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探究活動《垃圾分類我知道》 | 牛奶盒大變身 | 課程故事

2022-01-05 劉凌幼教名師工作室

「綜合探究」活動是深圳實驗幼兒園「三人行」課程的核心組織形式,強調幼兒通過自主深度探究和合作多元探究的方式,通過立項、團討、探索、分享、展示的元素,提升經驗、理解世界。「課程故事」欄目將和大家一起分享關於「綜合探究」的課程故事,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本 期 推 薦 

綜合探究活動《垃圾分類我知道》

牛奶盒大變身


2020年9月1日,隨著《深圳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施行,垃圾分類的文化與精神猶如蒲公英播撒之勢傳播到我們的生活中,在深圳實驗幼兒園裡,也有一些變化正在悄然發生。課程源於生活,實驗幼兒園大一班的孩子們用「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多元表徵」的實踐過程 ,通過有探索、有觀察、有記錄、有分享,有合作和有展示的途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最終獲得直接經驗,並且將已獲得的垃圾分類已有經驗分享與影響身邊的小夥伴,發揮環保小達人的精神,並帶領著深圳實驗幼兒園全體師生、家長共同開啟了一場垃圾分類,資源再利用的環保大行動。

有一天,發生了一個故事,一個由牛奶盒引發的垃圾事件引起了很多小朋友的圍觀與持續熱議。小朋友對牛奶盒是否可以回收、怎麼回收產生了分歧。於是我們在區域分別投放了未清洗和已清洗的牛奶盒,孩子們每天都去觀察。

《牛奶盒實驗一:牛奶盒怎麼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朋友發現了牛奶盒的變化:產生蟲卵、發黴、發臭。由此孩子們堅定地認為:牛奶盒不清洗,不僅會汙染環境,還會影響再次利用,這樣就不能科學進行垃圾分類,造成資源浪費,需清洗才能回收並且廢舊利用。對於每周班裡產生的大量牛奶盒、針對發現的問題,老師與孩子們一起討論並得出回收方法:牛奶盒清洗完後需要晾曬,晾曬後需要投放到專門的垃圾桶,放到美工區

《牛奶盒實驗二:清洗牛奶盒》

通過牛奶盒實驗一,孩子們開始了清洗牛奶盒的探索之旅,並且有了自己的發現:

1.清洗牛奶盒時,只要午點有牛奶盒或者酸奶杯,小朋友都主動地清洗自己的牛奶盒。但是清洗牛奶盒的人太多了,有些小朋友清洗過程太長,水會打溼衣服,並且造成嚴重浪費,不環保。

討論得出:需要清洗牛奶盒管理員來做,3個人清洗最合適;有的孩子提出衣服容易弄溼,就增加了防水服。

2.晾曬時發現:有太陽的大型玩具因為人流太多,有時還會下雨,不適合晾曬。

討論得出:陽臺種植區有太陽,雨淋不到, 非常適合。

3.管理時發現:不僅管理員要知道,全班小朋友都需要學會,預防管理員不在沒人管理,如果有標識,就不用擔心了。

4.回收時發現:牛奶盒太多了,筐子裝不下,美工區快要變成唐伯伯的垃圾房了。

討論得出:需要科學回收。

《牛奶盒實驗三:回收統計》

回收筐、陽臺、美工區的牛奶盒也越來越多,大一班成了牛奶盒垃圾場。通過「壓扁收納統計法」「十字回收統計法」等實驗,孩子們得出便捷的收納方法,大大擴充了回收筐的容量。還在此基礎上討論開劈了新的區域:剪牛奶盒區;設置1號回收,2號美工區廢舊利用的分類垃圾筐。孩子們自己總結經驗,不斷優化清洗和回收牛奶盒過程,並且創作出了一套科學的清洗-回收流程圖。我們看到了他們的探究能力與創造能力得到提升。

《牛奶盒實驗四:回收再利用》

孩子們創意不斷,牛奶盒開始了各種大變身。由於之前班級能量加收站的成立,除了牛奶盒的回收,紙巾筒、雞蛋殼、廢舊筆、紙、塑料瓶等都一同進行了再利用。「廢舊利用的理念」已經深深的植入孩子們的心田,我們發現每每回顧環節,他們都積極主動的進行分享並要求展示出來,還有孩子要求回家可否拿兩個牛奶盒回家製作。

通過《牛奶盒大變身》的一系列探究活動,幫助孩子們提高了學習能力,學會了歸納整理,判斷思考,增強耐心;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工作的不易;認識到環保責任與義務;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環保氣質,從小為孩子種下環保的種子,為社會培養有品德的小公民,幸福自己,幸福社會。

