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電視臺創辦人聖嘉勒貧窮修女會安貞利修女

2021-12-22 默禱

永生的話電視網絡(EWTN)的創立人,聖嘉勒貧窮修女會,聖母領報的瑪利亞.安貞利修女經過多年疾病後,於2016年3月27日復活主日離世。

 

修女原名麗達.韋素,於1923年4月20日在美國俄亥俄州出生,麗達6歲時父母便離異,自起便隨同母親過著彷徨無算的生活:貧窮丶飢餓丶到處搬徙而勉強生存。

 

麗達從15歲患病,胃部非常痛苦,19歲時經過請求聖女小德蘭代禱的九日敬禮後獲得痊癒。病好後便全心渴望奉獻自己給主耶穌。她果然在21歲時加入恆久朝拜聖體的聖嘉勒貧窮修女會,取名聖母領報的瑪利亞.安貞利修女。

 

年青的修女一天在會院擦地時絆倒,被擦地機器斷了幾處骨並且弄傷脊骨,經過兩年多醫治後才能站立,但從此雙腳終身要穿著6公斤的支架和靠拐杖走路。

 

安貞利修女能站立走路後,便申請讓她去當時的原住民地區為修會開設新會院,並在她38歲那年獲準到阿拉巴馬州當時只有百分之二天主教徒的小鎮設立會院。

 

安貞利修女的講座經常是充滿神恩丶富幽默感而有說服力,被傳媒界看中後,於1969年開始錄音講座作大量推廣, 後來為收音機及電視臺錄音,並於1978年開始在商用電臺製作基督信仰的有線電視節目,但有一天聽到這個電臺將要播映褻瀆的電影,設法向電視臺長勸阻而無效,修女力爭下說明這樣會迫使她另尋他處製作她的節目。臺長卻揚言若修女離開他的電視臺,便以後也找不到任何電視臺了。修女也不甘示弱,並反駁道:「我會自已建立電臺的!」

 

修女大半生與病苦作伴,有40年要靠支架站立,至1998年才得到奇蹟治癒,但2001年又中風。然而永生的話電視網絡於1981年8月15日聖母升天瞻禮日誕生了,用的是車庫改成錄音室,日後成為電視控制室。

 

當天主教信仰被教內外質疑丶反對丶攻擊,EWTN永生的話電視網絡所有節目絕對忠於教宗和天主教教導,有力地解釋真理,幫助了無數人真正明白信仰丶和重返天主教。

 

人類多年來用了改變女性命運為的藉口來掩飾,大量推行墮胎丶人工避孕丶放縱性行為。

 

修女出身貧苦的破碎家庭,而且有豐富的病苦體驗,更用女性天賦的對家庭和人性價值的敏銳,無畏地駁斥邪說,以充份理由而有說服力地解釋真理,對生活實用而容易引起共鳴。EWTN永生的話電視網絡節目幫助了很多人重建家庭關係丶認識每一個人包括從胎中開始的崇高天主子女身份丶在困難中明白痛苦意義,使人活的更有意義,鼓勵了很多人。

 

作為女性,安貞利修女成了全世界第一位建立和領導電視臺20年的女士,她靠的不是一般所需的龐大金錢,而是在貧窮中尋求天主帶領,她認為福傳事業最重要不是金錢,而是信仰。她的修女分會於1999年擴大和搬到阿拉巴馬州韓施維鎮的至聖聖體聖地的修院,聖嘉勒貧窮修女分會亦擴大了兩所位於德薩斯州和亞利桑莉雅洲的會院。

 

安貞利修女從58歲創立電視臺一直領導電視臺20年,於2001年隱退電視臺領導職位,同年中風後導致講話困難,卻以祈禱丶朝拜聖體丶和奉獻病苦為福傳廣播,幫助著永生的話電視網絡的茁壯成長,並開花結果。

 

EWTN永生的話電視網絡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宗教電臺,是天主教歷史上最大的福傳工具,並用電視丶收音機丶網際網路丶手機等多種傳媒工具,已從美國擴展到五洋四海。它更鼓勵人在各地開設天主教收音機電臺,EWTN向各地天主教電臺免費提供節目,讓美國及全球各地大量英語及西班牙語天主教電臺從而產生。

