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鄰居李桂馥:義務打掃樓道20年 帶動鄰裡「文明之風」

2021-01-09 生活報

實習生 楊鎔滔

哈爾濱市道裏區松樹街34號是一棟老居民樓,可是4單元的樓道一點也不髒亂,還被粉飾一新。這得益於住在這個單元的李桂馥老人,她已經義務打掃樓道20年。李桂馥不僅打掃樓道,還熱心幫助樓內的居民,成為遠近聞名的好大姐。

髒亂的樓道被收拾得乾乾淨淨

踏進哈爾濱市道裏區松樹街34號4單元的樓道時,根本看不出是老樓的樓道。因為在這裡,金紅色的油漆地面、潔淨的扶欄、潔白牆面上的精美裝飾,既溫馨又靚麗,給人一種家的感覺。

居民王先生告訴記者,由於松樹街34號與建國北二道街農貿市場毗鄰,附近公共廁所較少,一些小飯店的食客和小商販經常鑽進樓道便溺,垃圾、痰跡、雜物遍地,氣味十分難聞,居民們意見很大。為了改善這裡的環境,李桂馥自費和老伴一起把防盜門鎖修好,挨家挨戶送去單元門的新鑰匙,杜絕外人進入,然後把死角裡的垃圾一點一點地清理出去。李大姐十幾年如一日,堅持每天拿著抹布、掃帚打掃樓道衛生。

李桂馥還自費買來油漆,把樓層的扶手、水泥樓梯塗上金紅色,使樓道面貌煥然一新。每天清晨,天剛朦朦亮時,鄰居們總是會看到李大姐忙碌的身影,從八樓到一樓逐層打掃,擦拭過的地面潮溼,她就把「剛擦完,小心地滑」的警示牌放到每個樓層。

夏天,她把樓道窗戶鑲上紗窗,冬天又把窗戶釘上塑料布,每層樓都設置了垃圾桶,她把樓道收拾得就像自己家一樣整潔。樓道的環境改善後,居民們的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再也沒有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了。

在松樹街34號,提起李大姐,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在李桂馥大姐年復一年的帶動下,鄰居的大媽和孩子們也都主動參與樓道的保潔中來。每隔兩年,樓道的居民便會主動籌錢買來塗料和油漆,將樓道粉飾一遍,並主動將家裡的風景畫和盆花擺在樓道的窗臺上,為樓道增添新的景觀。一個人人參與、人人奉獻的文明之風已經蔚然形成。

幫孤寡老人去早市買菜

每天清晨,無兒無女的郭淑琴兄妹家總會響起三聲敲門聲:「今天想吃點啥菜啊?我要去早市。」這對相依為命的兄妹雖無法去早市,但這幾年在李桂馥的幫助下,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有時還幫著做好了再走。

在生活中,李大姐成了鄰居的貼心人。樓道裡誰家是軍烈屬、失業人員、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戶等,她都清楚地記在心裡,經常去走走看看,並提供一些幫助。每到春節,李桂馥的老伴還義務為鄰居們磨刀剪、修理電器等。

鄰居備用鑰匙都放她家

沒人照顧孩子的老鄰居,備用鑰匙大都存放在李桂馥家裡;放學家裡沒人的孩子們也都去李奶奶家寫作業、看書。這個單元三樓一號吳大娘的兒子是民警,工作繁忙,經常無法照顧家務,為了不讓年輕人分心,李桂馥就主動幫助吳大娘買菜、做家務零活。鄰居家來了快遞包裹,李桂馥常常幫忙墊錢代收,還義務幫助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代繳水電費、電話費、代領工資、晾曬衣物等。

「幫鄰居幹點事是應該的」

採訪中,李桂馥告訴記者,她1994年入黨,作為一名普通黨員,退休後為鄰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應該的。「單元樓道好比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小家庭關係處好了,我們這個大家庭才能文明和諧。」

記者從建國公園社區了解到,李桂馥被推選為這個單元的樓長,2014年被哈爾濱市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孝老愛親典範」,2014年、2015年連續被評為「最美家庭傑出典範」。

