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民族品牌海鷗手錶借力拼多多再轉型

2020-12-11 中華工商網

(記者文雪梅)曾生產中國第一塊手錶、有著65年歷史的民族品牌海鷗手錶藉助新電商平臺實現再轉型,正在實現新的飛躍。

7月底,海鷗手錶在拼多多上開了第一家旗艦店。店鋪剛開,8月2日,店鋪裡一塊單價1萬的海鷗牌手錶就被人買走了。

購表的消費者或許不知道,他下單購買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採用陀飛輪技術的手錶。陀飛輪技術代表了機械錶製造工藝的最高水平,是當今世界精度最高的鐘表計時裝置,1795年由瑞士鐘錶大師易寶璣發明,它是一種鐘錶調速裝置,能夠校正地心引力對鐘錶機件影響。自誕生之日起,陀飛輪技術就裝配有陀飛輪的手錶,歷來都被譽為「表中之王」。直到2007年,陀飛輪技術都被瑞士幾家大手錶廠壟斷,一塊陀飛輪技術的國外品牌手錶進口到中國,價格往往不低於30萬。

2007年開始,海鷗投入重金研發自己的陀飛輪技術。研發成功後,同樣的工藝售價不過 3萬。這就意味著,中國人第一次可以花十分之一的價格,享受世界最頂級的鐘表技術。

事實上,65年前,中國的第一塊手錶就出自海鷗。海鷗的故事是中國製造業眾口相傳的傳奇之一:一家致力於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民族企業,孜孜不倦打破海外的技術壟斷,破除海外品牌的高溢價,讓中國人享受同樣質量更低價格的性價比。今天,海鷗生產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機芯,並在中國人心中牢牢佔據了一席之地。在中國的很多城市,很多人對於一塊「好手錶」的定義還是兩個字:海鷗。

▲中國第一隻國產手錶,攝影:安舜

海鷗也在跟著時代前行。今年7月,海鷗手錶在新電商平臺拼多多上開啟了官方旗艦店。再度喚起了眾多消費者對於民族品牌的記憶。

海鷗,牢牢握住生產

縱觀海鷗發展史,這個品牌經歷了三大轉折:上個世紀90年代石英表革命,海鷗短暫迷茫後重新聚焦機械錶,確立了高端表生產商的地位;千禧年之後,海鷗手握機芯出口、企業定製兩大現金牛,成為中國製造業支撐全球的典範;21世紀第二個十年,海鷗抓住拼多多消費升級趨勢,挖掘新電商流量,繼續服務更多中國人。

這個浮躁的年代,海鷗正身體力行證明:工匠精神還有市場,老廠牌也能轉身。石英表和智能手錶衝擊下,機械錶不止有奢侈品一條路,還可以走入尋常百姓家。

1955年3月26日,四個鐘錶匠在華威鍾廠(天津海鷗表業集團前身)二樓,造出中國第一隻手錶。這隻表結構仿造國外,平均一天跑慢1分半,但到底結束了中國「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歷史。次年,國家投資建設的第一家手錶廠——天津手錶廠誕生。

十年後,中國第一隻自主設計的「東風表」研製成功。技術人員將成品表從四樓扔下去,手錶自由落體後依然正常運行。1973年,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批准,「東風牌」手錶可以用「海鷗」商標進入國際市場。「海鷗」品牌誕生,中國開始出口手錶。

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張克新沒考上大學,去了海鷗上班。海鷗是少數從零件、機芯到組裝全包的手錶廠。一隻手錶誕生的工序不少:上遊工廠湊齊100多個零件,然後分到裝配廠組成機芯,最後送到套件廠上錶盤。2000年之前,手錶廠只負責生產表頭,顧客還要在百貨站另行配錶帶。

張克新是裝配工人,兩年實習轉正後,一個月工資40元。他人生中第一塊表,是花60塊錢半價內購的,「那時工廠效益好,我進來的頭七年,廠裡一年上交1億純利給國家」。

▲工人在安裝機芯零件,攝影:安舜

上個世紀90年代,電子表出現了。海鷗也加入這波浪潮,可隨著市場逐漸飽和,中國鐘錶行業開始萎縮。時任海鷗總經理的王德明回憶:每隻電子表成本9元,最不景氣的時候,出廠價只有5元,按照350萬隻的年產量,一年虧2000多萬。

此時,張克新正在東北跑銷售,「95年國營百貨站就不進手錶了,97年金融危機後,還形成了三角債,經銷商欠我們錢,我們欠上遊工廠錢」。他還在清欠部待了幾年,負責催債。

