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單進口」,「尾貨清倉」,「獨一件」...
無論是網店,或實體店,打著類似旗號的「海淘」外貿服飾往往備受歡迎;有些人看上的是「韓版」款式,有些人則是衝著優惠的價格。
但很少有人會思考,衣服的源頭到底在哪?
日報君今兒看到一則報導,也是瑟瑟發抖了——
來路不明的衣服千萬不要隨便買,因為...你淘來的寶貝,很可能來自國外太平間、垃圾場等,暗藏大量細菌!
近日,溫州永嘉警方通報了一起走私案:
有人從韓國釜山走私300多噸舊衣服到永嘉,這些衣服沾滿穢物、臭不可聞,更令人氣憤的是,經檢疫部門檢查屬於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
目前,負責運貨的四名船員均已被抓獲。
(事件報導視頻)
據悉,5月20日,浙江溫州永嘉縣打私辦的執法人員,在對碼頭進行日常巡查時,發現一艘可疑貨船。
經過調查,證實這是一艘從韓國釜山開來的走私船隻,船上有著300噸的舊衣物,各式各樣,捆綁堆積成一座座小山。
(圖源:視頻截圖)
當警方打開包裹清點物品時,惡臭撲鼻而來。包裹中都是沾滿汙漬、嘔吐物及汗漬的舊衣物。
經過檢疫部門檢查,屬於國家明令禁止的固體廢物,這些貨物本應拉到焚燒場或危險物品處理中心處理掉的;如今卻悄悄被運進來,清洗處理蓋上「外貿」的戳,加價批發出去。
警方表示,這些舊衣物潛藏著各種細菌,如果流入市場,後果將不堪設想,他們將擇日把這300多噸「海淘衣物」全部銷毀。
(圖源:視頻截圖)
被抓獲的涉案船員共四人,領頭者為臺灣譯楊某。
據楊某交代,他是在朋友的介紹下接到這單生意;
航線是從韓國釜山到浙江溫州,行程10多天,每次成功交貨後,他能拿到1萬元的酬勞,其他船員為5000~8000元左右。
楊某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幕後老闆是誰,他只和老闆通過電話從未見過面。
(圖源:視頻截圖)
經過詢問,船員們承認他們也知道走私舊衣物是違法行為,但是礙於高額的報酬,決定「鋌而走險」。
警方表示,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買家賣家(是誰),這一批貨物的下一批流向在哪裡,之前大概有多少次從韓國進口這種舊衣物,會販賣到中國內陸哪些地方,我們下一步還要繼續查證。」
(圖源:微博)
走私舊衣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圖源:微博)
據媒體報導,2016年,廣東省邊防中隊深圳支隊截獲了549噸來自國外的舊衣服。
據執法人員介紹,舊衣物絕大數來自國外的太平間、垃圾站及廢品收購站等...幾乎是零!成!本!
運到國內後,這些舊衣物每噸可以賣到1000元!
一些不法商家再將運到國內的舊衣物進行翻新,以「尾貨促銷」「獨一件」等噱頭出售;從韓國人身上扒下來的舊衣服,就這樣「再度上線」。
據深圳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的魏方博士介紹,走私舊衣物含有大量致病病原體:
「會通過皮膚、口腔等器官進入人體。」
「有些衣服上帶有血漬,很可能是愛滋病或嚴重肝病患者穿過的,身體比較弱的消費者穿在身上,有被感染的風險。」
「走私舊衣物在運輸過程中進行了捆綁、包裝,裡面的化學製劑無法散發,對人體皮膚也會有刺激。」
(圖源:微博)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辨別「舊衣物」呢?
一、衣服獨一件,沒有同款其他號
一般來說,洋垃圾服飾每種只有一件,很少有相同規格和顏色;如果同款衣物庫存超過個位數,基本安全。
二、商標發黃、顯舊
因為被穿、洗過多次,洋垃圾服飾的商標大多會捲曲、發黃髮舊,甚至被洗到鬆懈、號碼模糊不清。
很多外貿服飾的商標會被剪掉,也就是所謂的「剪標」;一些賣家會告訴顧客,「進口的都需要剪掉」,這時我們也需要格外謹慎,觀察商標被減掉的剩餘部分是否破舊。
如果是,那麼就要小心了;
如果還不放心,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買。
三、觀察細節部位,如肘部、領口等
同樣的道理,因為洋垃圾衣物被穿過多次,肘部和腋下會出現彎折,容易產生褶子;領口長時間和脖子摩擦,也會有明顯穿過的痕跡,比如發黃。
最最重要的一點!如果衣物有很濃重的異味,放下吧,管它是什麼孤品,健康最重要啊!
(圖源:視頻截圖)
最後,日報君只想說:
賺錢也要有底線,
為了一己私利,害人害己,
噁心!
ref.
https://v.qq.com/x/page/z073677osh7.html
http://www.sohu.com/a/243590406_71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