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676分留守女孩報了北大考古,愛歷史也愛二次元漫畫

2020-12-26 澎湃新聞

鍾芳蓉。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近日,以總分676分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女孩鍾芳蓉備受關注。這不僅因為鍾芳蓉的高考成績很亮眼,也因為她是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全靠自覺的留守女孩,且她報考了在很多人看來頗為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

鍾芳蓉高中就讀於湖南耒陽正源學校,今年高考數學146分、語文130分、外語133分、文綜267分,各科成績均衡,從小就對歷史感興趣。

7月31日,鍾芳蓉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7月23日「放榜」當天,她在家查完成績後感覺難以置信,「覺得自己不可能考這麼高分」。

她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給了當時還在廣東的父母,父母高興不已,當天就盡力調整、交接了工作的事。24日和25日,鍾芳蓉的父母相繼從廣東不同地方趕回了湖南家中。

鍾芳蓉取得的好成績讓爸爸激動得落淚,也讓老師們激動不已。

7月23日晚,湖南耒陽正源學校的校長及50多名老師乘坐9輛車,帶著煙花炮竹來到鍾芳蓉家中報喜。漫天煙火點亮了鍾芳蓉生活的湖南耒陽餘慶鄉同仁村的上空,村裡熱鬧得像過年。

鍾芳蓉平時安靜內斂,不太愛笑但性格不錯。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不管是談及自己的高考成績,還是學習與課餘生活,她都很平靜,表達很簡潔。

她說,她的學習經驗是該玩玩、該學學,不要逼自己,也不要因為別人而感到壓力大,以一種平和的狀態聽老師的教導。

「課餘我喜歡閱讀、動漫、二次元,有時會畫畫。寒暑假我也是該玩玩,沒有特意去參加培訓,通常寫完作業就差不多了。」鍾芳蓉說。

由於喜愛歷史並被「敦煌女兒」樊錦詩的故事深深打動,鍾芳蓉最終決定報考北大考古學專業,希望成為樊錦詩先生的小師妹。

「樊錦詩先生給我的最大感動就是她為國家、為敦煌奉獻一切。」鍾芳蓉說,「以後我應該會去敦煌旅遊或者研究。」

外界有人擔心考古專業就業範圍窄、賺錢少,對此,8月2日鍾芳蓉告訴澎湃新聞,「我覺得我自己不需要很多錢,我父母有工作也不需要我掙很多錢回來給他們,所以對金錢看得比較淡。」

「這個孩子特別令人感動,她主動選擇了『冷門』的考古學專業。我們覺得像她這樣追求夢想、堅持所愛的同學現在很難得。她算是眾多考生中的一股清流。」北大一名在湖南招生的老師告訴澎湃新聞,前些天,北大招生組的老師向鍾芳蓉介紹了北大各個招考專業的情況,鍾芳蓉全面了解後,並沒有盲從選擇大眾熱捧的經管類專業,而是選擇了自己熱愛的考古學專業。

早在2017年,鍾芳蓉已與北大邂逅。那時,還在上高一的鐘芳蓉,通過學校組織的活動去了趟北京,並參觀了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多所高校。

鍾芳蓉當時就對北大未名湖的湖光塔影印象深刻,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成為燕園中的一員。現在,她很憧憬未來在燕園的生活。

平時沒考過這麼高分,查成績時覺得難以置信

澎湃新聞:你是什麼時候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績的?當時你在哪兒?什麼心情?

鍾芳蓉:

本來我最開始了解的情況是說,7月23日下午3點可以查成績,後來改成中午12點了。老師們知道改時間後,就聯繫我讓我查成績,我當時在家,查完成績後的感覺是難以置信,覺得自己不可能考這麼高分。

澎湃新聞:你平時在學校考試中一般排多少名?今年高考你屬於超常發揮,還是正常發揮?

鍾芳蓉:

平時考試一般在學校前三名。高考算是超常發揮吧,畢竟之前從來沒考過這麼高的分,之前也沒想過自己能考上北大或者清華。

澎湃新聞:網上很多人都在關注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去你家報喜、放煙花的報導,你是不是耒陽正源學校有史以來高考考得最好的學生?你是不是你們村有史以來考得最好的學生?

鍾芳蓉:

我不是耒陽正源學校有史以來考得最好的學生。我們學校之前有位叫劉凡犁的學長,2013年高考考了684分,是當年湖南高考理科第一名。

我家所在的耒陽餘慶鄉同仁村歷史很悠久了,並且村裡有重視教育的傳統,我算我們村近幾十年來在高考中考得最好的學生,但應該不是我們村有史以來考得最好的學生。

從小對歷史感興趣,選擇北大是因偏好考古

澎湃新聞:最初有報導說,你說可能去清華讀歷史專業,為什麼最終決定報北大考古了?

