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精品古玉欣賞,一飽眼福!

2020-12-18 騰訊網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白玉帶紅沁斧

玉乃,石之美者。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美玉得到我們東方人的萬般垂愛,往往用玉來比喻人的德性。儒家也講究「君子必佩玉」,「無故,玉不去身」等。在中國,玉器從舊石器時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它記錄了人類生活,社會的變遷。

【唐代玉器】

靈性派:活潑天機、繁花似錦

唐 玉魚

說到歷史上的繁榮時期,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盛唐。在唐朝,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使得和田玉料源源不斷運到中原,玉器的製作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繼秦漢之後出現新的高峰。

唐代 玉雕駱駝騎獸

隨著唐朝社會風氣的開放,對外貿易比較頻繁,外國使臣、僧侶、工匠集聚於長安,因此,唐朝玉器的世俗題材大大增加,比如:雙喜牡丹、飛天侍女等等,都有濃烈的世俗味。

唐代花卉紋玉梳背 國家博物館

那個時期,貴族階層都隨身佩玉,華麗耀眼,多以人物、動物、花卉等作為審美對象和雕刻的圖飾,彰顯自己的氣質和風範。

唐代鳥銜花玉佩 故宮博物院

唐朝玉器中,漢代的古拙遺風在唐朝已不復存在,趨向蓬勃、飽滿。在紋飾上,有捲雲紋、卷草紋等,動物紋有龍、鳳、牛等,植物紋有石榴、蓮花等;在品種方面,更具實用性的玉器增多:長杯、牛頭杯、碗等;在雕刻技藝上,吸取當時的雕塑和繪畫手法,運用傳統的雕刻技藝,大量使用陰刻細線。

唐代執碗胡人玉帶板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

唐代雲龍紋玉璧 上海博物館

唐代胡人伎樂紋玉帶板 首都博物館

唐代玄宗禪地衹玉冊 臺北故宮博物院

唐代龍紋玉帶板 天津博物館

唐代龍形玉佩 武漢博物館

唐代刻銘玉勒子 安徽省文物局

唐代玉闢邪 國家博物館

唐代獅紋玉帶板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

唐代葵口玉盤 洛陽博物館

唐代兔形玉飾 天津博物館

唐代鳥形玉佩 晉祠博物館

【宋代玉器】

懷舊派:清新雅致、形神兼備

宋代建國之初,勵精圖治,政治開明,軍事強盛,社會穩定,國力開始恢復,經濟逐漸復甦,制玉業隨著經濟的發展迅速崛起,比唐代有更大發展。民間玉雕行業初具規模,玉器市場應運而生。

宋 白玉飛天式蓮花童子佩

特別是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代玉器的空前發展。宋代玉器受當時的繪畫藝術影響甚深,清新雅致、形神兼備,極具文人情趣,毫無粗製濫造。

宋 白玉帶沁璧

嚴格意義上的仿古玉,也是從宋代開始。宋代的仿古玉大量的是仿戰國、西漢,也有商、周,但在造型結構、紋飾和工藝上,不完全照搬照抄,與原件相比,仿件造型結構往往更複雜,雕琢也更圓潤、精美。

宋 白玉詩文剛卯

宋代,文人書畫興盛,許多文房用具也成了玉匠們精心雕琢的對象,這些玉制文房用具不僅具有實用功能,而且取兒童、禽鳥、獸、瓜果形象作為裝飾題材,成為造型活潑自由、富有文化氣質、便於陳設和把玩的工藝品。從此,帶有實用意義的玉雕製品,從此走上了裝飾化的道路。

宋 白玉鏤雕仙宮圖嵌飾

宋 白玉飛天

宋 玉雕象

宋 白玉沁色財寶鼠

宋 黃玉狗

宋 白玉巧作臥雞

宋 白玉戲鳥童子

宋 白玉持蓮童子

宋 白玉仕讀龜吐祥雲鶴紋嵌飾

宋 白玉龍頭含珠髮簪頭

宋 白玉狻猊 4cm

宋 玉兔

宋 黃玉仿古螭龍璧 6.5cm

【元代玉器】

豪放派:質樸率真、不拘小節

元代玉器是在繼承宋、遼金玉器的基礎上蓬勃發展起來的,各民族文化相互滲透和影響,為其帶來了勃勃生機。

元 玉雕魚

元代在大都(今北京)、杭州等地設有官辦玉器作坊,有從事玉雕製作的能工巧匠數千人,專向皇室提供宮廷用玉。民間玉器作坊也有很大發展,一般以製作裝飾性玉器及小件玉器為主。元代玉器用料以和田白玉、青白玉為主,還有和田黃玉、墨玉、青玉、獨山玉以及水晶、瑪瑙、琥珀等。