 

祈求安貞利修女早登天國,讓她繼續在天主面前為大眾傳播的福傳事業代禱,更請她為全球用12億講中文的人口代禱,願世上早日有中文天主教電臺。

相關焦點

  • 天主教的修士、修女與神職人員(圖)
    有意修行的男性,在進入天主教的各式修會,經初學後成為正式修士時,通常會發「三願」,即貧窮願、貞潔願、服從願。在修道院的培育過程中,學習哲學、神學、人格培育,不同修會所學也會有所差異。學習完成後發末願,之後可經神師指導分辨,選擇成為執事走神職之路;或是成為終身修士走修道之路。但若是一開始並非選擇進入修會,而是進入教區的初級修院,正式名稱為修生;但常常會訛傳為修士。
  • 電影《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譯德蘭修女、特裡莎修女和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2003年10月被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單Beatification,特蕾莎修女的名稱也因此變為被祝福的特雷莎修女。
  • 特蕾莎修女正能量名言
    3、我們以為貧窮就是飢餓、衣不蔽體和沒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貧窮卻是不被需要、沒有愛和不被關心。4、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裡一切需要愛的事物,不要任何理由。哪怕生命微小到只是一根細小的燈芯,燃燒了,就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他人。甚至,你還可以嘗試去照亮一個世界。5、世人對愛及認同的渴望,超過對食物的饑渴。
  • 天主教的神父和修女,為什麼不能結婚?答案很震驚!
    維基百科:修女(英語:Nun),是天主教、東正教、聖公會以及信義宗的女性修行人員,通常鬚髮三願(即「絕財」、「絕色」、「絕意」),從事祈禱和協助神父進行傳教。在中國,修女有時稱為「姆姆」。德雷莎修女是知名修女之一,獲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同名小說有十八世紀法國作家狄德羅一部著名的哲理小說《修女》。修女必須領洗5年以上才可提出申請,並需加入女修會,在初學院修道至少6年。此外,要正式成為修女,需經過誓發初願、復願、終身願等過程,表示自己對天主的獻身。在誓發終身願後,便終身不能結婚。修女是基督宗教中離家進修會的女教徒,並非神職人員。
  • 為什麼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不能結婚、生兒育女?
    問 : 為什麼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不能結婚、生兒育女?聖經說:「天主創造一男一女,二人成為一體,你們將生育下一代。」請問哪一個章節提到不容許結婚而要守獨身貞潔終身侍奉主?其實聖經裡,特別是新約中,是有多個鼓勵某些人獨身生活的例證的。首先就是耶穌自己。
  • 「聖人」特蕾莎修女的陰暗面
    她12歲時加入天主教兒童慈善會,15歲赴印度接受傳教士訓練。18歲那年,她隻身到愛爾蘭羅雷託修女會做初學生,自此成為一名修女。在印度的經歷,讓特蕾莎有機會切身感受到印度貧富差距的明顯,受到被她稱為「號召中的號召」,她開始和其他修女一起去社區幫助有需要的窮人和收留病患。1950年,經梵蒂岡準允,特蕾莎與其他12位修女在印度加爾各答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
  • 濟南市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遷移工程獲批覆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30日訊 日前,山東省政府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濟南市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遷移工程的批覆》,同意濟南市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遷移工程。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始建於1893年。當年曾有房屋145間,佔地17畝,今存為二層帶閣樓的灰磚樓房。1945年抗戰勝利後,修女樓成為淑德學校,此後一直被用作教育辦公場所。先後曾成為濟南市立教養院、山東省第一革命殘廢軍人速成中學校舍、山東省教育廳辦公室、山東省教育印務中心等。2013年12月20日,被濟南市文物局評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 人物品格|加爾各答的天使——特蕾莎修女