所幸,王德明發現了市場空白:瑞士搶佔高端市場,日本搶佔中端市場,但成本降不下來——這就是海鷗的生存空間。他當即決定停下電子表生產,返聘老師傅回來生產機械錶。

海鷗是虧損企業,拿不到銀行貸款。王德明想了兩個法子:一是開發廠房後面的空地,通過土地招標掙錢;二是要求員工籌資入股,資金不著急還債,全部用於產品研發。

2007年,海鷗生產出「世界三大經典手錶」:陀飛輪表、問表和萬年曆錶。自此,海鷗成品表開始盈利,銷售額逐年翻番。零件生產也沒落下:全球四分之一的機芯來自海鷗,不少高端手錶品牌使用海鷗生產的零件。

▲海鷗也生產中國空軍航空表,攝影:安舜

藉助品牌紅利被動入局電商

海鷗電商負責人趙光臣說,2008年海鷗集團就入駐淘寶。海鷗是國產大牌,清庫存也有人買帳。2014年,海鷗線上銷售額破億,線下銷售額達到2.7億。隨後,線上銷售額一路上升,線下銷售額開始下降。

兩年後,300多家實體店經歷洗牌,只剩下100多家。但海鷗還不太擔心:一方面,電商銷售額還在增長,另一方面,政府支持國貨,每年三分之一收入來自企業定製。

2016年,海鷗還有別的零售渠道。電視臺出身的趙光臣,一手搭建了海鷗的電視直銷體系,「1.5萬單價的表,以前一年只賣500多塊,通過家庭電視購物,一年能賣6000塊」。

電視臺抽傭多,手錶定價也高。電商則是另一番景象:廠家甩尾貨為主,經銷商沒有話語權。那幾年,趙光臣在跟代理談判時,底氣十足,「不管你賣多少錢,出廠價就這麼多,我們要保證40%的毛利率」。

常有賣家跟趙光臣抱怨:中小商家分不到流量。不少商家放棄整店營銷,希望實現「單品突破」。海鷗經銷商王澤龍去年年底聽說現在直播折扣低,於是疫情後,他嘗試了四五次明星直播,但效果不及預期:60萬坑位費請來某頭部主播,一場下來銷售額覆蓋不了成本;20萬坑位費請來明星主持人,一場只賣了幾萬塊錢。他以為直播沒效果。實際上,他只是找錯了人。

有一次,他放棄坑位費+佣金的合作方式,直接給一位60萬粉的手錶主播供貨,效果反而不錯:一款單價1.6萬的陀飛輪表,賣了100多塊。算上退貨率,實際成交也有180多萬。在他看來,手錶行業不適合頭部網紅,但垂類主播數量不多。考慮到可持續性,4月開始王澤龍讓客服來直播,但效果並不好。王澤龍說,疫情後人們購買力下降,轉化率受影響,他只能推更便宜、毛利更低的商品。實際上,即便沒有疫情,客單價也呈下降趨勢。趙光臣稱,2008年、2014年和2019年三年期間,海鷗表的客單價分別為2400元、1700元和1000元左右。機械錶越來越平民化,他開始考慮更多元的分發渠道。

有人建議他開拼多多店鋪。他向趙光臣要了授權書,試著上線了一些售價四五百元的表。頭兩個月,訂單數只有50多。6月,他交了店鋪保證金,開始對接小二,前後申請了40個百億補貼坑位。「6月流量大爆發,訂單數接近650,客單價也漲到了880元。」王澤龍透露,一款售價795元的男表,成為機械錶暢銷榜第二。這隻表線下折扣價為1200元,其它電商平臺618售價819元,出廠價700元。

王澤龍坦言,從來沒有這樣的定價。讓利是為了試款和扶持新店,結果效果超乎預期,「我以為拼多多上300塊的表賣得最好,800塊的一天賣五六塊就不錯了,沒想到一天賣了二三十塊」,接觸電商超過十年,他從沒見過新店起量這麼快。

7月中旬開始,王澤龍讓客服每天直播6小時拼多多。場均觀看人數2000,但能帶動幾千塊的GMV,至少佔全天銷售額的30%。「每天一場直播,7月拼多多銷售額接近70萬。」

最近,王澤龍又上線了一款售價959元的新款,這是他認為性價比最高的海鷗表,線上也從沒賣過1600元以下的價格。可惜,這款表並沒有複製795元那款的成功。他詢問了幾個消費者,得到反饋:我們不懂機芯,只覺得800那塊看起來更高大上。他這才理解,「拼多多是做增量」。他眼中的性價比,是更複雜的結構、更穩定的機芯,但拼多多吸引了很多「圈外人士」,外觀在他們看來更重要。

以這款明星機芯為基礎,王澤龍打算定製幾款時尚表,只在拼多多上售賣。這件事對他來說不陌生:海鷗做過很多企業定製表,也推出過電商特供款。但企業定製只服務於少數人,電商特供是為了控價。現在的C2M,則更多結合消費者數據,承擔著尋找增量的使命。

