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需要忌口嗎?癌細胞能不能餓死?腫瘤患者營養有什麼認知誤區

2020-12-13 騰訊網

據疾控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近5年惡性腫瘤平均發病率340.26/10萬,算下來,差不多每300人中有1人發病。

統計顯示,肺、肝、胃、結直腸、食管等惡性腫瘤,已經連續多年位列年死亡率前5位。

我國腫瘤患者營養認知誤區比較多,最為主要的 4 個誤區是忌口、偏食、餓死腫瘤、營養促進腫瘤生長。

一、患有惡性腫瘤,怎麼評估自己的營養狀況?

1.食慾、進食量:最近一周內的食慾及進食量有無下降;

2.體重:近一個月到三個月內乃至半年內體重有無下降;

3.頭暈乏力:是否貧血;

4.長期發熱:發熱伴有代謝消耗增加;

5.疼痛:長期疼痛影響食慾及進食;

6.吞咽困難、哽咽感:進食的質和量會下降;

7.胸、腹腔積液:伴有體內蛋白質的丟失;

8.雙下肢水腫:常因低蛋白血症所致;

9.噁心嘔吐超過一周,伴隨進食量的下降,長期的便秘腹瀉等。

二、怎麼樣補充營養

蛋白質的最好來源是魚、家禽、瘦紅肉、雞蛋、低脂乳製品、堅果、堅果醬、幹豆、豌豆、扁豆和大豆食品,儘量少食用加工肉。

推薦脂肪供能應佔全日攝入能量的20~35%,在一些特殊疾病治療中可達到45%。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對不存在胰島素抵抗者,可參考一般人群標準,碳水化合物供能佔總能量的50%~65%。

但在體重下降並伴胰島素抵抗者,若碳水化合物較高會加重血糖負荷,進而增加高血糖所致感染風險,故碳水化合物供能應佔總能量的40%或更低。

美國癌症協會及ESPEN推薦參照人體每日攝取推薦量向腫瘤患者提供微量營養素,此劑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亦適用於正接受化療和放療的腫瘤患者,並可以提高治療耐受性;應注意避免使用大劑量的微量營養素。

三、腫瘤患者為何會營養不良?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指出,我國住院腫瘤患者中、重度營養不良發生率高達58%,營養不良發病率最高的10大腫瘤依次為食管癌、胰腺癌、胃癌、 腦瘤、結直腸癌、白血病、肝癌、肺癌、膀胱癌及卵巢癌。

化療藥物可以直接影響新陳代謝,或引起噁心、嘔吐、腹瀉、口腔炎、味覺改變、胃腸道黏膜損傷、食慾減退以及厭食而間接影響營養物質的攝入,在腫瘤引起代謝異常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重機體營養不足。

我國是一個腫瘤大國,腫瘤發病率仍然在上升,惡性程度高、營養不良重 的腫瘤佔絕大多數。由於腫瘤發病譜、認知誤區、抗腫瘤治療等多種原因,導致我國惡性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高,治療率低一方面,我國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顯著高於發達國家;另一方面,我國臨床營養學科建設、腫瘤患者得到營養治療的比例卻明顯落後於發達國家,腫瘤營養治療任重道遠。

四、營養治療的作用是什麼?

營養治療的作用不僅僅是改善營養狀況,治療營養不良,而且直接或間接殺傷腫瘤,提高臨床效果,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同時節約醫療費用 。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營養治療的價值,作用,讓患者康復更好,更快,而且還更節省費用。

腫瘤營養專家預測,如果將我國腫瘤患者的營養治療率由目前的29% 提高到50% ,我國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將至少提高5%,腫瘤治療整體費用將至少節約5%。因此,營養治療應該成為腫瘤患者的基本治療,成為腫瘤的一線治療。

一位腫瘤患者說,吃起來吧戰友們!她在手術後三個月就通過學習認識了營養對腫瘤患者的重要性。而且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證明身體在攝入各種營養成分後變得越來越好!加油吃,努力吃,把菜市場裡的新鮮食品輪流吃個遍,一定會對你有好處的!

