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踏浪謹防溺水 泉州這15處危險海域請小心

2020-12-16 廈門網

  夏季踏浪謹防溺水

  臺商區海上見義勇為工作室人員將快艇固定在海邊,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廈門網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 碧海藍天,沙灘島礁,泉州有漫長的海岸線,風景迷人。夏天到了,不少人喜歡前往海邊遊玩,但往往忽略了安全問題。近期,國內發生多起溺水事故,安全問題再次引發關注。記者從泉州海防支隊了解到,我市沿海有15處危險海域,市民前往遊玩時須注意安全。

  溺水事故緣何頻發?如何儘量避免這類悲劇上演?一旦不慎溺水該如何處置?連日來,記者走訪多處危險水域,並採訪相關部門和專家,提醒市民遊玩時注意自身安全。

  案例夏季到來溺水事件增多

  5月28日晚,在秦皇島市盧龍縣某村,一名六年級學生在水庫溺水身亡。

  5月16日下午,陝西延安子長市欒家坪中學對面河裡,五名中學生下河遊泳,一人不慎滑入水中,另外四人下河營救,其中一個會遊泳的男孩現場救出兩人,另外兩人不幸溺水身亡。同一天,河南潢川縣小潢河內,五名學生下河遊泳全部溺亡。

  5月13日10點多,在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康美校區旁東溪河段處,一名男子在河邊收漁網時不慎落水。由於水域較複雜,救援人員歷經5個多小時才將人帶回岸上。可惜的是,該男子已無生命體徵。

  5月6日下午1點多,在筍江橋下,一名14歲的少年與同伴玩耍時不慎溺水,一旁的救生志願者及時下水施救,將少年救上岸,所幸沒有生命危險。

  走訪危險就在身邊有人不以為然

  在礁石間嬉戲應注意安全,避免被礁石劃傷或滑落水中。

  連日來,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危險水域,對這些水域存在的危險進行了解梳理。

  面對勸導遊客不耐煩

  位置:沿海月亮灣、龜山灣、白沙灣

  6月4日下午4點多,記者來到泉州臺商投資區月亮灣沙灘,不少遊客在海邊玩耍。進入沙灘的位置,設有不少警示標誌,提醒遊客注意安全。在一些特別的海域,還設置了「海水漩渦,注意安全」的警示標誌。沙灘上,臺商區海上見義勇為工作室的隊員正在巡邏,對超過警戒線的遊客提醒勸導。海面上,相關單位還設置了浮標,防止遊客超越警戒線。

  在附近一工廠上班的陳女士帶著子女來海邊遊玩,兩個孩子看到大海都很興奮,一直往海裡衝去。雖然陳女士在一旁跟著,但兩個小孩子站在水裡,水深已經沒過胸口。在救援隊員的提醒下,陳女士才將兒女往岸上帶。記者詢問,沒有帶救生器具萬一發生危險怎麼辦,陳女士笑著說,大人在一旁看著,不會有事。

  記者觀察發現,不少下水的家長,只是給孩子戴上遊泳圈,就讓孩子自己玩。在龜山灣,海上的礁石較多,一對男女在礁石上跳來跳去,嬉戲打鬧,非常危險。

  「最近來海邊的遊客不是很多,但仍有不少人不聽勸導下水遊泳,並超過警戒線。」臺商區海上見義勇為工作室的張先生說,有時候他們多提醒兩句,遊客還會很不耐煩。

  未攜帶救生設備直接下水遊泳

  位置:青山灣、西沙灣

  6月4日下午5點多,在崇武青山灣景區,幾名年輕小夥未攜帶任何救生設備,直接下水遊泳。「海上浪這麼大,雖然水性好,但也要做好防護,以免發生意外。」遊客吳女士說,她不會遊泳,就不敢帶著孩子下水。過了一會,年輕小夥從海上返回沙灘,記者上前詢問他們,為何不戴救生設備就下水。「我們經常來這裡遊泳,情況很熟悉,而且水性也好,不會出問題的。」幾名年輕小夥笑著說。

