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治癒癌症背道而馳!肝癌患者千萬不要陷入這個誤區!

2020-12-16 健康界

有一位覓友在覓健APP上發帖:


對於癌症,過度治療是種原罪。


在爸爸走後,我時常會和媽媽討論起這樣一個問題,對於爸爸的癌症,我們是不是治療過度了?


爸爸一得病,我和家人就確定了這樣一條原則:要給爸爸用最好的藥,減輕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我們一直在尋求最新的治療藥物,治療也一步步地向好的方向轉變,可後期治療產生的併發症卻要了爸爸的命。 


現在想想,也許不這樣過度治療,不追求什麼最新最好的藥,從常規基本藥物用起,沒準爸爸不會那麼難受,我們也能夠再多陪伴他幾年。

我們期望著疾病被治癒,期望著竭盡全力救助自己,可卻常常如這般不經意間深陷「過度治療」的大坑中。


過度治療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1967年流行病學家傑克·溫伯格的調查,不同地區對於同一疾病的治療方式有所不同,並且並不完全依照臨床指南。2008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將過度治療定義為:過量的或花費過高的治療


而腫瘤患者過度治療的現象更為常見!基於「精準治療」的理念,每個腫瘤患者的治療各有不同,雖然已有對應的指南或專家共識給予診療規範和建議,但仍有許多患者的治療並不完全依照指南推薦,而超出了預期治療規範,出現了過度治療。


舉例說來,有些覓友為了根治癌細胞在做完肝切除手術後又加以介入、放療、藥物輪番上陣,可一番折騰下來,癌細胞沒有完全抑制,反而把患者的身體整垮了,免疫力不斷下降,使患者未能獲得生存獲益的情況下,更甚之帶來了許多痛苦。盲目追求徹底治癒的最終後果是「反噬」自己,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


圖片來源:攝圖網



外科手術、放療、化療被成為癌症治療的「三板斧」,但並非一定適合所有的患者,在這些治療中,也會因為過度的治療反而促進了病情惡化,一般來說,過度治療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將病灶部分的肝切除是肝癌根治性方式之一,但由於病灶周圍可能還存在著一些微小病灶暫時未被發現,因而部分患者出於「防患於未然」的想法希望能夠擴大病灶切除範圍。可是,這樣的行為會導致肝臟中很多正常的組織被無故清除,給患者的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值得所有人反思的是,這樣的「一刀切」所帶來的後果是一勞永逸的有效治療,還是無法預計的身體傷害。所以,更應當以自身狀況為前提,早期患者及符合肝切除適應症的患者可適當進行肝切除手術;中晚期患者若無法滿足手術切除的條件,應選擇更加有效的方案,不盲目追求手術治療。



強行追求放化療不僅不能夠實現原本「治癒」的希望,反而會促使病情惡化,臨床上許多老年患者的死亡正是由於過度治療的副作用和傷害所導致。比如,肝癌患者已合併有腹水,肝功能差,仍進行介入治療,導致患者的肝功能逐漸衰竭,身體愈發虛弱;患者白細胞過低堅持進行化療,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骨髓抑制。


這些不良後果往往沒有可逆轉的局勢,身體一旦被拖垮,是難以被挽回的。



近些年來,肝癌的治療逐漸發展,許多新的藥物確實給患者帶來了許多獲益。但有部分患者會盲目嘗試一些暫時仍未在肝癌領域明確研究進展的藥物,或嘗試其他癌腫的新藥物。無法得知這樣的做法是否能真的出現好的效果,在追求穩妥治療的情況下,依賴專業醫生的判斷,優先選擇療效確定的治療藥物。



目前並未有任何偏方能夠真正治癒偏方,也沒有證據表明偏方對肝癌治療有效。而大多數偏方都是來路不明的「神醫」分享,偏方使用的藥材往往不在有關部門正式的監管範圍內,相關的毒副作用也不明確。很多「偏方」並不救命,甚至因為各種副作用而加速疾病的進展。


所以患者一定不要輕信所謂的偏方、秘方,特別是含有毒性中藥的方子,一旦誤服,悔之晚矣!



我們會發現過度治療出現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患者和家屬都被「以癌症為中心」的觀念誤導了,過分強調清除癌細胞、消殺腫瘤,卻未真正照顧到患者自身的感受,過多的關注癌症,卻沒有關注到患癌症的那個人。反反覆覆的不同治療使患者千瘡百孔、疼痛交加,回首看來,這樣的生存現狀是否真的是患者所追求的呢?


