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龍昌禮,2015年至今一直在基層開展脫貧攻堅工作。5年的扶貧經歷,是我這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2015年10月,我到普安縣興中鎮工作,任鎮黨委委員、和諧辦主任,分管全鎮脫貧攻堅工作,同時包崧巋村。當時,從縣城到興中鎮的公路正在擴建,路面坑坑窪窪,隨時堵車,20多公裡的路程有時需要2個小時,鎮裡很多村組都還是泥巴路,我經常自詡在村裡工作是當「山大王」。
崧巋村楊柳窪組有一戶貧困群眾,戶主劉奎林,1984年出生,父母去世,哥哥分家,一人多年在外務工,不幸患上了尿毒症,2015年返鄉時,家裡只有一間房子,無生活來源。得知情況後,我牽頭幫他申請了低保,協調被子、米、油等物資,並申請臨時救助,落實了所有的扶貧政策。他在縣醫院治療期間,我再次到縣民政局幫忙申請了3000元的救助款。但終因病情惡化,劉奎林於2016年7月離世。這件事讓我深受震撼,如果扶貧工作做得更早一些,病情輕微時就接受治療,或許他的生命就能挽救。我深深認識到扶貧之路的艱辛,體會到了「不漏一戶一人」的重要。
2018年4月,鎮裡將我調整到小山坡村包村。小山坡村計劃當年出列,共選派了攻堅隊員20人。到崗後,我及時熟悉村情,組織制定攻堅方案,針對小山坡坡321戶貧困戶、28戶邊緣戶、3戶監測戶落實具體的幫扶措施。
為確保工作過硬,2018年至2020年9月,我們多次開展村組交叉檢查,先後接受州縣、鄉鎮交叉檢查12次,省級檢查3次,國家級檢查2次。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檢查評估期間,由於調適不到位,我突然流鼻血。起初還能止住,但到臨檢時堵住左邊鼻孔血從右邊出,堵住兩隻鼻孔血從嘴裡出,嘴裡血多了,吐出來的就是血塊。同事和我都嚇得不輕。後來還是鎮衛生院院長李秀蓮帶藥到辦公室幫忙處理,用了腎上腺素才將鼻血止住。
一次次檢查,一次次整改完善,雖然充滿了荊棘、坎坷,但也收穫了扶貧幹部和貧困戶的歡顏笑語。期間,小山坡村在2018年順利脫貧出列,同步助推了全縣2019年整縣摘帽。
2020年9月,組織調整我到南湖街道任黨工委委員、武裝部部長,分管脫貧攻堅工作。在新的環境裡,我迅速熟悉情況,再次攻堅業務,目前,先後到村(社區)指導33次,入戶發現問題86個,陪同各個攻堅隊研判解決問題12次,有條不紊地推進工作,不斷鞏固脫貧成效,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脫貧攻堅這幾年,我和廣大幹部一樣舍小家顧大家,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對父母、對子女、對朋友都虧欠太多,家庭也沒有照顧好,內心十分愧疚。置身於新時代,我只是滄海一粟。這5年的經歷,讓我成長、成熟,甚至脫胎換骨,是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無論未來的路怎樣,我都將鼓足勇氣,重整行裝再出發,一步一步地堅定走下去!
(來源:普安縣南湖街道黨工委委員、武裝部部長 龍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