    但是,她創建的組織在她去世時已經有了4億多的財產,6百所會院分布在了世界的127個國家,有著來自111個國家的7000多人在這個組織裡。 她的一生獲得過80多項榮譽和獎勵,但她將所有的獎勵都用來救助他人。 她的臉上刻著深深的皺紋,彎腰駝背,粗糙的雙手布滿裂紋,腳掌發炎以至於走路蹣跚。
  • 一本關於修女的視覺指南
    出版社Graphic Design聯合了神學家Veronica Bennett和英國插畫家Ryan Todd對40多個天主教的修女服飾進行了研究,之後便創作出了這本百科全書般的修女服飾指南:《looking
  • 特蕾莎修女:有人認為她不是聖人的8個原因
    第二年,瑪麗·特雷莎修女搬到印度,開始在一所天主教女子學校教書。1946年,特蕾莎修女接到「一個電話裡的一個電話」,要求放棄教學,幫助印度最貧窮的人,那些生活在加爾各答貧民窟的人。1950年,梵蒂岡批准特蕾莎修女會,即慈善傳教士會。
  • 印在貨幣上的修女詩人,她是一個受到拉美人民尊重的傳奇修女
    印在貨幣上的修女詩人胡安娜加爾默羅會,在中國俗稱為「聖衣會」,這是因為特敬加爾默羅聖衣聖母而得此名稱。修會也稱是「赤足加爾默羅會」,或「德蘭加爾默羅會」,因為是聖女大德蘭革新創立的修會。但由於宮廷生活不能讓她專心地鑽研學問,她也看不慣宮廷的奢侈和虛偽的浮華,宮廷的一切與她格格不入,她於16歲離開總督的宮廷進入天主教修道院。 影視劇中的修女詩人胡安娜在修道院的日子裡,她除了完成分內的宗教職責外,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進行文學創作和科學研究。除了詩歌外,她還寫了一些散文和戲劇。
  • 特蕾莎修女---天使降臨人間
    特蕾莎修女(英文名:Blessed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稱作德蘭修女
  • 今日緬懷:「世界最偉大的乞丐」德雷莎修女封聖
    梵蒂岡將於4日冊封仁愛傳教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創辦人德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為聖人,封聖大典將由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主持,4日的封聖儀式,預計會有10位以上的國家元首或政治領袖出席
  • 天主教的神父和修女,為什麼不能結婚?答案很震驚
    問 :為什麼天主教的神父不能結婚、生兒育女?聖經說:「天主創造一男一女,二人成為一體,你們將生育下一代。」
  • 為什麼神父修女不能結婚、不能生兒育女?
    點擊藍字 天主教中文網 立即關注講中文的神長教友都在看問 : 為什麼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不能結婚在天主教中守獨身的習慣,其實已在耶穌時代已有。除保祿外,還有若望和瑪麗亞瑪達肋納。有傳統認為,最早的修女,就是啟發自瑪達肋納和與她一同的獨身婦女們。而男修士,早在二世紀已很蓬勃。他們選擇獨身,是因為他們知道在天堂我們不會再婚嫁(見瑪22:23-30),而是要與耶穌結合。所以他們選擇了現世就開始活完全與主結合的生活,在靈性上做天主的淨配。
  • 一本顏值很高的新書 講的是修女們所穿的衣服中暗藏的秘密
    一說到修女風潮,十有八九會令人想到有修道院背景的設計師Coco Chanel。
  • 特蕾莎修女的經典格言
  • 活著就是愛——特蕾莎修女
    這個故事的講述者是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特蕾莎修女。她在自述集《活著就是愛》中寫道:有一次我在街上找到一個大約六七歲的小女孩,然後把她帶回施舒瓦,我給她洗了一個澡,並給的衣服及好的食物。當晚這孩子跑掉了。我把她尋回,但是她一而再再而三地逃跑了。她這樣逃跑三次後,我派一位修女跟著地看她往哪裡跑。修女在一棵樹下找到她,她和她的母親、姊妹坐在一起。
  • 麗容隨筆 | 一個人去印度,為了特蕾莎修女
    當我往特蕾莎修女院(Mother House)的方向走去時,一家小小的書店吸引了我。走進去,就看到特蕾莎修女對我微笑,書店裡的照片將我帶到了1930年代:那個時候的特蕾莎修女,當年的加爾各答,還有躺在街上,倒在河邊的屍體,一幅幅傾毀的影像。54A A.J.C. 波士路,也就是大家知道的特蕾莎修女院,是加爾各答城中的貧民窟。
  • 【中文網·修道生活】德蘭修女改變世界的名言
    即使你是誠實的和率直的,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If you are honest and frank, people may cheat you;Be honest and frank any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