相關焦點

  • 腫瘤患者的飲食如何營養搭配?
    ,如何吃,是否需要忌口,怎樣吃得健康又享受……談癌色變,許多癌症患者會改變既往飲食習慣,如何吃是大多數患者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宅在家的日子,科學飲食,將有助於癌症康復。癌症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常見的癌症有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等。不同癌症、不同疾病階段以及不同狀況下,對營養的需求均不同。總體而言,良好的營養對於癌症治療和癌症康復至關重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能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防止營養不良及癌症惡液質的發生,改善預後和生存質量。
  • 癌症患者不吃不喝,切斷癌症的供能,真的能餓死癌細胞嗎?
    「供能」確實有可能「餓死」癌細胞,但這裡的「餓死」並不是真的通過少吃東西就能做到,而是通過藥物或者手術的方式,阻斷腫瘤的血液供應。  腫瘤並不具備自身的消化系統,即使是消化道裡的胃癌腫瘤和腸癌腫瘤,它的營養供應仍舊來源於血管,而非你吃下去的食物。少吃東西無法餓死癌症,保證營養才有機會戰勝癌症。  阻斷血流、減少新生血管生成來精確讓癌細胞「挨餓」,在臨床上顯示出了一定療效。
  • 腫瘤患者為何會常見骨瘦如柴?補品抗腫瘤嗎?喝湯營養是否最營養
    ​一、腫瘤患者為何會常見營養不良 我國腫瘤患者營養認知誤區比較多,最為主要的 4 個誤區是忌口、偏食、餓死腫瘤、營養促進腫瘤生長。 比如從治療層面,腫瘤患者往往要同時接受多種治療方式,化療常常引起噁心、嘔吐、腹瀉、味覺改變、食慾減退,放療常常導致食管出現炎症性改變、消化道攝入、吸收減少、患者營養狀況惡化。而其他的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也都或多或少地有類似的副作用。​ 腫瘤的治療影響了營養的攝入,同時患者還需要消耗比一般狀態更多的能量。
  • 11個腫瘤患者常見營養誤區,專業營養師幫你辨真偽
    營養良好最重要的原則是膳食的平衡和多樣化,營養不足及過剩都屬於營養不良。三、不吃飯能「餓死」腫瘤細胞嗎?不能。有人認為不吃東西可以讓腫瘤細胞沒有能量生長,繼而被「餓死」,然而,「餓死」腫瘤細胞恐怕不是簡單不吃飯就能做到的。
  • 癌症患者要斷糖?這份飲食指南教你怎麼吃
    他說,現在康復期的腫瘤病人越來越多,而針對他們的營養誤區也很多,比如不合理的忌口、餓死腫瘤等等。錢江晚報記者請浙江省腫瘤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宋靈蘭為大家詳細解讀這份指導。限制精製糖的食用量可額外補充魚油曾幾何時,有一種觀點非常流行:「糖」會滋養癌細胞,所以癌症患者要完全斷「糖」,最終「餓死」癌細胞。其實只要稍加分析,就會發現這個觀點站不住腳。癌細胞需要碳水化合物沒錯,但正常細胞同樣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 癌症患者需要忌口嗎?腫瘤醫生:4類食物最好遠離,影響治療
    癌症是一種高消耗性疾病,很多患者的死亡都與嚴重營養不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日常照顧癌症患者,為他們準備即營養又可口的飲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絕大多數癌症患者都需要接受化療或者放療,這些治療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胃口,使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來對抗疾病。
  • 最全腫瘤患者的飲食指南
    家屬也可以幫助記錄飲食史(吃了什麼? 隔多久才吃? 最近一周/月食物攝入的情況,胃口是否發生改變?)患者的感覺(如噁心、疼痛、消化不良)、不喜吃什麼等。通過細緻的觀察和記錄,可以很容易發現是否有營養不良的風險。 當患者出現攝食量下降,不能維持正常營養需求及健康體重時,請儘快聯繫主治醫生,進行專業評估確定是否營養不良。
  • 你吃的食物中有黃油嗎?黃油是什麼油?哪些食物有黃油?腫瘤患者能吃嗎?
    主要原料是各種植物油,然後添加一部分動物油和一些添加劑改善口感,不過這個製造過程需要以氫化法使混合的油脂從液體轉化為固態,這就會產生反式脂肪酸。這種物質並不是人體必需的,所以長期進食理論上是肯定沒有什麼好處的。黃油有什麼價值呢?
  • 「雞蛋是發物 腫瘤患者不能吃」系謠言
    此外,還有說「雞蛋是發物,腫瘤患者不能吃」都是不可信不可傳的謠言。   對於癌症這個威脅人類健康的「超級殺手」,大家已不再陌生。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380萬,死亡人數約229萬,發病率及死亡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不過,我們也不必談「癌」色變。
  • 癌症患者能不能吃發物?醫生老實說:真正該忌口的是3樣食物
    「醫生,我得了癌症能不能吃發物?」相信大多數的癌症患者都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得了癌症之後,身體本來就虛弱,因此,很多的癌症患者平時總是小心翼翼的,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的。那麼,癌症患者能不能吃發物?得了癌症之後,忌口對病情的恢復確實是有好處,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有的癌症患者因為發物,導致平時生活中的雞鴨魚肉都不敢再吃,那麼身體就會出現問題。