元 白玉鷹熊紋帶飾

多層鏤雕技法在元代可謂發揮到了極致,除了在平面上雕出雙層圖案外,還能在玉料上多層雕琢,起花多可達五、六層,層次分明,具有強烈的透視效果。

元 銅鎏金嵌白玉獅戲球帶飾

元代玉器在工藝上較之宋、遼金時期,已漸趨粗獷,不拘小節,雕刻喜歡用深痕陰刻線,線條粗重,使紋飾起凸高,但線紋起止痕明顯、線條不勻齊,常有失控的出鋒痕跡,顯得粗糙。元代也製作了一些仿古玉,在技法上不注重原汁原味,常以偽殘和紅色或黑色的提油來以假亂真。

元 灰玉鷹熊紋帶飾

元代玉器文化的總體特徵是,傳統勝於創新,繼承勝於發展,為其後明清兩朝裝飾玉器的發展作了準備,奠定了基礎。

元 白玉鏤雕春水紋玉珮 (一對)

元 舊玉鵝

元 春水玉

元 白玉靈芝玉鹿

元 玉留皮瑞獸

元 青玉紅沁玉虎

元 玉鏤雕「連年有魚」紋帶扣

白玉龍紐押,元

玉鏤雕雙獅,元

白玉鏤雕雙虎環佩,元

【明代玉器】

復古派:鏤空工藝、復古為尚

明朝玉器承傳了元代的鏤空工藝,出現雙層透雕,形成花下有花,枝下有枝的藝術效果,也出現了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主題紋飾,吉祥文字「福、祿、壽」等紋飾眾多。鑲嵌工藝也達到一個高峰,出現了大量的玉鑲金、玉鑲銀。

明 白玉帶沁臥狗

明中期受名人畫風影響,裝飾玉上往往用名人畫稿、詩句做主題紋飾,文房四寶實用器皿增多。

明 帶沁玉瓶

明人以復古為尚,常常出現以復古為主題的玉器,其中以玉為上古青銅器造型的器物,更是多見。這種以青銅器為造型的玉器,一般用作明代書房的陳設,沒有實際的盛放功用,多只用作欣賞,或作為花插。

明 雞骨白梅花玉洗

不過明人在玉器模仿上古青銅器的時候,並不能完全恪守青銅器的形制,常常只是取其意形,紋飾和造型上經不起細緻推敲,可見當時古人一顆復古之心。

明 白玉童子

明 白玉釋迦牟尼佛雕像 6.5cm

明 青白玉蒼龍教子帶鉤 9.5cm

明 白玉飛天 6.7cm

明 青白玉螭龍紋帶鉤 5cm

明末 白玉俏色蒼龍教子璧 9cm

明 玉鴞

明 文官白玉圓雕像

明 青白玉鏤雕靈芝紋帶板 10.6cm

明 青玉帶沁封侯擺件

明 青白玉帶沁馬

明 玉闢邪

明 青玉瑞獸

明 螭龍紋玉佩

【清代玉器】

藝術派:品種豐富、做工精巧

清代是我國古代玉器史上的又一個高峰。康熙時吳三桂追擊南明永曆帝入交趾,開通了緬甸翡翠進入中原的路線。乾隆時期在西域用兵,又打通了和田玉內運的通路,使和田玉大量運進內地,促進了玉器工藝迅速發展。

清 青玉桃形碗

清代玉器的品種和數量很多,以陳設品和佩飾最多,也最為精美。陳設品有仿青銅器的仿古器皿,還有各種寓意吉祥的動物造型。新增的品種有山水、花鳥、玉山子、浮雕圖畫式的玉屏風等等。玉佩飾的種類更是非常的豐富。此外還有各種玉質的實用器皿、文房用品。

清 玉經架

清代玉器善於借鑑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

清乾隆 雅集圖白玉山子

清代玉器中有不少大型的觀賞性「玉山」,以山水畫為藍本,就地取材,加以設計製作。其做工嚴謹,一絲不苟。

清 玉劍柄

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玉器在清朝時期得到了空前發展,並形成了不同風格和技術特色的「南玉」,「北玉」制玉中心。

