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指數型爆發。截至發稿,美國確診人數已達到82177例,成為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
疫情緊急,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醫生張文宏接受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的邀請,頂著兩個黑眼圈,進入央視新聞直播間,解答了在美華人最關心的新冠問題。
在新冠戰疫中,張文宏以硬核的醫學知識和金句風靡全網,比如「不要欺負老實人」 「我們只要(在家)悶兩個星期,就能把病毒悶死」;他也一直在用大家最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傳達有價值的專業信息。
這次,對於在美華人最關心的問題,張文宏醫生也支了支招。
怎樣區分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症狀?
張文宏:對普通民眾來說,事實上你是沒辦法區分的。新冠和流感都表現為有可能是發燒,有可能有咳嗽。
你其實最怕的,就是說醫生會不會搞得清楚是吧?可以這麼講,這個病剛剛到美國的時候,可能醫生也很難區分。按照美國現在的醫療習慣,應該不會你發燒咳嗽去醫院,醫生馬上給你做CT。
但是因為在紐約新冠出現了流行,他可能就會給你做檢測,那麼通過檢測以後,基本上可以明確的區分新冠或者是流感。如果你這一次的表現是比較重,呼吸出現困難,或者有比較嚴重的呼吸道症狀,他會給你拍CT。
CT上面新冠肺炎和流感肺炎之間的區別,有經驗的醫生還是可以分得清楚的。但是這種經驗需要時間的積累,我在中國這裡大概是看了幾百例新冠病例之後,基本上可以判斷。但是即使是這樣子,我們也不能確診,最終還是要實驗室確診。
美國一開始在新冠發病率比較低的時候,可能先會做流感的檢測。因為新冠的檢測試劑還沒有特別到位,所以如果流感陽性,他就不再做新冠檢測了。
但是現在這個策略肯定要發生改變。因為新冠的發病率上升了,與流感合併感染也會成為一種可能。
確診例數越少的地方,有可能是檢測不到位的地方。例數越多的地方,它的檢測是到位的。所以紐約州病例數的大幅度的增長,事實上跟它檢測的到位是非常有關係的。
所以你在這個地區,當你看到病例數很多,你就再也不需要為檢測而擔心了,說明醫生具備非常充足的檢測能力了。
新冠危重、重症的概率大概有多大?為什麼美國青年人的感染率高了那麼多?
本地的傳播的病例一旦產生,它會緩慢的先上升,最後就開始進入一個指數上升的階段。
感染的風險主要是密切接觸者。
對中老年人來說,在美國大多數的時間是辦公室、家庭、還有開車去買菜,基本上是這三件事情。
對學生來講,主要的是大量的社會活動。這兩個月,他們主要的事就是兩個字,瞎混。就是我們現在感染最大的風險——密切傳播。而且美國也不戴口罩,所以這很顯然在美國人感染年輕人最多的。
年輕人感染的風險大,老年人重症的風險大。
在美國要不要戴口罩?
美國生產的口罩根本就是不夠的,你中國留學生才幾個,你就把它給買光了,如果美國人人去買,口罩擠兌。真正的身邊的人沒有口罩了,然後他嘴張開來就亂噴,這個風險多大?
我個人覺得你不得不站在當地的風俗習慣,對疾病的一個傳播的效率,還有就是口罩的擠兌引起的一系列的事情,進行考慮。
如果是接受口罩的地方,我個人覺得在人群聚集的時候,戴口罩,意義是比較大。因為原來我接觸一個人風險是萬分之一,但是我如果同時接觸10個人,會一下子變成千分之一了,我如果接觸100個人,那不是變成百分之一了嗎?