圖片來源:攝圖網


常說到癌症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治療癌症過程中所產生的併發症。對於癌症病人來說,電解質紊亂、腹瀉、高燒、低鉀血症這些對正常人扛一扛就度過的小症狀,卻往往會導致癌症病人的死亡。過度的治療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更是患者機體免疫力的削弱,一旦出現任何風吹草動,無法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統,也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崩潰了。


多照顧一點患者的感受,多與醫生溝通具體的治療方案,多考慮多方的見解,謹慎下決定,以此真正讓患者實現自身的生命價值。

相關焦點

  • 哪些癌症難治癒?醫生直言:有3種癌症死亡率較高,應提前預防
    可見癌症的厲害之處,但是說實話,癌症並不是完全無法治好的,有些癌症病情發現早,且惡化程度低,積極地配合著了恢復的可能性很大。也有一些癌症,對身體損害大,治療的難度大,很難治癒。,而且治癒的可能性很低,堪稱是癌症之王。
  • 肝癌也是拖出來的,早期頭部或會給出「提醒」,不要視而不見
    肝癌,可以說是人體器官中最致命的一種癌症,中國每年因為肝癌而死亡的人數多達數十萬,佔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50%以上。當人體的肝臟被癌細胞佔領時,它不會發出較為明顯的症狀,這樣就導致很多人因為不能及時發現病情而失去生命,儘管如今的醫學水平已經很發達了,但是對於肝癌來說,想要治癒是非常難得,很多晚期肝癌患者接受手術後五年內的存活率僅有12%左右,這個比例是非常低的。而早期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高達90%,可見及早地發現癌症,就能有效地延長生命。
  • 得了癌症就是「死刑」?這3種癌症,還有治癒的希望
    很多人一聽到癌症就十分恐慌,認為癌症沒有治癒的可能,患病就宣布了死亡,也沒有必要浪費金錢去對抗癌症,基本上是徒勞無功的,這是大部分人對癌症的認知,加上很多謠言傳來傳去讓人們對癌症的恐懼程度越來越高,會想盡辦法去預防,但是依然有人不慎出現了這些疾病。那麼,得了癌症是否就治不好呢?
  • 這個器官最容易默默「黑化」 晚期患者還有救嗎?
    由於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即使「生病」了,它也還能正常工作,但實際上,癌變正在默默地進行,以至於常有患者發現時就已經是中晚期了,因此肝癌也常常被稱為「無聲的癌症」。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主任文天夫教授表示,晚期肝癌並不是「沒救」了,從單藥治療到聯合治療,醫學的發展、新療法的獲批給肝癌患者帶來了好消息。
  • 經常通宵加班,25歲女子查出肝癌!除熬夜外,95%的肝癌患者都有這特徵
    95%的肝癌患者 都有B肝感染背景 像小芬這樣把慢性B肝拖成肝癌的人不在少數。 但李波教授介紹,「並不是每個人的肝癌都會照此發展,有些患者甚至沒有經歷肝硬化這一步,就直接到肝癌了。
  • 正確保健眼部很重要 千萬別陷入這4大誤區!
    在現在高速發展的社會,因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大多數人面對電腦、手機等對眼睛造成傷害的設備,很容易造成近視眼等症狀,那麼大家在平時做眼睛保健的時候,有哪些誤區呢?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跟隨小編來看看吧。 正確保健眼部很重要,千萬別陷入這4大誤區!
  • 癌症患者內心獨白:我拖垮了一家人,我不想活著了
    有目擊者稱,死者懷疑是癌症晚期,因不堪病痛或不願拖累家人才做此選擇。 60多歲林老伯近一年多時間裡,一直過著夢魘一樣的生活。 他被診斷為鼻咽癌,放療、化療,周而復始,先後經過了30多次放療後仍然出現肝癌轉移,肝損害。
  • 癌症患者需要忌口嗎?癌細胞能不能餓死?腫瘤患者營養有什麼認知誤區
    我國腫瘤患者營養認知誤區比較多,最為主要的 4 個誤區是忌口、偏食、餓死腫瘤、營養促進腫瘤生長。 美國癌症協會及ESPEN推薦參照人體每日攝取推薦量向腫瘤患者提供微量營養素,此劑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亦適用於正接受化療和放療的腫瘤患者,並可以提高治療耐受性;應注意避免使用大劑量的微量營養素。
  • 李詠患癌去世,「癌症」可以預防和治癒嗎?
    第五是前列腺癌;第六是胃癌,這也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三的癌症;第七是肝癌,全球範圍內,肝癌在男性中更常見,每38名男性中就有1人罹患肝癌,在女性中為每111名中有1人;第八是宮頸癌;第九是白血病;第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癌症查到越早越容易治療,一旦患有癌症,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命。統計顯示,在所有癌症中,胰腺癌、腦癌、食道癌、肝癌和皮膚癌這5種癌症是容易錯過,但發展速度最快的癌症。
  • B肝患者切忌亂用藥,這些誤區你中招了嗎?
