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人樂山間」文化名人進仙霞年度系列活動現場
衝泡一盞香茗,輕嗅沉香,品一曲悠悠水磨腔,著名崑曲閨門旦演員沈昳麗的到來,為仙霞居民的陰雨午後帶來了一抹亮色。昨天是「人樂山間」文化名人進仙霞年度系列活動首場,市民走進聽雲臺國粹藝術中心,和「帶著仙氣」的藝術名家共同感受美好生活,仿佛飄飄樂如仙。
崑曲之美 美在意蘊
閨門旦、湯顯祖、臨川四夢……介紹起這個60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沈昳麗信手拈來。早在明清時期,聽崑曲就已經成了當時居民的生活方式,八月中秋時節的虎丘曲會,曾締造萬人參與的盛況。從1984年考入上海戲校起,崑曲也成了沈昳麗生活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折經典的《遊園驚夢》,劇情簡述起來不過1分鐘,舞臺演繹起來卻要45分鐘。「這就是崑曲迷人的地方,它不講究情節,而在意情感和情趣。」沈昳麗說完,模仿起杜麗娘清晨睡醒的神態,好像窗外的晨光一點點亮起,四周響起了鳥鳴聲,夢回鶯囀,似有似無,從前在舞臺,她便是從這裡開始一點點進入《遊園驚夢》的情境中。
圖說:沈昳麗與觀眾互動
傳統劇場、實驗劇場、音樂劇場,沈昳麗不斷在傳統藝術裡拓展著自己的邊界。從經典之作《牡丹亭》到小劇場崑劇《椅子》,再到交響詩曲《情殤》,她也可以不再代言別人,在舞臺上去訴說自己的情感。沈昳麗用舞臺上一個個角色和大家產生著頻率共振,杜麗娘說「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數十名觀眾也共同欣賞到「天然昳麗」的美妙。
生活之美 美在細微
若僅在舞臺上展示而不在生活中引導,崑劇的古典美很容易成為眾人一時的獵奇。書法、琴藝、妝容、服飾、插花、茶道、香道……如微風細雨般滲入當下人們的日常生活,古老崑曲和當代生活,被沈昳麗巧妙地融合起來。
除了詞曲之美,崑曲的身段和妝發也能讓人感受到儀態之美。「我自然而然養成了不坐滿整張椅子的習慣,只坐三分之一,腰是挺直的。」沈昳麗還提到了崑曲的修容絕技,「不管你是圓臉還是方臉,貼片子都能幫你貼成瓜子臉」。
圖說:沈昳麗表演中
一把尋常摺扇,在閨門旦的手上,擺弄出了大家閨秀的嬌羞。展開的扇面一側,一張秀麗的面龐緩緩露出,「咦?對面為何有位男子在看我?」她一下子羞紅了臉,退回了扇面背後,「再回去偷看一眼」,沈昳麗一邊演示,臺下一位男觀眾接茬道:「還是我!」眾人哈哈大笑。
如今生活節奏很快,崑曲裡的慢生活讓很多都市人心嚮往之。崑曲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是所有人都可以共享的。崑曲就像是通往認真生活的一道門,打開它,就可以走進具有美感的生活方式。(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