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釣魚晴天好還是雨天好?出釣時機選對了,魚才會頻繁咬鉤

2020-12-13 小飛的釣魚閣

魚餌好不如釣位好,釣位好不如天氣好。想把魚從水裡釣起來,看似簡單其實要涉及到的東西並不少,但如果讓我按照重要程度來排排序的話,那麼天氣因素肯定能進前三,在它之後才是選釣位、打窩、用餌等等。大家都知道釣位重要,其實很多時候選個好釣位是對魚資源差、天氣差的彌補。

你可以想想要是這條河魚多,那肯定坐哪都能遇上,只有魚少分布較散我們才會注重找魚道、找魚窩。天氣問題也是一樣,天氣好魚的攝食慾望強烈、食量大,你隨便坐哪裡用點什麼餌它都願意主動跑過去咬鉤,換言之天氣不好比如冬天極寒的時候,魚都躲到江河湖庫中間最深的位置了,不動也不吃,這時咱們釣魚人就肯定犯難了,要認真找釣位,找有水草等比較溫暖的地方,要藉助帶輪的竿子遠投把餌料送到魚嘴邊才行,可就算做到這種地步也不見得釣到多少魚、釣到多大的魚。

天氣對魚兒覓食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就以當下的春季為例與釣友們好好分享一下相關的知識,當然也會講講具體的釣法及用餌。本文重點:1、天氣為什麼會對魚兒覓食產生影響,有怎麼樣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哪。2、春季釣魚是晴天好還是雨天好?哪種天氣才是出釣的好時機3、天氣不給力的情況下該如何作釣,聊聊具體的選位。

天氣如何影響魚情,具體體現在哪很多人以為的「天氣」就是晴天、雨天、陰天,實際上天氣包括了很多,除了光照、降雨之外,還有風力、風向、溫度、氣壓等等,而這些東西對釣魚都是有影響的。我挑幾個舉例溫度:氣溫能夠影響水溫,水溫發生變化直接影響魚的活性和食慾,比如冬天和夏天總體上來說就是一個極寒一個極熱,而魚的活性和食慾也在這兩個季節達到最低值和最高值。氣壓:氣壓能夠影響溶氧量,氣壓高水中溶氧量充足,魚的活性好愛吃食,氣壓低水中溶氧量低,缺氧對垂釣的影響不用我多說,如果魚兒們都浮頭了用什麼餌料都白搭。不過春季我們一般不會那麼關注氣壓問題,因為這個季節氣壓不會太低,即使水裡偶爾缺氧,但由於水溫低魚的活動量不高,對氧氣的消耗也不會太大風力:風有好幾個作用,一個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二是可以輸送食物(下風口食物比上風口更多),第三可以改變水體的溫度。

春季釣魚晴天好還是雨天好?哪種天氣是最佳的垂釣時機通過上面對「天氣」簡單的講解,我們知道今天的天氣適不適合釣魚不能只看晴還是雨,還得考慮風力、溫度、氣壓。但如果非要將晴天和雨天分個高下的話,我的理解首先晴天不能是突然的升溫,雨天不能是突然的降溫,春季尤其是初春總體的水溫還是低的,魚的活性並不特別高,強烈的升溫和降溫都對垂釣不利。

大晴天:

普遍都認為是釣魚的好天氣,尤其是久雨之後的突然放晴,人的心情一下子就變好了,坐在野外曬太陽很舒服,很多人覺得自己舒服了魚也會舒服,那如果按照這樣的理論,魚感到舒服它就會跑到水面來曬太陽,哪裡還有心思吃餌呢?事實上大晴天未必是垂釣的好時機,尤其是顯著升溫的大晴天我認為是不大適合釣魚,當然了並不是說一定釣不到哈,如果你的釣位給力比如能夠找到大片水草且水又不是特別深的位置,還是有希望的。或者晴天帶點微風,然後咱們坐在下風口垂釣應該也會不錯,最好周圍有點草,蘆葦、倒樹也行,反正不要光禿禿的。

