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
8月15日是日本二戰投降日,日本內閣成員再有人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也是自2016年以來,首位在二戰投降日參拜靖國神社的現任內閣成員。
日本《朝日新聞》15日報導稱,日本內閣最年輕的環境部長小泉進次郎(39歲)15日上午8時前進入靖國神社,參拜持續約15分鐘,之後未回答記者提問直接離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雖然未親自前往靖國神社,但還是通過代理的方式向靖國神社供奉「玉串料」(祭祀費)。路透社援引一名執政黨議員的話稱,安倍沒有親自參拜,是擔心激怒中國和韓國。
《朝日新聞》注意到,上次有安倍內閣成員在日本戰敗日這天參拜靖國神社,還要追溯到4年前。2016年8月15日,時任總務相的高市早苗和時任奧運相的丸川珠代前往靖國神社參拜。
據悉,小泉進次郎每年都會在二戰投降日參拜靖國神社,他在2019年通過內閣改組首次成為安倍的內閣成員。
作為安倍內閣最年輕的成員,小泉進次郎自上任伊始就備受外界矚目,也被視為有望接替安倍的有力人選之一。
小泉進次郎的父親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也是他的政治繼承人。小泉純一郎在2001年至2006年執政期間,曾6次參拜靖國神社,多次引起中韓兩國不滿。
自2013年以來,安倍晉三連續8年沒有參拜靖國神社,但同時連續8年向靖國神社供奉了祭拜費用。不過,除了在日本戰敗日之外,在去年的秋日大祭時,安倍曾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個別內閣成員和部分國會議員參拜了靖國神社。
今年春天的例行大祭期間,安倍也曾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向靖國神社供奉名為「真榊」的祭品,日本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也供奉了祭品。
對於日方屢次向美化侵略戰爭和殖民侵略的靖國神社獻祭品一事,韓國外交部曾表示,韓國政府對此深表遺憾,並敦促日本領導層正視歷史,以實際行動反省歷史,展現改善韓日關係的意願。
時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耿爽也曾回應稱,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徵,供奉有14個對那場侵略戰爭負有嚴重罪責的甲級戰犯。
日方一些政要的做法再次反映了日方對待侵略歷史的錯誤態度。「我們敦促日方切實信守正視反省侵略歷史的表態和承諾,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15日,《人民日報》刊發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署名文章《正視歷史才能贏得尊重》。文中指出,日本曾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人員財產損失和深重災難。對於日本來說,以史為鑑,與中國建立並永遠保持和平與繁榮的友好關係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