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是一種急性、自限性的皮膚病,之所以稱為玫瑰糠疹,是因為它的皮疹呈玫瑰紅色,皮疹邊緣微微高出皮膚,中央略帶黃色,大小不一,呈橢圓形或圓形,上面覆蓋著一層細微鱗屑,境界清楚。
臨床上對於玫瑰糠疹的病因尚未有十分明確的結論。有感染(真菌、細菌、病毒)、變態反應等多種假說。許多學者提出本病很可能系病毒感染所致,但尚無確切證據。
玫瑰糠疹好發於春秋兩季,中青年人發病較多,女性稍多於男性,兒童也可發病。發病最初是在軀幹部、股部或者上臂處出現一個圓形或橢圓形淡紅色斑,被稱為「母斑」。母斑不斷擴大,甚至可達掌心大小,中央趨向消退,邊緣覆有鱗屑,因為無明顯瘙癢,多被忽視,有的患者就診時已無母斑表現。間歇一段時間後在軀幹部陸續出現比較小的紅斑,多時可蔓延至頸部及四肢近端,一般不發生在顏面部及小腿處,胸背部皮損長軸可與肋骨平行。皮疹分批出現,所以在病人身上可以同時看到玫瑰色、黃紅色、黃褐色、淡褐色的皮疹。
病程一般需要4-6周,有自限性,也有少數可長達6個月之久,極少數人會出現復發,所以很多患者多次複診,心存疑慮,怎麼這個皮膚病這麼難好?大多數人感覺不到明顯症狀,有的自覺發癢,癢感輕重不等。個別患者有低熱、頭痛、全身不適、咽喉痛、關節痛或淋巴結腫大等前驅全身症狀。
就診時可能需要檢查血常規、尿常規、真菌鏡檢、梅毒血清學、肝功能等。
與該病類似的有脂溢性皮炎、銀屑病、體癬、副銀屑病、二期梅毒疹、藥物性皮炎等,需要到醫院由醫生檢查判斷。
因為該病為自限性疾病,治療多為對症治療: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過敏,外用安撫止癢藥物如爐甘石洗劑等止癢,不宜使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如病史及實驗室檢查提示病毒感染誘發,可適當使用抗病毒藥物。如果皮疹很多,遷延不愈,可使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口服,也可加以紫外線照射,縮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