鍾芳蓉:

我開始是有在清華和北大之間猶豫糾結,畢竟兩所學校都特別棒。但最開始我應該也沒說確定要去清華,由於在專業考慮上我個人偏向考古,所以最後就選擇了北大考古學。

澎湃新聞: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歷史特別感興趣的?

鍾芳蓉:

我好像小時候就對歷史有興趣,喜歡翻看表姐的歷史課本。再後來,初中和高中的歷史老師都對我有引導,對我影響很大。

澎湃新聞:此前你對北大考古專業、對樊錦詩先生有哪些了解?

鍾芳蓉:

我最初對考古學了解不算很多,但近期和北大的老師聯繫交流過,再加上學校老師的幫助,我對考古學有了更多了解。今後我應該會讀研、讀博,然後從事考古研究相關工作。

對於樊錦詩先生,大概是2019年她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後,語文素材中經常出現有關她的事跡,我就開始了解她了。

樊錦詩先生被授予了「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她給我的最大感動是,她為國家、為敦煌奉獻著一切。而且,她將現代技術融入到敦煌保護當中,構建了數字敦煌,這讓我看到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融合的魅力。以後有機會的話,我應該會去敦煌看看,旅遊或者做研究。

我是留守兒童,但家人、老師都很關心我

澎湃新聞:此前你爸爸說得知你的成績,激動得落淚,你媽媽及其他家人知道你的成績後都有什麼反應?

鍾芳蓉:

家人都感到非常驕傲和開心吧,弟弟到處跟人誇「我姐很厲害」。他一直覺得我很厲害,總向別人誇我,有點誇大事實的那種誇。我爺爺奶奶見老師來家裡報喜,也非常開心,覺得很驕傲。

澎湃新聞:你爸爸說,他一直在外打工,你平時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一直在學校住讀,是這樣嗎?

鍾芳蓉:

是的。我爸媽一般在廣東工作,我和弟弟從小主要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但日常我們和爸媽之間也會聯繫,有時候是發微信,有時候打電話。我平時住學校,在學校裡不能用手機,但可以通過公共電話跟他們聯繫。

平時爺爺奶奶也都很關心我,為我付出了很多。住校後,我基本每半個月回一次家,每次回家爺爺奶奶都會準備很豐盛的菜。

我要補充的是,我是留守兒童,但我們家不是貧困戶,所以學習、生活並沒那麼艱難,且老師們也像家人一樣陪伴、關心著我。

該玩玩、該學學,課餘愛閱讀、動漫和二次元

澎湃新聞:平時你爸媽會關心你的學習情況嗎?

鍾芳蓉:

還好。我爸媽不怎麼給我壓力,讓我盡力就好。

澎湃新聞:你學習的動力主要來自哪裡?

鍾芳蓉:

應該是身邊有一些優秀的人為我樹立了好榜樣,每年都會有已畢業的優秀學長學姐回學校給我們分享他們的經歷、大學生活等。另外,我自己覺得,在獲取知識過程中能收穫快樂。

澎湃新聞:你的寒暑假一般怎麼度過的?會和弟弟去父母工作的城市團聚嗎?

鍾芳蓉:

寒暑假基本在家,我和弟弟去找爸媽一起過的日子不多。比較特別的一年是,我高二的暑假爸爸在家,他帶我和弟弟一起去了長沙動物園。

高二的暑假,鍾芳蓉和弟弟在長沙動物園合影。

大多數的寒暑假我都是在家該玩玩,寫完作業就差不多了,沒有特意去培訓。課餘愛好閱讀,因為也喜歡動漫、二次元,有時我會畫會兒畫。不過,因為是自學的,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所以畫得不算很好。

澎湃新聞:你有沒有一些獨特的學習經驗或方法?有沒有傳授給弟弟?

鍾芳蓉:

要說獨特的經驗,大概就是該玩玩、該學學,不要逼自己,也不要因為別人而感到壓力很大。以一種平和的狀態聽老師的教導,一般就沒問題了。

弟弟今年下半年就上初三了,有點調皮,不算很愛讀書。由於我之前一直在學校住讀,所以一般也沒有管他的學習。希望他有一天自己能突然意識到學習很重要,然後開始變得愛學習。

澎湃新聞: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憧憬與計劃?在大學想收穫些什麼?

