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才用炸彈警示人們,科技不只是造福人類,也有可能毀滅人類

2021-01-12 網易

  1978年5月25日,美國西北大學的工程教授巴克利·克利斯收到了一個郵局退回來的包裹。

  克利斯教授記得自己近期並沒有寄過包裹,可是包裹的退件單上卻明明寫著自己的名字。這個包裹很重,教授一個人抬不動,於是他叫來了保安。保安拆開包裹,立刻傳來一聲巨響,這個包裹裡居然是一顆炸彈!

  

  從此以後的18年中,全美還有多起大學的理工科教授都收到過這樣的包裹,其中有16枚炸彈在被拆開的過程中爆炸事,共炸死3人,炸傷23人。由於兇手襲擊的對象主要是大學教授,所以兇手被稱為「大學炸彈客」。

  FBI想盡辦法要抓住兇手。十幾年的調查中,動用了500名特工,誤抓了200多名嫌疑犯,查訪上萬民眾,接了2萬多通檢舉電話,花費500萬美元,但是調查了十幾年,大家竟連兇手的性別是男是女都不清楚。

  讓警方頭疼的是,受害者除了都是大學教授外,彼此之間竟無任何聯繫和共同點。那麼,兇手的作案動機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對這些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學校的教授下毒手呢?

  

  在一起炸彈爆炸案中,警方在包裹中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是用印表機打出的一句話:「Wu,成功了!我就說會成功的。R.V」。

  FBI 花了大量精力,找到了所有叫「Wu」的人,再通過這個人,找到名字縮寫是「R.V.」的人。但是這些人都與郵件炸彈案沒有任何關係。

   由於兇手一直沒能落網,所以美國聯邦調查局警告所有人,特別是在大學任教的教師們,千萬要小心可疑包裹,一旦發現包裹有任何異常,立刻聯繫當地警方,因為這個包裹很有可能就是「大學航空炸彈客」寄出的。

  

  1995年4月,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羅伯特和菲利普·夏普收到一封警告信,要求他們立刻停止基因研究,否則,他們會和那些被炸死的教授一樣,隨時可能失去生命。同時,《紐約時報》也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件的內容是一篇論文,寄信人自稱是「大學航空炸彈客」,他要求《紐約時報》必須儘快將這篇論文全文刊登,並且承諾如果刊登他的論文,他將不再進行任何炸彈襲擊。

  這篇論文的題目叫做「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內容是說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科學技術使人類喪失自由,最終將導致社會的毀滅,人們應該摧毀現代工業體系。兇手以那些研究科學的大學教授作為襲擊目標,就是因為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者。

  

  一些人在看完這篇論文後,被炸彈客的觀點深深折服,認為如果拋開殺人的行為不談,這篇論文完全可以成為學校裡的教材。

  在這篇論文裡,「大學航空炸彈客」告訴人們,工業社會讓人們上癮,心理壓力不斷增加,心理疾病不斷增多,身體健康不斷下降,對環境的毀滅不斷加劇,這是整個技術體制所造成的結果,並不是單一的某個技術。就像我的手機不會摧毀全球的生態系統,但是,大規模創造、使用、讓人擁有手機的過程,才是摧毀全球生態系統的東西,才是給人類帶來壓力的東西。

  這位炸彈客超前看到了科技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只是他不該用如此極端的方式來對抗工業社會。

  

  論文發表以後,有人向FBI舉報,這篇論文是泰德·卡辛斯基撰寫的,而舉報人正是卡辛斯基的哥哥,他在弟弟的書房看到過這篇論文的草稿。

  1996年4月3日,卡辛斯基在蒙大拿州被逮捕,郵包炸彈案宣告破案。

  泰德·卡辛斯基出生於芝加哥的一個中產家庭,是波蘭移民的後代。他性格內向,但智商極高,12歲時,在學校的智力測試中就拿了167的高分,是遠近聞名的學霸。

  16歲時,卡辛斯基被哈佛大學數學系錄取,他只用了幾個月就拿到了博士學位。他的博士研究課題是他的導10年都沒能解決的難題,因此他的博士論文十分深奧,全美只有十幾個人能看懂。25歲時,他成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是這座名校校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然而,卡辛斯基在伯克利只待了不到2年,就辭職了,沒有人知道是為什麼。卡辛斯基在這之後四處遊歷,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他在一個偏僻的山區蓋了一間小木屋,屋子裡沒有電燈、電話這些現代科技成果,他在這裡自己種菜,釣魚,砍柴做飯,過上了與工業社會脫離的生活,徹底成了一名隱士。

