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東方IC
快餐連鎖品牌吉野家正面臨新的經營危機。
根據日經中文網的報導,日本吉野家控股(HD)的業績正在惡化。1月10日發布的2018年3-11月合併財報顯示,該公司營業虧損達5億日元(3125.5萬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為盈利25億日元(1.56億人民幣)。這是吉野家時隔9年後又一次出現營業虧損。
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漲,是這家公司經營虧損的主要原因。這也是日本餐飲經營者們面臨的普遍挑戰。
人工費上漲帶來的壓力最大。據日經中文網報導,兼職人員和臨時工的時薪都在上漲,包括人工費在內的銷售費及一般管理費達到968億日元,比一年前增加約41億日元,增長額創5年來新高。人工成本大幅上漲,與日本社會少子化導致的勞動力缺乏有關。
同時,日元貶值造成了進口食材價格大漲,吉野家所使用的美國產牛肉、雞肉、鮭魚等食材成本都受到影響。
為應對成本上漲,吉野家也做了一些經營策略的調整。比如,日本吉野家在2018年10月曾宣布停止出售日本市場的熱門菜品「雞肉飯」。對此,社長河村泰貴解釋稱,是因為雞肉飯的製作比較耗費人力和物力。為降低人工成本,吉野家還探索了新業態店鋪「黑色吉野家」,店內採取自助點餐取餐模式,只需配備收銀人員。
此外,餐飲實體店鋪也受到外賣、外帶餐飲的衝擊。日本新消費稅政策下,實體店鋪就餐的消費稅率是10%,而外帶的便利店餐食的消費稅率為8%。不少餐飲企業開始重視提升門店服務水平以吸引消費者。
實際上,不只是日本本土,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餐飲市場,吉野家也面臨多重挑戰。
中國市場上,「吉野家」品牌分別由香港合興餐飲集團(以下簡稱「合興集團」)和日本吉野家總部經營。合興集團主要以特許經營模式運營京津冀、東北三省及香港地區的吉野家,而日本吉野家總部的上海、深圳、臺灣分公司管理其他門店。
各類快餐品牌的快速發展讓吉野家的「日式牛丼幹」(日式牛肉飯)在中國市場不再具有優勢。永和大王、真功夫、和合谷等中式快餐連鎖之外,「食其家」等日式快餐連鎖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食其家門店 圖片來源:網絡
而中國餐飲市場的經營成本也在提升。合興集團在2018年上半年財報中指出,「四高一低」(高原材料成本、高勞動成本、 高租金開支、高水電成本及低回報)的不利因素持續影響餐飲業的盈利狀況。其中,「外送服務成本依然是影響盈利能力之主要因素之一。」
吉野家在門店引入自助點餐機。圖片來源:億邦動力網
新零售的發展也要求傳統餐飲業務儘快調整市場策略,以適應新的生存環境。例如,除堂食外,餐飲業正在加快「外賣自取」、「外送」及「預先包裝食物」等服務模式,引入智能科技、機器人、自助點餐機等優化體驗的設備。
合興集團表示,為應對挑戰,吉野家從2018年起就開始了一系列經營策略的調整,包括店鋪升級、嘗試新零售業務模式、提升消費者的數據管理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