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老人的感悟:趁早明白這三個道理,才能避免晚景悽涼!

2020-12-07 陸心說

文:陸心說

我的心事,說給你聽,點擊右上角「關注」,開啟一段暖心之旅。

在完整的人生旅途之中,大多數人都會經歷晚年。

有些老人的晚年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養魚弄花,子孫環繞膝前,晚年生活對於他們來說,便是如同夕陽紅一般美好;而有些人的晚年生活則是落寞凋敝的,他們孤獨寂寞,即使有子女,子女也不願意陪伴在他們身邊,這樣的老年人,晚年生活對他們來說,便就如同冬天一般寒冷難熬。

那麼,同樣是老年人,為什麼在晚年生活的質量上,卻差距如此之大呢?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一個為人和善慈祥的老人,自然能夠用一顆豁達且開朗的心態去面對人生,這樣的老年人,也大多會得到子女的關愛;而一個性格孤僻乖戾,心胸狹窄愛生氣的老人,也難免會使得自己心生恐懼,從而不願意與他們往來。

曾聽過這樣一個頗有道理的謎語:什麼東西早上起來是四條腿,中午是兩條腿,而到了晚上卻是三條腿?答案是人!

當我們年幼時,我們需要依靠自己的四肢,在地上匍匐前行,學會走路;而當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我們便可以用雙腳行走自如的走路了;然而,當我們到了晚年,身體的機能逐漸減退之後,我們只能夠藉助於拐杖,來幫助我們行走。

所以說,到了晚年,我們如果想生活得幸福和平穩,那麼,我們就一定要藉助外物的幫忙,這個外物,可能是拐杖,也可能是在我們身邊照顧我們的親人,而我們要能處理好與身邊親人的關係,才能夠避免晚景悽涼,老無所依。

前兩天,在街上遇見了鄰居家一位80歲的老人,老人的頭髮和眉毛都已全白,他嘴裡的牙齒也都全部掉光了,然而,老人臉上的表情,卻是慈眉善目,笑容滿面,只看老人的外貌,就知道老人的晚年生活一定是非常幸福的。

於是,我便上前向老人討教晚年幸福的原因,老人說,我年輕時的脾氣也很暴躁,但是,人老了,得服老,人老了,就要懂得尋求身邊人的照顧,所以,要想避免晚景悽涼,就要趁早明白這三個道理。

那麼,老人說的三個道理,都是哪些呢?在我的追問下,老人娓娓道來。

第一個道理:人老了,不能固執,要學會聽話。

老人說,人老了,不但我們的身體機能逐漸減退,我們的腦子也慢慢地開始變得不好使了,此時,我們想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就不能再固執,而要學會聽子女的話。

有些人越老越固執,儘管子女每天在身邊伺候他,但是他心中卻還是做不到信任子女,對於子女的要求和提議,他一概否決,凡事都喜歡按照自己的意念行事。

人老了,太過固執,對於自己沒有任何好處。首先,因為我們的腦力衰退,我們所做出的決策不一定是對的,其次,太過固執,也會使得子女心中感覺到委屈和生氣,從而在照顧我們的時候,不能夠做到全心全意。

其實,只要想開了,就會明白,既然我們老了需要依賴於子女的照顧,那麼,我們又何妨多信任子女一點呢?多聽點子女的話,不但能夠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舒服,也能夠使得我們與子女間的關係更和諧,這對於我們晚年的生活質量,是會有提升的效果的。

所以說,人老了,不能太固執,要學會聽話,才能避免讓人厭惡、晚景悽涼。

第二個道理:人老了,不能糊塗,要明白誰真心對你好。

老人說,人老了,該糊塗時要糊塗,該不糊塗時,堅決不能糊塗,要明白誰真心對你好。

有些老人常常會對給他養老的子女心存怨言,而對偶爾來看他一次兩次的子女心懷感激,這其實就是一種糊塗的做法,你要明白,在偶爾看望你時,表現出來的孝順,常常是能夠偽裝的,但是,願意每天陪在你身邊照顧你的人,才是真心地願意給你養老。

有些老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們總是對偶爾來看望他們的子女親人心存感激,並將自己的積蓄大部分給了這些人,這樣的做法,只能讓每天陪在你身邊的子女感覺到寒心。

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即使陪在你身邊的子女再孝順,他也不能夠接受他所付出的愛,得不到相應的回報,他也不會願意儘自己的全力去伺候一個「糊塗」的,分不清好賴的老人。

