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十五年的家庭主婦,我快瘋了」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晏凌羊 

文/晏凌羊

01

最近,張桂梅校長的一句話,又讓網友們網上掀起了一場口水戰。

在一段引起爭議的採訪視頻中,張桂梅老師提及了一段有關自己與學生的往事——當舊日的學生領著丈夫和孩子打算回母校捐款時,她得知了這名學生已經做起全職太太,於是不留情面地直接轟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

反對女性當家庭主婦這種疑似「政治不大正確」的話,也就張桂梅能說。

換我說,可能會被人罵死。

張桂梅反對的,並不是做家庭主婦這個選擇,而是這個選擇面臨的社會困境:你沒有工資,沒有經濟保障,你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低,你的「老闆」隨時可以炒掉你,你很有可能無法跟丈夫同步,可能與社會脫節。

我不是歧視家庭主婦,但我有時候也能感覺到有不少(不是所有)家庭主婦們處理問題的思維也「主婦化」了。

比方說,租我房子的兩任主婦,我明顯感覺到她們在跟我溝通時,比較情緒化,幾次差點跟我鬧翻。換她們的老公出來跟我溝通,一是一二是二,大家用職場和契約思維做事,幾分鐘把事情掰扯得明明白白。

說真的,那一刻,我挺為主婦們感到惋惜的。

做家庭主婦,是一份全年無休的工作,可說實話,任何工作做久了,人都會厭煩,都需要換個環境透透氣,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主婦並沒有這樣的條件。

今年國慶,我一個做家庭主婦的朋友給我打電話,問我有沒有空,她想來我這裡「清靜」兩天。可惜當時我忙著寫書稿,沒答應她。

掛完電話,我還蠻難過的。

大學畢業後,她就回家做了家庭主婦,孩子一連生了兩個。大的剛上小學,小的又出生。她終日跟家裡的柴米油鹽、孩子的屎尿屁淚打交道,如今年紀也大了,再去職場奮鬥幾乎已經不可能(賺的還沒花的多)。

她老公算是很顧家那種了,知道她帶孩子辛苦,一到周末和節假日就接手帶小孩……縱然如此,她還是壓抑到想避開老公孩子找我「清靜」幾天。

疫情期間,保姆不能進小區,我每天和逗號大眼瞪小眼,伺候她吃喝拉撒學,都差點把自己搞抑鬱,可這種日子,她堅持了十幾年。

02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曾經的生活理想就是做一枚全職太太(是太太,不是主婦),永遠不需要去考慮職場上的事情,專心相夫教子,打點後花園,順便在家裡做一些自己感興趣但又能掙點零花錢的事情(例如寫點文字賺點稿費啥的)。

但是,要實現這個生活理想的必要條件是:你得有個很能幹、良心很好又很專情的老公。而這個大前提,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這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男人。

所以,我才「無奈又清醒」地選擇了做職業女性。

做個職業女性,也會遇到各種掣肘。比如你是女的,可能會遭受隱形性別歧視;你出身不好,沒後臺,那你在體制內工作的職業天花板會比較低……然後,我選了更艱難的一條路:辭職創業。

現在再讓我做個家庭主婦?不大可能了。我覺得當家庭主婦太難了,對我而言挑戰太大了。

做家務,其實是非常費時間的一件事情。我給小孩煎雞蛋,從開火到最後把碗筷都收撿乾淨,差不多也要花二十多分鐘的時間。如果是做複雜一些的大菜,外加洗衣服、拖地、整理內務,一整天的時間可能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帶孩子的辛苦,帶過的人都知道。它不在於損耗體力,而在於心力、眼力,視線一秒鐘都不能離開,所以比上班累很多。

做家務、育兒太「吃時間」了。你有很多碎片時間,但基本上沒有系統性的、能讓你專注做某件事的時間。當主婦期間,你幾乎做不成任何其他事。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每周六全身心陪孩子一天。反正呢,只要孩子在,我連看幾頁書都不行,我的時間會被撕裂成無數個碎片。

我最輕鬆自由的時刻,是前夫每周日把孩子接走以後……真是歡樂得想放鞭炮。

做家務和帶孩子比上班累很多,是我的親身體驗。

我覺得,它應該成為社會共識。

只可惜,現實生活中,全職家庭主婦在家庭中創造的價值若不被尊重。

這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為家庭賺錢是本事,為家庭省錢更是不可低估的能耐。不然,你聘請一個保姆外加一個育兒師、家教試試?你就知道全職主婦為家庭省了多少錢。