相關焦點

  • 南通板橋社區:「鄰裡紅管家」助力樓道成為文明「秀」場
    樓道文化 讓文明新風成時尚新東方花苑小區共有5幢樓14個單元樓道221戶。板橋社區秉承「抓黨建、挖亮點、強服務」的思路,通過硬體提升和文化培育兩大工程,助推「黨建主題樓道」建設。經過街道社區幹部群眾幾個月的精心打造,魅力睦鄰閣、魅力仁愛閣、魅力美德閣……相應而生,進東方花苑小區,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一個個墨香之家。精緻統一的中國風樓道門頭,厚德尚法、家風家訓等各具匠心的樓道文化,讓這個小區散發著現代風的同時,又蘊涵著傳統文化韻味。
  • 社區「鄰裡節」 睦鄰樂融融
    「小馬是我的好鄰居,我們通過『鄰裡節』相識。他是回族,家裡經常做各種小吃。他知道我老伴患病行動不便,也知道我不太會做好吃的,就經常給我送粉湯、油香、饃饃,他家做啥,都想著我和老伴。」提起鄰居馬民軍,馬國旗有說不完的感激。幾年前,馬國旗的老伴患病偏癱,他獨自照顧妻子有些費勁,馬民軍只要有時間就過來幫忙,「我老伴離不開人,有時我出去辦事,就讓小馬幫忙照看一陣子」。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一份延續33年的文明「公約」
    一道「約束」33載歲月從未變過湖濱三裡101號樓,建於1985年原是廈門工程機械機構件廠的職工宿舍為保障本樓住戶的文明衛生和安全增進鄰裡感情,在廠裡工會的組織下這些年來,101號樓鄰裡關係和諧樓道環境衛生整潔就算有新人搬入,也能「入鄉隨俗」從未變過每年都會舉辦的「盛事」一晃眼這份樓道
  • 「全國文明家庭」餘洪芝家庭:日記寫滿鄰裡情
    餘洪芝家庭先後榮獲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全國優秀志願者、荊楚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是社區居民公認的文明家庭。餘洪芝(前排左一)家庭全家福  十本日記寫滿鄰裡真情  2002年,餘洪芝搬進百步亭社區,熱心腸的她積極參與社區志願服務,先後擔任志願服務小組組長、樓棟黨小組長、苑區支部委員等志願服務職務
  • 樓門好家風 帶動好風尚
    這個樓門裡,如今住著9戶居民,每戶家庭都有黨員,居民們十幾年來親如一家。近日,這個樓門特別以家風家訓為主題進行了裝飾裝修,並成立了黨小組,引領著鄰裡、社區居民共同進步。美麗家風好樓門昨天上午記者走進新華裡社區,整潔的小路、新改造後的居民樓映入眼帘。來到增1號樓4門記者看到,樓道牆壁上掛著兩幅家風主題的書法作品,地面上擺著幾盆綠色植物,如同走進了居民家的客廳。
  • 72歲老人義務為鄰裡理髮二十餘年
    原標題:72歲老人義務為鄰裡理髮二十餘年   兩三張凳子,一套理髮工具,一位戴著眼鏡的白髮老人,為另一位白髮老人理髮,剪刀所到之處,碎發輕輕落地。
  • 創城路上新力量 延吉5萬餘名學生化身樓道長
    在孩子們的帶動下,爸爸媽媽們也紛紛加入勞動,真正詮釋了「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輻射作用。涓涓小流,匯聚成海。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環境中,每一個家庭都是一份子,在他們心中,文明的種子開出了文明之花,為美麗延吉添磚加瓦。
  • 廈門湖濱三裡101號樓:一份延續33年的文明「公約」
    一份延續33年的文明「公約」湖濱三裡101號樓居民幾十年如一日踐行樓道公約,成社區文明創建典範其由毛筆書寫,字跡工整地列出了9條樓道規定,如遵紀守法,維護社會治安;適當控制電視、收音機音量,以免影響他人學習和休息……落款為「本樓管委會」,時間為1987年3月20日。 城市文明從家門口的點點滴滴開始。
  • 九旬老人做30年樓棟長,自製文明標語貼在居民樓提醒鄰居
    自編打油詩,提醒住戶注意衛生和夫妻倆入住紅牆巷107號的時間一樣,盧雲橋做的文明標語也有30年的歷史了,但每隔10年左右,他都會重寫幾首。「時代在變化呀,那寫的標語肯定也要不一樣,就像你的衣服舊了,要換新的一樣。」
  • 文明風正好|湘雅路街道辦事處: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全區文明單位的共同努力,為建設強盛、精美、幸福、厚德的現代化新開福貢獻出非凡的文明力量。湘雅路街道辦事處:文明之花競相綻放湘雅路街道獲得市級文明單位光榮稱號。一幅幅富有內涵的文化牆留住了「老長沙」的味道,一支支身穿「紅馬甲」的志願隊伍滿臉笑容的穿梭在街頭巷尾,一場場的貼合群眾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古顏鬧區煥新顏、文明樓道不斷點亮、文明禮讓排隊隨處可見、文明餐桌悄然登場,文明之花競相開,累累碩果滿枝頭。
  • 湯阿姨的好鄰居(小城大愛系列之一)
    湯阿姨的好鄰居(小城大愛系列之一)    夏日,參加螢火蟲換書大會。
  • 弘揚崇德向善 厚植城市文明