所以說,人老了,千萬不能糊塗,要明白,真正孝順你的人,是願意每天陪在你身邊伺候你的人,如果你有經濟能力,應該多給在你身邊伺候你的子女。

第三個道理:人老了,不能悲觀,要有一顆童心。

老人說,人老了,就怕悲觀,每天都生活得很壓抑,不但自己的心情不會好,家庭裡的氛圍,也會變得很壓抑,這樣子的晚年生活,是不會太幸福的。

有些老人,每天都讓自己沉浸在憂慮的情緒裡,他們今天擔心自己身體不好,讓子女陪自己去醫院,明天又擔心自己的營養不夠,讓子女去給自己買營養品,其實,他們本來的身體很健康,這樣折騰下去,反倒會起到一個反效果。

真正晚年幸福的老人,是不會讓自己感覺到焦慮的,他們養魚弄花,讓自己保持一顆快樂的童心,這樣,不但他們自己每天的生活狀態都是愉悅的,就連子女也會對他們大為放心,這樣的晚年生活,又怎麼會不快樂呢?

所以說,人老了,不能悲觀,要有一顆童心,才能獲得晚年的快樂與幸福。

晚年生活,應是人生中最美的一段夕陽紅,所以,我們要懂得從容地面對它,才可能獲得晚年的幸福生活。

80歲老人的感悟:人到晚年,趁早懂得三個道理:人老了,不能固執,要聽話、人老了,不能糊塗,要明白誰是真心對你好、人來了,不能悲觀,要保持一顆童心,只有懂得了這些道理,才能生活得更加輕鬆,從而避免晚景悽涼。

