錳摻雜Cs4PbCl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激發態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20-12-14 光明網

  Cs4PbX6(X = Cl、Br、I)零維鈣鈦礦納米晶具有優異光學性能,在LED照明顯示、雷射和光電探測器等技術領域受到廣泛關注。但由於絕緣體本質,Cs4PbX6零維鈣鈦礦本徵在可見波段不發光,限制了作為發光材料的應用範圍。錳離子摻雜是調控鈣鈦礦納米晶光、電、磁性能的一種有效手段。Mn2+在介質材料中的光學性能主要取決於其局域態的電子結構和激發態動力學。目前,製備Mn2+摻雜Cs4PbX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純相併揭示Mn2+發光中心的激發態動力學仍是該領域的一個技術難題。

  近期,中國科學院功能納米結構設計與組裝/福建省納米材料重點實驗室陳學元團隊採用改進的熱注射法首次合成出單分散、形貌粒徑均一的Mn2+摻雜Cs4PbCl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純相。該團隊通過變溫高分辨穩態/瞬態螢光光譜、變溫電子順磁共振波譜等測試手段,揭示了Mn2+在Cs4PbCl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中顯著不同於其在CsPbCl3三維鈣鈦礦量子點中的發光特點和激發態動力學。Cs4PbCl6零維鈣鈦礦的結構限域作用導致其較大的激子結合能和較強的電-聲子相互作用,引起Mn2+在617 nm的長螢光壽命(26.2 ms,遠長於 CsPbCl3:Mn2+的1~2 ms)和較高的粉末螢光量子產率(25.8%,遠高於CsPbCl3:Mn2+的~0.1%)。研究還觀測到,隨溫度降低晶格收縮導致的Mn2+發光由慢衰減(τ2: 30.4 ms, 300 K)向快衰減(τ1: 1.47 ms, 10 K)轉變的反常螢光動力學過程。

  該研究為Mn2+摻雜Cs4PbCl6納米晶的激發態動力學基礎研究提供了新發現,為零維鈣鈦礦納米晶的性能優化及其在光電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發表於《先進科學》,第一作者為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中北大學聯培碩士研究生張文,通訊作者為研究員鄭偉、陳學元。研究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青促會等支持。 

Mn2+摻雜Cs4PbCl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透射電鏡照片(背景)、晶體結構示意圖、粉末發光照片、發射光譜和螢光衰減曲線

  a:不同溫度下Cs4PbCl6:23.6 mol% Mn2+納米晶Mn2+的螢光衰減曲線。b:a中陰影部分放大圖。c:Mn2+的螢光快衰減(τ1)、慢衰減 (τ2)和平均壽命(τave)隨溫度變化關係。d:不同溫度下Cs4PbCl6:23.6 mol% Mn2+

[ 責編:戰釗 ]