下雨天:

下雨天人不舒服,特別是野外環境不太好的地方,走一趟腳上身上弄得全是泥,所以下雨天的垂釣人數一般是少於大晴天的。不過釣況嘛,經常要比大晴天要好,原因是下雨時天色較暗,水中不會像晴天那樣透亮,魚就感覺比較安全,而且雨滴打在水面也能夠增加水中溶氧量。另一方面,相比晴天平靜的水面,其實水面受到風、雨的影響產生波動對魚吃餌是有推動作用的。雨天釣魚不錯,但也有例外,比如降雨量太大就不行,降雨帶來了降溫也不行,咱們說的雨天是那種瀝瀝淅淅的小雨、刮點小風但吹在臉上又不寒,風力能在3級以下,拋竿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的天氣。那陰天釣魚好不好?

陰可以但不能冷,也不能刮太大的風。如果陰天有風且風力超過三級,建議選擇避風位,找水草茂盛處下杆,最好釣草與草之間的縫隙;如果沒風,建議坐在北岸、西北岸,這倆位置在有太陽的時候接受的光照比較足,那麼魚就會經常上來曬太陽找食物,即使哪天突然沒太陽了,還是會習慣性地在附近轉悠,除非降溫嚴重或下大雨。總結:看了上面說的這些相信大家多少也能明白了,春季出釣最好別選突然降溫、突然升溫、颳大風的天氣。選擇雨天要選擇小雨天、陰雨天、沒有強烈降溫的雨天,選擇晴天,最好是選擇連續晴朗溫度波動不大的天氣,最好能夠帶點小風,讓水面不是那麼平靜,這樣可以防止魚兒起浮曬太陽,當然了如果是四五級以上的風力那就得考慮一下了。

天氣不給力的情況下該如何作釣,聊聊具體的選位一周就放兩天假,只有一天能出釣,釣又只能釣半天,那咋辦?這是很多上班族面臨的狀況,之前寫天氣一類的文章時有釣友就已經反映了:我也知道大晴天、降溫天魚獲不穩定,但有啥辦法呢,平常要上班只有周六可以釣半天,說不釣吧又難受。如果天氣不太理想,你又非釣不可,那該咋辦呢?如果你沒有跳過文章開頭那一段的話,應該看到我說的當天氣不理想時就只能靠釣位去彌補了。首先大家記住一點,釣鯽魚鯉魚尤其是春季溫度還不是特別高的時候,選擇在水草茂盛的地方下杆肯定不會太差,因為這個地方安全、有東西吃還便於產卵。

在有水草的基礎上,如果當天風力太大,首選避風位,超過三級就不建議迎風釣,別說什麼下風口溶氧高,春季的魚對氧氣的要求還沒有那麼高,而且風大了拋竿受阻作釣體驗也不好。如果太陽大、光照強,氣溫明顯比昨天前天高,那麼我建議你釣的淺一點,但水中最好有遮蔽物,光禿禿的水質又清澈那釣淺了沒戲。早春時,太陽大溫度高可以釣草洞,二月多用長竿短線釣草洞的人不少,而且我看釣上的鯽魚個頭也偏大。降溫天的話,如果是剛降溫其實不要緊,水溫不會一下就下去,你只要釣水草邊上不是太淺的地方就行了,大概1.5~2米左右比較合適,若是降溫後的一兩天出釣,建議釣深水吧,水越深相對受外界的影響越小其中也包括了溫度影響,為什麼冬天的大魚都待在深水,因為那裡溫度恆定同時安全。