相關焦點

  • 人到四十,別丟了這三個「護身符」,才能避免晚景悽涼
    作者:南山大叔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01漸漸地,漸漸地,我們這批80後,就要人到四十了。人到四十,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在這個年齡,我們的生存狀況,往往決定著自己後半生的人生走向。一個過來人告訴我,人到四十,要注意不要弄丟了這三個「護身符」,才能避免晚景悽涼啊。
  • 「晚年孤獨,必有徵兆」:身上有這三個特點的人,大多晚景悽涼
    晚年生活得幸福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大體相同,晚景孤獨的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卻各有各的不幸。 在我看來,鄰居家的這位老人,之所以晚年孤獨,就是因為他的性格太孤僻了,容不下人,所以,他很難與子女融洽的相處。 在我的經驗之中,所見的晚年生活幸福的老人,大多性格隨和,臉上的笑容寫滿了慈祥,而那些晚年生活的孤獨的老人,性格中卻總有一些各色,顯得與這個社會有點格格不入,那麼,晚景悽涼的老人,身上都有哪些特點呢?
  • 那些晚景悽涼的老人,都是年輕時種下的苦果,老了以後自食惡果
    有時候就會說孩子太不孝順了,好歹把他們辛苦的養大,也不指望他對老人有多孝順,可是也要經常回來看看老人吧。這個時候,親戚的臉上沒有憤怒,表現出來的只有後悔。他對我說不怪孩子,這都是他年輕時種下的因,現在有這個結果他也不埋怨任何人,只希望孩子不要再怨他就行了。後來我才知道,親戚年輕的時候出過軌,對家裡是不管不問,更別說管孩子了。為此還和孩子的母親有過數次爭吵,甚至還動手打了她。
  • 結婚後,女人務必要把這兩個字刻在心上,否則註定會「晚景悽涼」
    很多人雖然明白「並不是結了婚就萬事大吉了」,但具體在對待婚姻的時候,不知不覺間就忘記了這個道理,不知不覺活成了一種固定模式,不知不覺斷了自己的退路,等到有一天想改變時,卻發現已經來不及了。人生中有些路走錯了之後可以改變,人生有些階段走錯路可以改變,但並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有補救措施,很多時候你得未雨綢繆,提前為自己鋪設退路才行。
  • 人到中年,女人要握住三張「底牌」,否則可能「晚景悽涼」
    具備長遠目光、擁有一定的資本,我們才能不懼將來。人到中年,女人要握住三張「底牌」,否則可能「晚景悽涼」。與時俱進、擁有事業,防止自己被淘汰養尊處優、無憂無慮的生活,固然令人嚮往,但是當你放棄上進心、享受愜意的生活之後,心中的激情和奮鬥欲望也會逐漸消失。
  • 漸漸變老的70後,請牢記三個道理,避免晚景悽涼
    漸漸變老的七零後,一定要牢記這三個道理,避免萬景悽涼。養兒未必能防老,人這一生,甭管哪個階段,真正能依靠的人,永遠靠得住的人,唯有自己。七零後,哪怕你賺的不多,咱生活節省一點,給自己存點錢。這樣父母需要的時候,不至於捉襟見肘;孩子用到的時候,不至於四處求人。這個世道,想要找誰借錢,比登天還難。自己存一點,等到真的老了,不完完全全指望孩子,自己活得舒坦,孩子樂得輕鬆。
  • 40歲以後的夫妻離婚,誰的晚景更悽涼,聽聽艾彌兒怎麼說
    40歲以後的夫妻離婚,誰的晚景更悽涼,聽聽艾彌兒怎麼說。第1個真實的案例是兩個人,你就是很好的三口之家,上有老下有小,一直感情也不錯,生活也非常的穩定,男方的事業在一個這種事業單位也算是中層管理者,也算小有成就,那女人一直覺得生活挺好,一直到突然有一天他發現了南方跟外面的一個女孩這種好的證據,然後他完全沒有想到,然後特別的衝動,於是不管男方怎麼懇求,怎麼解釋怎麼認錯道歉,都堅決的一定要離婚,老人包括周圍的親朋好友都勸她說
  • 61歲老歌手賣貨,一條不鏽鋼項鍊899,頻繁討賞被批晚景悽涼!
    近日,現年61歲的曹西平在某平臺直播賣貨。只見曹西平坐在樸素的直播間裡,身穿羽絨服,戴著圍巾,向粉絲展示各種小飾品,項鍊,耳環等等,其中,一條不鏽鋼項鍊699元(臺幣)!曹西平說:「請大家多多支持!」,隨後工作人員拿出一條U形鎖骨鏈,在鏡頭前向粉絲展示,並介紹到這是不鏽鋼材質,一條699元臺幣(折合人民幣約161元)。不一會兒,就有人買下了這條項鍊。除了項鍊之外,曹西平的直播間還售賣各種款式的耳環、價格在699元到899元左右,一些耳飾上還寫著,「韓國製造」。
  • 奔四的80後女人,從這三個地方做好「斷舍離」,餘生才不會悽涼
    心理學家指出,女人都會經歷一個所謂的"中年危機"過程,都會存在人生的心理問題,有的女人會因此一蹶不振,餘生悽涼,但有的女人卻能從中"披荊斬棘"開啟一段幸福的人生旅程。"斷舍離"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能力"斷舍離"這一概念最先由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在《斷舍離》一書中,講述的是如何整理日常家居環境,改變意識脫離物慾,獲得空間上的自由。很多人只把這本書當作"家居管理秘籍"實則卻忽略了不僅僅是我們所居住的環境需要斷舍離,我們的人生更需要斷舍離。
