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如果不能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

2020-12-13 肅竹時空

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如果不能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

多年的委屈都能忍受,就不能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嗎

「做人嘛,最重要就是開心啦!」這是TVB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一句臺詞,其實這句話也是在生活中很通用的一句話。「開心」,這是人生活、做事的一個最低標準,如果連這個標準都達不到,就必須考慮給自己換一個活法了。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看到有人吐槽自己的不順心,尤其是對自己工作的不順心。有一個朋友說,有一天單位領導突然添加了他的私人社交媒體帳號,他害怕領導看到他之前在自己的空間罵領導罵單位的信息,就趕快突擊刪除,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終於把幾千條吐槽信息刪完了,然後自己的空間也刪空了。

這當然是一個笑話,但是有一個段子所反映的事實卻是不可否認的,說如果某一個人的私人空間開始不吐槽,不發信息或者大量轉發單位工作動態或者是學習信息、正能量雞湯信息時,說明他一定加了單位領導為好友了。很顯然,這些人與單位領導之間是缺少一種和諧相處的狀態,更沒有一種信任感的。也就是說,這種工作狀態是常年處於一種壓抑之中的。

「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現實中,大部分人是開心不起來的,尤其是在工作上,能開心的很少。很多人都處於一種不滿現狀但又不敢嘗試改變現狀的狀態,於是就讓自己長期處於一種不開心的狀態。而這種不開心所帶給人的就是一種折磨,長期的折磨,會給人身心造成極大地損傷。

如果不能改變現狀,那就要改變自己。就如同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的那種無奈一樣,他對公司吐槽了十幾年,明明感覺到公司老闆對他有很多不滿,或者是不夠重視,甚至是故意損害他的利益,並且也看準他不會辭職,但是他卻忍氣吞聲了。我說,十幾年的委屈你都能忍受,就不能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嗎?

人這一生十分短暫,工作的時間佔了一半的生命,但是也就是三四十年,所以不要在一種不愉快的環境下過多糾纏。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這也是一種對生活對人生負責人的態度。因為你的一生最終都是要歸於自己,而不是你的老闆,當你老了,動不了了,你再吐槽曾經的工作年華,那將是一種不可改變的悲劇。

肅竹2020.1.3.9:53於漢中(原創作品,嚴禁侵權)