03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做家庭主婦是一個很危險的職業。

做個職場人,你還可以喊出「此處不留姑奶奶,自有留奶處」,但做家庭主婦,可能嗎?你根本沒法跳槽。

這麼辛苦、壓抑且重要的工作,居然是免費的。為什麼呢?因為它多是女性承擔的。

若是這部分工作多由男性承擔,恐怕早幾千年前,法律就會明文規定要給家庭主男們發工資,讓「他們」擁有純屬個人的財產了。

家庭主婦,不是職業,只是一種社會倡導的「奉獻」。什麼時候它可以成為職業?有人給她們發工資且這部分工資不用於家庭共同開支,這才叫職業。

至於那些張嘴閉嘴說「做家庭主婦很幸福啊,有人養著」的男人,他們自己咋不去做「煮夫」?聽到這種話,我真想把他們一巴掌拍死在牆上,摳都摳不下來!

很多女人被男人說的「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誘惑著,走進了婚姻,做了家庭主婦。可實際上,能讓女人「貌美如花」的男人並不很多,因為他們賺錢養家的能力非常一般。

這話拿來當情話、當調侃,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如果我們深究這句話背後的寓意,卻總讓人覺得後背發涼。

「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這話真是一句陷阱,因為它隱含了一個前提: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貌美如花,那我憑什麼還養著你?

於是,發現自家女人不再貌美如花後,他們喜歡翻到牆外,看別的女人貌美如花。

女人們真的不要天真地相信有男人會看在你「貌美如花」的份上,負責養你一輩子。就連我們自己,看慣了牡丹還想看荷花呢,你能保證男人一直就鍾情於你這款美貌?

以前老人有句俗語「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放在後兜不如放在前頭,夫妻有還要過過手」。

如果女人單純只是在家裡貢獻免費勞動力,卻沒有財權,那麼,做家庭主婦實在是太危險了。

怎樣的家庭才適合有家庭主婦?第一、「家裡蹲」一方自願,「外面拼」一方認同「家裡蹲」也是一份偉大的職業。第二,「家裡蹲」一方不需要伸手跟對方要家用,「外面拼」一方主動會給。

那些需要「家裡蹲」開口,「外面拼」才給家用的家庭,這種生活模式想都別想,因為每一次伸手都是對自尊的傷害。

如果國內家庭主婦也被視為一份有尊嚴的職業,如果全職主婦的權益也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我相信有相當一部分女性願意放棄事業回歸家庭,可是,可能嗎?

so,大多數女性還得邊照顧家庭邊辛苦工作學習,因為你要放棄事業回歸了家庭,你將來過得怎樣完全取決於你所嫁的那個男人是不是夠有良心。

靠良心?不,這太不可靠了。

我不贊同謳歌家庭主婦,因為謳歌意味著接下來就是道德綁架,她們會被逼著放棄自己的追求,轉而去追求「家庭利益最大化」。

我也不贊同貶低家庭主婦、抬高職業女性,因為她們的的確確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和犧牲。