  • 三位老人的忠告讓人深思
    這需要強大的內心,因為要面對世俗的壓力,也需要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因為很難有人可以依靠。那麼選擇一輩子不結婚的人,晚年到底是孤苦伶仃還是豐富多彩呢?聽聽三個老人的經驗之談,或許你就有了答案。三十多歲的時候,因為身邊的人都結婚了,我好像一個另類,真的是特別焦慮,而且被當做反面教材,後來我想明白了,人這一生就是為自己而活,我不能強求,好好的過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 賭王原配夫人:被譽為澳門第一美人,幫助丈夫發家卻晚景悽涼
    賭王原配夫人:被譽為澳門第一美人,幫助丈夫發家卻晚景悽涼黎婉華是葡萄牙人,在澳門土生土長,出身於顯赫的律師家庭,有「澳門街第一美人」之稱。婚後,黎婉華和賭王何鴻燊過得頗為幸福美滿,並先後育有一子三女,分別是何超英、何超賢、何猷光、何超雄。奈何,黎婉華的幸福生活卻因為一場惡病而戛然而止,病魔纏身的她在手術後,一度要靠吃流食來維持,短短幾個月便形容枯槁。此時,黎婉華已沒有了絕美的容貌,一身藥味的她,對外既不能隨賭王應酬,對內沒有生活情趣,她與賭王的夫妻情分日漸淡漠。
  • 50歲還狂被翻牌子!被康熙寵了一輩子,德妃為何晚景悽涼
    皇帝後宮擁有3000佳麗,為了能夠提升自己在宮中的地位,嬪妃們無不爭奇鬥豔,希望能夠被皇帝寵幸,靠著腹中懷的龍子上位;而康熙時期的德妃,深得康熙的喜愛,直到50歲了仍時常被康熙翻牌子,10年誕下6個孩子的她,備受寵愛,怎麼會最後卻晚景悽涼,甚至絕望到選擇在宮中輕生。
  • 83歲獨身老人獨自去公共浴池洗澡被拒一事,更多的是老年化問題
    江蘇徐州的劉大爺今年83歲,近日他一個人去公共浴池洗澡時被工作人員謝絕入內,對方表示:「年紀大了我們不放心,要是出事了我們賠不起!你要進,必須有監護人才行。」對方負責人表示,必須有人陪同,劉大爺才可入內,不然「出了事誰負責?」
  • 吹火口的人,晚景悽涼
    8、覆舟口的人(俗稱翻船嘴),與兒女緣份淺薄,而且有此相的人,容易離婚。俗稱「嘴角向下「。這幾種典型的鼻型,你屬於哪一類?2018下半年十二生肖事業運勢排行榜!3種比較實在改善命運的方法!指紋幾個鬥或簸箕,代表什麼命?
  • 中年以後,喜歡做這些事的女人,大都晚景悽涼
    人到中年,已經走過了人生中一半的路程,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很多事情已經看的很明白了,雖說看事務不是很透徹,但是也瞭然於心。可是,很多女人,明知道有些事情不該去做,卻還依然我行我素。最後的結果,恐怕會讓你的晚年很是悽涼。所以,女人過了中年,有些事不要去做,只會讓自己越活越悽苦。
  • 80歲丁克老人真心酸
    比如說:浴池有規定,歲數大的老人,不可以單獨洗澡!「必須有家屬陪同,才可以進去洗澡。大娘,您明白嗎?這是我們的規矩,您都這麼大歲數了,萬一摔倒有事算誰的呢?這裡有貼著啊,寫的特別清楚:不許老年人獨自洗澡!」我洗澡的時候,看見一位80歲的老大娘,一個人拄著拐棍來洗澡。結果,被前臺給攔下了,拒絕讓她進入。老大娘站在那裡不肯走,非要進去洗澡。
  • 溫莎公爵為美人退位,對方卻愛上德國軍官,晚景悽涼王室不原諒
    愛德華八世為愛退位,對方卻愛上德國軍官,晚景悽涼王室不原諒歷史上的英國以紳士精神著稱,流傳著很多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其實愛德華八世和辛普森夫人的感情經歷堪稱傳奇,簡直顛覆了我們對英國王室的認知。溫莎公爵為美人退位,對方卻愛上德國軍官,晚景悽涼王室不原諒。哈裡王子為了梅根甘心退出王室,但跟愛德華八世比起來,簡直就是不值一提。上世紀三十年代,剛剛繼位不滿一年的愛德華八世,宣布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消息——心甘情願退位。起因是為愛上了華裡絲·辛普森,這個充滿魅力的美國女人,當年差點巔峰了英國王室。
  • 【面相】| 吹火口的人,晚景悽涼
    8、  覆舟口的人(俗稱翻船嘴),與兒女沒有緣份,而且有此相的人,肯定會離婚。俗稱「嘴角向下「。
  • 88歲老人親身經歷:「為什麼你晚年那麼悽涼,就是因為沒有錢!」
    文/格格鬥在網上看到這樣一位88歲的老奶奶,她叫吳勝明。老人家人老心不老,活得通透又睿智。面對鏡頭,她說出了這樣一番肺腑之言:「為什麼你晚年那麼悽涼,就是因為沒有錢,所以有了錢要珍惜錢,沒有錢要想辦法去掙錢,活得才有尊嚴。
  • 香港電影中的「四大惡人」,個個晚景悽涼
    從1979年起,華語電影在兩岸三地湧現出三股力量,即臺灣電影、香港新浪潮,以及內地第五代。他們的出現讓整個電影市場變得繁榮,張藝謀、陳凱歌、侯孝賢、楊德昌、王家衛、吳宇森等人屢屢在國際上斬獲大獎。其中,尤以香港電影盡皆過火,最為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