相關焦點

  • 蘇軾: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但蘇軾告訴你,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蘇東坡在宋哲宗紹聖元年被人告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被貶嶺南,「不得籤書公事」。於是,東坡先生流連風景,體察風物。蘇軾苦中作樂,對嶺南產生了深深的熱愛之情,連在嶺南地區極為平常的荔枝都愛得那樣執著。
  • 勵志正能量:不能改變環境,不如就就試著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
    如果喜歡小編的文字,可以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今天的小虎姐姐說生活要和大家講的是:勵志正能量:不能改變環境,不如就就試著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我們雖然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用愛心和智慧面對這一切。託爾斯泰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另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都很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是卻沒有想要改變自己。」
  • 企業要想改變現狀,解決問題,突破性的思路比「方法」更重要
    很多老闆都在考慮企業轉型的問題,他們都想改變現狀,因為根據外部的情況變化,如果再不改變,那企業的生存就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就我所知,有些老闆把很多資金投入到了樓市上面,也有的老闆把過去的業務轉到了直播、線上這一塊了。
  • 改變你人生命運的金句
    打碎你的慣性思維才能打破你的現狀,打破你的現狀才能打破你人生的壁壘。 想要得到一些新的東西就要毀掉一些舊的事物,想要改變一些舊的事物就要忍受一些新的疼痛。
  • 《如果歲月可回頭》大結局:改變自己靠近幸福,人生沒有捷徑
    要是他倆有一個不滿足現狀的話,我想幸福長久的生活也是很難保證的。知足,無論處在怎樣的生活軌跡,都會儘自己最大努力,過好眼前的生活,幸福也就自然而然了。藍天愚性格開朗了,不再鬱鬱寡歡,也不會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家裡了。
  • 如何提高收入改變現狀?
    如果有人問你:「對現在的工作滿意嗎?」90%以上的人都會回答:「不滿意。」剩下接近10%的人會說:「我想一想!」其實對工作滿不滿意,無非就是工資待遇好不好、個人時間是否充足、領導對自己是否夠好等等,現在的工作你還滿意嗎?如何提高收入改變現狀?
  •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
    我們生於什麼樣的家庭,去到什麼樣的環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改變自己,是軟弱的服從,還是積極低改變,這都是一種選擇,但絕不能退縮.放棄,它都意味著被淘汰。不能改變環境時,就去改變自己,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具備了改變環境的能力。
  • 《佐賀的超級阿嬤》如果你還不能改變世界,那就改變你自己
    他的外婆在物質條件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想盡一切辦法去尋找食物,給他灌輸積極向上的思想,告訴他,幸福不是物質決定的,如果你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你自己。他的外婆有很多關於生存的智慧。攔下來的樹枝、木片可以晾乾生火;昭廣想學劍道,因為要交錢,外婆告訴他可以跑步,但不能太拼命,因為會餓;昭廣餓了,想吃晚飯,外婆卻讓他睡覺,夜裡餓醒想吃東西,外婆告訴他在做夢,第二天早晨起來依然餓,外婆告訴他早餐昨天已經吃過了,只能到學校吃免費的午飯;學校運動會,昭廣沒有飯盒可以帶,
  • 人在什麼時候就該學會改變了?學會這個道理很重要
    小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說法,人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活得開心才行。這種說法看起來很多簡單,但是真的能夠做到這點的人又有幾個呢?但是,當我們朝著四周看去,就會發現其實,這樣圓頭的人有不少,似乎圓頭的人活得都十分的舒服,於是我們就感覺自己的人生應該是這樣圓滑的,做人也應該是這樣圓滑的,可是當我們覺得這樣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的時候,其他人又會出現,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太圓滑,否則會大難臨頭,於是我們又只能試著變回那個頭尖的人。
  • 我是一切的根源,自己改變了,世界就改變了!
    您改變了,世界就會改變。您的世界是由您創造的。您是陽光,您的世界就明媚;您是愛,您的周圍就溫暖;您是快樂,您的生活就開心。做您能做的,做您該做的,做您想做的!天堂地獄一念間。生在極樂,活在天堂!「我」是一切的根源!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跟隨成功者腳步,跟隨成功者腳步不如自己開悟!
  • 大多數人很愛抱怨,卻不願改變現狀
    文:丹尼爾 | 圖:Pinterest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如果說這世界分男人和女人的話,還存在另外兩類人:愛抱怨的人和不抱怨的人。你知道這兩者的區別有多大嗎?愛抱怨的人,往往一事無成;不抱怨的人,通常有所成就。
  • 在一家公司裡上班,工作為什麼總感覺很不開心,該如何改變
    要改變現狀,就面臨著選擇,在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面臨一個又一個的選擇,每次的選擇都會讓我們的人生軌跡發生微妙的改變,影響著後續的生活。因此在面臨選擇之前,我們自已都要理智地思考並分析自身及外在因素的影響,是哪一個起決定性作用?在公司裡做得不開心,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我認為一般在公司裡做得不開心有幾種因素:一、內在因素的影響。
  • 抱怨不如改變,埋怨不如奮鬥
    人生需要奮鬥,只有奮鬥才能改變自己的現狀。可是有的人在工作和學習中遇到不順心時總喜歡抱怨,愛發騷,把自己的心情也搞得很糟,這樣也就沒有心思幹事了,即使是幹事也幹得不認真,做得很馬虎,時間長了,抱怨這種負面情緒就會成為人生的絆腳石。有句話說得:「有時間去抱怨,不如抓緊時間去奮鬥」。
  • 戒掉懶習慣,遠離低級趣味,自律改變自己的未來
    從小我們就學過,做人要誠實守信,待人接物要懂禮貌,熱愛自己的祖國,尊敬師長和親人,團結同學,珍惜學習的時光,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我們也接受過愛國主義教育,親身體驗過課外的體力勞動;曾經我們面對五星紅旗,莊嚴的宣誓著對祖國的忠誠;過去我們結伴而行,暢談人生和理想,盡情發表著對高談闊論。
  • 曾仕強:改變命運,須先找到自己的「罩門」
    那人生到底能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答案是,可以。中華文化,就是講道的文化,所以也叫道統文化,主要就是講做人的道理。有人說,做人要這樣,做人要那樣,做人的目標是這個,做人的目標是那個。說得很亂,也很糟糕。其實,大道至簡。做人的唯一目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命運。
  • 改變自己的活法,先改變自己的食物
    在有限的金錢和時間裡面,如何愛自己,我的答案是:好好吃東西。因為對我來說,身體是很重要的,而吃進去的食物,構成了我的身體。你知道自己的身體是用什麼做的嗎?你吃下去的食物。改變自己的活法,先改變自己的食物。《午餐的敦子 ランチのアッコちゃん (2015)》中醫講究治未病,就是說,在還沒有生病的時候,就養護身體,治療還沒有產生的疾病。吃藥已經是身體有了狀況,才進行的補救措施。其實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就是治未病,最重要的「藥」了。
  • 你不能改變環境,就請改變自己,科研也是這樣!
    這類導師雖然沒有很多項目讓你成長,但同時也有了大量的時間自己去學習研究。(4)最差的就是人品差不靠譜的導師。如果你的導師懂得換位思考,知道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壓榨學生價值,以實現自己在工作上的成績。那麼恭喜你,你很幸運。如果很不幸,你的導師避開了以上特點,也請你坦然的接受這一現狀,並做好面對壓力的心理準備。
  • 只要愛人開心就無怨無悔,最樂於為愛人做出改變的三大星座
    如果你問我:該不該為了愛人做出改變?如果為了愛人而改變會不會顯得很沒個性?
  • 每日師說|2021.01.09: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就改變了命運
    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自己給自己創造的,自己才是自己的命運的主宰。所以佛說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若是去斷惡行善,就可以快樂,就可以幸福。 我們喜歡去追求快樂和幸福,卻不喜歡感受痛苦,然而許多人的做法卻是顛倒的。凡事都有因果,想得到快樂的果,就要去種下快樂的因;反之,如果你不想感受痛苦,就不要去種下痛苦的因。
  •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抱怨是一種無能的貪念,抱怨的人總希望自己不改變,希望別人改變,希望別人往對自己有益的方面改變,一個人若是對外部的要求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