鍾芳蓉:

對大學生活、美麗的校園,以及老師和同學都充滿期待。希望在大學裡收穫的有很多,畢竟過程最重要,最想收穫的是上大學過程中的這份經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高考676分留守女孩選北大考古專業 父親回應:她金錢看得淡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8月1日,鍾芳蓉的爸爸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得知女兒想報考考古專業時,他去問了村裡的大學生,別人說這個專業很冷門,就業狹窄還賺錢少。
  • 高分報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沒錢途,如今被數十個省份考古大佬寵
    這些天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名湖南高考女孩刷屏了她來自衡陽耒陽,一個湖南小縣城她今年高考考取了676分高分她的校長等50多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她報考沒「錢」途的北大考古專業明明有很多就業「錢」景很好的專業她為什麼偏偏選取「最冷門」的考古?676分!全省文科第四名!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貴州省文物考古所所長周必素:看到...
    鍾芳蓉「高考676分」、「留守女孩」、「北大考古」……近日,當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系的消息傳開後,立即引來了眾多的不解與熱議,許多網友紛紛表示「沒錢途」。她說,考古就是不斷發現的過程,挖出的碎片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場景和狀況,可對當時的社會歷史進行復原,故要求邏輯嚴密、證據鏈充分,因此考古人必須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踏踏實實。如對女孩鍾芳蓉產生影響的樊錦詩先生,就為了研究敦煌而一生紮根大西北。其實,通過周必素的人生經歷,也可以看出她的職業認同。
  • 報考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生,收到50斤禮物,網友:萬千寵愛於一身
    前不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鍾芳蓉,以676的高分卻報考北大考古系,雖引起巨大爭議,但也引為一段美談,堪稱傳承者之一。臨近開學節點,她先後收到了來自全國9家博物館、考古所寄來的禮物,合計重達50斤,網友直呼:「萬千寵愛於一身!」鍾芳蓉是來自湖南的一位農家女孩,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外出打工,讓她成為了「留守兒童」。
  • 「考古女孩」入學北大 希望安安靜靜讀書
    「考古女孩」鍾芳蓉入讀北大:想去故宮逛逛,不想受到過多關注9月1日,北大迎來3300多名前來報到的2020級本科新生。今年該校共錄取了4326名本科新生,他們將分批次陸續抵達燕園。 據北大招辦透露,今年被錄取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同學出生於2005年,今年剛滿15周歲。今年,共有4對雙胞胎攜手走進北大,開啟新的學習生活。
  • 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郭襄過生日啦!
    還記得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高考成績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的熱議嗎?不少網友質疑學考古沒「錢」途,但更多網友力挺女孩追求自己的夢想,更是惹得整個考古圈紛紛送上大禮,網友戲稱仿佛是大宗派在團寵新入門的小師妹。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這位年入8億的第一畫家也送女兒去了這個系
    近日,留守女孩報名北大考古系,網友們炸開了鍋:「計算機少年年薪201萬,北大高分女生卻去學考古?」「為什麼不學金融?」留守女生報名北大考古系北大則出面表示:「願你找到畢生所愛。」你怕不是對考古系有什麼誤解?考古系擁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它揭開了全人類的存在之謎。
  • 留守女孩讀北大考古系,你憑什麼替她不值?|考古學|北京大學|敦煌|...
    考上北大考古專業的女孩鍾芳蓉,這幾天頻繁擠進熱搜榜,可重點似乎並不是她文科676分的傲人成績,而是她曾為「留守女生」的身份。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考古界燥起來了高考放分那天,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一家激動壞了,她考出了676分的高分。
  • 報考北大考古學留守女孩:歷史成績不算突出,數學最好,老師對她報...
    「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留守學生」、「報考北大考古學」是鍾芳蓉身上最受關注的標籤,有人對她的選擇不理解,也有人為她的理想而感動。8月2日,鍾芳蓉發微博稱自己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選擇考古,當晚就收到了樊先生的籤名自傳和書信,此外還有多所考古研究院送去祝賀禮物後,不少網友直呼:「簡直是郭襄過生日啊」「考古圈團寵來了」。
  • 北大!高分!考古!每個驚嘆背後是獨立的精神和堅強的個性