最後,我想說兩點。

第一、對女性個體和家庭來說,做家庭主婦只是一種「讓家庭利益最大化」的選擇。這種選擇,值得被尊重。

第二、對於女性群體來說,越來越多的女性退回到家庭中充當主婦的角色,很有可能會加劇社會的性別歧視,讓女性不管是在家庭裡還是職場裡,都承受性別歧視的絞殺。

如果有得選擇,女性還是儘量不要做家庭主婦。如果現實不允許,也要學會保障自己在家庭裡的財產權、自主權,不讓自己成為負心漢「過河拆橋」的犧牲品。

以上。

全文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家庭主婦一定會成為絕望主婦嗎?
    這些標籤沒有經過懷疑就被坐實,於是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家庭主婦成了一項註定失敗的職業,於是家庭主婦成了所有失敗、不幸的替罪羊。@溫暖的天使我和我前夫是大學同學,在一起很多年。當初我們大學畢業一起創業,吃了很多苦,終於公司穩定發展了起來,他卻因為公司和生活上許多問題和我吵了起來。
  • 婚後沒有工作,我就只能是「家庭主婦」嗎?
    因為在德國待的時間有些久,見多了歐洲環境下,家庭主婦是一個多么正常的存在。德國的保險稅收政策,讓醫療、養老、育兒、上學幾乎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一人掙錢,一人顧家的模式,只要收入尚可,並無太大壓力。而家庭是如此重要的一個所在,有人在家打理照顧,全家的生活質量實在要好太多。先生很是認可這一套。雖然,很多年後,我們詳細討論過他的態度後,也發掘出,骨子裡可能也有傳統的小農經濟和大男子主義意識在。
  • 啄木鳥家庭維修|家庭主婦是一種職業嗎?
    家庭主婦,簡稱主婦,指全職照顧家庭、做家務而不外出工作的婦女,屬於非勞動力人口。服務對象是家庭的成員,包括丈夫、兒女,與夫家成員同住的還要照顧夫家的成員。家庭主婦也叫全職太太,不工作,負責家庭的家務。由《婚姻法 》保障主婦的權益,例如遺產分配權、離婚婦女權益等。在歐美國家,家庭主婦享受相關社會福利待遇。在中國,家庭主婦也偏多。家庭主婦是指結婚後不再參加工作,而是整天為家庭奔波忙碌,沒有直接經濟來源的一類女性。
  • 電視劇《我的不惑青春》定檔 聚焦都市家庭主婦
    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7日電 (陳杭)電視劇《我的不惑青春》以「家庭主婦」何沛瑾的個體故事為切入點,聚焦當代都市家庭主婦生活困境,全景化展現當下女性意識的飛速發展和變化。
  • 家庭主婦是個貶義詞?有人卻把家庭主婦做成了家政女王——《女人家》
    她沒事就喜歡烘焙、打理花草。但是瑪莎沒有安安心心的做一個向丈夫伸手要錢的家庭主婦。當時正趕上美國的經濟不景氣,很多原本享受養尊處優生活的家庭主婦們,不得不出門找工作。這些生活要求高的女性,面對工作和生活的矛盾,白天要去上班工作,晚上回家還要收拾家務,自然苦不堪言。
  • 在家當了3年的家庭主婦,找到工作後不久,我就決定和丈夫離婚
    導語:我採訪過很多家庭主婦,對她們來說,最讓她們害怕的不是在家照顧孩子,也不是沒日沒夜地做家務,也不是變成容顏不再的「黃臉婆」,真正讓她們害怕的是丈夫那句否定一切的指責「你除了在家帶孩子,還能幹什麼?」說白了,最讓她們害怕,也最讓她們心寒的就是丈夫的無視,不理解和理所當然。
  • 高學歷家庭主婦是資源浪費嗎?
    我比較貪心,我想在愛之外,有很多很多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的錢。有這種野心是要付出代價的。大學一畢業我就一頭扎進社會中,五年來捨不得閒下哪一日去消遣,我回到瀋陽,去到西安,停留北京,駐足惠靈頓,行走於雪梨,這些美其名曰的「休息」和「旅行」,沒有一日不是需要我在行程中,擠出時間打開電腦,噼裡啪啦為野心構築又一層,而悶熱的車中,深夜的旅館,熱鬧的餐廳——哪裡都成為過我工作的場地。
  • 家庭主婦的付出,用錢換算的話……
    以上談到的都是家庭主婦的負面。但是如果就此認命,也就枉費受過的高等教育了。相關調查顯示,40.8%的女性贊同應該做一個朝九晚五、收入穩定的職業女性,女性對全職太太的認可率則不到5%。家庭主婦和全職太太不同,普通家庭出於各種原因,並不能負擔全職保姆的開支。如果迫不得已要做家庭主婦,千萬不要忘記自我增值!
  • 我的夢想, 就是做個有錢人家的家庭主婦
    而我,總是非常實事求是地誠懇回答:「其實,我從小就立志——長大了一定要做個家庭主婦。可沒想到一直沒能實現夢想,反倒墮落成一個女強人。」這話,從來沒人肯相信。嗯,說白了,我認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之一)就是有錢人家的家庭主婦 - 比如說美國最新的第一夫人Melenia Trump。多麼幸福!每次看見那些勵志雞湯我就噁心:什麼「女人只有獨立了才有資格幸福」啊;什麼「自己掙錢自己花腰板才直」啊;什麼「美麗外表是虛榮的,男人真正愛的是獨立有內涵的女人」啊.我呸!
  • 「我的老婆沒有工作,她只是個家庭主婦」,看完扎心了!
