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什麼、標準基本屬性 和課外活動有何區別

2021-01-10 閩南網

  中新網10月30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指導綱要》)。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指出,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課程,不同於一般的學生課外活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有明確的課程目標,還要求對活動內容進行選擇和組織,對活動方式進行認真設計,對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科學評價等,具備作為一門課程的基本要素。

  資料圖:來自蘇州市東中市實驗小學的一百多位學生走進泰伯廟,通過答題、素質拓展訓練等寓教於樂的方式,探秘具有千年歷史的泰伯廟,感受當地歷史文化。中新社發 王思哲 攝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答問全文: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什麼樣的課程?它與語文、數學等學科課程是什麼關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生課外活動有什麼不同?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請介紹《指導綱要》出臺的背景及意義。

  答:《指導綱要》的發布意義重大,很有必要。

  一是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迫切需要。黨的教育方針明確要求,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國中小學生文化基礎知識比較紮實,而創新實踐能力相對薄弱,必須切實加強對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補上實踐育人短板。

  二是全面深化考試評價改革的迫切需要。加強和改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中考、高考改革的重要內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離不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一重要載體,必須搭建好綜合實踐活動平臺,提升並展示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是全面提高課程實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本世紀初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多年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面臨著不少問題,主要是對該課程性質、形態等缺乏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實施過程中盲目性和隨意性較大,迫切需要加強規範和指導。

記者:據了解,綜合實踐活動是本世紀初課程方案設置的一門新課程,《指導綱要》的研製挑戰較多。請介紹一下研製過程。

  答:為確保《指導綱要》的先進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研製過程中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廣泛調研。包括對有關地區和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典型經驗進行了實地考察和系統總結,為《指導綱要》研製提供了現實依據;對相關政策文獻進行了分析,特別是對2000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單獨或聯合印發的、要求在中小學開展專題教育活動的100多個文件進行了系統梳理,作為提煉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內容的直接參考;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9個國家或地區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相關課程設置與實施情況、最新發展動向等進行了研究,為《指導綱要》制訂提供了有益借鑑。

  二是專題研討。先後召開10餘次研討會,圍繞課程性質和基本理念、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活動形態與要素、學校課程規劃與教師指導,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專題教育、綜合素質評價的關係等關鍵性問題,進行了反覆研討,使《指導綱要》能在理論上站得住,實踐上行得通。

  三是徵求意見。召開由中小學教師、校長、教研員代表和有關高校、專業研究機構課程專家參加的座談會,聽取意見。通過網絡徵求各地中小學骨幹教師、教研員及大學基礎教育課程中心有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還書面徵求了各省(區、市)、中央有關部門(單位)的意見。提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進行了審議。在對各方面意見進行梳理、匯總的基礎上,對《指導綱要》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記者: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什麼樣的課程?它與語文、數學等學科課程是什麼關係?《指導綱要》對此有些什麼規定?

  答:《指導綱要》突出強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下幾個基本屬性:

  第一,它是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並列設置,從小學到高中,各年級全面實施,所有學生都要學習,都要參加。

  第二,它是跨學科實踐課程,注重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究、服務、製作、體驗中學習,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它可能涉及到多門學科知識,但不是某門學科知識的系統學習,也不同於某一門學科中的實踐、實驗環節。

  第三,它是動態開放性課程,強調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選擇並確定活動主題,鼓勵學生根據實際需要,對活動過程進行調整和改進,實現活動目的。課程實施不以教材為主要載體,不是按照相對固定的內容體系進行教學。在這一點上,與學科課程也有顯著差別。

  《指導綱要》強調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引導學生運用各門學科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科知識在綜合實踐中得到延伸、綜合、提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要在相關學科教學中進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學科實踐環節取代綜合實踐活動。

記者:學校除上課外,也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生課外活動有什麼不同?《指導綱要》對此有什麼規定?

  答: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課程,不同於一般的學生課外活動。《指導綱要》對課程目標做出明確規定,強調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必須圍繞課程目標進行,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勞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活動育人效果。

  考慮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跨學段性質,為便於操作,在提出總目標的基礎上,具體分為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四個方面,突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價值體認與踐行,並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分別提出學段目標。

  此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僅有明確的課程目標,還要求對活動內容進行選擇和組織,對活動方式進行認真設計,對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科學評價等,具備作為一門課程的基本要素。

記者:學校如何通過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來強化育人效果、實現育人目標呢?

  答:增強活動育人效果,對活動過程的設計、組織、跟蹤指導是關鍵。為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具體指導,《指導綱要》,提煉出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製作、職業體驗等主要方式,將課程方案指定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社區服務、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技術教育等)從活動方式角度進行了分類,規定了黨團活動要求,對各類活動方式的內涵和要素作了梳理和必要規範,為各類主題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提供了基本的理論框架。如社會服務主題內容可以各不相同(公益勞動、環保志願者等等),但都必須讓學生經歷發現服務對象及其需要、制訂服務活動計劃、開展服務行動、反思服務經歷、分享活動經驗等關鍵環節,才能收到應有的育人效果。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不能用「上課」的方式去「教」學生,而要成為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組織者、參與者、促進者。《指導綱要》還對活動準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教師如何加強指導給出了具體建議。

記者:十多年來,研究性學習一直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指導綱要》是怎麼考慮的?