說說打窩和餌料:天氣好魚的活性強覓食慾望就高、吃的也多,窩量多點就多點了。但要是天氣不行魚的活性和食慾就會降低,可能導致口少、魚口輕等問題,這時窩量務必少一些,甚至可以不打,只靠頻繁的拋竿用餌料霧化來誘魚,來一個釣一個,魚要是想吃只能吃鉤上的餌。感覺窩裡有魚但釣不起來時可以將商品餌換成蚯蚓,直接穿整條,從一頭穿入只鉤一次保證不掉就好,這樣蚯蚓在水下掙扎最劇烈也能保持比較久的活性,能夠激起魚兒的覓食慾望(小魚多的話此掛法不合適)。

最後是對個人觀點的一些補充:文章僅代表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還希望釣友們能夠客觀看待,如果有疑問或者不同意見也歡迎留言評論互相交流學習。還需說明一點,咱們不是魚,也不能完全猜準它們的心思,平常談論的釣法包括選位,也都是根據以往的垂釣經驗得出的,並不絕對正確也不是說針對所有魚情都要這樣去做。看天釣魚同理,說和風細雨的天氣好釣魚,但空軍的人也不少,說突然升溫或降溫魚口會不好,但也有人連杆啊。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釣魚時水裡明明有魚,但是就是不咬鉤該怎麼辦
    上周末和一個小兄弟去水庫釣魚,聽說水庫裡面有鯉魚、草魚、小鯽魚、鰱鱅等,一聽我們就樂了,今天就釣鯉魚和草魚了。於是架好釣臺,弄好支架,老壇玉米打窩,興高採烈地釣起了魚,還幻想著今天肯定爆護!一個小時過去了,二個小時過去了,三個小時過去了,沒想到魚漂還是紋絲不動。看看周圍的釣友們,心裡就很著急,當時心態也是有點崩了,於是不停地換餌料,結果到現在還是空軍。回家後靜下心來想了一想,釣魚急躁是最不可取的。
  • 下雨天可以釣魚嗎?一年四季各有不同,選對時機才能鮮魚滿簍
    但「一場春雨一場暖」卻遠遠概括不了春季氣候的多變,實際上春雨也有冷暖之分。 1、早春寒風冷雨,不適合垂釣 春季寒流活動較為頻繁,寒流所致多攜風帶雨,伴隨著寒流所致的冷雨之後,使剛剛回升的水溫突然降低,使魚兒仿佛又回到了寒冷的冬天,因此伴隨著寒流而致的冷雨之後,一兩天內魚會蟄伏水底很少活動。
  • 明明是個好天氣為啥魚卻不咬鉤?找不到原因,只會讓你在河邊吹風
    相信大家在出去釣魚的時候都會刻意選擇一個好天氣(在有得選的情況下),因為會下意識地認為好天氣會更好釣一些。但是很多時候都很奇怪,明明看起來是個不錯的天氣但是卻沒魚咬鉤。為啥?因為天氣的好與壞並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是水裡的魚說了算。
  • 【釣魚新手】初學釣魚必看8要素!
    一、看天氣自古以來,釣魚是講究看天氣的。不同的天氣釣不同的魚,不同天氣釣不同的水,這種界定是十分清楚的。其實,看天氣主要是看陰晴、看氣溫、看風向,因為晴天釣魚和陰天釣魚是兩回事,氣溫高和氣溫低釣魚差別也相當大。晴天要釣渾水,釣深水,釣遠水。陰天可以釣清水,釣淺水,釣近水。晴天光線強,在渾水中好釣鯉魚。陰天的光線弱,在淺水中好釣鯉魚。
  • 怎樣在初夏雨天釣好魚?看看老釣魚的建議如何
    雖然剛剛進入初夏,一個不可忽略的影響釣魚因素應急而生:氣溫高。我們知道,氣溫高是影響釣魚的。因為水中魚兒在炎熱的夏季也是需要涼爽環境的。而在夏天,唯一可以快速降溫,帶來涼爽的自然現象就是降雨。今天立夏,又剛好下雨了。下面我就從今天的作釣實例來聊聊在初夏雨天如何作釣的話題。
