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必須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飛出大氣層?慢慢飛為什麼不行?

2021-01-11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發射火箭必須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飛出大氣層,這是中學課本中就已經告訴我們了!這個第一宇宙速度最早是牛頓提出來的,進入宇航時代後就成了人類飛出地球的「秘籍」!從發射的第一顆衛星開始到正要遠徵火星的「天問一號」,一直都沒有改變過!

為什麼要第一宇宙速度才能飛出地球?

牛頓在1687年發表《自然科學的哲學原理》中一起發表了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宇宙中的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地球上物體的自由落體運動,其實就是一個道理!

天體之間的引力和它們的質量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地球表面的自由落體運動,下落的物體和地球所受的引力是一樣的,物體下落的同時,其實地球也向物體靠近了一丟丟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之後,他也考慮了一種離開地球的方式,但其實他當時根本就沒想到以後真的能用這種方法離開地球!那麼是什麼方法呢?

《自然哲學的科學原理》中牛頓設想的離開地球的方法

看起來也非常簡單,地球不是一個超級球體麼,我們在地面上行進的時候其實是在繞一個半徑大約6370千米的圓,不過到當時為止也只有為數不多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絕大多數人只是繞了這將近4萬千米左右的圓周一部分而已!

那麼當我們速度足夠快時,這個繞地心同時會產生「離心力」,當「離心力」和重力相等時,這個物體就可以克服重力一直保持圓周運動而不至於落到地面上!而此時繞地球的線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

0速度發射的情況,直接墜入原地

低於第一宇宙速度的情況,拋物線軌跡

等於第一宇宙發射,物體將繞地球公轉

簡單的理解就是「離心力」等於重力即可,這個速度在地表大約是7.9千米/秒,在近地軌道大約是7.8千米/秒,它會隨著高度變換而出現變化。

離開地面的各種方法

儘管牛頓發現了離開地球的方法,但在他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實現目標,甚至連飛翔都還沒實現,一直到1783年蒙哥爾費兄弟發明了熱氣球!也許各位可能會有不同意見,我們中國人早就發明了熱空氣上升的孔明燈,但很可惜我們從來都沒有將它用來載人!

孔明燈

熱氣球能升到多高?

熱氣球原理很簡單,一個可以控制開合的大氣球,底部用燃料加熱,熱空氣膨脹密度減小,在大氣層中就會產生靜浮力,當靜浮力大於其本身質量時就能克服重力上升!

最早的熱氣球

1862年氣象學家詹姆斯·格萊舍和氣球飛行家艾米麗亞·雷恩,在未攜帶氧氣的情況下,上升到了9144米,這是當時的極限水準了,並不是熱氣球不給力,而是人體對低含氧量環境的耐受能力,3000米以上,含氧量就降低到18%左右,人就開始不舒服了,5000米時就到了12%,10000米時就會到達人體耐受極限的6%以下,難以呼吸直至死亡。

現代實用耐壓艙室的氣球(氦氣球)一般都可以達到40千米左右,比如2012年10月4日,Felix乘坐氣球在距離地面高度的39045米處跳傘成功,此時大約是民航客機的5倍高度!

但無論是熱氣球還是氦氣球,都不可能突破大氣層,因為它們本身需要大氣作為介質!和熱氣球一樣,飛機也無法離開大氣層,因為飛機機翼需要空氣來賦予其升力,離開了大氣層同樣寸步難行!而且飛機的極限升限還不如氣球!

雙三的SR71,三馬赫,3萬米

輕易突破地球束縛的火箭

和熱氣球一樣,火箭的原理人類早就發現了,這就是發明黑火藥的中華民族,我們將它用來製作爆竹,這就是俗稱的二踢腳!但很明顯它很難用來將物體送入太空,但羅伯特·戈達德在1926年3月26日第一枚液體火箭試飛成功後,狀態迅速被改變!

