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是怎樣導致脫髮和白髮的?

2021-02-12 賽先生

你有否在狂趕論文的深夜落幕時揣測這場狂飆突進耗費的頭髮數量?你是否思量過白髮魔女練霓裳一夜青絲成白髮的科學原理?你可曾暢想過一個沒有脫髮擾攘的烏託邦?

如同Tony老師們經常對顧客們說的,頭髮,代表了個人形象,而在社畜文化欣欣向榮的當下,脫髮和白髮所代表的,也許更多。雖然總體來說,脫髮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遺傳,蔡明老師口中的「爹禿禿一窩」雖是戲謔,卻也相當能反映客觀事實。不過作為高貴的人類,我們非常樂於探索與脫髮相關的後天環境因素——譬如,其中壓力因素的影響,在今天被大家探討得最熱鬧。然而,壓力與白髮和脫髮的研究中,究竟有哪些是實錘,哪些尚不清楚,本文將為您介紹。

環境壓力刺激下丘腦,下丘腦分泌CR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傳遞信號給腺垂體,腺垂體就分泌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一路直抵腎上腺皮質,後者接受命令,開始分泌皮質醇。皮質醇對於人體的血骨肉皮以及精氣神的維持至關重要,如果環境壓力過大導致血液當中的皮質醇水平過高,便如同碰到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什麼高血壓糖尿病,月經不調陽痿不舉,情緒失控甚至精神變態,都可能隨之而來。

以上這條以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為主幹道的人體應激線路——HPA軸(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簡稱HPA axis)於上世紀50年代成為主流理論,且沿用至今。而在三四十年代發現皮質醇,之後又發展完善HPA軸理論的菲利普·肖瓦特·亨奇、愛德華·卡爾文·肯德爾以及塔德烏什·賴希施泰因三人,也因此斬獲195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時至今日,壓力脫髮的分子機制依然留有不少疑難點,不過該領域的科學家們在經過大量實驗後,基於經典的HPA軸模型,給出了一個相對統一且合理的理論解釋[3]。翻成大白話差不多是這樣的:

人體脊椎當中的背根神經節含有這麼兩種物質:其一名為「物質-P」,英文喚作substance P,是一種神經肽;其二簡稱CGRP,中文全名叫「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它倆與皮質醇存在著某種不乾不淨的關係——

 

如果人體皮質醇水平正常,那什麼都好說;一旦它含量過高,物質-P和CGRP就很可能立馬嗅到狂躁的氣息,然後變得不安分,試圖與同樣因皮質醇含量過高而騷動不安的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一起,參與到策反工作中。

 

策反誰呢?皮膚處的一大堆細胞和激素。

 

前文提及的CRH和ACTH激素並非下丘腦與腺垂體的專屬,皮膚裡也有它倆的可愛身影;假使物質-P等一幹策反人員的操作成功了,那麼包括CRH和ACTH在內的大量皮膚處的激素都會陷入紊亂。與此同時,那裡的肥大細胞(mast cell)也會被迫進行脫顆粒(degranulation)。

 

肥大細胞含特定的胞質顆粒,裡頭有炎症介質。所謂的脫顆粒就是指這些炎症介質釋放到胞外區域的過程。此過程的結果自然便是皮膚發生炎症。該炎症的名字叫神經性炎症(neurogenic inflammation),它會不留情面地開啟辣手摧「發」之旅——如果發炎處皮膚是一片人類頭皮的話。

最開始證實這套壓力脫髮理論的生命體當然是實驗室裡的小鼠。來自柏林洪堡大學的佩特拉·阿克(Petra Arck)等人於2001年通過實驗發現:

小鼠置於一種齧齒動物驅蟲裝置(rodent repellant device)發出的聲波中,(頻率300 Hz,間隔15 s每次),其皮膚毛囊裡的凋亡細胞數量明顯增加;

肥大細胞的脫顆粒以及隨之而來的炎症也明顯增加。

不過,通過對物質-P的人為調控,這些壓力反應是可以得到緩解的。

此後的近20年時間裡,不斷有新實驗印證並充實著阿克的發現。另外,大量相關性研究的證據(包括在阿克實驗之前及之後進行的)也使壓力脫髮的理論體系足夠完善。

2017年,來自義大利熱那亞大學的阿爾弗雷多·雷博拉(Alfredo Rebora)做了項很奇特的研究。研究對象是一個50歲的頭髮尚存的高加索男人(高加索人種到了中年,每兩個男人裡就有一個存在雄激素性脫髮問題),研究方式是統計他在31個月當中的頭髮脫落情況。

最後的結果顯示:每當患者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他的脫髮量就會增加;歲月靜好時,脫髮量就少了。