  • 野釣不怕小魚鬧,另類掛法讓秋冬上魚更多
    最後給大家呈上——我常用、能對抗雜魚、高效釣獲鯽魚、無倒刺魚鉤的「蚯蚓掛法」~蚯蚓是「全天候」釣餌,但出釣也要「擇時」出釣時機掌握好,「天時」條件要記牢——尤其北方,秋冬季節垂釣一定要找晝夜溫差小的時機出釣,陰天、小雨(雪)以及大幅降溫的當天或前一天,都是不錯的出釣時機
  • 幾種逗魚咬鉤的技巧
    點擊標題下藍字「行營釣具」即可關注 掌握逗魚咬鉤的技巧,對提高釣技和釣魚的興趣很有幫助,現將幾種逗魚咬鉤的技巧與釣友交流
  • 最適合春季釣魚幾種天氣,這些天氣魚兒瘋狂開口,收穫肯定差不了
    這段時間釣魚,天氣選擇也是尤為重要的,雖然魚好釣,但是天氣適合,魚的進食會更加瘋狂,魚也會更好釣一些。一、斜風細雨不須歸在仲春時機,總體來說氣溫會回升的,仲春時節的下雨天最是適合釣魚。這時候的雨往往下得不大,多是綿綿細雨,如同煙霧一般。
  • 冬天作釣,選準天氣很重要,三種天氣,容易上魚
    在某種程度來說,天氣情況對於上魚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即便你用上最好的餌料,打上最好的窩子,也是徒勞。那麼,冬天怎樣選天氣釣魚,我和大家一起聊聊。晴天的釣點選風向好的天氣作釣。風與垂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釣魚人在垂釣中經常發現,在粼粼波紋的水中,魚兒十分活躍,這當然離不開風的作用。
  • 夏季釣魚遇到22問題,什麼辦?
    夏日中午氣溫太高,最高輻射溫度可達40-60度,河塘表水和岸邊淺水發燙,釣者在這樣的高溫下吃不消,魚也吃不消,多數魚避入深水涼爽處或水草下、樹蔭下,魚不愛進食所以上鉤的魚也寥寥無幾。上面所說是正常的晴天情況下,特殊天氣當然例外,如梅雨天氣、陰天、雨天,多雲天氣等,氣溫水溫都不高的情況下,中午當然可以釣,只是魚的生活規律決定此時食慾性差,上鉤率低,但比晴天要好些。
  • 同樣是咬鉤,大魚咬鉤和小魚到底有什麼不同?區別都在這些細節上
    很多人都說自己喜歡在自然水域釣魚,因為自然水域的魚種豐富個體懸殊,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是什麼魚咬鉤。但是有些老釣友說,我雖然不一定知道水裡是什麼魚咬鉤,但我能分辨出是大魚咬鉤還是小魚咬鉤。關於這點,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但路人甲要說大魚咬鉤和小魚咬鉤真的區別挺大的,掌握了訣竅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首先,大魚進窩的跡象很明顯。在自然水域釣魚平常都是以小魚為主,一旦大魚進窩很容易從一些跡象上看出來。比如說水裡突然安靜下來,原來的小雜魚不咬鉤了。再比如說窩子裡魚星四起,兇猛魚類進窩的時候一些小魚小蝦甚至會跳起來。
  • 夏季釣魚二十二問答!
    夏季白天雖不是最好的釣魚時間,但夏季是魚的生長的旺盛期各種魚類的吃食量都很大,只要掌握他們的生活規律,是可以釣得多、釣得大的,出了春天可以釣得到的魚外,大魚的上鉤率會明顯提高,雖然說「夏天到,魚難釣」,但夏季早晚是釣魚的最佳時機,一般可在早晨的4點到上午的9點,下午的5點到8點還是可以釣得不錯的。
