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嶽霖追隨林徽因到昆明,在林徽因住房旁邊搭建一座小房,心甘情願住了下來
1940年春天,金嶽霖來到昆明的棕皮營,他緊靠著棕皮營梁思成、林徽因的住房蓋了一間「小屋」居住。這間房屋較梁林的住房不僅面積小得多,而且低矮。但它卻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敘說了一段動人的故事。金嶽霖(1896~1984年)字龍蓀,湖南長沙人。著名哲學家、邏輯學家。他一生從事哲學、邏輯學研究和教學。在哲學方面,他吸收西方哲學的成果,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哲學體系,是我國近現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大師之一,著有《邏輯》、《論道》、《知識論》等大作。金嶽霖從小對邏輯具有濃厚的興趣,他1914年留學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政治學,1921年獲博士學位。後在英、德、法等國遊學並從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國,任清華大學教授,創立哲學系。1937年後任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教授。
與林徽因梁思成夫婦隔壁而居
在昆明的時期,正是這位哲學家著作豐盈的時期。他的代表作《論道》出版並獲得教育部學術著作二等獎,並完成了七十萬字的巨著《知識論》的寫作。《知識論》把西方數理邏輯、分析哲學的思想方法引入中國,在中國哲學史上首次構建了完整的知識論體系。金嶽霖和梁思成從小就是清華學校的學友,後來又先後留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雖然專業不同,他們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很深。在北京時,他們都住在東城的北總布胡同,一牆之隔,並有門相通。他們在知識界交遊也廣,梁思成家裡幾乎每周都有聚會。而金嶽霖孑然一身,無牽無掛,始終是梁家常客。

金嶽霖與林徽因梁思成三人之間的動人故事
金嶽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讚羨至極,十分呵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以至產生了愛情。梁思成後來的夫人林洙在懷念金嶽霖的文集裡披露了一段故事:1931年,一次林徽因哭喪著臉對梁思成說,她苦惱極了,因為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對梁思成毫不隱諱,坦誠得如同小妹求兄長指點迷津一般。梁思成對此自然矛盾痛苦至極,苦思一夜,比較了金嶽霖優於自己的地方,他終於告訴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選擇金嶽霖,祝他們永遠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訴了金嶽霖。金嶽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誠得令人驚異:「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金嶽霖以柏拉圖的那句話「理性是靈魂中最高貴的因素」駕馭自己的感情,顯出一種超脫凡俗的襟懷與品格。

金嶽霖親自書寫「梁上君子林下美人」送給林徽因夫婦
之後,他們仍然相處如初,毫無芥蒂。金嶽霖仍舊跟他們毗鄰而居,相互間更加信任。金嶽霖曾寫了一副嵌字聯,送給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上聯「梁上君子」,下聯「林下美人」。上聯一方面指梁思成經常外出實地考察建築文物,在測繪古建築時,梁上地下,爬高上梯,備嘗艱辛,終於在建築學科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時,另一方面,也是讚揚梁思成在處理愛情和友情關係的謙謙君子之風。下聯「林下美人」,顯然是讚頌林徽因這位儀態嫻雅、多才又多情的美人。金嶽霖為林徽因終身不娶之事,早已廣為流傳,從北京到昆明,他們三人比鄰而居,和睦相處,之間有著深厚的友情。他們彼此心胸之寬容,友情與愛情涇渭分明,令人肅然起敬。

金嶽霖與林徽因夫婦的故事千古流芳
金嶽霖、林徽因、梁思成構成了一種極為特殊的、私德天日可鑑的「組合」。蕭乾曾說:「『林徽因坦蕩,金嶽霖克制,梁思成寬容』,三人皆誠信磊落之君,沒有見過這樣的『三角』」。此事在學界亦傳為美談,以致有「林徽因修飾梁思成,梁思成修飾林徽因,金嶽霖潤色」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