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北大!高分!考古!每個驚嘆背後是獨立的精神和堅強的個性

2020-12-12 瀟湘晨報

最近,「高分報考北大考古女生」受到極大關注。她的名字叫鍾芳蓉,湖南耒陽人,她以676分的高分報考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

一系列光環都加持在了她的身上:

湖南省文科第4名;至少有10個省份的考古圈聯動,為她送上祝福、書籍和考古工具;北京大學發文稱「歡迎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就連鍾芳蓉的「偶像」樊錦詩先生也親自作出回應,勉勵她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念書。

當人們沸沸揚揚地討論著鍾芳蓉是否應該高分報考考古這個「冷門」專業時,我們把焦點放到了這位湖南考生的另一個身份上——留守女孩。

父母外出打工7年,

每年最多回來兩次,

她從6年級開始在校寄宿,

一個月回家一次…

據鍾芳蓉爸爸講述,鍾芳蓉不到一歲時便由爺爺奶奶帶著,他和孩子媽媽外出打工,每年最多回來兩次。在他的印象裡,女兒從小自律,成績優異,學習上從沒讓家人操過心。「她中考成績也很好,有一些免費的學校讓她去,她也不去,選了她後來讀的高中,因為這個學校學習氛圍更好。她一直都很有主見。」而讓鍾芳蓉爸爸遺憾的是,自己每年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過少,沒有參加過一次家長會。「她媽媽是初中學歷,我是小學學歷,我們也教不了她什麼,但是沒想到她這麼爭氣,她喜歡歷史也跟她性格安靜有關,她比較能沉下心去學習。」

在那些能夠依靠自己

找到成功之路的人們當中,

總能看到獨立的精神和堅強的個性!

對於考生來說,面對多個可選項,上哪所大學、選擇什麼專業,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體現。就自己專業選擇,鍾芳蓉此前曾表示:「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父親鍾先生坦言擔心過,「但我們還是相信她,讓她自己做選擇」。再樸實不過的回應,卻是對專業選擇最好的理由。現在還有多少這樣的「追夢人」?身處貧困家庭,留守女孩鍾芳蓉的填報考古專業,是從容、自信的表現,這樣的選擇難能可貴,應該被尊重,更值得我們豎大拇指。現代快報 曹玉兵

由留守女孩變成高考高分學霸,

鍾芳蓉的逆襲讓很多留守孩子

看到了光明與希望。

然而回歸現實,

她的路能否讓更多孩子複製?

鍾芳蓉是足夠幸運的,這種幸運或許來自她的家庭、她的老師和她本人的努力。事實上,還有很多留守兒童因為與父母長期分離,與其他孩子比起來,他們缺乏親情關愛和有效監護。有的孩子會因此出現某些心理健康問題,甚至遭受意外傷害等。當網友在為鍾芳蓉的勵志故事而齊聲喝彩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到她背後一大批同樣身份的留守兒童,關注這些孩子的生存狀況,多想想辦法幫他們擺脫生活和學習中的困境,同時,儘可能從根源上減少迫使兒童留守在農村老家的機會。工人日報 龔先生

人民時評:給留守兒童更多制度關愛

守護留守兒童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社會工作。留守兒童不是一個模糊群體,而是無數鮮活個體。他們中,有的亟待物質救助,有的呼喚心理疏導;有安全教育的需要,也有權益維護的訴求。實現因人施策的「精準關愛」,有賴專業力量的投入。去年7月份,民政部聯合教育部等10部門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其中一大亮點,在於要求村(居)民委員會一級設立「兒童主任」,鄉鎮(街道)一級設立「兒童督導員」,並分別明確了兩類崗位職責。據民政部介紹,目前全國共有62萬名兒童主任和4.5萬名兒童督導員實名上崗,並且這一隊伍還在持續壯大,共同守護近700萬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編輯:王迪

