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蕁麻疹的多發季節,4月17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邀請到濱州市中醫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主任醫師高佩華,中醫支招教你防治蕁麻疹。
蕁麻疹別名風疹塊,俗名稱木疙瘩、風騷疙瘩、鬼飯疙瘩,中醫稱之為癮疹病。蕁麻疹以皮膚不時出現隆起性紅色風團、劇烈瘙癢為其特徵,時隱時現,消退後不留痕跡,是一種常見皮膚病。
高佩華介紹,蕁麻疹的病因非常複雜,約有70%的患者找不到原因。一般常見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藥物,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燈物理因素,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遺傳因素等。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有稟賦不耐、外邪侵襲、飲食不慎、情志所傷、氣血虛弱等方面的因素。
「外邪感人,受本難知,因發知受,發則可辨。」中醫大夫根據發病情況,病程,病性,症狀表現等疾病特點,來推測受的什麼邪氣。
臨床按病程常將蕁麻疹分為急性和慢性,疾病於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發病一個月以上者稱之為慢性蕁麻疹。
「還有一種特殊類型蕁麻疹,又可分為皮膚劃痕後引起的人工性蕁麻疹,皮膚在寒冷的環境下引起發病的寒冷性蕁麻疹,因情緒激動發病的膽鹼能性蕁麻疹,由於長時間坐著發病的壓迫性蕁麻疹,接觸某種物質引起的接觸性蕁麻疹,吃螃蟹、大蝦等食物引起的蛋白腖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高佩華說。
【怎樣來防】
1.有整潔、安靜、溫度溼度適宜空氣清新的工作、生活環境。
2.多飲水,促進致敏物質的排洩。
3.避免搔抓皮膚,皮膚受損反應更重,或者引起繼發性感染。
4.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的易消化食物。
5.膽鹼能性蕁麻疹患者要注意避避免情緒過於激動及劇烈運動。
6.壓力性蕁麻疹患者注意穿著柔軟舒適衣物。
【怎樣來治】
1.穴位貼敷:比如曲池、血海、風市穴的位置進行中藥貼敷。
2.隔物灸:適用於脾胃型、血瘀型也就是蛋白腖醒和壓迫性的蕁麻疹患者。
3.督灸:適用於風寒型蕁麻疹患者。
4.燻蒸艙、中藥藥浴:対於風熱型蕁麻疹患者,用薄荷、荷葉、蟬蛻、大青葉、馬齒莧等中藥藥浴;對於風寒型蕁麻疹患者,用艾葉、荊芥、防風等中藥藥浴。血燥型蕁麻疹患者,用柿蒂、王不留、車前子等中藥藥浴。
高佩華介紹,中醫治療方法較多,臨床需結合患者個人體質,辨證論治,選用適宜的治療方法。
【中醫推薦食療方】
1.脾虛型的患者,推薦紅豆、山藥、大棗粥。
2.受寒風型的患者,推薦生薑、大棗飲茶。
3.晚上脫衣服進被窩後出現蕁麻疹的人,推薦烏梅、甘草湯。
高佩華,濱州市中醫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主任醫師,畢業於山東中醫學院,師從龍砂學派名醫顧值山,現師從於首都國醫名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林蘭教授。濱州市中醫藥學會第一屆皮膚性病委員會主任委員。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皮膚性病、男性生殖系統疾病、肛腸疾病、泌尿系及膽系感染和結石、乳腺及甲狀腺疾病、注重疑難疾病的研究,對銀屑病、溼疹、蕁麻疹、帶狀皰疹等疾病的診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張珊珊 記者 郗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