  崇武海上救生志願者大隊隊長李志煌介紹,在救援當中,有時候會碰到一些對自己水性很有信心的遊客,他們沒有攜帶救生設備,可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就很危險了。

  在月亮灣,小孩子戴著遊泳圈獨自戲水,存在安全隱患。

  救生圈不規範成為戲水玩具

  位置:金沙灣、黃金海岸、衙口景區

  在金沙灣、黃金海岸和衙口景區,在海裡遊玩的小朋友中,有不少沒有安全防護措施,有的則只戴了遊泳圈。有的遊泳圈還是各種卡通造型,小孩子坐在遊泳圈上,如果一個大浪打過來,很容易側翻在海中。

  圍頭海上義務救護隊隊長吳聰敏表示,遊泳圈與救生圈執行的國家標準是不一樣的,救生圈是起救生作用的,它具有很多附屬功能;而遊泳圈被定義為水上玩具,執行的只是玩具標準。遊泳圈容易破損漏氣,塑料表面遇水溼滑,較難抓握。因此,如果是在遊泳館的淺水區,給孩子使用遊泳圈戲水玩耍沒有問題,但如果是到深水區或者海邊、湖邊等危險性不確定的地方,應該用質量好一些的救生圈。

  暗流漩渦多多數人不清楚

  位置:中心市區泉州大橋、順濟新橋、筍江橋上下遊數公裡水域

  在中心市區晉江兩岸,從筍江橋至順濟橋,分布著五處遊泳點:筍江橋南端、洵浯社區穹橋遊泳點、新橋溪遊泳點、順濟新橋南端及順濟新橋北端。水上派出所繪製的示意圖顯示,泉州大橋、順濟新橋、筍江橋上下遊數百米均為危險水域,其中,順濟新橋和筍江橋兩橋南端水域又為溺水事故多發區。

  6月8日下午4點多,在市區筍江橋下,幾名家長帶著小孩子前來遊泳,下水前都有戴好救生圈。「現在來的人還不是很多,暑期一到,來的人就多了。」泉州市冬泳協會副會長林振東說,對於結伴而來的小孩子,他們都重點關注。「這一帶水流湍急,且有漩渦,水勢變化多,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危險。」林振東表示,幾年來,救援隊已經救起了數十位溺水者。

  分析各海域情況不同切莫盲目下水

  (姜貝製圖)

  島嶼礁石密布易出現漩渦

  據臺商區海上見義勇為工作室負責人張世天介紹,轄區龜山灣和白沙灣海域島嶼和礁石密布,海情複雜,時不時會出現漩渦和危險的離岸流。「龜山灣退潮以後有幾個小島嶼,島嶼之間有浪打過來,打到這個浪的時候它會回流打到那個浪,形成漩渦。」張世天說,如果碰到離岸流的話,平常人根本無法閃躲,會直接被離岸流帶走,捲入海中。

  何為離岸流呢?張世天介紹,斷層海潮的專業術語叫離岸流,又叫裂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是海灘最危險的殺手,是極易產生浪渦的危險之地。據統計,大約有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離岸流發生的。在海邊,如果看到有斷層的海潮,請立即上岸。如果遇到離岸流時,不要嘗試逆流遊回岸邊,而是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揮手尋求救援。不慌張不掙扎,要隨波逐流,順著離岸流的水流方向,沿著與沙灘平行的方向游離,脫離後,再轉向遊回岸邊。

  周圍河道有落差形成較快漩渦

  筍江橋下,每年夏天都會聚集不少人前來遊泳,幾乎每年都有發生溺水事故,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據林振東介紹,筍江橋下水域的漩渦多,它們是筍江橋不遠處的舊橋斷橋沉底形成的,斷橋沉入水底,堵住河道並與周圍河道形成落差,漲潮與退潮時,流經此處的水形成轉速極快的漩渦。順濟新橋一旁,就是順濟橋斷橋,與筍江橋漩渦成因一樣,在斷橋附近,也形成多處漩渦。據介紹,這兩處水域河道較窄,潮水漲退時,水面以下流速很快,平靜的水面對不明就裡的遊泳者而言極具欺騙性。在鯉城區浮橋街道黃石社區附近,水流較緩,無水底流沙,但金雞閘放水期間,水流速度會加快,危險也隨之而來。