  答:研究性學習是新一輪課改所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科課程,都要引導學生採取研究性學習方式進行,強化主動探究意識,培養科學精神。《指導綱要》中所強調的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研學旅行等,都是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形式,其他幾種活動方式,也都體現了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精神。如設計製作不是機械的動手操作,而要有創見,提高創意實現能力。

記者:《指導綱要》附件分類型、分學段推薦了152個活動主題,並對活動目標、內容、方式等做了簡要說明。請談談這方面的主要考慮。

  答:向學校推薦活動主題,主要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落實中央有關部門專題教育要求。當前黨中央和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環境教育、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都有充分的體現。二是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好地落地。調查中發現,不少學校感到活動類課程設計難度較大,不知道做什麼、怎麼做。為此,提供基本活動示例,加強對實施過程的具體指導,讓不會做的學著做,讓會做的做得更好,使該課程可操作、能落地。

記者:《指導綱要》真正落地,離不開基層學校和老師。對此,教育部有什麼要求?

  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意義重大,各地和學校要將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予以加強。

  一是多措並舉確保開設到位。各地和學校要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實施所需要的教師、場地設施、網絡資源、經費投入等,進行合理規劃和統籌安排,為所有中小學開齊開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提供必要條件。要建立健全指導教師考核激勵、課程實施過程督查、師生安全保障等機制,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順利實施。

  二是不斷提高研修水平。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指導綱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可利用資源,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深入研究具體活動內容和方式等,防止用上課方式「教」學生活動,不斷提升課程實施水平。教師培訓部門和教研機構要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兼職教師開展全員培訓,有針對性地組織相關研討活動,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專業支持。

  三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按照《指導綱要》精神,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管理和指導的機構及專業人員,推動建立校際間及學校與社會相關部門間的協作機制和資源共享平臺,推動實施以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情況為重要內容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並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各學校要明確實施機構和人員,強化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精心組織、整體設計和綜合實施。