責任編輯:劉燁燁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來源: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報考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生,收到50斤禮物,網友:萬千寵愛於一身
    前不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鍾芳蓉,以676的高分卻報考北大考古系,雖引起巨大爭議,但也引為一段美談,堪稱傳承者之一。臨近開學節點,她先後收到了來自全國9家博物館、考古所寄來的禮物,合計重達50斤,網友直呼:「萬千寵愛於一身!」鍾芳蓉是來自湖南的一位農家女孩,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外出打工,讓她成為了「留守兒童」。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這位年入8億的第一畫家也送女兒去了這個系
    近日,留守女孩報名北大考古系,網友們炸開了鍋:「計算機少年年薪201萬,北大高分女生卻去學考古?」「為什麼不學金融?」留守女生報名北大考古系北大則出面表示:「願你找到畢生所愛。」你怕不是對考古系有什麼誤解?考古系擁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它揭開了全人類的存在之謎。
  • 留守女孩讀北大考古系,你憑什麼替她不值?|考古學|北京大學|敦煌|...
    考上北大考古專業的女孩鍾芳蓉,這幾天頻繁擠進熱搜榜,可重點似乎並不是她文科676分的傲人成績,而是她曾為「留守女生」的身份。怎麼,家庭不那麼富裕的「留守孩子」,難道就沒有忠於熱愛的權利?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考古界燥起來了高考放分那天,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一家激動壞了,她考出了676分的高分。
  • 高分報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沒錢途,如今被數十個省份考古大佬寵
    她的經歷和選擇都在顛覆著尋常人的理解在師資力量和學習環境都遠不如大城市的條件下她是如何考取這麼高的分數的?喜歡歷史 衷於愛好高分女孩填報北大考古專業網友驚嘆「沒錢途」成績出來之後,有高校招生老師相繼上門進行填報志願諮詢,最終,鍾芳蓉選擇填報了較為冷門的專業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引熱議,貴州省文物考古所所長周必素:看到...
    鍾芳蓉「高考676分」、「留守女孩」、「北大考古」……近日,當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京大學考古系的消息傳開後,立即引來了眾多的不解與熱議,許多網友紛紛表示「沒錢途」。正因如此,也常常有考古專業的大學生,畢業後就轉行不幹了,很是遺憾。周必素在清理墓志銘「現代人生存壓力大,學生們選擇專業時考慮就業前景和收入等,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周必素說。網友質疑的另一個原因,則是與辛苦的工作和低收入不同,考古專業的學習十分辛苦。這,也得到了周必素的認同。
  • 留守女生選擇考古專業 動了誰的奶酪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一邊是考古圈的喜悅,另一方則是來自網友的「擔憂」:不富裕家庭的孩子為什麼選擇一個「極其冷門又不賺錢」的考古專業?有網友認為,考古專業註定不是大富大貴的行業,窮苦人家的孩子還是要多考慮現實因素。
  • 湖南676分留守女孩報了北大考古,愛歷史也愛二次元漫畫
    這不僅因為鍾芳蓉的高考成績很亮眼,也因為她是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全靠自覺的留守女孩,且她報考了在很多人看來頗為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鍾芳蓉高中就讀於湖南耒陽正源學校,今年高考數學146分、語文130分、外語133分、文綜267分,各科成績均衡,從小就對歷史感興趣。
  • 報考北大考古學留守女孩:歷史成績不算突出,數學最好,老師對她報...
    「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留守學生」、「報考北大考古學」是鍾芳蓉身上最受關注的標籤,有人對她的選擇不理解,也有人為她的理想而感動。8月2日,鍾芳蓉發微博稱自己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選擇考古,當晚就收到了樊先生的籤名自傳和書信,此外還有多所考古研究院送去祝賀禮物後,不少網友直呼:「簡直是郭襄過生日啊」「考古圈團寵來了」。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談及父母哽咽了:一年才能見一次父母
    最近出現的留守女孩也是這樣,她大學報了北大考古專業,一年才能回家見一次父母,說到「父母」她幾次哽咽含淚,幾次都想哭泣,可是還是偷偷忍住,她說父母對她的支持,她沒辦法回報,而她虧欠父母的終究也還不上了。確實父母總是支持子女做任何決定,只求子女好,只求子女能夠開心。
  • 繼清華「詩詞女神」武亦姝後,我又迷上了北大「考古界郭襄」