羅伯特·戈達德和第一枚液體火箭

早在1919年,齊奧爾科夫斯基就已經發表了關於多級火箭的論文《太空火箭列車》,開啟了多級火箭的概念,理論和工具的配合,是1957年10月4日蘇聯人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用P-7洲際飛彈改裝的「衛星」號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送入軌道的關鍵!

為什麼要將火箭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慢慢爬出去不行嗎?

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多級火箭理論是理解其中的關鍵,因為地球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太空的標準是至少距離地面100千米),在內部飛行時阻力很大,因此環繞時必須要高於此高度!

那麼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要求就是,火箭起飛後必須儘快爬到淨高度100千米以上,垂直穿透明顯是最短的,但卻有一個問題,火箭燃料有限,垂直爬高到100千米時燃料早已燒光,此時沒有水平速度,那麼火箭慣性上升一段時間後仍然會掉回地球!

唯一的方法是垂直飛離低空大氣層後迅速拐彎轉向地球自轉的方向,此時火箭的速度還可以加上地球自轉的速度(赤道地區有460米/秒),能節省不少燃料!當火箭爬高到100多千米時,水平速度也許已經有3-4千米/秒,那麼此時拋棄第一級火箭的死重,然後啟動二級火箭,將其加速到接近第一宇宙速度,接力後已經可以在低軌道環繞了!如果這個軌道不是想要的高度的話,還可以拋棄二級、啟動三級火箭繼續爬高到想要的軌道。

慢慢爬要多高才能脫離地球的引力?

如果赤道地區的話,必須垂直爬高到赤道上方的靜止軌道才可以,因為以地球自轉的角速度要到42164.169km(距離地心)的高度時產生的「離心力」才能和地球對此處物體的引力抗衡!這個高度距離地面大約35786千米,此時赤道上的線速度465米/秒將會被放大到3.07千米/秒,這足夠讓這個物體保持在地球靜止軌道上運行上百萬年!

各種軌道數據

我們沒有任何一種火箭能如此變態,比如固體火箭的比衝極限是285S,氫氧的液體火箭的比衝能達到450S以上,但這些火箭遠不足以直接到達靜止軌道,離子電推的比衝是3000S以上可以滿足要求,但它推力極小,到現在為止僅僅是作為衛星變軌使用,未來的霍爾電推也許能達到行星際間飛行,但想要從地面起飛直接進入太空,只有依靠空天飛機!

GOCE的衛星的離子發動機

未來的空天飛機

上文我們說了飛機需要大氣作為升力的來源,但這個前提是發動機不給力,早期的螺旋槳更是推動大氣作為前進的依託,後來的噴氣式發動機需要吸入大量的氧氣以維持燃燒,但現在正在迅速改觀,因為未來將會實現一種串聯式的發動機!

地面起飛時使用的是渦噴發動機,不使用渦扇發動機是因為渦噴的涵道比低適合高速,然後在超音速5-6馬赫後旁路渦噴發動機,啟動衝壓發動機,一直到高空後再啟動火箭發動機,飛出大氣層!這種組合模式,可以節省大量攜帶氧化劑的空間,因為火箭是自帶氧化劑和燃料,一開始就消耗氧化劑,實在太浪費!

因此未來最有前途的模式是空天飛機,因為它是人類稍稍努力下就能夠著的技術,相信它在不久以後一定能實現!

真正慢慢爬出去的太空電梯

它的原理很簡單,製造一根大約十萬千米的繩索,一頭系留在赤道上某點,另一頭配置一個配重,讓其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繃緊,然後就可以製造一個電力驅動的電梯,從這根繩索上慢慢升到3.6萬千米左右的高度,然後就可以脫離電梯成為一個環繞地球飛行,短期內不會墜落的環繞地球飛行器了!

