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楊鎔滔
哈爾濱市道裏區松樹街34號是一棟老居民樓,可是4單元的樓道一點也不髒亂,還被粉飾一新。這得益於住在這個單元的李桂馥老人,她已經義務打掃樓道20年。李桂馥不僅打掃樓道,還熱心幫助樓內的居民,成為遠近聞名的好大姐。
髒亂的樓道被收拾得乾乾淨淨
踏進哈爾濱市道裏區松樹街34號4單元的樓道時,根本看不出是老樓的樓道。因為在這裡,金紅色的油漆地面、潔淨的扶欄、潔白牆面上的精美裝飾,既溫馨又靚麗,給人一種家的感覺。
居民王先生告訴記者,由於松樹街34號與建國北二道街農貿市場毗鄰,附近公共廁所較少,一些小飯店的食客和小商販經常鑽進樓道便溺,垃圾、痰跡、雜物遍地,氣味十分難聞,居民們意見很大。為了改善這裡的環境,李桂馥自費和老伴一起把防盜門鎖修好,挨家挨戶送去單元門的新鑰匙,杜絕外人進入,然後把死角裡的垃圾一點一點地清理出去。李大姐十幾年如一日,堅持每天拿著抹布、掃帚打掃樓道衛生。
李桂馥還自費買來油漆,把樓層的扶手、水泥樓梯塗上金紅色,使樓道面貌煥然一新。每天清晨,天剛朦朦亮時,鄰居們總是會看到李大姐忙碌的身影,從八樓到一樓逐層打掃,擦拭過的地面潮溼,她就把「剛擦完,小心地滑」的警示牌放到每個樓層。
夏天,她把樓道窗戶鑲上紗窗,冬天又把窗戶釘上塑料布,每層樓都設置了垃圾桶,她把樓道收拾得就像自己家一樣整潔。樓道的環境改善後,居民們的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再也沒有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了。
在松樹街34號,提起李大姐,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在李桂馥大姐年復一年的帶動下,鄰居的大媽和孩子們也都主動參與樓道的保潔中來。每隔兩年,樓道的居民便會主動籌錢買來塗料和油漆,將樓道粉飾一遍,並主動將家裡的風景畫和盆花擺在樓道的窗臺上,為樓道增添新的景觀。一個人人參與、人人奉獻的文明之風已經蔚然形成。
幫孤寡老人去早市買菜
每天清晨,無兒無女的郭淑琴兄妹家總會響起三聲敲門聲:「今天想吃點啥菜啊?我要去早市。」這對相依為命的兄妹雖無法去早市,但這幾年在李桂馥的幫助下,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有時還幫著做好了再走。
在生活中,李大姐成了鄰居的貼心人。樓道裡誰家是軍烈屬、失業人員、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戶等,她都清楚地記在心裡,經常去走走看看,並提供一些幫助。每到春節,李桂馥的老伴還義務為鄰居們磨刀剪、修理電器等。
鄰居備用鑰匙都放她家
沒人照顧孩子的老鄰居,備用鑰匙大都存放在李桂馥家裡;放學家裡沒人的孩子們也都去李奶奶家寫作業、看書。這個單元三樓一號吳大娘的兒子是民警,工作繁忙,經常無法照顧家務,為了不讓年輕人分心,李桂馥就主動幫助吳大娘買菜、做家務零活。鄰居家來了快遞包裹,李桂馥常常幫忙墊錢代收,還義務幫助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代繳水電費、電話費、代領工資、晾曬衣物等。
「幫鄰居幹點事是應該的」
採訪中,李桂馥告訴記者,她1994年入黨,作為一名普通黨員,退休後為鄰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應該的。「單元樓道好比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小家庭關係處好了,我們這個大家庭才能文明和諧。」
記者從建國公園社區了解到,李桂馥被推選為這個單元的樓長,2014年被哈爾濱市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孝老愛親典範」,2014年、2015年連續被評為「最美家庭傑出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