「去年,海鷗表線上銷售額首次突破線下,但疫情後線上也開始下滑了。」趙光臣表示,下半年拼多多挽救了一部分銷售額。王澤龍試驗成功後,他打算再多授權幾家拼多多店鋪,「傳統電商平臺上失去的,在新電商平臺上奪回來」。(責任編輯文雪梅)

相關焦點

  • 國民品牌「海鷗表」的風雨65年:曾生產中國第一塊手錶,借力拼多多...
    事實上,65年前,中國的第一塊手錶就出自海鷗。海鷗的故事是中國製造業眾口相傳的傳奇之一:一家致力於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民族企業,孜孜不倦打破海外的技術壟斷,破除海外品牌的高溢價,讓中國人享受同樣質量更低價格的性價比。今天,海鷗生產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機芯,並在中國人心中牢牢佔據了一席之地。
  • 國民品牌「海鷗表」的風雨65年:曾生產中國第一塊手錶,借力拼多多再轉型
    8月2日,海鷗手錶在拼多多上開了第一家旗艦店。店鋪剛開,就售出了第一塊單價1萬的海鷗牌手錶。購表的消費者或許不知道,他下單購買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採用陀飛輪技術的手錶。1795年,瑞士鐘錶大師易·寶璣發明了一種鐘錶調速裝置,能夠校正地心引力對鐘錶機件影響。
  • 海鷗表風雨65年 今借拼多多再轉型
    曾生產了中國第一塊手錶,歷經65年風雨的海鷗,如今開始了作為中國民族手錶品牌代表的轉型之路。 8月2日,海鷗手錶在拼多多上開了第一家旗艦店。店鋪剛開,就售出了第一塊單價1萬的海鷗牌手錶。購表的消費者或許不知道,他下單購買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採用陀飛輪技術的手錶。
  • 國民品牌「海鷗表」曾生產中國第一塊手錶,借力拼多多再轉型
    8月2日,海鷗手錶在拼多多上開了第一家旗艦店。店鋪剛開,就售出了第一塊單價1萬的海鷗牌手錶。 購表的消費者或許不知道,他下單購買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採用陀飛輪技術的手錶。 1795年,瑞士鐘錶大師易·寶璣發明了一種鐘錶調速裝置,能夠校正地心引力對鐘錶機件影響。
  • 國民品牌「海鷗表」的風雨65年:曾生產中國第一塊手錶 借力拼多多...
    8月2日,海鷗手錶在拼多多上開了第一家旗艦店。店鋪剛開,就售出了第一塊單價1萬的海鷗牌手錶。  購表的消費者或許不知道,他下單購買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採用陀飛輪技術的手錶。  1795年,瑞士鐘錶大師易·寶璣發明了一種鐘錶調速裝置,能夠校正地心引力對鐘錶機件影響。
  • 海鷗手錶65年轉型路:民族品牌自強,才是消費者之福
    直到2007年,陀飛輪技術都被瑞士幾家大手錶廠壟斷,一塊陀飛輪技術的國外品牌手錶進口到中國,價格往往不低於30萬。2007年開始,海鷗投入重金研發自己的陀飛輪技術。研發成功後,同樣的工藝,售價不過3萬。這就意味著,中國人第一次可以花十分之一的價格,享受世界最頂級的鐘表技術。事實上,65年前,中國的第一塊手錶就出自海鷗。
  • 海鷗手錶65年轉型路:民族品牌自強,才是消費者之福
    8月2日,海鷗手錶在拼多多上開了第一家旗艦店。店鋪剛開,就售出了第一塊單價1萬的海鷗牌手錶。購表的消費者或許不知道,他下單購買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採用陀飛輪技術的手錶。1795年,瑞士鐘錶大師易·寶璣發明了一種鐘錶調速裝置,能夠校正地心引力對鐘錶機件影響。
  • 海鷗-中國手錶的裡程碑
    中國手錶能上檯面嗎?或許,十個人有九個人認為上不了臺面,但真實情況真是如此嗎?其實並不是,有一個國產手錶品牌,掌握著最頂級的機芯製造工藝,市場上每四塊手錶就有一塊晶片來自於它,他就是國產手錶品牌-海鷗,天津海鷗手錶集團前身天津手錶廠誕生於1955年,是新中國第一家手錶廠。
  • 被稱為國產手錶中的"頂梁柱",拼多多補貼後都要800,來歷不簡單
    中國第一隻自己產的手錶,你知道是哪個嗎?很多人可能會說是上海牌手錶,這也是如今收藏家的掌上明珠。不過上海牌手錶並不是中國最早的國產手錶,上海手錶廠建立於1958年,而在3年之前的1955年,天津手錶廠已經生產出了中國第一塊手錶——&34;手錶。