相關焦點

  • 手性鈣鈦礦納米晶中基於雙光子吸收的上轉換圓偏振發光
    這可能是由於有機分子的本徵雙光子吸收截面相對較小,直接限制了對TP-UCPL過程的研究。但全無機半導體納米結構表現出優異的TPA性能,為研究伴隨TPA的手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研究者們報導了第一個基於雙光子吸收的上轉換圓偏振發光(TP-UCPL)的例子。
  • 太陽能電池電荷損失的量化分析方法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在光電轉換過程中,光伏器件內部經歷了光生電荷的產生、分離、轉移、輸運、複合、抽取等多個體相和界面動力學過程。這些電荷動力學過程本質上主導著器件本身的性能。如何精確測量些微觀動力學參數?如何準確理解這些動力學過程的物理機制?是光電、電光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也是評價材料性能和指導器件結構優化進而提高器件性能的必由之路。
  • 二維室溫鐵磁/二維有機反鐵磁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二維室溫鐵磁/二維有機反鐵磁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2020-04-27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在二維磁性材料居裡溫度提升(室溫鐵磁碳納米片)、二維磁性材料類型拓展(二維有機反鐵磁聚合物)方面分別取得了進展。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描述:鈦酸鋇基陶瓷介電性能進展首先概述了製備工藝即研磨時間、預燒溫度、燒結溫度、種類的元素及其含量對鈦酸鋇介電常數及介電損耗的影響.,並研究了其相結構,介電,鐵電和壓電性質.XRD結果表明,所有樣品均呈現典型的鈣鈦礦四方相結構.
  • 上海光機所鈣鈦礦微腔的高品質製備及單模雷射特性研究獲進展
    上海光機所鈣鈦礦微腔的高品質製備及單模雷射特性研究獲進展 2017-11-02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白光LED用Mn⁴⁺激活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的表徵研究進展
    近日,鄭州大學的姬海鵬副教授團隊在《發光學報》發表了題為《白光LED用Mn4+激活紅光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表徵研究進展》的綜述論文。該文對文獻所報導的錳離子激活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的表徵手段進行了總結,並對比評述了這些表徵手段在定性或定量表徵錳離子價態方面的可靠性。最後總結了影響錳離子價態的因素和調控其價態的實驗方法,以期對高效Mn4+激活新型紅光螢光粉的研發提供借鑑。
  • UCASer最新科研進展有這些...
    10在光電材料和器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11在亞甲基不對稱碳氫鍵硼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12在一維自旋-電荷分離現象研究中獲得重要進展13在氮循環氣候變暖的響應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二萜生物合成研究取得最新進展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郭躍偉研究員團隊(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長期與德、法、意、西學者合作,在中國南海無脊椎動物化學、化學生態學及生物活性/成藥性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 科研人員提出椅式能帶結構調控無機鈣鈦礦材料光電性能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薄膜矽太陽電池研究組研究員劉生忠團隊與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田慶文、博士王康等合作,在無機CsPbI3太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發出具有椅式能帶結構的無機太陽電池。
  • 趙海光教授在太陽能光解水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國家重點實驗室趙海光教授、韓光亭教授與加拿大國立科學研究院Federico,Rosei教授合作在太陽能光解水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and Stable Hydrogen Evolution Based on Earth-Abundant
  • 京山輕機:鈣鈦礦有機顏料的變化主要是發電材料的變化對公司設備的...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京山輕機(000821)提問, 尊敬的董秘,你好:周末有媒體報導,鈣鈦礦光伏電池新方向:「古老的有機顏料」可同時提高效率和穩定性,鈣鈦礦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而與此同時
  • 《Adv Mater》高效又穩定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本文詳細研究了甲脒碘化鉛(FAPbI3)基PeLEDs的降解過程,結合實驗和理論研究,進一步揭示了Cs+和Rb+離子摻雜的PeLEDs具有15.84%的外量子效率,是鹼-陽離子摻雜FAPbI3器件中最高的。
  • 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揭曉—新聞—科學網
    3月20日,「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揭曉,量子秘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
  • UCASer最新科研進展有這些……
    研究發現,雖然普通症出院患者的肺部CT影像和吹氣肺功能參數無異常,但其氣體MRI影像顯示通氣功能有輕微損傷,氣血交換功能明顯受損,大部分普通症出院患者的通氣和氣血交換功能在第6個月的隨訪時有進程性改善。該研究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臨床康復治療提供了科技支撐,也是現有臨床影像技術的重要補充。
  • 南京大學張永光教授團隊在全球變暖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大氣科學學院汪名懷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氣溶膠間接氣候效應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成果以「Aerosol-driven droplet concentrations dominate coverage and water of oceanic low-level clouds」為題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
  • FeOOH晶相結構及晶相依賴的電化學分析行為研究取得進展
    FeOOH晶相結構及晶相依賴的電化學分析行為研究取得進展 2020-01-15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同步輻射XAFS技術、動力學模擬計算、紅外光譜等研究晶體結構、成鍵方式、鍵長、吸附動力學過程與FeOOH晶相依賴的電化學行為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黃行九課題組博士後楊猛與副研究員林楚紅合作
  • 金納米顆粒融合生長的理論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嶷課題組在水溶液中金納米顆粒的融合生長機制的理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2020,124,066101)。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該團隊在納米催化醫學的腫瘤治療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分別聚焦於抑制細胞自噬增強內場響應催化腫瘤治療、外場激發光合作用增強光動力學催化治療以及外場超聲引發壓電催化腫瘤治療。   該研究選取超聲作為外場激發源。超聲作為一種非侵入式、高穿透性的外源,在臨床上常被用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其傳播過程中的聲螢光也常常被用來激發聲敏劑進行聲動力腫瘤治療(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