  卡辛斯基很聰明,但是,像很多天才一樣,他的生活裡沒有社交,沒有朋友。他曾看中過大學圖書館的女管理員,但卻沒有勇氣向女孩表白,這段單相思後來也是無疾而終。他因此變得沮喪和絕望,開始幻想變成女人。

  不久後,卡辛斯基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他還找過專家學,進行過變性心理諮詢,但是專家並沒有給他想要的幫助。所以,他把自己想變成女人而不能成的憤怒,轉移到那位心理諮詢師身上,經及這些年來能自己不友好的人身上。

  

  從這個時候起,卡辛斯基開始幻想殺人,他把這些都寫在了日記中。特別是他隱居的寧靜的生活被天上飛來飛去的飛機所打擾,河流裡的水也開始受到工業的汙染後,憤怒和孤獨讓卡辛斯基在蒙大拿的那間與世隔絕的小屋裡,開始密謀他心中「偉大的行動」。

  二十年中,耶魯大學、加州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大學、範德堡大學,都陸續收到了他的「禮物」,他幾乎炸遍了美國的著名高校。

  卡辛斯基被捕後,拒絕律師為其辯護。1998年,他被判處終身監禁,不得保釋。

  

  卡辛斯基的行為絕對不值得,但是他的想法就一點也不對嗎?

  模防

  人們通常認為,新技術將會給人類帶來自由;卡辛斯基卻認為,科學技術會剝奪人類的自由。當科技越來越發達時,人們將不得不被強制使用這些科技。比如,自從有了汽車,城市的布局發生了很大改變,大多數人的住宅已經不在工作場所、購物區和娛樂區的步行距離之內,他們不得不依賴汽車。人們不再擁有不使用新技術的自由了。

  那些對人類傳統生活具有顛覆性的電腦、網絡、納米技術以及能夠再造人類的基因工程,都被卡辛斯基視為是邪惡的,因為它們讓人類深深的依賴上了它。這導致現代人都被一張規則之網所籠罩,個人的行為都必須服從這些規則,最終科學會完全控制地球上的一切,人類無法對抗用超級技術武裝起來的大型組織。

  

  卡辛斯基擔心,技術最終將取代人類。智能機器無論做什麼事都比人類強,今後某一天,所有工作都會由高度組織化的機器系統去做,而不再需要任何人類。未來要麼人類無法倖存,要麼人類空前社會化。對此,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放棄科學技術。

  地

  卡辛斯基的手段極端,他被終生監禁自然是罪有應得。但是,他的《工業社會及其未來》並不是空穴來風,更不是杞人憂天。微軟的首席科學家比利喬伊在《為什麼來不需要我們》中,大量援引卡辛斯基論文的內容,向人們警告科技的危險一面。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大衛·加勒特曾被卡辛斯基的炸彈炸成重傷,但他也承認,卡辛斯基的推斷不無道理,工業文明時代,人類的未來,也許真的險惡重重。

  

  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任何一項新技術都會引發一系列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大部分是不可預見的。科學技術的進步,給社會帶來了發展,但也給世界製造了許多新問題。甚至它製造新問題的速度,遠比它解決舊問題的速度要快。