沙特國王大學的加達·本·塞夫(Ghada A Bin Saif)於2018年針對529名醫學生展開過一項調研:評估他們的壓力狀態與脫髮情況。最終發現承受更大精神壓力的學生以下5項指標更為糟糕:脫髮數量,頭皮屑,頭皮瘙癢,頭皮疣目,以及拔毛症(trichotillomania,一種拔毛的病態衝動)。

而就在最近的中國,雖然我們沒有找到相關的醫學研究數據,學生中的脫髮卻時常成為熱議的話題,比如下面這條:

近期的熱門微博截圖

與禿頭的科學解釋比起來,對於白毛女一樣的壓力白髮,相關研究明顯要更充分一些。

此前大多數研究者推定壓力導致的皮質酮分泌過量——一種與皮質醇類似的物質,或是自身免疫反應。不過今年一項刊載於《自然》(Nature)的研究推翻了這一主流觀點,論文作者是來自哈佛大學的許雅捷團隊。

他們對實驗小鼠的皮質酮生成信號通路進行了抑制,接著施以環境壓力,結果發現無法正常分泌皮質酮的小鼠依然在壓力下產生了灰白色毛髮——這就等於告訴我們皮質酮並非毛囊黑素幹細胞消逝的誘因。

按照類似的套路,自身免疫反應這個可能也被排除了。

最終,去甲腎上腺素成了那個幹掉黑素幹細胞的殺手。研究團隊發現,黑素幹細胞會表達出β2-腎上腺素受體(β2 adrenergic receptor, β2AR),而能β2AR可以對去甲腎上腺素做出特定反應——如果它缺失了,壓力引起的毛髮白化就能被阻斷。

不過,具備這種能力的去甲腎上腺素只能由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e system, SNS)產生,腎上腺裡分泌的不好使。

交感神經系統的一個重要職責是緊張性支配。機體面對緊急、高壓情況,勢必要做出戰鬥或逃跑的選擇,無論選擇什麼,後面的一系列動作都仰仗SNS的緊急調配工作。

研究人員通過不給小鼠施加環境壓力,卻過度激活其SNS的方式,確定其與白髮間的聯繫,最後發現來自SNS神經末梢的去甲腎上腺素含量增加會導致黑素幹細胞的消解,從而生發灰白毛髮;而日常生活中的動物交感神經勢必會因為環境壓力而過度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就此,這項研究也基本給出了靠譜的壓力-白髮理論模型。

另一個關鍵的補充信息是:小鼠某個身體區域的毛髮灰白化程度,與該處交感神經的支配水平相關。頸部的激素分泌有多旺盛,那裡就可以有多白;臀部的交感神經有多佛系,那裡就能有多黑長直。一切都遵循「多勞多白,少勞少白」的原則。

那這些消逝的黑素幹細胞去了哪裡呢?許雅捷團隊通過螢光蛋白標記追蹤,發現黑素幹細胞在高壓或高水平去甲腎上腺素的刺激下,會大大加強增殖和分化活動;這些活動促使它們離開毛囊膨脹處,留下一片蒼白。

為進一步驗證此過程,他們人為抑制黑素幹細胞的增殖,然後對小鼠施以壓力,結果發現壓力不會再誘發黑素幹細胞的增殖、分化和遷移。

雖然壓力與脫髮的研究看上去不如壓力與白髮的研究更深入,它卻可能更具實用性。

壓力會折損你頭髮的數量與色澤,寒冷卻有望以頭冷換取頭禿。最近一項刊載於《細胞》(Cell )的研究指出:寒冷不僅帶來了雞皮疙瘩,也以雞皮疙瘩的形式刺激了小鼠的毛囊幹細胞成功長毛。

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小鼠皮膚處的交感神經與立毛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前者如絲帶如藤蔓,一圈圈一層層纏繞後者,神經與肌肉,就此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微環境,像極了愛情。這種關係帶來的後果就是,當立毛肌因寒冷而變硬,依附其上的交感神經也會因此興奮,開始分泌去甲腎上腺素。

這個過程似乎有點像前文的白髮研究,但二者天差地別:白髮研究裡的小鼠交感神經位於其脊椎,所分泌的去甲腎上腺素長途奔襲皮膚處的毛囊,最終的結果就是逼迫黑素幹細胞離開。但這項研究裡的交感神經分布於皮膚處,且與毛囊幹細胞直接相連,它所分泌的去甲腎上腺素會激活前者,而激活狀態下的毛囊幹細胞會不斷增殖,轉化為毛髮。

論文作者尤莉亞·施瓦茲(Yulia Shwartz)等人將一組小鼠置於5攝氏度的寒冷環境中。小鼠們在2個小時後開始起雞皮疙瘩;隨著時間推移,它們的交感神經也進入了持續興奮的狀態,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明顯增加,激活的毛囊幹細胞提前進入再生階段。2周後,這些雞皮小鼠相比30度溫暖環境下的對照組小鼠,毛髮明顯更濃密。