    家庭主婦也可以學習,我最近在學烘焙,每天看看書。說不定以後還可以做些副業呢!」不得不說,她的家庭或許是幸運的,但同時她自己也是努力的!在她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有底氣的家庭主婦是不會害怕失去自身價值的。家庭主婦的能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當她們實現了自我肯定,完全不輸於男人。
  • 家庭主婦辛苦嗎?
    人人都在講男女平等,可是這個社會對待女性,又何時平等過,之間看到有在網上說真瞧不起那些女人,有手有腳幹嘛不去工作,在家靠丈夫養著,放眼望去整個社會,家庭主婦得不到任何尊重,外人覺得你是白吃的,家人把你當保姆,多少婆婆給在家的兒媳婦不停的灌輸觀念,我兒子在外面工作那麼辛苦,你在家白吃白喝還整天矯情
  • 那些活躍在朋友圈的家庭主婦啊......
    也就是說,18萬人民幣,僅僅是家庭主婦作為一個簡單家政的年價值。那麼今天,二姑娘想跟大家聊聊家庭主婦這個話題,讓我們掐指一算:家庭主婦的勞動到底能創造多少價值?一名家庭主婦,還必須是家教+心理醫生一名家庭主婦,還必須是一名合格的老師,需要輔導好孩子的功課,開發孩子的學習潛能。
  • 「我的老婆沒有工作,她只是個家庭主婦」,一句話刷爆朋友圈……
    「儘管我是家庭主婦,但我也渴望被尊重」 提到家庭主婦,想必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很輕鬆的工作: 家庭主婦多好啊,天天在家,哪有什麼累的; 家庭主婦每天不就是做做飯,打掃打掃衛生,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啊; 家庭主婦哪有什麼價值,這些家務活誰不會做啊……
  • 家庭主婦,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
    家庭主婦是一種高危職業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馬伊琍飾演的羅子君是一名家庭主婦。她物質至上,每天無所事事,80%的時間都在擔心丈夫出軌,為了維護自己的婚姻,連教養都可以不要. 結果丈夫還是出軌了同事,7年婚姻走向支離破碎。
  • 42歲中年女:結婚十五年我才知道,女人保持經濟獨立有多重要
    那麼這樣的人多半也會收穫到不滿意的人生,就像一個女人,結婚後放棄自己的工作,放棄自己的社交圈,成為一個家庭主婦。卻還在那裡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有人養活,這樣的女人其實是悲哀的,也是沒有自我的。
  • 42歲中年女:「結婚十五年我才知道,女人保持經濟獨立有多重要」
    那麼這樣的人多半也會收穫到不滿意的人生,就像一個女人,結婚後放棄自己的工作,放棄自己的社交圈,成為一個家庭主婦。卻還在那裡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有人養活,這樣的女人其實是悲哀的,也是沒有自我的。肖女士,42歲,結婚十五年,情感自述曾經的我,也算是我們那裡的風雲人物,不光長得漂亮,又是大學生,畢業後進了不錯的企業,所以,父母也因為我沾了不少光。
  • 日本現代家庭主婦,真是越來越難了……
    在日本,家庭主婦曾是人生贏家的象徵。實際上,因為各種原因而導致經濟困難,很多家庭主婦變成了貧困家庭主婦。 勞動政策研究機構主任研究員周燕飛在著作《貧困家庭主婦》中把「貧困家庭主婦」定義為:家庭收入低於貧困線,沒有工作,孩子未滿18歲的家庭主婦。
  • 夢想當家庭主婦,結婚後,她辭職把生活過成了70年前的樣子
    ,當起了家庭主婦。而且她不但當上了家庭主婦,還按照小時候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改造成1950年的樣子。啥意思呢?Katrina除了平時在家煮飯,打掃,照顧老公之外,她還一點點地把家裡裝潢成1950年代的復古風情。
  • 看不見的女人:沒有什麼比完美的家庭主婦更機械了
    無須全神貫注,它只需要一小部分注意力,但這種持久的需要排除了主婦對其他任何事物關注的可能性。因此,單調和碎片化是緊密相連的,並且由於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這可能又會給主婦們感覺總是有太多工作要做。這是人們時常聲稱的非常單一的畫面嗎?也許很少有家庭主婦會注意到單調、碎片化和步調過快,而且這並不會引起她們明顯的不滿。
  • 74歲日本家庭主婦生活火了,44年如一日的精緻,生活過成了詩
    從結婚之後,順子就過上了家庭主婦的日子。每天早上,她都會在五點十五的時候起床,先是跟眼前的陽光打招呼,接著是給自己泡上一杯咖啡。等待咖啡變涼的時間裡,她會打扮好自己。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她處理家務的時間。當然了,在一日三餐上她也不會虧待自己,每頓飯都精心準備,完全不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