    不只是因為她斬獲湖南省文科第四的好成績,更因為出其不意報了冷門的考古專業。留守女孩!北大考古!文科學霸!鍾芳蓉身上自帶的吸睛標籤,瞬間在網際網路掀起山呼海嘯,話題閱讀迅速高達4億。別說她姐吃驚,連北大歷史系畢業的董倩也一臉錯愕,馬上用笑聲掩飾出乎意料。然而,更反常的還在後頭。當談到報志願,鍾芳蓉告訴記者,學考古是自己花了短短幾分鐘的決定。爸爸媽媽、老師同學,事先誰都不知道。而這一重大人生決定背後,僅僅只是因為心裡喜歡,從小對歷史感興趣。
  • 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
    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時間:2020-08-20 23: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 根據各家媒體報導,報考北大考古系的女生鍾芳蓉收到了9家考古所寄來的禮物,9個包裹重達
  • 「考古就是田野挖土」?北大考古學家告訴你學考古是怎樣的體驗
    近日,高考成績676分的湖南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引發社會關注。有人為其以高分選擇「冷門」專業感到遺憾,認為學考古將來就是「田野挖土」,不僅沒「錢」途,還要風裡來雨裡去,很累很苦。在北大讀考古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是否真的沒前途?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冶金考古專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黨委書記陳建立。
  • 「考古就是田野挖土」?北大考古學家告訴你學考古是怎樣的體驗?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記者魏夢佳)近日,高考成績676分的湖南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引發社會關注。有人為其以高分選擇「冷門」專業感到遺憾,認為學考古將來就是「田野挖土」,不僅沒「錢」途,還要風裡來雨裡去,很累很苦。在北大讀考古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是否真的沒前途?
  • 留守女孩報讀北大考古學,她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考出文科676分,校長率領50多名老師連夜報喜的故事,成為網際網路上的溫情一幕。不料,社交媒體上卻有網友以權威面目出現,對她橫加指責,僅因其填報志願時選擇了北大考古學專業。(8月1日 中國青年網)風餐露宿、冷門偏門、擇業面窄代表了社會上對考古學的刻板印象。
  • 高分女生選考古好不好,聽聽專業的人怎麼說?
    原標題:高分女生選考古引發各方熱議近日,高考成績676分的湖南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引發熱議。有人為其以高分選擇「冷門」專業感到遺憾,甚至擔心她未來不好找工作。對不少人來說,考古學是一門冷僻、小眾的學科。學考古好不好?考古學真的那麼「高冷」嗎?考古系學生畢業後就業情況怎麼樣?
  • 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郭襄過生日啦!
    還記得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高考成績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的熱議嗎?不少網友質疑學考古沒「錢」途,但更多網友力挺女孩追求自己的夢想,更是惹得整個考古圈紛紛送上大禮,網友戲稱仿佛是大宗派在團寵新入門的小師妹。
  • 北大女學生包麗自殺去世,生前遭男友精神摧殘和折磨
    通過這些聊天記錄,我們可以看到,包麗已經完全被男友控制,對男友的要求百依百順,當事男生向包麗提出了許多滅絕人性的要求,其中包括要包麗做絕育手術,將切下的輸卵管交給他,這些慘無人道的要求已經完全超出了正常男女關係的範疇,給包麗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摧殘,在重重壓力之下,走上絕路。
  • 綿陽考生謝瑞傑被北大考古系錄取 「發現未知,比佔有物質更快樂」
    謝瑞傑和高中班主任尹冰合影。高考文科成績645分綿陽南山中學學生謝瑞傑被北大考古系錄取他說——讀書讀到新奇的話,就像泥沙裡挖到寶一樣;看到一幅非常美的畫,就算只有一筆,也會有發自靈魂的讚美;發現未知的快樂,是一種比佔有物質更加深沉的快樂。」當謝瑞傑的父母知道他被北大考古系錄取的消息後,第一反應是震驚,然後便跟兒子調侃起來:考古是不是跟《盜墓筆記》裡寫的一樣?
  • 北大女生包麗死亡,生前疑遭男友精神控制,精神獨立才能活出人樣
    作者|貓眼日前據報導,北大女生包麗(化名死亡,在腦死亡幾個月後她依然還是離開了我們。幾個月前她服藥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一個北大的才女緣何自殺?也成了網友試圖解開的謎。事後,包麗家屬發布的包麗與男友聊天記錄顯示,包麗自殺前很可能遭受了男友的精神控制。包麗生前疑遭男友精神控制。包麗是北大的一名大學生,男友是一位學長,學長相貌俊朗,能力突出,任職於學校的學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