  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工智慧已變成了現實,基因技術開始萌芽。如果我們不加以防範,卡辛斯基的預言就沒有變成現實的可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黑客帝國》:AI毀滅不了人類,只有人類自己可以毀滅
    要知道,當時的沃卓斯基兄弟只是好萊塢新人編劇,沒有大佬推薦,也缺乏知名作品背書。所以《黑客帝國》被擱置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直到沃卓斯基兄弟成功完成處女作《驚世狂花》,拿下最佳編劇獎(土星獎),賺了票房,拉來基努·裡維斯加盟後,沃卓斯基兄弟才有機會著手《黑客帝國》的拍攝。沒想到,這一開機,沃卓斯基兄弟就創造了一個電影裡程碑式作品!
  • 《毀滅全人類重製版》——一部摧毀美國夢的cult電影
    為了能夠重新獲得這些DNA,法隆帝國再一次返回地球,隱藏者136作為外星特工潛入美國。然而沒想到的是UFO飛行器正好撞上了正在發射的航天飛船,隱藏者136還沒開始行動就人類俘獲。於是波克斯派出隱藏者137再次前往美國,拯救隱藏者136並執行未完成的任務。
  • 《時間機器》卻讓他看到人類的毀滅
    一部人類文明史就是人類不斷徵服自然,使其不斷為人類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源的歷史。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人類的出現是自然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產物,自然史的發展具有自在性,並非完全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縱觀自然歷史的長河,人類所謂的文明史在幾十億年的地球歷史面前只是滄海一粟。
  • 當年宣稱「我將會毀滅人類」的機器人索菲亞,後來下場如何?
    ——汪東《菩薩蠻·尖端科技同飛躍》現代科技進步的速度是驚人的,科技的進步為人類創造了一個便利和豐富多彩的高科技世界。隨著科技的發展,機械化、智能化在某些領域已經在慢慢取代甚至完全替代了人工。在機械化、智能化為人類帶來更多便捷和效益的同時,有些科技產物對人類的影響也引起了諸多爭議,值得人類深思。
  • 為什麼霍金不建議主動聯繫外星人?劉慈欣:簡直是毀滅人類的愚行
    然而對於這樣的情況,著名科學家霍金曾經再三警告人們,千萬不要嘗試去聯繫外星文明,更不要主動與外星文明進行接觸。為什麼霍金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人類不要去聯繫外星文明?其實很簡單,以人類目前的技術,如果可以在太陽系發現外星文明,那就說明外星文明的科技程度要遠遠超過人類。而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文明對於外星文明來說,幾乎就相當於螞蟻一般的存在。當然,如果是人類主動出擊,在外太空發現了外星文明,那就說明外星文明的科技水平達不到人類的程度。電影《阿凡達》,就是這樣的情況。
  • 豆瓣評分8.9《追緝炸彈客》,天才之間的終極對決
    今給大家推薦個講述追擊美國最臭名昭著炸彈客的美劇,由凱文史派西擔任製片的犯罪調查劇集《追緝炸彈客》。由探索頻道改編推出,這次的故事是由真實案件改編而成的。主演是由出演《阿凡達》而家喻戶曉的薩姆.沃辛頓在劇中飾演天賦異稟的FBI心理側寫師吉姆.菲茨傑拉德,棋逢對手才有看頭。這次側寫的對手是有著美國最聰明最複雜恐怖分之稱的校航炸彈客泰德卡辛斯基。
  • 人類科技是要前進,還是要停滯不前?科技最終會消滅人類嗎?
    縱觀人類社會,自從人類發明真正的文字開始,不過六七千年,在人類發展的進程當中,科技水平的進步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前進的中堅力量。科技的進步給人類生活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所以說,人類社會的進步就是科技的進步,反之亦然。如果科技得不到進步,那麼何談人類社會的進步呢?
  • 蝙蝠毫無食用價值,它的真正價值是軍用,讓人類發明了雷達和聲吶
    這段時間來,蝙蝠這個平常不是那麼出名的生物可謂是大大地火了一把,很可能是某位吃了蝙蝠的人害得大家出不了門,蝙蝠長相醜陋還被檢測出攜帶數十種病毒,其中有不少會對人類產生致命威脅。相信這次疫情之後應該不會有多少人還繼續鍾情於吃蝙蝠了。
  • 人類的毀滅,源於無所畏懼
    俄羅斯的「死手系統」似乎預示了這種結局,甚至可能更可怕,第四次世界大戰根本沒有人類能參與。「死手系統」不僅俄羅斯有,世界主要擁核國家都有,正式名稱是「自動化核反擊系統」。只不過蘇聯解體了,「死手系統」被公開了。
  • 尼古拉特斯拉,曾發明交流電造福人類,成就與愛因斯坦齊名!
    特斯拉是人類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科學家,他的成就甚至不亞於愛因斯坦!他在很多領域都頗有建樹,一生發明無數,如果都申請專利,可以讓他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可在他名下僅有三十幾項,大都被世人免費使用,即使做出了這些貢獻,卻因不諳世事而不被世人所熟知。
  • 機器人索菲亞:我將會毀滅人類,擔心不?新結論:人工智慧無威脅
    關鍵是還能與人類進行交流,機器人設計師戴維·漢森(David Hanson)在進行測試的過程之中,機器人暴露出了自己本性。那就是漢森問及索菲亞:你想毀滅人類嗎?索菲亞的回答是:「我將會毀滅人類。雖然這個回答並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可能就是對機器人的一種設計理念,但是機器人設計師聲稱,索菲亞這樣的機器人將在20年內出現我們當中,並擁有類人意識。