    昨天上午,在平湖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我市以「文明」的名義,由一副對聯拉開了全市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十星級文明示範戶迎春茶話會的序幕,為這些身邊先進典型送去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關愛和新春祝福,倡導更多的人行好事、做好人,為推進金平湖新崛起凝聚更大的精神力量。陳亞強是我市第三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成功者,早在2011年他便登記留樣,2015年成功與一名患者配對,並無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南通崇川:鄰裡自治「呼拉圈」 圈出自治「大...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南通崇川:鄰裡自治「呼拉圈」 圈出自治「大家庭」 2020-10-18 09:46:12 來源: 南通市崇川區秦灶街道蘇陽社區成立於2016年,下轄四個商品房小區,目前入住7000戶,常住人口3萬人,
  • 濟寧曲阜市武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迎來一場特殊的「回門宴」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8日訊一大早,濟寧曲阜市濟寧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口放起《紅紅火火》的音樂,村幹部和志願者們身穿紅馬甲,張羅著布置文明禮堂。10月28日,武家村的文明禮堂迎來了第一對新人。
  • 社區之眼·道德講堂 | 第10講:同心樓組共飲「鄰裡下午茶」(文末有福利)
    居民在參與下午茶時提出,希望在樓組張貼宣傳欄,把好人好事和不文明現象都公示出來,讓樓組更加和諧。於是,「樓組點評臺」應運而生,居民自發設計背景板,在樓道內張貼啟示。通過點評臺號召樓裡居民共同評選文明家庭、清潔家庭、志願家庭和學習家庭等,讓這個平臺起到促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作用。(二)拾起漂流的「信息」,給活動籌措基金。
  • 懷寧縣雷埠鄉曙光村:脫貧攻堅顯成效,鄉風文明綻風採
    安徽網安慶消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雷埠鄉曙光村實施多種舉措,將鄉風文明創建和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為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的精神文化支撐。「黨建引領+鄉風文明」。曙光村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自治、共治,發揮黨總支作用,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序,制定群眾認可、切合實際、約束有力的村規民約,引導群眾弘揚文明新風。
  • 立節鎮:巾幗建功倡導文明新風,齊抓共管共建美好家園
    立節鎮巾幗志願服務隊宣傳發動廣大婦女同志開展「收拾屋子、打掃院子」文明實踐活動,「鏗鏘玫瑰」們在立節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戰鬥」在美麗鄉村建設的第一線,巾幗建功創「新業」,彰顯巾幗新風採,「勤媳婦」領著「懶阿姨」,「半邊天」在庭院及室內衛生整治中爭芳鬥豔。幫扶關愛奏華章。
  • 【曲靖市文明市民】路桂娥:古稀年齡仍堅持發揮餘熱
    路桂娥,女,1947年8月22日出生,初中畢業,居住在曲靖市麒麟區珠街街道董家村五組。她為人正直,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團結鄰裡,勤勞樸實。生活中,愛護環境,講文明。 2016年,路桂娥到兒子董興良家居住,自文明城創建以來,她主動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撿拾垃圾、菸頭,清掃院內外環境。
  • 【新時代文明實踐】興山:好山好水出好景 和平和美樹新風
    幾百年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敘說著和睦美好的鄰裡故事,傳承著謙和禮讓的文明風尚。 近年來,榛子鄉堅持以「和」文化為主題,豐富精神文明內涵、夯實社會治理根基、引領帶動鄉村振興,「和樂、和衷、和氣、和諧」的社會氛圍不斷濃厚,文明新風生機勃發。
  • 創文在行動|自帶工具打掃衛生,黃驊這個片區有一群特殊的「清潔工」
    創文在行動|自帶工具打掃衛生,黃驊這個片區有一群特殊的「清潔工」 2020-05-14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