還有多人一起聚會,全部要取消掉。人群聚集的風險,如果千分之一的感染率,它就變成了10%的感染,會造成超級傳播。
要在人家家裡改變別人很難,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行為,達到相同的效果。
第一點:挑人少的時候去超市,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兩個人互相不說話,這種情況下被感染的概率,基本沒有。
第二點:超市結算的時候可以去自動結算機上面去結算。
第三點:我就挑華人開的超市,我就在裡面帶好口罩,瘋狂購買,我個人覺得沒人管你。
第四點:洗手。
第五點:我現在看到的最大的一個問題是,人群扎堆吃飯,大家也都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取消一切聚會
美國的拐點什麼時候會到來?
全世界很多地方的拐點,你都能夠計算出來。義大利的新增數量已經開始出現下降。
所以沒有到高峰就談不上拐點,那麼美國的高峰在什麼時候可以到?取決於最近美國採取的這些非常嚴厲的措施的響應。
居家隔離、延緩社交,如果政策策略執行不到位,就看不到拐點。到位的,原則上來講10天到14天左右,我們可以看到新增病例數的降低。
你如果隔離和檢測都做得很好了,美國疫情現在有一個不確定性,取決於政策執行程度,執行多久。第二,廣泛檢測的突破,是否能檢測到位。
據我現在初步的一個預估,美國的醫療還是非常充裕的,第二點,美國醫療設施的緊急生產能力也是非常好的。
所以無非是峰值什麼時候到,但是這個峰值一定會到。這兩個星期還是4個星期不好在那裡預估,但到了以後是不是代表這個病馬上就沒有了,這個事情是另外一個問題。
我覺得如果最快,現在開始十天到十幾天,如果慢一點,可能要得到4個星期,4個星期事情就更加麻煩了。
我是希望看到美國應該是有很快的一個下降,下降以後這個事情就會開始往良性方向發展。如果你四個星期才能夠控制,估計美國現在的病例數還會呈指數級的上升,那個時候有可能會出現醫療資源的不足。
但是我相信美國居於全球的公共衛生體系的頂峰水平最高,居於全球的臨床醫學的頂峰,醫生的水平也是最高。我個人覺得美國的政府因為根據自己的疫情所在的點,會制定最合適的一個方案。
病到什麼程度去醫院?
大多數人,80%的人事實上你可以不去醫院,這個病在家裡熬,可能熬過去了。
為什麼要去醫院,醫院提供兩個幫助,一個幫助是提供隔離,你不會再傳播給你的家人。第二,輕症的病我也可以通過治療讓你恢復的更快。但是如果不去醫院,80%的輕症的或者是非常輕的病人事實上都能夠自愈。
那麼真正需要住院的病人是多少?我的建議基本上是有10%~20%,這些人需要氧氣的治療,這個時候就需要床位。如果不去氧療,這20%的人可能就不行了,所以這為什麼床位不能出現擠兌。
美國的醫療機制,他們對疫情的預估,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極限在哪裡,就是說你的病例到什麼程度,你的床位有可能是容納不了的。床位容納不了,那事情就是今天義大利出現的情況。
紐約呼吸機的一個配置,其實是足夠的。超過德國。美國ICU的床位,在全球超過德國,遠超英國,跟義大利就不要比了。所以現在的一個規模,紐約的發病率,你待在那裡是很安全。
你今天如果發燒了,自己先熬一熬,多睡覺,多喝水,多吃維生素C多吃水果,多吃雞蛋,多喝牛奶,喝得多拉得多吃的多,休息睡覺,手機關掉,不要接受祖國母親在那一頭的哭泣好嗎?
所以我在這裡奉勸各位父母,你們的子女其實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在美國自己獨立的人,你的所有的哭泣,所有的關心,對他其實毫無幫助。
什麼時候要打第一個急救電話,或者奔向急診室?
你覺得自己呼吸有一點點的困難,上樓梯有一點走不動,氣有點接不上。這個時候是你去急診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發燒還不是,呼吸的這個節點是非常重要的。
空氣傳播的風險有多大?共乘電梯可能感染嗎?