施瓦茲表示:「通過此項研究我們看到,機體應對外界環境的溫度變化,會產生兩層反應:以雞皮疙瘩的形式在短時間內調節體溫,通過調動交感神經的活動促進毛髮生長用以抵禦長時間的寒冷。」

相關焦點

  • 壓力與脫髮和白髮 千絲萬縷的聯繫!
    你是否擔心自己也如白髮魔女般一夜青絲變白髮?如果我們不會變白頭多好。如果我們今後不被脫髮煩擾多好。頭髮,代表了個人的形象。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頭髮,比如從頭髮的色澤、光澤度,是否脫髮,是否有頭油頭屑等方面捕捉到很多信息。如果您脫髮或白髮了,那麼您要多注意了。
  • 氧化壓力大會導致白頭髮?脫髮?
    "比起頭髮變白,壓力更容易導致脫髮倒是真的"。來自佛羅裡達皮膚科全球研究所的皮膚科顧問Miri Seiberg說道。如果現在的壓力比較大,那麼你應該在意的另一個更嚴重的頭髮問題。很多研究已經表明,長期的焦慮與緊張感容易導致頭髮再生出現障礙,並更容易導致頭髮脫落。
  • 據說90後已經開始脫髮了!導致脫髮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小編刷著朋友圈,發現有朋友發「20後已經出生」,突然想到去年我們90年還是70後、80後探討的焦點,網上遍布著「90後如何如何」「某某90後怎樣怎樣」,時光一去不復返啊,我想現在大家更多的是探討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脫髮和白髮的大軍,生薑、何首烏、黑芝麻靠譜...
    慎用生發、烏髮偏方 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脫髮和白髮的大軍,因此民間出現了很多流行調理方法,如生薑擦頭皮可以生發
  • 產後脫髮白髮與產後抑鬱,竟是氣血虧虛所致....
    現代人非常常見的情況,就是痰溼熱內蘊,多在生活中飲食肥甘厚膩,形寒飲冷,會導致脾胃虛損,痰溼內生,嚴重則鬱而化熱,導致毛竅閉塞,影響頭發生長,導致頭髮粘膩,頭髮稀少或者均勻性脫髮等症狀。也就是我們常見的脂溢性脫髮。
  • 越來越多人加入脫髮和白髮的大軍,生薑、何首烏、黑芝麻靠譜嗎?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脫髮和白髮的大軍,因此民間出現了很多流行調理方法,如生薑擦頭皮可以生發、何首烏泡酒能烏髮、每天兩勺黑芝麻也能讓白髮返黑等。那麼,這些方法真的管用嗎?說的是頭髮與肝血和腎氣息息相關,腎虛就易形成脫髮或白髮,所以滋補肝腎的食品對頭髮有好處。而多吃黑芝麻才能滋補肝腎,護髮養發,這一點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李海燕也曾表示:黑色食物能補腎,常見的如黑豆,黑米,黑棗,最負盛名的,就是黑芝麻。
  • 頭髮變黃是脫髮和白髮的前兆嗎?
    頭髮變黃究竟會不會引起脫髮或白髮呢?  答案雖然不是絕對肯定的,但從導致頭髮變黃的原因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也都是損傷發質的根源所在,遺傳基因影響、高度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物理和化學損傷……在導致頭髮變黃的基礎上,也會加劇脫髮和白髮的發生。
  • 壓力導致白髮是真的 西湖大學團隊探尋延緩衰老新方法
    《自然》雜誌日前盤點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現為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PI的張兵博士憑藉「壓力如何使頭髮變白」這一研究上榜。張兵博士於2020年9月入職西湖大學,主要從事皮膚幹細胞的調控以及皮膚和毛髮再生的研究。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筆下的「白頭」,往往源自悲傷、焦慮、痛苦等強烈的精神打擊。但它們之間存在著怎樣具體的因果聯繫?變白的頭髮還能再復黑嗎?
  • 脫髮白髮不用愁,找準成因是關鍵!洗頭時生薑加上它,白髮不見了秀髮...
    上火 睡眠質量差  導致很多人在本不該擁有白髮的年齡裡  頭上冒出了星星點點的白髮  不僅自信心備受打擊  嚴重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隨之而來的還有脫髮困擾  梳子一梳掉一大把  早上起來枕頭上全是頭髮  仔細照鏡子 發現黑髮裡藏著白髮
  • 長扎馬尾,或導致脫髮!
    研究人員在南非調查時發現,約1/3婦女存在牽引性脫髮,究其原因,就是長期過度牽拉頭髮導致的。過度牽拉頭髮會對頭髮和頭皮造成雙重損傷。比如離子燙由於直發劑不僅會破壞頭髮內層的蛋白質結構,還會粘附在頭皮上,損傷頭皮及其皮下組織結構。▼梳辮子時扎得過緊也可能導致脫髮。對此,專家建議,女性要少扎馬尾辮,春天最好「披頭散髮」,使頭部和外周皮膚更放鬆!