  • 癌症患者應不應該「辟穀」?「辟穀」能治癒癌症嗎?—抗癌管家
    如今,辟穀的功效也越來越被神化,有的人說辟穀能夠殺死癌症患者的癌細胞,甚至還出現了辟穀治病的公司,培訓費用高達兩三萬。那麼,癌症患者能靠辟穀治癌嗎? 我們先來看一則近期「辟穀治病」打臉的新聞:黑龍江一位26歲的男子在一家康養中心進行辟穀治病,節食54天,每天只喝三次水,最終英年早逝。這位男子不是病死的,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
  • 胃癌病人試圖餓死腫瘤,瘦到60斤!醫生痛心:抗癌秘訣就四個字
    別讓「餓死腫瘤」的悲劇重演 其實醫學上確有「餓死」腫瘤的說法,不過並非我們所理解的方式。 我們知道腫瘤是從周圍血管中汲取養分的。醫學上所說的「餓死」腫瘤,是通過藥物抑制腫瘤新生血管,或者阻斷相應的供血分支,從而切斷腫瘤的營養來源,讓腫瘤缺血壞死。
  • 靠食物能不能消除腫瘤?不吃會不會餓死腫瘤?醫生闢謠來了
    這期又到了網友的問題解答內容了,承接上文,依舊是涉及了關於人們熱議的癌症話題,有一位網友詢問:我在一些健康養生的文章中看到什麼可以通過餓來殺死體內的癌細胞。不僅是這位網友很疑惑,很多人內心也是疑點重重,如此難治癒的癌症,靠食物能消除腫瘤,真的能依靠簡單的節食就能抵擋嗎?下面就來聽聽醫生怎麼說。首先就是這位網友看到相關內容是來自一項科學研究,在患者正常的接受治療時,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分別採用「模擬禁食」和一般的飲食。
  • 腫瘤患者真正該忌口的,是這6類食物
    確診腫瘤之後,很多人的生活變得更「精緻」了,原本的無肉不歡、宵夜不斷、不舍剩菜、營養不全……現在,不良飲食習慣漸漸改善,注重營養搭配,也開始講究忌口:大豆不能吃、老母雞不能吃、魚不能吃、牛羊肉不能吃……其實這些都能吃,真正要忌口的是這6類食物。
  • 北大腫瘤醫院專家:癌細胞被小蘇打「餓死」距應用尚早
    癌細胞,竟被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了》刷屏微信朋友圈。由於文章來源是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民眾陷入了一片狂歡!新聞一出,瞬間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而癌症患者更將其視為救命稻草,甚至有患者直接從四川飛到了杭州。但是對於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道腫瘤內科專家、主任醫師張曉東來說,她對於如此標題黨的媒體很是氣憤!
  • 癌細胞會和正常細胞爭奪營養,癌症患者該怎麼辦?飲食上牢記5點
    惡性腫瘤是嚴重的疾病,而且惡性腫瘤細胞會長期影響到正常細胞的生長,有一大部分的癌細胞還會爭奪細胞營養,因此就會導致患者營養不良,甚至是身體消瘦的情況。但是即便要補充營養,癌症的患者也要從多方面進行注意,合理的補充營養才能避免影響到身體健康。
  • 癌症患者不能吃發物?一篇文章告訴你真相
    但是癌症能不能治得好,不是一概而論的,要看癌症的類型、分期等各方面的因素。像前列腺癌、甲狀腺癌、早期乳腺癌、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癌等,5年生存率基本都可以達到90%以上,前提是發現及時,早期診斷,科學治療。
  • 腫瘤患者如何飲食?3個階段合理搭配,營養到位還能提高免疫
    腫瘤患者經過手術、放化療治療後,抵抗力弱且伴有食欲不振和營養不良,期間需調整好飲食結構,合理補充營養才能耐受住放化療對身體帶來的副作用,那該如何飲食。治療期的腫瘤患者如何飲食?1、手術前患者手術前消化系統功能健全,此時儘可能地補充各種營養素,如維生素、糖類、無機鹽、微量元素和蛋白質以及脂肪等。只有補充足夠營養才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防止出現惡病質。身體全面吸收營養對手術耐受力強且預後好。但消化道腫瘤患者不能正常經口飲食,可適當營養治療。中重度營養不良時可採取管飼。
  • 癌症患者,飲食要注意什麼?哪些發物不能吃,或導致病情加重?
    在術後或者化療後,保證身體營養充足,可以幫助患者對抗腫瘤,對治療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如果醫生在術後跟患者有叮囑過,哪些食物不能吃,就一定要嚴格遵守,一般情況下,需要忌口的食物,都會跟癌症患者具體病情相關。
  • 小蘇打能否餓死癌細胞 鹼性水多喝反無益健康_中國婦女報<20161010...
    近日,浙江大學兩位教授團隊發表的一項「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的研究成果,令人歡欣鼓舞,更是被一些癌症患者視為救命稻草。專家指出,所謂用小蘇打來治療腫瘤,是採用介入方法進行注射治療,並非飲用含有小蘇打的水;而且此項研究僅針對中晚期的原發性肝細胞肝癌,對於其他腫瘤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何時能成為一種成熟、常規的治療項目,目前還無法確定。而喝鹼性水、吃鹼性食物既不能改變體質,也不能預防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