病毒在物體表面它可以存活幾個小時,甚至於10個小時。在疫情高發的地區,你要洗手,所以美國醫生會給你一個建議,與其說你準備戴口罩,還不如經常洗手。
空調系統的風險大不大?到目前為止所有的有關的經驗。數據來自於香港的當時SARS爆發的是淘大花園,整幢樓好多人都感染了。一開始也認為是通風口,或者是哪怕是衛生間的水返回,出現一個大便裡面的病毒,通過空氣冒上來進行傳播。
事實上到最後世衛組織經過一個精密的各個事情的所有的回顧,認為像這種事件的發生都是個案。特別是在我們中國,發現大多數的病人可以說99.9%,都是由人接觸傳播的。
什麼情況下面空氣傳播是有價值的?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大量的病毒載量。什麼情況下面發生過這種事情,我們給病人做操作,醫務人員不戴N95口罩,氣管插管打開下呼吸道,大量的病毒釋放出來,在一個密閉的醫療空間裡面,會造成氣溶膠傳播。
在一般的電梯,沒有進行劇烈的咳嗽,沒有大量的病毒量噴出來,這個空間量也不是太大,這種風險你說可能有,但是從數學的概率來講,這種我們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你相信你就帶一個餐巾紙把嘴部捂一捂,然後你就帶一個牙籤,把電梯按鈕按一下,這事情就全部解決了。
留學生要不要回國?
我們今天拋開一切該不該回來,我們只講事實。
基本判斷原則是,第一,你需不需要待在美國。
如果在美國疫情爆發的時候,你的醫療保險的水平又是很低,就只能覆蓋這種急診對吧?然後你也比較恐懼,家裡的你母親每天在哭泣,然後給你打電話,讓你生不如死。在這種情況下面,你在美國又沒啥事兒,又有人給你買機票,對吧?你回去有對不對?
但是如果你在美國有事,那事情就不一樣了。
機艙是不是一個高風險的地方?我說是的。機艙肯定是高風險的一個地方,而且機艙裡面有很多人戴N95口罩的,還有很多人憋不住的,把口罩都拿下來的。裡面只要有幾個人有可能是感染者,十幾個小時撐下來咳嗽,或者是什麼,空氣裡就難免在一個封閉的機艙裡面會有一些病毒的風險。
所以這個時候你就必須保證你是長期戴口罩的,其實最大的風險還不是來自於機艙,而是來自於你登飛機之前。是什麼意思?因為很多感染是登飛機之前已經感染了。
大多數人是落地以後我們進行檢疫,被檢出來了,佔了主流,有少部分人在家隔離的時候出現了症狀,那麼這種人是比例是低的。那就意味著風險到處存在,回國之前可能已經感染了,在飛機上也有感染。
如果在飛機上都帶著N95口罩了,穿防護服意義不是很大。看一下美國的急診間,在護理這些新冠病人的一般的醫務工作者,他戴N95口罩,就是穿一般的防控,就是在我們的衣服外面再套一件,再帶一個頭上的一個保護就可以了,所以你現在如果穿出來像太空人一樣,你首先比美國的醫生穿的都厲害了。
要不要吃氯喹?
對於氯喹或者羥基氯喹的一個作用,我們還要等待更多的臨床試驗的結果。首先它是個處方藥,第二有可能有不良反應,所以在這裡不建議我們自己去囤積大量的羥基氯喹,或者氯喹,療效。等待進一步的臨床試驗的結果,副作用不可預測。
這個藥原來是治療寄生蟲病的,現在是用來治療風溼病的,你們把藥都買走了,美國人自己都買不到。
所以最好的辦法,最好的藥物,還是多喝水,多喝牛奶,多吃雞蛋,多睡覺,不出去瞎混。我認為不出去瞎混,這是最好的辦法。
總結:
美國對疫情的控制,這個國家的醫療條件和衛生人員的素質,是沒有問題的。現在的慌亂,是每個州自己幹自己的。
在峰值到來之前,就發揚我們的光榮傳統,宅在家裡,勤洗手,少社交,把這段苦日子過了,後面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