    殊不知這裡面大有學問,許多B肝患者都走進了誤區。 誤區一:不該用藥時用藥 肝功能正常的B肝病毒感染者叫做B肝病毒攜帶者,B肝病毒感染者中相當一部分是B肝病毒攜帶者,尤其是兒童和少年,處於免疫耐受階段,此時對於各種治療均無應答,各種治療用藥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 提個醒:和癌症患者一起吃飯,注意3個方面,對彼此都有利
    近年來癌症的發生率是越來越高,以往的情況人們一旦聽到患有癌症,都會認為一定是沒有救的。不過隨著現在醫學技術的發展,有些癌症還有治癒的機會。現在很多人對於癌症還有一定的誤解,認為某些癌症是有一定的傳染性的。
  • 肝癌不是「死亡宣判」!4類藥療法一定要掌握,高效延長生存期
    聽到肝癌,很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很可怕」,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卻非常之少。肝癌,是指發生於肝臟的惡性腫瘤,大部分的肝癌屬於原發性肝癌,即有確切的誘發因素。雖然癌症不可治癒,但是,肝癌也並非絕症,只要治療及時,是可以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的。而癌症的發生40%~50%歸因於吃。
  • 癌症患者應不應該「辟穀」?「辟穀」能治癒癌症嗎?—抗癌管家
    如今,辟穀的功效也越來越被神化,有的人說辟穀能夠殺死癌症患者的癌細胞,甚至還出現了辟穀治病的公司,培訓費用高達兩三萬。那麼,癌症患者能靠辟穀治癌嗎? 我們先來看一則近期「辟穀治病」打臉的新聞:黑龍江一位26歲的男子在一家康養中心進行辟穀治病,節食54天,每天只喝三次水,最終英年早逝。這位男子不是病死的,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
  • 最全腫瘤患者的飲食指南
    加上腫瘤細胞在分化增殖要比正常細胞快很多,這也意味著癌症患者還需要消耗比正常狀態下更多的能量。 02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的後果 劉莉醫生介紹,癌症患者營養不良會在細胞水平、生理水平、心理水平等多個方面帶來消極影響。
  • 都看看,癌症患者的福音!功德無量!
    會上,青島農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宋愛英女士說:在十幾年的研發過程當中,接觸到很多癌症患者,像化療啊,治療不好的這種情況下,找我們用牛樟芝這個產品的,有自願使用的有100多例。這100多例當中有肝癌、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的還有胰腺癌,膀胱癌的,也有胃癌的!但是數量最多是肺癌的,效果也是相當突出明顯!
  • 腫瘤標誌物是癌症「信號」?先走出這些誤區!
    腫瘤標誌物必定能幫我們揪出癌症嗎?  不一定。  腫瘤標誌物應用到臨床治癒上,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 敏感性:即某種標誌物對於某種腫瘤存在的百分比比例非常高;  2 特異性:即能夠區分腫瘤患者以及健康人群,僅在特定腫瘤患者身上存在。
  • 發現癌症之前好好的,為什麼治療半年去世了,醫生終於說實話了
    沒想到這一查竟是肝癌晚期,家人哭著問醫生還有什麼辦法,醫生便給出了化療的建議。沒想到好景不長,張大爺病情還是日漸惡化,半年後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張大爺兒子很氣憤,來醫院前至少能吃能睡,做了化療,半年人就沒有了,如果不治肯定還能活久一些。我們都知道化療是治療癌症的常用手段,但為什麼張大爺接受化療後,這麼快就去世了呢?
  • 癌症的早期症狀 這些症狀警惕成為癌症
    其實癌症在早起完全是可以進行預防治療的,但是有大部分的人根本沒有察覺到這些變化,有很多疾病也是可以治癒的,也是因為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最後成為了癌症,那麼有哪些症狀會引起癌症呢?快跟小編一起去看一下吧,有這些症狀千萬要小心。癌症現在已經是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在早起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及時的去做好預防,體檢檢查身體健康。
  • 為什麼說,癌症患者後5年很重要?5年不復發,就算是治好了嗎?
    而癌症復發通常在是在五年內,很少在五年後復發,因此五年這個時間段顯得尤為重要。什麼是五年內生存率?五年內生存率並非部分人所理解的接受手術後只能活五年,前面也說了癌症存在二次復發的可能,因此五年內生存率主要成為了醫生用來評估癌症患者術後的生存情況和治療效果的指標。不同的癌症肯定存在著不同的五年內生存率,例如癌中之王胰腺癌和「懶癌」甲狀腺癌肯定是有區別的。
  • 菸民都活到90歲了,肝癌為什麼不肯給年輕人一個的機會?
    前幾天我遇到一個患者,病床上的他膚色發黃,眼睛裡寫滿不甘:「老天爺真是作弄人,我也沒做過什麼昧良心的事,不抽菸不喝酒,沒什麼壞習慣,才36就得了肝癌。醫生,你說我還治得好嗎?」最近幾年,患肝癌的人是越來越多,也能明顯感受到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肝癌發生的典型過程應該是肝炎、肝硬化再肝癌,而許多肝癌年輕患者和他一樣並未像這樣慢慢地發展,沒有任何不適,突然間就發現肝癌晚期了。我趕緊鼓勵他要對抗癌治療有信心,我們國家的5年生存率現在提升了,有人得了癌症照樣能活十幾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