  圍頭海上義務救護隊隊員用繩子引導遊客上岸

  掌握潮汐規律聽從勸導

  在溺水事故當中,有不少是因為當事人未注意潮汐規律,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今年5月1日,3名雲南遊客來到月亮灣遊玩,因不懂潮汐規律,被困礁石上,所幸救援隊員及時發現,將三人營救下來。

  吳聰敏介紹,海水的漲潮退潮是受到月球引力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地理現象,有規律可循,15天輪迴一次,第二天漲潮比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左右(48分鐘)。同時,漲潮退潮一般間隔6個小時,一天漲潮退潮各兩次。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可根據農曆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如果在下海時看到海灘露出來的面積特別多,海水特別少時,就不要走得太遠,因為此時已經是低潮了,也就意味著要漲潮了。如果走得太遠,等到意識到漲潮時,要回來可能就來不及了。

  吳聰敏提醒,市民下海前一定要看看海邊的警示牌,最好問問當地人該海域的漲退潮情況。同時在遊玩時一定要不時查看四周海水上漲情況,及時回到岸邊;如果發現自己被困礁石上,應該立即撥打110電話報警等待救援,另外可揮手向岸邊或附近的人求救。

  提醒掌握急救技巧是救命的關鍵

  溺水後,救命的黃金時間僅4分鐘,這麼短的時間,醫護人員很難到達現場,因此,身邊的人掌握急救技巧,是救命的關鍵。

  泉州市冬泳協會水上救援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旦落水,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在水中要放鬆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如果在遊泳時腿部抽筋,切記不要驚慌,使勁蹬腿並呼救,努力往淺水區移動。如果遇到同伴溺水,可在附近尋找長木棍、繩索或者易於漂浮的木板扔向水中,不要盲目下水救人,要及時大聲呼救並撥打110。救起溺水者後,要做好急救措施,先清理呼吸道異物,隨後立即交替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的心肺復甦,並及時送去醫院搶救和治療。

  該負責人表示,初學遊泳,最好還是到遊泳館找專業教練學習。遊泳前準備活動要充分,以調動身體肌肉和各器官的積極性,不要貿然下水,以防抽筋;攜帶救生物品,如救生圈、浮板、「跟屁蟲」、塑料桶瓶之類,有利自救及他救。特別是對於外地遊客,不明水域、第一次接觸到的水域最好不要下水遊泳,更不要盲目帶未成年人下水。

  此外,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建議下海遊泳。特別是冠心病患者,劇烈運動可能會使栓塞的血管難以承受,導致心臟等器官出現缺血情況,危及生命。

  相關 連結

  沿海15處危險海域

  石獅:鴻山東埔碼頭附近海域、錦尚深埕(熱電廠)旁邊海域、永寧黃金海岸附近;

  泉港:峰尾海邊附近、沙格蕭厝碼頭附近;

  晉江:深滬東垵碼頭附近海域;

  南安:石井漁業碼頭附近;

  豐澤:後渚漁港海域、沿海大通道一線、城東街道附近(洛陽江水域);

  臺商區:秀塗沿海、浮山沿海大通道海域(含龜山灣);

  惠安:崇武沿海大通道、小岞、青山灣等沿海區域。

  泉州海防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海域海況較為複雜,存在礁石、暗流和漩渦等危險,對這些海域情況不清楚的話,時常會發生危險。