    最近,「高分報考北大考古女生」受到極大關注。她的名字叫鍾芳蓉,湖南耒陽人,她以676分的高分報考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系列光環都加持在了她的身上:湖南省文科第4名;至少有10個省份的考古圈聯動,為她送上祝福、書籍和考古工具;北京大學發文稱「歡迎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就連鍾芳蓉的「偶像」樊錦詩先生也親自作出回應,勉勵她不忘初心
  • 繼清華「詩詞女神」武亦姝後,我又迷上了北大「考古界郭襄」
    而今年,對湖南耒陽的鐘芳蓉來說更意義非凡。不只是因為她斬獲湖南省文科第四的好成績,更因為出其不意報了冷門的考古專業。留守女孩!北大考古!文科學霸!鍾芳蓉身上自帶的吸睛標籤,瞬間在網際網路掀起山呼海嘯,話題閱讀迅速高達4億。
  • 「考古就是田野挖土」?北大考古學家告訴你學考古是怎樣的體驗
    近日,高考成績676分的湖南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引發社會關注。有人為其以高分選擇「冷門」專業感到遺憾,認為學考古將來就是「田野挖土」,不僅沒「錢」途,還要風裡來雨裡去,很累很苦。在北大讀考古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是否真的沒前途?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冶金考古專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黨委書記陳建立。
  • 「考古就是田野挖土」?北大考古學家告訴你學考古是怎樣的體驗?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記者魏夢佳)近日,高考成績676分的湖南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引發社會關注。有人為其以高分選擇「冷門」專業感到遺憾,認為學考古將來就是「田野挖土」,不僅沒「錢」途,還要風裡來雨裡去,很累很苦。在北大讀考古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是否真的沒前途?
  • 樊錦詩自傳責編講述樊錦詩與湖南留守女孩通信細節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好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發網友熱議,鍾芳蓉在個人微博表示,她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當時鐘芳蓉已經想要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了,樊錦詩老師通過北大的老師了解到了女孩受她影響想要報考北大考古學的消息。」陳葉說,鍾芳蓉的故事被報導後,樊錦詩和顧春芳也都很感動,都覺得有必要鼓勵一下鍾芳蓉,經過商量,兩人決定給鍾芳蓉贈送一本籤名版的《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
  • 「考古女孩」鍾芳蓉入讀北大:想去故宮逛逛,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據北大招辦透露,今年被錄取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同學出生於2005年,今年剛滿15周歲。今年,共有4對雙胞胎攜手走進北大,開啟新的學習生活。在新生人群中,有一個戴著黑帽子、留著齊耳短髮,身穿淡藍色襯衣、牛仔褲的女孩,就是此前備受關注的「考古界團寵」鍾芳蓉。來自湖南耒陽的鐘芳蓉,8月27日接受央視採訪時,還扎著馬尾辮。
  • 留守女孩報讀北大考古學,她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考出文科676分,校長率領50多名老師連夜報喜的故事,成為網際網路上的溫情一幕。不料,社交媒體上卻有網友以權威面目出現,對她橫加指責,僅因其填報志願時選擇了北大考古學專業。(8月1日 中國青年網)風餐露宿、冷門偏門、擇業面窄代表了社會上對考古學的刻板印象。
  • 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
    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時間:2020-08-20 23: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 根據各家媒體報導,報考北大考古系的女生鍾芳蓉收到了9家考古所寄來的禮物,9個包裹重達
  • 綿陽考生謝瑞傑被北大考古系錄取 「發現未知,比佔有物質更快樂」
    高考文科成績645分綿陽南山中學學生謝瑞傑被北大考古系錄取他說——讀書讀到新奇的話,就像泥沙裡挖到寶一樣;看到一幅非常美的畫,就算只有一筆,也會有發自靈魂的讚美;發現未知的快樂,是一種比佔有物質更加深沉的快樂。」當謝瑞傑的父母知道他被北大考古系錄取的消息後,第一反應是震驚,然後便跟兒子調侃起來:考古是不是跟《盜墓筆記》裡寫的一樣?
  • 考古女孩鍾芳蓉今日到北大報到:想去故宮逛逛
    被譽為「考古界團寵」的鐘芳蓉也於上午入燕園報到。上午9點左右,鍾芳蓉來到北大邱德拔體育館排隊,這裡是迎接本科新生的「首站」。在報到前,鍾芳蓉剪了短髮,匆忙辦完各種手續,便消失在人群中。她告訴北青報記者,此行赴京是跟同學結伴而來,沒有父母的陪伴,希望大學期間能夠潛心學習專業知識,不被外界過多打擾,她還說,接下來,最大的心願是去故宮逛逛。
  • 河南女狀元高考676分,從不上輔導班,曾立志上清華北大
    3年前,河南就有這樣一個意志堅強的女孩吳錚,從不上輔導班,卻夢想要上清華北大,最終從86餘萬河南考生中脫穎而出,以676分摘得2017年河南省文科狀元,如願考上北京大學光華學院。吳錚的優秀遠不如此,她的班主任在採訪中,就這樣評價她:「吳錚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特別勤奮,也是非常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