太空電梯

地面基地

這個方式是真正可以慢慢爬出去的,多慢的速度都可以!但這個技術碰到了非常大的一個難題,即一直無法找到這種超高強度的材料,即使超高強度鋼材也會在十幾千米後被自身重量拉斷,碳納米材料也許能遠遠超出鋼材,但我們仍然無法大規模製造!理論上這種技術是最理想的,因為那個電梯可以用電,甚至可以用布置在電梯頂端的太陽能電池供電,利用太陽能爬出地球,想想就激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一定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脫離地心引力
    換句話說第一宇宙速度是有特定含義的,比如我們需要假設衛星離地面的高度和地球的半徑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另外如果恰好是這個速度,或者比這個速度稍大發射的衛星,它應該飛不久,因為衛星和「稀薄」的大氣層之間會有阻力,這個阻力會很快讓速度降下來,相應地衛星就會逐漸降低軌道高度,最後掉落到地面上。
  • 宇宙速度到底有多快?科學家為何說人類目前飛不出銀河系
    人們通常把太空飛行器到達環繞地球、脫離地球和飛出太陽系所需要的最小發射速度,分別稱為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太陽的逃逸速度)。實際上地球表面存在厚重的大氣層,太空飛行器不可能貼近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必需要在1500公裡的高度上,才能環繞地球作圓周運動。在此環繞運動的速度為7.9km/s,即為第一宇宙速度。而在軍事應用中,在地面發射炮彈,炮彈發射速度越高飛行距離就越遠,而當炮彈的速度達到7.9km/s,炮彈就不會再落回地面上,而是繞地球作圓周飛行。
  • 別對速度一無所知,人類發展達到的最快速度有多快了?
    美國X-15飛機,這款飛機在試飛的時候就達到過6.72馬赫的速度,相當於7千公裡/小時的時速,是目前所有飛機中最快的速度,目前任何一款飛彈都追不上。第一宇宙速度太空飛行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發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也叫環繞速度。
  • 迷你世界火箭製作和使用方法介紹
    導 讀 迷你世界在探索宇宙版本中加入了新的道具——火箭,玩家可以利用火箭來飛越太空,前往萌眼星。
  • 火箭發射時穿過大氣層未因摩擦而燃燒,返回時卻燃燒了,為什麼?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地面上我們發射一個火箭,在它穿越大氣層的時候,基本上看不到箭體燃燒。而當火箭的返回艙從外太空回來,在穿越大氣層時,會看到艙體表面像燃燒了一樣,形成一個大火球墜向地面。那麼,為何火箭都是穿越大氣層,在穿越的過程中為什麼會表現出不一樣的情形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闡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物體在高速狀態下發熱甚至燃燒的原因。
  • 「胖五」飛出最快速度,開始正式「服役」
    新華社發從2007年首次探訪月球起,我國深空探測已走過13年時光,但一直沒有對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開展過探測,主要原因就是受到火箭運載能力的限制。根據發射任務要求,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託舉探測器加速到超過11.2千米每秒的速度,之後完成分離,直接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
  • 別小看1光年的距離,我們擁有的速度最快的飛行器,飛1光年要多久
    一光年的距離在宇宙天體之間微不足道,天體之間的距離能達到上百億光年。但對於我們來說,一光年的距離能將我們難倒,旅行者一號作為速度最快的飛行器,至今還沒有飛出太陽系。即使這樣,他的速度也只有每秒10米。以這樣的速度,1光年需要跑3000萬年。整整3000萬年啊,要知道我們人類誕生的時間才不過幾萬年,真正發展出文明才只有幾千年的時間。科學家們也對這樣的速度感到絕望,但是他們依然在努力,火箭不夠快,就製造出新型的飛行器。
  • 同樣穿過大氣層,嫦娥五號返回會摩擦燃燒,發射時卻啥事也沒有?
    為什麼發射時不會被燒蝕?其實道理很簡單,速度差!當衛星返回地球時它的初始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由於角動量守恆與重力勢能效應,它的存速能力是很強的,也就是說即使到100千米高度,它速度仍然比第一宇宙速度小不了多少!
  • 怎樣才能快速飛出銀河系?垂直飛,只需要105萬年
    如果有天我們人類計劃飛出銀河系,那麼我們如果垂直於星盤飛行,是不是很快就能飛出銀河系,畢竟星盤的厚度只有2000光年,但是直徑卻超過了14萬光年,從理論上來講,垂直飛行,確實會更快的飛出銀河系。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不能混為一談,以目前我們人類的航天技術,飛出銀河系是不現實的。