  (記者黃楓林勁峰通訊員施錦貴文/圖)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到沙灘聽海逐浪去 泉州版的「踏浪手冊」請查收
    記者精心整理,為您呈現一份泉州版的「踏浪手冊」——到沙灘 聽海逐浪去月亮灣傍晚帶孩子去海邊踏浪溜江海灘崇武青山灣祥芝漁港 (石獅文旅局 供圖)從風車島上遠眺大海黃金海岸 (石獅文旅局 供圖)對孩子來說,一片沙灘,就是一個快樂的夏天。
  • 中暑溺水等危險來臨如何應對?河南衛生部門發布「實招」
    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志願者向學生講授預防未溺水安全知識。 鄭濤 攝中新網鄭州7月14日電 (李明明)「伴隨夏季的到來,許多家長選擇了帶孩子去遊泳降溫。那麼,如果發生中暑、溺水等危險情況,這些應急措施你學會了嗎?」
  • 防學生溺水,新邵這所學校用心良苦
    「學生安全無小事,從4月中旬開始,我們就對學校周圍危險水體實行定點蹲守制度,將一直堅持到放暑假。」新航中學校長劉愛民表示。新航中學學生人數多,現有在校學生50個班級共2700多人;留守兒童多,約佔比30%,其監護人安全監管相對乏力;周邊危險水體多,緊鄰資江,周邊一平方公裡內有水庫1座,大小山塘3口,一到夏季,這些水體就成為學生的「樂園」,極易發生溺水事故。
  • 帶著遊泳圈也能溺水?小心你的遊泳圈變「奪命圈」
    小小遊泳圈竟然變成「奪命圈」遊泳時還有哪些我們難以察覺的危險因素?他人不慎溺水該如何營救?夏天遊泳是襄陽人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之一,大家在身心愉悅、享受涼爽的同時,往往也有一些悲劇發生。遇到溺水,手拉手施救很危險!淹溺時,第一目擊者在早期營救、復甦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救援者首先要保證自身的安全,許多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救援者常常在下水營救過程中死亡。因此非專業救生人員建議儘量不要下水。如果落水者離岸較近,我們可以嘗試從岸邊遞去樹枝或者是衣服。
  • @茶山街坊,夏天到了,這些防溺水安全知識,請轉給家長和學生!
    @茶山街坊,夏天到了,這些防溺水安全知識,請轉給家長和學生!△圖中紅圈處為落水點防溺水警鐘長鳴家庭、學校都要重視起來!共同防範溺水發生安全永遠第一位!別再讓悲劇發生!
  • 這一個半月,濟寧「120」接到中暑、溺水求救多達80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茜 通訊員 孔祥勝夏季氣溫持續升高,許多市民選擇河邊遊玩納涼,由此引發的溺水事件時有發生。據統計,6月1日-7月13日一個半月的時間裡,濟寧市急救指揮中心共接到溺水求救電話32起,中暑求救電話48起,其中,溺水死亡達12人。較以往呈現高發態勢的情況,值得市民高度關注。「氣溫高時,臨近水源的市民可能會想進去遊一下,但腳抽筋或水底淤泥都有可能造成溺水意外的發生。」
  • 臺灣臺東176公里海岸線,無一處合格的戲水區
    全臺擁有最長一七六公里海岸線的臺東,如今竟無一處合格的戲水區。臺東縣卑南鄉杉原海水浴場一九八七年啟用,每年夏季都人山人海,曾被譽為臺東版的墾丁南灣。2004年業者蓋飯店,但因環評問題進入仲裁訴訟階段,從2016年停擺迄今四年多。臺東縣消防局統計,臺東近五年平均溺水事故十九件。
  • 湛江漁港公園發生溺水事件!時隔近一天,溺水屍體被找到,痛心!
    事情發生在7月9日晚上20時許,八名剛剛結束高考的小夥伴相約去湛江漁港公園一起遊玩,而不幸溺水的這名男同學是湛江雷州附城中學的高三畢業生。八人在漁港公園的淺水區一起玩水球,而這位男同學在追逐撿球的時候,疑似掉入落差大、有暗流的海溝中不幸溺水。他的同伴們發現失去了他的蹤影之後便立即向四處呼救。
  • 如何避免溺水?怎樣防止雷擊?市安委會專家支招夏季安全知識
    到了夏季,兒童貪涼下水,導致溺水的悲劇時有發生。如何避免悲劇發生?遇到兒童溺水怎麼辦?在陰雨天,如何避免雷電,防止雷擊?記者諮詢市政府安委會辦公室相關專家,進行逐一解答,提醒家長和兒童提高防護意識,做到防患於未然。遊泳,要注意什麼?
  • 藍山三藍社區積極開展防溺水宣傳活動
    今日永州訊(藍山特約記者 李凡)為切實加強夏季防溺水安全工作,杜絕溺水傷亡事故發生,全面提高轄區內居民的安全意識,5月3日,藍山縣三藍社區開展以「珍愛生命 預防溺水」為主題的防溺水安全宣傳活動。活動中,工作人員沿街向群眾發放防溺水宣傳單,讓居民充分認識溺水事故的危害性。發放的宣傳單詳細說明了居民、小孩不要隨便或獨自下水域進行遊泳、玩耍,遇到有人溺水時,不盲目救人,正確認識救生圈和救生衣的功能。
