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8月1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通訊員 王豔姿)75歲的鐘阿姨面容憔悴,動作遲緩,脖子僵硬不敢動,像機器人似的走進了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腦病科伍大華教授的診室。原來近兩個月,老人起床、躺下、翻身、轉頭等體位變動時就感到天旋地轉、噁心欲嘔、胸悶心慌、心煩易怒,在當地醫院吃藥打針半個月,症狀卻越來越重。
伍大華教授眩暈變位試驗檢查後,確診為「耳石症」,經腦病科復位治療,患者馬上感覺輕鬆多了,眩暈明顯緩解,行動也自如了。聽到自己患了「耳石症」,鍾阿姨疑惑地問伍主任,耳朵裡怎麼會有石頭?
伍大華教授介紹,「耳石症」通常發生在人的耳朵最深部分,內耳的橢圓囊和球囊上有囊斑,在它的表面覆蓋的耳石膜中,有很多碳酸鈣的結晶,這就是我們耳朵上的石頭。這些耳石小顆粒看不到摸不著,也無法取出來,掉進半規管裡面,頭的位置一變化,晃來晃去刺激了半規管,就產生眩暈的異常感覺。
專家表示,可別小看這些脫落的耳石細沙,它們不僅可以使病人產生強烈的眩暈感而失去平衡,嚴重者可瞬間跌倒,所以說這些脫落的細沙狀耳石有一兩撥千斤的魔力。導致耳石脫落目前認為與耳石膜退行性變、代謝異常、外傷、內耳缺血、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
來源:紅網
作者:張樹波 王豔姿
編輯:彭笑予
本文為湖南頻道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