  • 釣魚人,如果你覺得自己是高手,能否說出四個魚不咬鉤的原因
    春夏過渡時期,釣魚時常遇到釣點魚星很多而魚不咬鉤的現象。有時窩中魚星四起,明明有魚亂串,可就是不吃你的釣餌,眼中的浮漂就像定海神針一樣紋絲不動。遇到這種情況,很多釣魚人先是著急,接著就胡思亂想,最後一番折騰,還是一無所獲!面對這種情況,釣魚人,我考考你!
  • 冬釣陽,卻釣不到魚,釣陽不如釣陰
    釣友們對於冬釣陽的理解也不同,有的人認為是指在向陽的水域選擇釣點,有的人認為是選擇有太陽的晴天出來釣魚,「陽」指的就是太陽。但無論是哪一種理解方式,在按照冬釣陽的方法垂釣時,釣獲卻往往不理想。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是釣魚人的認識出現偏差。
  • 水下魚多得很可是就是不咬鉤,原因非常簡單,就怕你想不明白
    在春季垂釣時,有時候明明可以看到魚在水中扎堆,卻死活不開口吃餌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很多釣魚人費盡心機去探索魚不開口的原因,最終一無所獲,其實水中魚多,但是不開口吃餌料,原因並不是特別複雜,如果你能探究出其中的深層次的原因,那麼就能分分鐘搞定這個問題,釣魚爆護也是遲早的事。
  • 氣壓影響釣魚:春季氣壓為多少好釣魚呢?老釣翁為你解惑
    在釣魚人眼中,春天是非常重要的垂釣季,只要把握得好,適時出釣而「魚滿簍」是不成問題的。而這個把握得好就是我們常稱道的「釣魚功」中的「七看」功,即看天氣、看塘型、看水質、看地勢、看風、看魚星和看漂相。不會看的:白山黑水,滿眼疑雲也,這會看與不會看的,釣者的釣技由此就自分高低了。而在這釣魚七看功中排第一位的當屬看天氣,就是講得看氣壓好釣魚也。
  • 立冬後,晴天有陽光的天氣好釣魚?謠言!這3種情況就不行
    在冬天,忽然變晴的晴天這種現象較為頻繁。昨天還是雨雪天氣,氣溫在0攝氏度;今天就突然放晴,氣溫一下子升到10攝氏度。遇到這樣的天氣,就算再有時間,石頭我也是不建議作釣的。因為很大機率是空軍的。主要原因是:天氣忽然變晴,太陽升起來時,水面的溫度會急劇上升,這時就會出現水體分層的現象。
  • 外蒙古釣魚,魚追餌快到岸邊咬鉤,路亞釣細鱗鮭很爽
    外蒙古釣魚,魚追餌快到岸邊咬鉤,路亞釣細鱗鮭很爽
  • 魚窩裡魚星氣泡,卻沒魚咬鉤?別煩!這幾點輕鬆解決
    我想大多數釣魚朋友遇到的一件事就是窩子中有魚星,魚卻不咬鉤,今天我們將討論這個問題。魚星氣泡形成的原因我們看到的聚集氣泡是魚攪拌池塘泥中的雜質,當魚進食時,它們會在窩點下攪動。最初在水底部的空氣被釋放,並且從魚中吐出的氣泡一起漂浮形成魚星。
  • 冬天釣魚加什麼小藥好?思路錯了,加再多小藥也沒用
    到冬天了,我們釣魚該加什麼小藥效果好?這個問題估計是入冬後好多釣友都在思考的話題。1.加小藥的目的那麼冬天釣魚到底該不該加小藥呢?其實我們首先搞清楚這一點,小藥一般是在特殊的天氣和特別的作釣環境下,魚不開口時,我們通過小藥裡面濃烈的香味,來刺激魚的覓食慾望,從而達到魚願意開口咬鉤的目的。比如說我們夏季釣魚時常會遇到悶熱的天氣,氣壓低於1000帕,水中的含氧量低魚不願意開口時,我們可以適當的加點果酸味型的小藥來給魚兒開開胃,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