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雨天帶娃出門的確是一件麻煩事,年紀小的孩子總喜歡往水坑裡跑,稍不小心就會弄溼鞋子或者滑倒摔跤。媽媽們只能選擇抱起孩子,但這樣一來,打傘就成了一件難事。有一位生活經驗豐富的媽媽,就用衣架解決了這個難題。
01寶媽自製"撐傘神器",邊打傘邊抱孩子,網友點讚:大發明家
下雨天了,這位寶媽的爸爸卻一直想出去玩。寶媽拗不過,拿來鐵質衣架掰開,用兩個衣架組合成了一個"小翅膀"。寶媽用膠帶和繩子,在兩個衣架的中間固定了一把雨傘,做好後穿過手臂,把"小翅膀"穿在背上,一個簡易又實用的"撐傘神器"就做好了。
有了這個神器,就算寶寶下雨非要出去浪, 媽媽也能做到打傘抱娃兩不耽誤。按照傳統的打傘方式,媽媽們如果要撐傘,就只能單手抱著孩子,容易累還不安全。這個神器相當於是把雨傘背到了背上,解放了媽媽們的雙手。
後來,這位聰明的寶媽還單獨製作了一個視頻,向廣大網友展示如何製作這個神器。而寶寶就乖巧地站在一旁給媽媽遞工具,儼然一位合格的小助手。不少網友評論說,有了媽媽的基因和教導,這孩子以後一定會更聰明。
02分析
媽媽發明這件"神器"的本意是更好地帶孩子,也是為了方便自己。但是在製作的過程中,媽媽的行為也對孩子的性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寶媽的教學視頻裡,孩子雖然幫不上太大的忙,而且有時候還會盯著自己的玩具出神,但是他會給媽媽遞一些小工具,算是切切實實地參與到了這個"親子活動"中來。
在參與親子活動的過程中,孩子的動手能力會逐漸提高,跟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會越來越親近。這也正是許多幼兒園布置親子手工作業的意義:讓孩子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學會更多知識。
03父母們在和孩子做手工時,要注意什麼?
1、 讓孩子參與進來
有些父母們因為擔心孩子掌控不好工具,容易受傷,所以在和孩子做手工時,往往對他們有諸多限制。但是這會讓孩子失去參與的樂趣,積極性也會降低。爸爸媽媽們可以代勞一些孩子做不到的事情,但是要讓孩子充分地參與進來。
2、 不催促和嘲笑孩子
孩子年紀小,手工做得慢、做不好是正常的事情,有些父母會因為耐心不足而催促孩子,也會在無意間說出"連這個都做不好,你怎麼那麼笨"的話嘲笑孩子。嘲笑和催促會讓孩子變得畏畏縮縮、失去自信,以後也會不願意再跟父母一起做手工。
在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的過程中,父母們要以鼓勵為主,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這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更有益。
04說句貼心話
很少有媽媽能夠空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但其實,哪怕媽媽們只是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和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手工,也足以讓他們留下難忘的回憶。
今日互動話題:你會經常陪孩子一起進行做手工之類的親子活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