清乾隆 碧玉杓

乾隆 碧玉金絲盤

清乾隆 青灰玉蓮瓣大盤

清乾隆 白玉雙耳碗

18世紀玉繩耳碗

清 玉墨瓶筆室

清 玉蓮瓣盤

蒙兀兒帝國 葫蘆形杯

清 S形雙柄碗

鄂圖曼帝國 葉紋燈臺

新疆回部 羊頭瓜瓣杯

蒙兀兒帝國 帶鑲嵌盤

印度 花邊盤

蒙兀兒帝國 分格盒

蒙兀兒帝國 平口花蕾形雙柄碗

鄂圖曼帝國 耳形雙柄碗

(圖文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四海博緣收藏平臺」。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精品古玉做工讓人嘆為觀止!
    玉石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就是權力和身份的象徵,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精品的古玉讓各位看官養養眼,做工真的是讓人嘆為觀止!這是明清時期的一對極品白玉碗,整體潔白無瑕相似度極高,保存完好通透溫潤,是明清時期工藝的典範!有人看出這是什麼嗎?
  • 古玉藝術品是不可再生資源,物以稀為貴
    貴就貴在歷經萬年千年這件古玉還能完整存世,這個稀罕度才是價值連城的保障。漢代玉雕刻玉盒子博物館的玉器藏品古玉價值以材質好稀少珍貴,例如商周是第一個使用和田玉的高峰期,接下來就是戰漢、唐宋、明清了都是使用古代和田玉。
  • 一文說清唐宋元明清各朝梅瓶,建議收藏
    元代梅瓶除圓形外,尚有八方形,實用功能大于欣賞功用。曾在南京郊區出土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從出土至今,就倍受人們的關注,此梅瓶通體繪製青花圖案,畫片為蕭何月下追韓信人物故事。器型端莊大方,美不勝收。被譽為天下第一元青花梅瓶。價值不可估量。據說此梅瓶出土後馬上被定為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唐宋元明清」中間少了個金朝,為何在編順口溜時要把金朝去掉?
    「唐宋元明清」,我們細看這句話,會發現中間少了一個王朝——金朝。為什麼人們在編朝代順口溜時,要把金朝排除在外呢?要知道,歷史上的金朝存在了119年,而且一度強盛不已。金朝的崛起在於宋朝的軟弱,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在金人的眼裡都不堪一擊。
  • 新穎別致、獨具匠心的玉獅子滾繡球帽花設計—古玉情懷
    玉帽花: 玉帽花,帽飾的一種,綴在帽上的玉類飾物,明清之際於民間廣泛流行,多用於慶賀嬰孩滿月、周年,婦女也多有佩戴。佩戴這樣的姿態精彩的玉獅子滾繡球吊墜或者胸針,戴的就是那份古玉情懷,不僅招財闢邪,還盡顯擁有者在文化與個性品味上的與眾不同。接下來,文創設計師進行手繪設計方案。根據創意討論碰撞出的火花,設計師按1:1的比例,手繪出鑲嵌飾件的雛形,並按客戶喜好修改調整。
  • 古玉讓人愛不釋手百看不厭,喜歡收藏
    「藏」,是一個時間上的概念,可以說收藏古玉藝術品,就是對藝術審美的一種積累。所以作為藏品,必須能經受審美檢驗在時間上的更迭變幻,一句話概括即是百看不厭才是有價值的收藏品。近幾年古玉受到越拉越多收藏家的關注,據我觀察有些原來玩書畫,玩瓷器或者其他門類的也開始構建自己的古玉收藏,問及原因除了喜歡再者就是價格便宜有歷史文化價值,適合觀賞把玩佩戴。現在幾百萬買不到特別牛的東西而在古玉上卻可以收頂級的寶物。
  • 唐宋元明清時期的銅錢是什麼樣子的?看看你家有沒有
    讓我們一起看看唐宋元明清的銅錢都是什麼樣子的,這裡只是一部分,因為每個朝代可能發行很多種銅錢。看看你家裡有沒有收藏。1、開元通寶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 杭博精品玉石器在滬展出:有良渚古玉,也有明龍紋青玉䤩尾
    2020年8月1日至10月31日,「瑞玉呈祥——杭州博物館館藏玉石器精品展」在上海閔行博物館開幕,為觀眾呈現中國玉器的古樸魅力。澎湃新聞特精選刊發展出中的精品。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展覽選取杭州博物館所藏玉石類文物166件,通過「好雅之風——文玩用玉」與「懷瑾之緣——佩飾用玉」兩個單元的展示,細細品味「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獨特內涵,用心感受浸潤於民族文化的風雅之韻。