原標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課外活動有何區別?教育部回應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提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脈搏——江蘇省泰州市鳳凰初級中學綜合實踐...
    依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撬動學校整體變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打通學校所有工作,創造了學校課程特色,取得了顯著成績,形成了月月有主題、科科有主導、生生有製作、位位有社團、人人有發展的良好格局,教師、學生大面積獲得國家級別、省市級大獎,學校的普高升學率上升了30個百分點,平均分上升了70多分,一所鄉村初中完美嬗變為名副其實的市直初中,影響力日益擴大。
  • 穀城縣舉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會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要求, 12月11日,穀城縣教研室組織鄉鎮教研員以及各鄉鎮初中、鄉鎮中心小學和農村中心小學、縣直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代表,在穀城縣城關鎮城內小學階梯教室,舉辦了全縣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研討會.
  • 2020年福建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招聘考試從教師應有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擇優錄取,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二、考試目標與要求1.考查考生對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教材[2017]4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考查考生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一般程序及策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成都市教育局:印發《成都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學校要統籌安排各年級、各班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課時、場地,允許和鼓勵師生從生活中選擇有價值的活動主題,選擇適當的活動方式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在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運用各門學科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科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延伸、整合、重組與提升。
  • 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在各類高等院校招生中的重要作用
    作為河南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家、高中指導部部長、河南省十大教改之星、教學標兵,我參與了河南省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室嶽宇巔主任組織的各層類骨幹教師培訓活動,和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家組一起,走進了各地市參與指導綜合實踐活動骨幹教師培訓,走進我們省各層類的高中深入調查研究,在參加河南省綜合實踐活動優質課、觀摩課、全國優質課比賽中,認識不少在綜合實踐活動領域的專家,代表河南省專家組參加了教育部組織開展的各層類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討交流會
  • 評價驅動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課程改革的亮點,雖然與其他學科課程同為必修課,但在課程理念、課程性質、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教師作用、教學空間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這樣的課程應該如何開展評價呢?圍繞核心素養改變評價目的。以學業考試為目的的評價往往以甄別和選拔為目的,在這樣的導向下,教學中多採取分數或等級評價,評價內容多為理論知識的記憶與理解……以培養核心素養為目的的評價取決於「培養什麼人」這一核心問題。從《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到《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頒布,均期望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這要求我們基礎教育評價應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突出評價對學生發展的價值。
  • 孩子們課外活動場所再添新選擇
    孩子們的課外活動場所,將再添新選擇。近日,市教育局公布了2020年台州市中小學綜合實踐達標基地、第五批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名單。以溫嶺市箬橫鎮第三小學「這裡」綜合實踐基地為例,作為我市2020年中小學綜合實踐達標基地、第五批示範性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學校近年來依託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溫嶺草編」,打造了以編織與非遺、編織與創意、融媒體實踐、STEAM實踐、信息技術實踐、質量研究實踐、圖書館課程和ROSE花藝等二十多門課程為基礎的「四區五苑」,帶給孩子們豐富的綜合實踐教育資源。
  • 行業觀察|勞動教育、研學實踐教育和綜合實踐究竟是什麼關係?
    勞動教育、研學實踐教育和綜合實踐是近兩年我們經常會聽到的熱詞,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文件,各地教育部門、學校、實踐基地也在積極落實,但大部分人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為三者所涉及的內容往往會有交叉,那麼他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 建昌街小學四四中隊開展暑假綜合實踐活動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充實暑假生活,煙臺市芝罘區建昌街小學四四中隊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開展了基本勞動技能鍛鍊、紙藝布藝等工藝品製作、「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垃圾分類宣傳等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  假期,輔導員利用暑期家長會做好宣傳動員,和家長們一起交流本次活動的目的,得到了全班家長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動參與面廣,班級44名隊員都參與其中。
  • 萊山區第七小學舉行「秋葉飄飄」綜合實踐活動
    此次活動不僅鍛鍊了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大大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更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認知能力,從而讓學生們更加熱愛大自然,願意去保護大自然,更加熱愛這多彩的世界。
  • 以綜合素質評價推動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進程
    新的評價體系重構了學生評價的內容體系,強調了綜合素養的綜合性和多元性,讓基礎教學的課程實現了跨學科、跨領域、可持續的有效整合,新的教育評價方向可以讓學生經歷有興趣的學習,有體驗的活動,親歷問題解決的過程,享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改造」的素質教育。
  • 剡湖街道中心學校開展美食綜合實踐活動特色教育側記
    在小籠包製作活動的基礎上,學校還拓展了烘焙實踐活動,讓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理論+實踐的設計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所以,作為拓展性課程,要先進行基礎理論知識培訓。為此,學校設計開發了「小小美食團」拓展性校本課程,包括小學部的「快樂小籠包」和初中部的「快樂烘焙」,專門編制了教材。烘焙教材內容為:追溯烘焙的歷史、了解烘焙特色、烘焙的技巧等。
  • 人大附中經開學校掛牌「北京市綜合實踐活動特色學校」
    近日,人大附中經開學校舉辦北京市綜合實踐活動特色學校展示暨第二屆小牛頓獎頒獎活動,當天的活動包括項目化學習成果展示、綜合實踐展示課
  • 裝配式房屋和活動板房有何區別?
    很多朋友認為輕鋼裝配式房屋就是活動板房,導致很多人都不相信輕鋼別墅。都認為輕鋼別墅不牢固,比不上傳統建築。今天小編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輕鋼裝配式房屋結構住宅與活動板房的區別在哪兒?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兩種房屋在材料上有何區別?
  • 在實踐活動中發揮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功能-浦東新區中小學德育工作坊...
    與會的夥伴們就梁莉老師的講座和盛琳老師的活動設計發言開展了熱烈的討論,圍繞家務勞動中學校有何作為的話題,基層的老師們分享了自己日常工作中對勞動教育的思考和實踐。 金山區海棠小學 龔瑾曄: 作為一線的班主任,在我剛接手一年級的時候,發現孩子們普遍存在勞動觀念意識薄弱,勞動能力差的現象。
  • 大學參加活動的獎勵學分有什麼用?看完這篇就懂了
    但是要評獎就要靠你一學期或者一學年內所有的課程了,全部拿到學分是前提,然後你的所有課程的成績還要足夠好,相應的換算成校務系統中的績點,一學期內或者一學年內你的綜合績點或者平均績點排名達到評獎的要求了,你才有機會評獎。
  • 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與研究
    且不說學生的自我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會失真,就是教師和同學的觀察及評價也會存在很大水分,以至於在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評價、體育與文藝活動評價中家長、學生、教師弄虛作假,評價的可信度和效果就更不能得到保證。(四)、學生的綜合素質不一定能全面的發展。
  • 課程的類型
    知識內容:(一)按照學科固有的屬性來劃分,分為學科課程和經驗課程1.學科課程(1)基本內涵:是一種主張以學科為中心來編定的課程,以文化知識為基礎,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的課程。(2)代表人物:孔子、誇美紐斯、赫爾巴特、斯賓塞等。
  • STEAM課程融合現代田園教育 成都蒲江開啟教育新實踐
    中國網5月18日訊(李小野)近日,成都市蒲江縣教育局在北街小學廣定校區舉行「STEAM課程在蒲江現代田園的教育實踐」啟動儀式暨培訓活動。蒲江縣教育局局長楊忠雲,教育局副局長羅國宏,副局級領導趙俊萼,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李超,STEAM教育評價專家委員會委員常麗梅以及全縣各學校校長、德育主任、學科教師、家長代表參加啟動儀式和培訓活動。
  • 綜合素質|綜合素質評價到底是什麼?高中生必看!
    綜合素質評價作為一個新詞,很多考生和家長還是不太明白,它對高考有什麼影響?綜合素質評價在什麼時候填寫?又由誰填寫呢?本文就為各位考生及家長一一揭開迷霧,讓您瞬間搞懂「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