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6月22日晚,健康時報記者從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宣傳部證實,「重慶8名小學生落水,早上救援工作結束後,8位孩子已經全部遇難,目前均已無生命體徵」。
世衛組織最新《全球溺水報告》顯示,溺水已上升為全球青少年事故死亡的第一大成因,全世界每年溺水死亡的青少年有37.2萬人,中國每年有59000人溺水死亡,其中未成年人佔95%以上。
今年已發生多起落水身亡
6月21日15時30分左右,潼南區米心鎮童家村涪江河壩,居住在附近的8名小學生,周末放假自發相約,到童家壩涪江河一寬闊的河灘處玩耍。
其間,有1名學生不慎失足落水,旁邊7名學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學生一併落水。
「有人落水,不可盲目救援,自然水體情況複雜,施救者盲目下水可能造成進一步的傷亡,應當先評估周圍環境及自身能力。」福建省立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錢欣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一個家庭失去孩子已經是悲劇,若再有一個家庭,只會增加痛苦,不能貿然去救人。
然而不幸還是發生了。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方面告訴記者,發現有人落水後,立即組織進行搜救。6月21日16時左右,潼南區應急直屬救援隊、公安、消防等多支救援力量200多人陸續趕赴現場。截止6月22日7時10分,經全力搜救打撈,重慶潼南區8名落水青少年全部打撈出水,均已無生命體徵。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方面向記者透露,目前在做相關調查及安撫,最終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
專家:落水後,不可盲目施救
「每年夏天都有大量孩子因為溺水身亡,但溺水是一個最可以預防的危險事件」, 錢欣告訴記者。孩子們在暑期不要私自下水,得在大人的監護下,在正規的泳池,而不是跑到大水塘或者江河湖海嬉戲玩耍。此外,沒有學過遊泳,有一些基礎疾病患者,如患有癲癇、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所致低鈣性抽搐、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等涉水高危疾病的人不建議進行涉水相關活動。
遇到溺水應當怎麼辦?如何正確施救?錢欣告訴記者,首先,需要立即通知附近救生員或撥打報警/急救電話。其次,評估周圍環境及自身能力,利用各種可能的手段幫助溺水者脫離水體。
錢欣告訴記者,施救者在通知專業救援隊伍之後,可尋找周圍的物件,利用附近的船隻或可漂浮物體和救生圈、竹竿、樹枝、繩索等進行救援。
一般是從背後,挽著脖子,想辦法把頭抬出水面,用半仰泳的方式救上岸來。如果是正面,對方因為慌張掙扎,緊緊抱著救助者,使救助人員無法施展,導致共同溺水。
救助上岸後,首先觀察是否有呼吸,若沒有呼吸,需立刻進行心肺復甦直至專業救護人員到達現場接手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