  • 說火箭、宇宙飛船的都錯了
    別人拿著問題來問我,我也覺得是地球上的宇宙飛船火箭,超音速飛船等等……但是真實的答案卻不是這樣,說火箭、宇宙飛船的都錯了。事實正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一個下「水道井蓋」,是至今為止速度最快的一個人造物體,說起這個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下水道井蓋。
  • 在太空開一槍,子彈最終會飛到哪裡?美太空人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
    、第七宇宙速度,不過人類最常用的就是第一、二、三宇宙速度,其他宇宙速度現在幾乎用不到,因此在這裡重點講一下這三個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也被稱作環繞速度,簡單點說就是飛行器要想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不被地球引力吸引落到地面,必須達到這個速度,這個速度為7.9公裡/秒,像地球上空的衛星、空間站、宇宙飛船、太空梭、太空垃圾它們的速度都達到了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7.9公裡/秒,因此它們才能一直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
  • 什麼時候才能飛出銀河系?
    深邃的星空充滿了神秘感,我們渴望飛到太空中,去探索浩瀚的宇宙。然而,人類有限的宇航科技水平以及廣袤的空間阻礙了我們飛到更加遙遠的宇宙。人類最遠只涉足過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距離僅38萬公裡,這在宇宙尺度下近在咫尺。
  • 中國速度!
    「胖五」飛出我國運載火箭的最快速度 此次發射最大的看點是「胖五」將首次飛出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託舉探測器完全脫離地球引力,奔向火星。第二宇宙速度也稱為逃逸速度,達到這一速度的太空飛行器將成為圍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
  • 在地球上,用手電筒朝著天空照射1秒,這束光能飛到宇宙邊緣嗎?
    在地球上,用手電筒朝著天空照射1秒,這束光能飛到宇宙邊緣嗎?光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必須的,人類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趨光性,所以人們往往都比較喜歡光明,而厭惡黑暗,而在我們的現代文明的當中,光也成為了一種比較常見的東西,尤其是手電筒的出現,讓人們可以在黑暗當中前進。
  • 嫦娥五號返回器的秘密:大氣層邊緣再次跳起,打著水漂回地球!
    在距離地面120公裡時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秒)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像一顆彈頭扎入大氣層,隨後進行初次氣動減速。嫦娥五號下降至預定高度後,返回器調整姿態,在氣動作用下,再次向上躍出大氣層,到達最高點後開始滑行下降,之後返回器再次進入大氣層,實施二次氣動減速。在地面10000米上空打開降落傘,緩緩落地。
  • 迄今為止地球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是什麼?正確答案是:一個井蓋
    如果有人問起,迄今為止地球上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是什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第一時間聯想到火箭、超音速飛機之類的高速飛行器,然而如果你真是這樣認為的,那你就錯了。事實上,在1957年,由於計算失誤,人類創造出了一個206倍音速的核動力井蓋,它的速度遠遠地超過了地球上其它的任何人造物體,也就是說,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一個井蓋。
  • 第四宇宙速度有多快?
    引力的概念對人類認知宇宙起到了重大的影響,並且人類也開始一步步的探索宇宙,在發射探測器離開宇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宇宙速度」。通常情況下,我們談論的宇宙是「三大宇宙速度」,實際上還存在著「第四宇宙速度」,為什麼很少有地方提及「第四宇宙速度」呢?
  • 研究速度的科學意義
    現在跑百米的最好成績是9.63s,這意味著平均速度v=10.38m/s。跑馬拉松的最好記錄是2小時1分,即121min=7260s,而距離是42km;故平均速度v21km/h=5.8m/s。……交通運輸領域當然追求高速度,例如中國高鐵達到v=350km/h。2018年有報導說,中國研究團隊對高速飛機作風洞測試,該飛機從北京飛到紐約只用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