於羊脂玉的鐘愛可能已經成為一種情結,這樣的聯結不是僅靠錢財與價值所能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