- end -

欄目負責人 | 白小溪

文   稿 | 肖 燕

責   編 | 黃   悅

初   審 | 師菁雯

終   審 | 楊   梅

相關焦點

  • 紙尿褲牛奶盒是啥垃圾?鄭州垃圾分類宣傳進社區
    我市實行的垃圾「四分類法」分哪四類?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垃圾桶分別盛放哪一類垃圾?牛奶盒屬於哪一類?寶寶用的紙尿褲、平時常用的溼紙巾是什麼垃圾?……12月1日起,《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將正式施行。
  • [優秀案例]牛奶盒的秘密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我們許昌路第五小學環保小組的成員想通過科技實踐活動,讓大家了解牛奶紙盒的結構,參觀一次利樂包裝的工廠,知道利樂包裝的過程,通過學生探究一次牛奶紙盒,了解牛奶紙盒的性質,知道牛奶紙盒如何再利用,讓學生用牛奶盒製作一樣生活中的小用品,讓大家認識牛奶盒的特殊用途,呼籲大家在家能進行垃圾分類,不要把牛奶盒和普通紙質來及分在一起,有利於紙質來及回收再利用。
  • 牛奶盒是否需要洗乾淨才能扔 垃圾分類有哪些
    紙牛奶瓶是什麼垃圾分類牛奶盒屬於可回收物。熱點問答牛奶盒是否需要洗乾淨才能扔?牛奶盒是可回收物,牛奶等純流質的食物垃圾應直接倒進下水口。可回收物是指適宜回收利用和資源化利用的廢棄物,如玻、金、塑料、紙、衣。
  • 上海垃圾分類查詢平臺上誰「最火」?牛奶盒居首,塑膠袋其次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一周年。在這一年裡,你是否曾因為搞不清手裡的垃圾是哪一類,而請教過「生活垃圾怎麼分」這個官方垃圾分類查詢平臺?哪種垃圾是大家查詢次數最多的?6月30日,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發布了《「生活垃圾怎麼分」查詢平臺數據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平臺查詢量前十名依次為牛奶盒、塑膠袋、雞蛋殼、玉米棒、瓜子殼、蛋殼、粽葉、塑料、玻璃瓶、頭髮。
  • 垃圾分類進行時丨枸杞鄉:黨建引領激活垃圾分類新風尚
    今年以來,嵊泗縣枸杞鄉堅持踐行「黨建引領、群團聯動、群眾受益」,通過黨日活動、志願服務、群文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形式,激活垃圾分類新風尚。特色黨日活動寓教於樂「廢電池屬於有害垃圾,要是亂丟亂放的話,交關影響環境的。」東昇村的小廣場上,一場別樣的黨日活動正在進行。黨員們以卡片為道具,依次將手中畫有電池、牛奶盒等的「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活動還吸引了不少網格骨幹、東海漁嫂參加。大家通過實操演練,對垃圾的正確分類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 東莞市生活垃圾分類「五進」宣傳活動在寮步鎮舉行
    12月8日下午,東莞市生活垃圾分類辦聯合市文明辦、市委網信辦在寮步鎮舉辦市級生活垃圾分類「五進」宣傳志願服務活動。本次活動來到寮步鎮垃圾分類示範村藥勒村,帶著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走進企業,和企業員工玩轉垃圾分類新知識,線下現場活動與線上直播同步開展,讓企業員工在觀看精彩表演和參與遊戲互動中學會垃圾分類小技能。扔垃圾時只要動動小手做好分類,每個人都可以是變廢為寶的能手,共同守護好東莞的青山綠水。
  • 垃圾分類 快樂分享大手牽小手!這場黨支部活動有意思
    「我們為什麼要做垃圾分類啊?有誰知道答案嗎?」……1月12日,在成都市青羊區西華門集中辦公區的無人值守垃圾智慧分類站前,青羊區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黨支部的晏慧娟向小朋友們「靈魂拷問」道。當天,成都市青羊區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黨支部與青羊區天府幼兒園黨支部開展了「垃圾分類 ·黨員先行」支部共建活動,區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黨支部同志們向天府幼兒園的孩子們詳細介紹了垃圾回收的流程,並和幼兒園的老師一起展示投遞垃圾的方法。孩子們紛紛拿出洗乾淨曬乾淨的牛奶盒,投入垃圾回收袋中,並把「負重滿滿」的回收袋放入分類站,體驗了無人值守垃圾智慧分類站處理流程,垃圾分類,快樂分享。
  • 16所學校開設「垃圾分類」課程
    這是該校承辦的「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現場教學觀摩活動的場景。泰州市城管局、泰州報業傳媒集團、泰州醫藥高新區科教局等單位領導,以及來自高新區各學校的分管校長、課程教師等出席了當天的活動。據了解,該項目啟動後,泰州市城管局、泰州報業傳媒集團組織專業人士和部分學校教師,結合泰州地方特色和小學生年齡特點,編寫了「垃圾分類進校園」校本教材,通過校園課程開設,把垃圾分類知識種植到每個孩子心中,並通過「小手拉大手」等方式,讓更多家庭參與到垃圾分類這樣一個利國利民的活動中。
  • ...月亮灣幼兒園白馬湖分園開展以「科學回收牛奶盒」為主題的系列...
    少砍伐12棵樹;  減少二氧化碳排量3噸;  節省1.8噸鋁土礦;  節省垃圾填埋場地30平方米  ……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俞丹)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當你喝完一盒牛奶時
  • 垃圾分類準備好了嗎?「垃圾分類」進課堂 爭做環保小達人
