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向高端純電市場的上汽R品牌剛剛脫離上汽榮威獨立僅幾日後,上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又一新的高端項目浮出水面。日前,上汽集團發布公告,擬與張江高科和恆旭資本共同出資設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繳出資總額為人民幣72億元,用於發展自主高端智能純電汽車品牌——智己汽車。
近一年來,特斯拉國產後一舉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領頭羊,蔚來、小鵬等國內新造車企業也逐漸成為新能源高端市場首選,在新能源市場競爭格局逐漸向高端化和智能化演變的背景下,發力高端市場已成為老牌傳統車企們幾乎一致的選擇,近半年來,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國家隊」身影已開始頻繁出現。
對於上汽集團而言,主打高端新能源市場的智己汽車將集成集團的創新成果,不僅是上汽集團向服務與產品的綜合供應商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從市場上看,也是上汽集團與新造車品牌同臺競技的開始。
品牌尚未公布,百億融資先行
根據上汽集團發布的公告,上汽集團擬與張江高科、恆旭資本共同出資設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旨在加快打造上汽集團自主高端智能純電汽車品牌,專項投資於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在出資結構上,總額為72億元人民幣的認繳出資中,上汽集團認繳出資53.99億元,比例74.986%,張江高科認繳出資18億元,認繳比例25%,恆旭資本認繳出資 0.01 億元,比例為0.014%。
上汽集團在公告中還披露,基金擬計劃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含其指定的下屬投資主體)專項投資於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本項目定位高端純電動市場,將全新打造電子電器架構,從底層打通整車與駕乘體驗高度相關的電子控制單元,應用數據驅動,聚焦客戶感知,重構用戶體驗,鼓勵用戶進行高度自定義,實現汽車智能化寬度和深度的突破。
雖然包括產品節點、合作模式等更多細節公告中並未公布,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阿里融資完成後,智己汽車創始輪融資中上汽股權最終佔比將降低至54%,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佔比均為18%,另外10%則由員工和用戶共同持股,至此,智己汽車將成為國內首個創始輪即達百億量級的汽車科創公司。
與上汽現有品牌劃清界限,獨立打造新高端
據悉,智己汽車已落戶上海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定位於全新的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致力於成為「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全力探索實現「軟體定義汽車」。
另據介紹,智己汽車還將重構傳統汽車行業的生產模式和營銷模式,打破原有汽車企業重資產運營的傳統模式,更加專注於技術創新和應用;此外,智己汽車還將打破用戶與企業的邊界,實現用戶與企業的「共創、共生、共享」,開創用戶價值企業新時代。
從起手的百億元創始輪融資、品牌定位以及經營模式上來看,智己汽車與上汽現有乘用車品牌劃清界限的跡象十分明顯,風格更加貼近於新造車企業。
上汽集團表示,一旦這一全新商業形態獲得成功,將以點帶面,從局部到整體,進而推動整個上汽集團的轉型升級。
事實上,近日剛剛從榮威品牌中全面獨立的上汽R品牌,整體品牌定位同樣面向的是中高端新能源市場,而隨著智己汽車的出現,意味著上汽乘用車在高端新能源版塊有了兩個獨立品牌。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雖然同樣面向高端,但兩大品牌實則迥異。「上汽集團新成立公司,引入社會資本,主要解決的還是資金的問題,R品牌的投入主要靠上汽乘用車自己的利潤支撐,而且定位仍然不夠高端,不可能把車賣到四五十萬。」
「全新的品牌,可以走先吸引資本,造車出來後再IPO的路線,背後是特斯拉和新勢力刺激了傳統車企,必須增加新玩法了。」業內人士表示。
上汽L項目落地,「國家隊」加碼高端新能源市場
從市場結構上看,如今國內新能源市場定位分化,銷量向頭部聚集的現象愈發明顯,背後一方面是消費升級趨勢以及增換購需求的提升,導致售價較高的高端車型的持續熱銷,另一方面則是車市的個性化需求在新能源市場被智能網聯等功能進一步放大所致。目前,高端新能源市場已經幾乎成為了海外品牌和國內新造車企業的主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自主品牌著手發力高端新能源市場,與新勢力同臺競技搶奪市場已成為發展新風向。除上汽集團外,僅近期便有多家傳統車企在高端新能源市場公布新進展,包括東風集團推出的全新品牌嵐圖汽車,以及從廣汽新能源獨立的埃安品牌等。
事實上,上汽集團對智己汽車也給予了厚望。在公告中上汽集團表示:本次投資將發揮各合作方在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晶片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優勢,全面推進數位化轉型,實現創新發展,打造雙贏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合作關係;將加快汽車產業的自主創新與轉型升級,實現對傳統汽車產業鏈的全面重構,構建更具吸引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創新生態體系,提升上汽集團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加快創新轉型升級發展,為全體股東創造價值。
「上汽此時推出高端品牌應該說是很好的舉措。」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高端化發展本身來說有一定的市場潛力,尤其是上汽集團所在的上海市有著明顯的市場需求,高端化將有明顯的推動效果。」
崔東樹認為,自主品牌新能源高端化發展目前處在比較有利的局面,合資品牌的高端車並沒有有效推出,自主壓力相對較小,競爭主要來自於外部,對於自主品牌來說是很好的機會點。
「對比海外品牌,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有著較強的區位優勢和傳統產業鏈組合性的本土化優勢,但在技術,尤其是智能領域的組合方面仍存在劣勢,同時也有品牌的影響,綜合來講特斯拉還是佔據一定的優勢。」崔東樹表示。
來源:藍鯨財經
作者:歷建斌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33023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藍鯨財經,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並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