  • 頭髮濃又密,人緣旺更旺 -- 脫髮, 白髮之成因與呵護...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頭濃密的秀髮,但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脫髮、白髮現象有年輕化的趨勢。
  • 脫髮白髮人士必看:拯救禿頭白髮 顏值回春就靠它!
    更扎心的是,脫髮,白髮,還會給人一種你過得很不幸福的感覺,真夠委屈的!原本肉眼可見的白色頭皮,被新長的頭髮蓋住了,鬢邊的白髮也黑了,看起來年輕10歲!去網上一搜,修正洗髮水火的不行!淘寶、天貓、京東都有銷售,銷量過萬,大批用戶在它的幫助下告別白髮,脫髮!就連小紅書上的年輕人,也在種草推薦!防脫髮,黑髮效果實打實的好!
  • 白髮暴露你的病!不花一分錢趕走頭疼、白髮、脫髮、失眠...
    只要堅持天天做,2021年梳走頭疼、白髮、脫髮、失眠、記憶減退...梳走各種不順!那麼白髮到底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不同白髮對應的病症和原因是什麼?面對白髮,我們該怎麼辦?《素 · 六節髒象論》記載:「腎者,……其華在發。」還有的人,心事重重,經常思慮,也會過度消耗腎精,導致頭髮變白,甚至一夜白頭。
  • 青少年白髮是壓力山大的又一「副作用」?真相是……
    「一夜白頭」當然是種誇張的說法,但現實生活中因壓力導致白髮增多的案例倒是屢見不鮮。所以,壓力大確實可能使白髮增多。雖然以上機制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還是提醒大家,長期處在高壓力狀態下害處多多,要記得適當排遣壓力,放鬆心情。
  • 白髮,脫髮?每天一杯黑色食物,以黑補黑,守護青春
    不僅影響顏值,還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感官,真的很糟心~外加上各種壓力導致的髮際線越來越後移,房貸、車貸、衣食住行等導致提不起精神~相關數據顯示,在中國約2.5億人面臨脫髮禿頂的問題特別是女性,失眠、壓力大、焦慮外加產後失調,有將近40%的女性有白髮、掉發的現象!
  • 壓力與脫髮
    其實人類頭髮的質地和厚度在一生中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當你的頭髮一天天得變薄的時候可能不容易發現,但是如果你的頭髮變得越來越少甚至於脫髮,那麼你可能就會急於找出原因。是因為壓力、遺傳還是其他因素造成的脫髮?其實三者都有影響。      我們的頭髮並不是無限期地留在你的頭皮。每根頭髮都會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然後自然脫落。
  • 生發團 Thompsons湯普森Biotin生物素100粒 止脫髮 防白髮
    、白髮的產品,看來確實是快要年底了,大家完成年度任務壓力繁重啊!好多親們都說突然莫名其妙的頭皮屑增多、掉發、甚至白髮也突然多了好幾根,還伴隨著膚色暗沉、甚至突發皮膚炎症或者過敏,有時候心情也突然變焦慮、失眠,每天特別容易疲倦、慵懶無力。大家都以為是平時太累導致這種情況,都來問我有沒有提升精力的產品,殊不知,身體缺乏生物素就會直接導致以上這些情況的出現!生物素又叫維生素H、輔酶R,是一種維持人體自然生長、發育和正常人體機能健康必要的營養素。
  • 白髮多了別亂拔,洗頭時加點「它」,白髮悄悄黑回來,還能防脫髮
    很多人都被白髮困擾,特別是現在由於工作和生活壓力過大或營養過剩,越來越多的人白髮和脫髮。有些人在年輕時成長,甚至每月一個月。
  • 後腦勺的白髮和兩鬢的白髮,有啥不同含義?
    ●腎氣不足導致後腦勺白髮 後腦勺對應的器官是膀胱經,所以後腦勺發白的人往往膀胱經虛弱。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貯尿和排尿,而這類人的膀胱比較虛弱,所以經常要上廁所,不能憋尿,嚴重的還會伴有尿頻、尿遺、尿失禁等症狀。
  • 女性缺鐵性貧血,竟能引起脫髮與白髮!
    中樞神經系統問題會導致嗜睡、精神不振、反應遲鈍、注意力渙散、頭疼、耳鳴、眼花現象······而在養發館裡,判斷一個年輕女性是否貧血?除了交流是否有上述症狀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外觀表現,那就是面色蒼白,失去紅潤,皮膚乾燥、暗淡萎靡;頭髮枯槁無澤,細軟稀疏,嚴重者除了脫髮,還會出現白髮增多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