    內容提要:連日來,我市各學校全面開展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通過班隊主題課、綜合實踐活動、學校科技節、文化節、校本課程,以及與相關學科結合等形式與途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教育活動,提升了中小學生和幼兒園小朋友對環境資源的認識,樹立了正確的垃圾資源觀。
  • 小紙杯,大精彩——荀梓幼兒園垃圾分類行動之玩轉牛奶杯
    通過垃圾分類小課堂、垃圾分類小製作等一系列活動,荀梓幼兒園的寶貝們對於垃圾分類又有了新的認識,在這場全民行動中,他們從自己做起,貢獻著小小的力量!  來看看,在這場「變廢為寶」的實驗中,荀梓幼兒園的寶貝是如何玩轉牛奶杯的吧!  隨著牛奶杯越攢越多,老師提出問題:這麼多的牛奶杯可以用來做什麼呢?
  •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方法探究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方法探究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城鎮建設》  作者:李增輝  2020/9/4 15:50:48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及人口數量的增長垃圾分類及垃圾處理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國環境,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在建設中逐漸認識到垃圾分類處理的重要性,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居民,進而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應加強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控制,並根據現有垃圾分類的方式對相關工作進行改進,進而提高我國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水平。
  • 這些小學生讓廢舊牛奶盒來了個魔法大變身!
    充滿創意的頭腦,靈巧的小手,在彩筆、剪刀、膠水、竹籤、鐵絲等的幫助下,孩子們變出了各種各樣的小物件,小城堡、小汽車、儲物箱、裝飾品、玩具……,令人腦洞大開,真是太有趣了。「我是一隻牛奶盒,我最終將回到可回收垃圾箱去啦!」,來自新世博學校的五年級學生龍淵浩,是個不折不扣的環保小小志願者。
  • 北京推出垃圾分類網課計劃三節課程
    修改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從5月1日起正式實施。疫情防控期間,如何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記者了解到,全市首堂垃圾分類網課已正式上線。海澱區城市管理委聯手區教委推出的「中小學生垃圾分類線上教育系列課程」已陸續登陸「海澱區中小學資源平臺」,中小學生足不出戶即可在家學習垃圾分類課程。
  • 地球的一半|牛奶盒只能歸為垃圾嗎?
    隨著垃圾分類在上海、北京等地逐步推進,「這是什麼垃圾」成了每日的靈魂拷問。但對於一些常見的物品,比如牛奶盒到底是哪一類垃圾,還是有很多人分不清楚。牛奶盒,也稱「紙基複合包裝」,是在紙的基材上,通過複合塑料膜、鋁箔等其他材料而做成的包裝。
  • 發明智能垃圾分類處理體系、奧特曼「變身」垃圾箱…… 看小學生...
    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是促進形成生活垃圾分類良好習慣的重要舉措。如何讓「小手」動起來,主動拉住「大手」?9月25日,在重慶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上,參會人員走進渝北區龍山小學了解學校開展垃圾分類的情況。
  • 中班 KIB2《我的牙齒》課程故事
    一所不可不讀的幼兒園「項目探究」活動是美泉偉才幼兒園課程的核心組織形式,強調幼兒通過自主深度探究和合作多元探究的方式
  • 我分類 我承諾|「小家」帶動「大家」 共同參與垃圾分類
    我分類 我承諾|「小家」帶動「大家」 共同參與垃圾分類 2020-12-17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小分類 大作用」垃圾分類我先行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小分類 大作用」垃圾分類我先行 2020-12-17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什麼、標準基本屬性 和課外活動有何區別
    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國中小學生文化基礎知識比較紮實,而創新實踐能力相對薄弱,必須切實加強對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補上實踐育人短板。  二是全面深化考試評價改革的迫切需要。加強和改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中考、高考改革的重要內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離不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一重要載體,必須搭建好綜合實踐活動平臺,提升並展示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