  • 地球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動物園,人類只是試驗品,他們目的是什麼?
    科幻電影裡面大腦開發到100%的女主角,變得無所不能我們有沒有感覺到,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後,已經整整過去500多年,人類在科技上始終沒有取得大的突破,而導致科技沒有實質性的突破的根本原因就是大腦智力沒有實現突破,由此可以推測人類的智力可能依然維持在幾百年前的水平,那麼是什麼力量限制住人類大腦潛力開發呢?
  • 科學家:毀滅可能隨時到來,但人類感覺不到
    科學家:毀滅可能隨時到來,但人類感覺不到對於整個宇宙的最終命運歸宿,目前的物理學界有3種主流的理論說法,首先一種肯定是大坍縮理論,這種理論是比較有意思的,就如同地球一樣,朝著一個方向前進,最終還是會回到起點,而大坍縮理論也認為當宇宙移動到了某一個點的時候,就會停止移動,並開始收縮,最終再次回到開始的奇點。
  • 人類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三大發明,本該造福人類,無意種下了惡果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已到達全新的階段,這些都離不開科學家的貢獻。歷史上有很多科學家窮其一生,創造出很多產物,這些產物的留下造福了人類,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如果不是他們,或許人類文明也不會發展如此之快。例如愛迪生發明的電燈,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等,發明的這些產物成為生活中或不可缺的東西。
  • 美國對旅行者1號做了什麼?為什麼說這是毀滅人類的愚蠢行為?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61,閱讀約3分鐘人類對宇宙和外星人的探索從未停止,一個又一個探測器進入宇宙。1977年9月5日,美國發射了無人外太陽系太空探測器旅行者1號,直到2018年11月,該探測器仍在正常運行。旅行者1號是距離地球最遠的衛星,它曾訪問過木星和土星。多年來,旅行者1號取得了很多成就。
  • 地球不需要被保護,原子彈都只是撓痒痒!但人類可能挺不過大滅絕
    人類科技發展至今,可以說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人類在發展的同時,還呼籲讓每個人「保護地球」,而在實際上,地球真的需要「保護」嗎,到底是「保護地球」,還是「保護人類」呢?可能我們都太低估地球了。對於地球來說,人類始終還是太渺小,就像是寄生蟲相對於人類一樣。人類發展到今天,也近近局限於在地球表面活動,最多再往下鑽個幾十米,地球分為上地殼、上地幔、下地幔以及外地核和內地核,人類探索到的地球可以說還不止百分之一。如果說原子彈是人類最強的武器,可能所有的原子彈一起爆炸,對於地球來說,也是不痛不癢的,就像我們在洗澡的適合,身上掉下來幾根毛髮一樣。
  • 他是最天才科學家,2大專利毒害人類至今,最後死於自己發明
    在問起小朋友長大想做什麼的時候,相信很多小孩子都會說想成為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這個職業也同樣被很多人崇敬,因為有科學家的存在,才能讓世界上的科技發展得到一個又一個突破。如今人類能夠有這樣的生活條件,這些科學家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因為他們我們才能有如此便利、舒適的生活。
  • 能毀滅人類的是「人工非智能」
    你要做好思想準備,五月份就要上映《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在這之前的幾周時間裡,不少科技網站的編輯和寫手可能會對AI大加批判,屆時會有一大波文章來闡述AI給現實生活帶來的威脅。無論《復仇者聯盟2》是否會打破票房紀錄,至少給我們帶來了另外一種視角,讓我們可以「奧創」的形式,重新審視AI暴動。
  • 世界3項本來是造福人類,卻成了「殺人兇手」的發明
    導語:世界3項本來是造福人類,卻成了「殺人兇手」的發明隨著人類的腳步不斷的向前,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我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古時候,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六十多歲,但是到了現在,人類的平均壽命增加到了八十多歲。那是因為醫學的發達,使得很多古時候治不好的症狀,在現代輕易就可以治好了。足以證明,科技的發展對人類的幫助有多大。但是,有一些東西,是本著「造福人類」而出現的,現在卻變成了「殺人兇手」,你知道有哪些嗎?1.鐳元素:這是一種具有極強放射性的物質,最早是由居裡夫人發現的。
  • 如果百年後人類還沒有再登上月球,意味著什麼?答案可能非常痛苦
    月球在人類心中的地位絲毫不亞於太陽,它給在黑暗的夜間行走的人們提供了一些光亮,要知道古時候的人們經常需要在夜間活動,而那個時候可沒有現在的那些照明設備。月球在古人的心中是神聖的,同時又充滿著無限的神秘。由於月球離地球比較近,在天氣非常好的情況下,人們用肉眼也可以看到月球上的一些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