  • 臺灣宜蘭縣海域發生5.8級地震 福州廈門泉州杭州有震感!2020臺灣...
    臺灣宜蘭縣海域發生5.8級地震 福州廈門泉州杭州有震感!2020臺灣宜蘭地震最新消息今天 【摘要】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10日21時19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距臺灣島約15公裡。
  • 臺灣宜蘭縣海域發生5.8級地震,臺北福州廈門泉州震感強烈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10日21時19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地震造成臺北震感強烈,全島震感明顯,福建福州、廈門、泉州等地亦有明顯震感。
  • 新鄉一3歲男童帶泳圈溺水,2分鐘後才被發現
    8月4日下午5點13分,新鄉衛輝一名三歲男童帶著遊泳圈在不足半米深的遊泳池遊泳時,突然溺水,男童掙扎近2分鐘才被附近的一名家長發現。遊泳館監控記錄下男童掙扎全過程從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下午5點13分,這名三歲男童帶著遊泳圈獨自趴在水面上玩耍,20秒後男童開始掙扎,但始終無法從水中站起。
  • 臺灣宜蘭海域發生5.8級地震,泉州廈門等地震感明顯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10日21時19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地震造成臺北震感強烈,全島震感明顯。福建福州、廈門、泉州等地亦有明顯震感。
  • 德州:寒假將至牢記安全 謹防一氧化碳中毒和兒童溜冰溺水
    倡議提到,一氧化碳中毒、兒童溜冰溺水事故成了冬季家庭安全的頭號殺手,呼籲各級婦聯組織和廣大家庭積極行動起來,加強宣傳教育,掌握防範措施,排查安全隱患,遠離危險。加強宣傳教育。各級婦聯組織要充分利用媒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
  • 臺灣宜蘭縣海域發生5.8級地震 福州、廈門、泉州等地有明顯震感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10日21時19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  地震造成臺北震感強烈,全島震感明顯,福建福州、廈門、泉州等地亦有明顯震感。
  • 重慶8名學生落水不幸離世,專家:溺水本是最可預防的危險事件!
    世衛組織最新《全球溺水報告》顯示,溺水已上升為全球青少年事故死亡的第一大成因,全世界每年溺水死亡的青少年有37.2萬人,中國每年有59000人溺水死亡,其中未成年人佔95%以上。廣西融水縣委宣傳部-龍濤攝今年已發生多起落水身亡6月21日15時30分左右,潼南區米心鎮童家村涪江河壩,居住在附近的8名小學生,周末放假自發相約,到童家壩涪江河一寬闊的河灘處玩耍。
  • 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螢光閃爍的銀河系效應,罕見的乳白色海洋
    索馬利亞沿海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2008年以來,索馬利亞沿海累計發生80多起海盜襲擊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盜已猖獗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劫案大多發生在亞丁灣,那裡是從印度洋通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索馬利亞海盜主要是迅速靠近目標船隻側身,使用鉤子和梯子,套在船上,然後快速登船,劫持各種船隻和人質,索取高額贖金。
  • 普吉島再敲警鐘 夏季海島遊的安全該注意些什麼呢?
    東南亞熱帶島嶼眾多,風光迷人且性價比高,泰國的普吉、蘇梅、芭堤雅等向來就是國人理想的度假勝地,然而災難總是在不經意間就悄然降臨:近幾年在泰國就發生數起因快艇相撞、螺旋槳擊傷、溺水等安全事故。熱帶地區天氣變化極大,特別是在東南亞的雨季,風險係數極高。那麼,夏季海島遊我們又應該如何確保出行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