  • 臺北故宮藏精品古玉,千萬別錯過!
    臺北故宮玉器鑑賞本文就列舉一些臺北故宮的玉器精品供給各位粉絲們欣賞,如有去臺北的朋友們,可以抽空去看看,欣賞另外一個故宮的美!據文獻記載,臺北故宮合計玉器珍品11445件!館內雲集古瓷 古玉 佛像 唐卡 茶器 古珠等古代藝術品百餘件
  • 古玉玻璃光特點及玻璃光古玉成因淺探
    古玉玻璃光,是一種奇妙的存在,令玩家鍾愛有加。但究意什麼是古玉玻璃光,目前來看這個概念只是民間通俗說法,大體的意思是光亮、油潤,反光有點像玻璃的鏡面反射。(一)古玉玻璃光的特點。通觀館藏和一些民藏玻璃光古玉,不難發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廣泛性。
  • 功不唐捐,玉汝於成:古玉的高級審美
    一個具有良好的審美感悟或審美意識的古玉藏家,他對於古玉的鑑賞,一定有著比別人更佳的條件和優勢。因此,古玉的沁色,對於我們的審美感悟應該是多角度、多層面、立體化的。
  • 《收藏·拍賣》雜誌約稿:西瑪古珠普及版 | 玉分享
    當時玩古玉的幾乎沒有人玩珠子,因此也很少能找到相關資料,論壇成為核心渠道。古珠答疑解惑,首推雅昌玉器版版主「蜻蜓眼」,初代網紅,也是西周瑪瑙最早的玩家之一。論壇交流為了打字方便,就將「西周瑪瑙」簡稱為「西瑪」。由此一傳十,十傳百,全網就都以「西瑪」命名。 到如今,伴隨古珠市場騰飛,「西瑪」熱度猛增,被譽為高古珠玉終極追求。不管收藏體系定在哪個門類的藏家,人人都在追西瑪。
  • 毛宏亮收藏明清和田玉手串:明清一團和氣童子西周神鳥手串
    這件玉制手把件器物是明清之物,也是傳世玉器,工藝達到古代玉器工藝高級水平。器型雅致清新,玉質瑩潤,如脂如新,整體保存狀況非常完好,其傳遞出的寓意,非常適合贈送給長輩領導,表達和諧美美和闢邪驅災的美好祝願。 明清玉器手串其用料有瑪瑙、青玉、白玉等,其中以和田白玉琢制的玉器最為珍貴,這類玉器晶瑩、溫潤、白中閃青,有的呈青白色、青綠色等。
  • 古玉打磨解玉砂微觀痕跡特徵
    無論是文化期的磋磨工藝還是砣機產生後的打磨工藝,解玉砂打磨是古玉拋光的不二法門。雖然已經知道古工解玉砂打磨痕跡特徵主要是:長短不一、凌亂無章、深淺不一(參見《古玉學步(181):切磋琢磨不離砂、細察打磨砂文化》)。
  • 古玉鑲嵌:螭龍玉璧吊墜,曲線美到爆!
    前言 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玉都是高貴優雅,美好明潔的象徵。部分作品欣賞:古玉創意設計定製系列古玉修復鑲嵌系列君子必佩玉是中國多重文化內涵的體現,它表現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養,專注於古代文化創意品的設計和定製古玉器和古瓷器的修復發掘古代文化元素創意改變生活品質決定未來wcds886
  • 古玉動物件:精彩絕對超乎想像!
    ▽推薦《古玉鑑賞》官方網店——「盡藏」,歡迎關注! 以下先請欣賞一組歷代玉龜(鱉),然後再繼續分析。在新石器諸文化中,不少都有龜(鱉)崇拜的痕跡。
  • 粵港澳三地明清時期絲綢精品展亮相粵博
    第二部分「絲綢外銷」是展覽的主體和重點,從絲綢生產織造流程到不同製作工藝的外銷絲綢精品,展現中國絲綢在西方上流社會的風靡。第三部分「世界變局」講述絲綢外銷對世界和中國產生的影響。第四部分「今日灣區」講述絲綢刺繡技藝的傳承和發展。「策展前期我們調查發現,不少觀眾以為絲綢是蘇杭的最出名,其實在明清時期的廣州,絲綢製造業非常繁盛,有大量絲綢品外銷歐美,乾隆時期曾有『粵紗廣緞甲天下』的說法。
  • 萬事吉祥——玉如意
    《玉藝聯盟》玉見藝術,玉有靈魂名家展示 | 文化交流
  • 古玉砣工,工藝高,為何生接刀
    以英國牛津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藏戰國玉劍珌(圖1)為例,裝飾戰國晚期到西漢在玉劍珌上所流行的寬線斜坡紋,中間部位兩個橢圓斜線紋代表獸紋的眼睛
  • 東莞這個明清古村落真是精彩,原汁原味,完勝眾多古鎮
    人們印象中古鎮古街多在江南,其實嶺南也有很多的,並且保護的也很完善,今天就帶大家看東莞一個明清古村落,非常精彩。東莞的茶山鎮有一個南社村,這裡就有一個明清時期流下來的古村落,南社明清古村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東莞首個獲得此殊榮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