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亮劍中,有這樣的鏡頭:李雲龍準備伏擊一個據點內的日軍,但是當日軍部隊開出來之後,李雲龍卻說這不是原來據點裡的鬼子,原來的鬼子都穿軟底膠鞋。從日軍部隊集體踏步的聲音,李雲龍判斷這不是原來的日軍。這雖然是電視劇,但是這個情況卻是真實的。
一、日本軍隊的昭和五式軍靴很不錯
在日本完成軍隊近代化之後,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通過當時的照片,我們可以發現,當時日本軍官穿軍靴,而士兵們都穿膠鞋或者布鞋。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30年,就在這一年,日本推出了昭和五式軍服,與軍服配套的還有昭和五式軍靴。為何會是昭和五式呢?因為正值裕仁天皇登基的第五年,裕仁的年號就是昭和。
昭和五式軍靴的質量很不錯,起初的昭和五式軍靴選用黃牛皮製作,非常的結實。採用硬底鞋跟,在軍靴的底部還安裝了6根防滑釘。由於安裝了防滑釘,走起路來會發出踢踏踢踏的聲音,非常適合踢正步。日本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國家,這麼好的資源自然不能免費供應部隊。要不士兵不會珍惜,會想換就換。
日本軍方宣布昭和五式軍靴是有償提供的,一雙軍靴售價1.6日元。不要感覺價格低,當時的日元相當堅挺,一名日軍士兵一月的工資也就是4日元左右。因此,對於日本士兵來說,穿鞋可是高昂的代價。所以如果不穿爛,一雙軍靴肯定會穿了再穿。當時日本軍隊還有一個奇葩的情況,日本軍官腰裡的軍刀也不是無償的,需要軍官們花錢買。我們言歸正傳,起初日本軍隊只有17個常備師團。日本為這些軍隊供給軍靴還是負擔得起的,但是二戰爆發之後,日本軍隊的數量呈幾倍增長。這回日本後勤部門架不住了,即使士兵們願意買,後勤部門也沒有那麼多的牛皮。日本後勤部門開始偷工減料,起初是用豬皮取代了牛皮,隨後又用橡膠取代了豬皮。
二、日軍後來都穿著軟底膠鞋
原來軍靴的底部還有防滑釘,日本的鋼鐵資源奇缺,最後連防滑釘也取消了。到了最後階段,乾脆取消了這種軍靴的生產,開始生產軟底膠鞋。所以就形成了一個局面,原先的老部隊還保留了一些昭和五式軍靴,那些新組建的部隊清一色都是軟底膠鞋。日本軍隊的戰鬥力是怎麼劃分的?日軍部隊分為甲乙丙丁4等。其中甲乙師團都是王牌部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老部隊,丙丁都是那種臨時組建的雜牌或者新兵佔大多數的部隊。丙丁師團的組建時間比較晚,自然也沒有配發昭和五式軍靴。李雲龍長期和日軍打交道,對於日軍的一些習性十分了解,其中就包括日軍的軟底膠鞋。李雲龍準備伏擊據點裡的日軍部隊,他通過聲音發現不少原來的日軍,這些日軍都穿硬底鞋,很明顯是甲、乙級師團裡的部隊。
日本的昭和五式軍靴的用處還真多,在東南亞戰場上,日軍發動了英帕爾戰役。但隨後日軍陷入了英軍的包圍,由於叢林密布,日軍的後勤補給被切斷。斷糧以後的日軍開始想辦法,當時日軍指揮官命令部隊吃草,真的命令部隊像食草動物一樣吃草。當時有的日軍下河捕魚,還有的日軍就注意到了自己腳上的軍靴。既然是牛皮做的,那就煮了吃掉。所以等日軍後來逃出包圍圈的時候,很多日軍都是光著腳跑出來的。還有就是日軍手榴彈需要撞擊硬物擊發,有時候日軍士兵沒有帶鋼盔,乾脆往昭和五式軍靴硬底子上一磕來代替往鋼盔撞擊的動作。
美軍曾經繳獲了一些昭和五式軍靴,而且對這種軍靴的評價很不錯,只是日軍的號碼太小,美軍基本都穿不上。現在一雙原版的昭和五式軍靴,估計能夠賣到2000美元左右。不要以為沒人買,購買者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