  • 國內造不出手錶機芯?這隻「海鷗」,打破了瑞士的技術壁壘
    飛了65年,這隻&34;成就了中國製造的最強代表。1954年天津,由四位當時國內鐘錶精英組成的手錶試製組正式批准成立,這四個鐘錶匠便拿著天津輕工業局撥下來的100塊經費,靠著4臺簡陋的儀器,開始了國產手錶的製造。
  • 拼多多新店開創賣出萬元手錶,海鷗:之前想都不敢想
    就連發展史都能往前推65年,國民認證的老品牌"海鷗"手錶也學會了隨大流,弄新潮,開啟了直播帶貨的營銷模式。8月2日,第一家海鷗旗艦店在拼多多正式上線,新店開設的第一天,就成功賣出了一塊單價萬元的手錶。說起電商,海鷗與其淵源更是由來已久,2008年海鷗集團就已經入駐了電商行業。剛開始,線上手錶賣得很好,給店鋪帶來了不小的收益。藉助電視購物推廣的方式,本想讓營業額再創新高,沒想到卻因為後期成本太高而虧損,最後也不了了之。
  • "浙江製造"借力拼多多轉型:從外貿代工到發展自主新品牌
    (原標題:「浙江製造」借力拼多多轉型:從外貿代工到發展自主新品牌)
  • 國人造不出手錶機芯?它佔據全球1/4市場,打破瑞士技術壟斷
    飛了65年,這隻&34;成就了中國製造的最強代表。1954年天津,由四位當時國內鐘錶精英組成的手錶試製組正式批准成立,這四個鐘錶匠便拿著天津輕工業局撥下來的100塊經費,靠著4臺簡陋的儀器,開始了國產手錶的製造。
  • 老牌國產手錶對比 海鷗手錶和上海手錶哪個好
    國產手錶製造業起步較晚,遠不及瑞士、德國、日本等國的制表水平。但在幾十年的發展中,也湧現出不少不錯的品牌。海鷗手錶和上海手錶可以說是中國民族的驕傲品牌。在國產手錶中很受表友們的關注,質量和做工都是沒得說的,很值得購買。那麼海鷗手錶和上海手錶哪個好呢?下面腕錶之家就來告訴大家吧!
  • 豫園股份5.2億增資表業品牌天津海鷗 增資後佔股權65%
    原標題:豫園股份5.2億增資表業品牌天津海鷗,增資後佔股權65%    >上海豫園股份以5.22億元的價格增資中國表業知名品牌「天津海鷗」,
  • 海鷗手錶質量怎麼樣,seagul海鷗男士機械錶試用評價
    這次如願以償獲得試用「天津海鷗表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這款海鷗自動機械男表,非常開心。海鷗手錶中國第一隻機械錶的誕生地,目前中國最大的機械錶和機芯生產基地,具有61年的發展歷史和技術沉澱,具有悠久的中國文化底蘊,產品走的是國貨精品路線。
  • 天津海鷗手錶是中國最好的手錶品牌嗎?
    但是玩表的朋友提起國產表,多是認定海鷗手錶是最好的國產表,那麼,天津海鷗表好在哪裡哪裡哪?首先就是海鷗的自產幾心的能力,海鷗手錶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能將自產機芯拿得出手的品牌,一些強如歐米茄、浪琴的品牌都是使用的都是eta機芯改裝的,而全球每四個手錶中就有一個是採用的海鷗機芯,雖然多是仿表和一些不知名的品牌。
  • ...品牌」白雪文具全線發力拼多多,借力新電商打造「中國的百樂」
    陪伴90後走過校園時代的「國民書寫品牌」白雪文具,如今借力新電商拼多多,繼續成為00後、10後的書寫工具首選。自2018年入駐以來,白雪文具已逐漸坐穩拼多多中性筆類目的前三名,如今,各種筆類商品在拼多多平臺月銷量接近千萬支,深受消費者好評。
  • 豫園股份控股收購海鷗表
    交易完成後,漢辰表業將持有海鷗表業65%股權並成為其控股股東,並與此前控股收購的上海表業形成國民腕錶——「上海」、「海鷗」雙品牌戰略格局。復星國際執行董事、聯席總裁、豫園股份董事長徐曉亮表示,復星願意成為津滬合作交流的企業之橋,20年來復星積極布局天津,近年來進一步明確深耕天津的戰略。此次豫園股份參與海鷗表業混改籤約成功,體現了復星對天津的承諾。
  • 「國民書寫品牌」白雪文具全線發力拼多多,借力新電商打造「中國的...
    陪伴90後走過校園時代的「國民書寫品牌」白雪文具,如今借力新電商拼多多,繼續成為00後、10後的書寫工具首選。自2018年入駐以來,白雪文具已逐漸坐穩拼多多中性筆類目的前三名,如今,各種筆類商品在拼多多平臺月銷量接近千萬支,深受消費者好評。白雪文具成立於1988年,是國內較早一批制筆企業,可以說,白雪的成長曆程就是中國制筆行業發展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