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極一時的凡客體,在頂峰2009年之時,公司價值高達600億,員工更是多達10000多人,而經過10年在2016年曾有報導稱,凡客背負了高達十幾億元的債務和高達19億元的庫存,縮水和裁員隨之而來,2016年,凡客團隊僅剩180人。
聚美優品的巔峰,當屬2014年。2014年5月登陸紐交所之初,市值才39億美元,但是隨著大量的資本家追捧, 3個月之後,市值達到55億美元,從此進入巔峰狀態。而陳歐則變成年輕一代的代名詞,不僅是最年輕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CEO,而且又是名利雙收,身家百億。而截至2020年1月10日收盤,聚美優品報17.43美元/股,市值僅2.07億美元,縮水近30倍。
最初的凡客誠品
VANCL(凡客誠品),由卓越網創始人陳年創辦於2007年,產品涵蓋男裝、女裝、童裝、鞋、家居、配飾、化妝品等七大類,支持全國1100城市貨到付款、當面試穿、30天無條件退換貨。
創立六年以來,憑藉極具性價比的服裝服飾和完善的客戶體驗,凡客誠品已經成為網民購買服裝服飾的主要選擇對象。回顧凡客發展歷程,2007年6月,由陳年及卓越網前骨幹團隊成員創辦。2007年7月,第一輪融資由IDG和聯創策源投資。2010年,凡客誠品邀請韓寒與王珞丹成為其品牌代言,「我是凡客」版本的廣告出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2010年7月,「凡客體」引發了一場始料不及的網絡聯歡,由此創造的「凡客體」成為網民表達自我的流傳性文體,同時也成就了一次成功的市場營銷。
先進的模式和口碑
凡客最初的模式很簡單,對標的是一家名為PPG的服裝網絡直銷公司,這一模式正好切中了當時碎片化的國內服裝市場。
一開始就採用B2C模式,和其它製衣廠不一樣,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減少了中間環節,價格相對來說就比較有優勢。
凡客最早打的29塊T-shirt、49塊的帆布鞋、Polo衫、bra-T等,以低價高質快速虜獲大眾的心。配備全場包郵、24小時客服、30天退換貨等服務,凡客誠品靠產品和服務打造出了第一波好口碑。
起初的先進模式和好營銷、高質量的產品讓凡客極速在市場中上升。但就是從100億元的目標開始,凡客開始迷失,走下神壇。
市場迷失之路
廣告讓凡客迅速膨脹,其銷售額為2008年1億,2009年5億,2010年20億。陳年喊出了要收購優衣庫、LV 的雄心壯志。2010年管理年會,陳年將原計劃40億的銷售目標提到100億,然後小步快趕馬上IPO。
為達百億目標,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擴大購買人群;二是擴大產品品類。巨額的廣告投放和數百款T恤,已經展現了凡客在擴大購買人群上的「努力」,但要快速見效,第二條路不可錯過。
為了衝擊銷量,凡客選擇瘋狂擴大品類。除了襯衫、T恤等自營商品外,引入第三方產品,甚至賣起了跟服裝完全不搭邊的拖把、菜刀、鑷子、電飯鍋……凡客的SKU曾一度增加至20萬個,頻道擴充到500多個,只要商家有,什麼都敢放。圍觀群眾笑成一團:我們為什麼要來凡客買抹布?
另一方面,「貼牌就賣」的瘋狂使凡客變成了雜貨攤,衣服質量越來越差,顧客漸漸遠離。另一方面,極速擴張的品類非但沒有帶來預想中的銷售增長,反而形成了巨大的庫存積壓。
比產業環境的變壞更讓人崩潰的是資本的退熱。在凡客如日中天的時候,中國的團購開始火起來,團購的火熱場面自然無須贅述,2011年8月高峰時的5058家。
在中國市場開始消費升級,人們更關注品質的時候凡客卻失去了自己的品質堅守。在電商平臺化的戰爭狼煙四起的時候,京東蘇寧紛紛邁向全品類之時,凡客卻在昔日的「輝煌」中,描繪著百億夢,錯失發展良機。此後一年多,凡客清庫存、大裁員,頂峰時期1.3萬員工只留下300人,2016年僅剩180人。
最初的聚美優品
「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當盛極一時的陳歐體爆紅全網的時候,因為廣告詞走心又共情,陳歐收穫了一大波的迷妹,微博粉絲一夜暴漲至154萬。
2010年3月,聚美優品正式成立,陳歐擔任CEO;2011年,聚美優品用戶數量達到100萬,年銷售額超過5億;2013年聚美優品全年銷售突破60億美元,2014年,聚美優品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最高市值曾達56億多美元,聚美優品的發展之路暢通無阻。那時候,京東還沒有上市,紅極一時的凡客誠品也還在股市外徘徊,可剛剛成立4年的聚美優品卻橫空出世,成了市場上的「黑馬」。
精準的消費洞察
了解到對於化妝品消費者而言品質能否得到保障才是他們購買與否的關鍵,於是在2010年以正品、限時低價為定位的團美網正式上線。團美網正是聚美優品的前身,它成功走到風口上搖身一變成了陳歐他們的搖錢樹,隨後陳歐連續策劃了一系列的營銷方案。
企業之初核心精神是做「小而美」的商品,「小」指的是專注於一個領域——女性團購,「美」指的是價格實惠,又是高端貨。聚美優品之所以可以做到「美」是因為他直接在廠家進貨,進的量還特別大,所以進貨就會更便宜,售出的價格也會比實體店便宜,這樣就吸引了更多用戶來使用聚美優品來購物。
那時候的聚美優品可以說相當風光了,其銷售量佔據了網絡零售市場的百分之二十二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後,陳歐的廣告詞才有那麼大的影響力,所以一上市實質就達到了379億,這就是聚美優品的輝煌一段歷史。
衰敗之路
聚美優品一直存在的問題是假貨風波,電商與假貨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問題,幾乎所有的電商平臺都與假貨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只不過有的電商平臺做到好,有的沒有把控好。而聚美優品存在的假貨問題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再加上公關的不給力,導致問題愈演愈烈,口碑和品牌不斷下降。
其次事流量獲取問題,現在的網際網路最關鍵的問題是流量。作為電商對流量實在是太渴求了,沒有流量,電商也就沒有銷售額。所以作為聚美優品的創始人,陳歐在微博上不斷的吆喝賣貨,活脫脫把一個CEO做成了微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畢竟流量費用太高了,陳歐可以作為一個ip來獲得相對低廉的流量。
結語
不論是凡客誠品還是聚美優品,最後則是發展方向不清晰,加上轉型失敗和多元化發展受挫,才導致走到如今可能面臨退市的局面。回顧兩者的發展歷程猶如過山車一般,極盛和極敗也只是轉眼十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