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妝好幫手,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去年風靡全網的《延禧攻略》,給我們劇情和妝容的雙重驚豔,開掛女主打壞人升級,告別以往的美白磨皮白濾鏡,妝容和服飾素雅細緻,很好的詮釋了清代女子的形象,讓人看著賞心悅目。
即使是收官這麼久,大家仍然還對其劇情和影視效果刻骨銘心,每每播出了新清宮戲還要拿出來做一個參照物點評一番,樂此不疲。
為什麼《延禧攻略》能這麼成功呢?深究其原因,無外乎是兩點:一是演員們精湛的演技以及幕後工作人員的用心。
這二嘛,就是劇中切合那個時代的精美舒適妝容特點和穿搭文化。
中國古代妝容專家也對這部劇的妝容問題提出了個人見解,還細緻的科普了中國古代妝容的是40多個小問題,讓我們徹底明白了中國古代美妝界的繁榮昌盛。
相比於現代精緻的「豬豬女孩」齊全的美妝工具,古代的姐妹們化妝是走的什麼野路子呢?
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深閨精緻女孩們的寶藏「化妝品」吧!
清潔篇之洗面奶進化史
① 淘米水+皂角
人們潔面(去除面部汙垢)的絕招是使用低成本、無汙染的「天然洗面奶」:淘米水和天然的皂角。影響極其深遠,現代美容界還流傳著用淘米水洗臉能美白的說法。
② 澡豆
從佛家傳向民間:把豆子磨成粉,與藥物混合在一起,製成「澡豆」,用來洗臉和洗澡。
③ 洗麵粉、皂
唐朝永和公主澡豆磨成粉末,發明了「洗麵粉」,被稱為「美容大王」。
民間有人為減少使用洗臉粉時的不方便使用,澡豆又一次在民間被升級,將豆粉和水集結,曬乾製成了大體積的皂體。
④ 草木灰
有本草文獻記載,草木灰中能夠去油汙,人們開始用草木灰洗臉
⑤ 胰子
改良後的「澡豆」被稱為「胰子」,製作商創新的將花香摻到澡豆固體皂中。
化妝篇之神奇化妝術
底妝部分:安全品 + 危險品
現代底妝:水→乳→精華→眼霜→面霜→妝前乳→隔離→粉底→.....→散粉定妝
古代底妝:散粉ok,底妝over。
① 米粉
古代女子敷面,最早用的是要用梁米或粟米的米粒研磨出來的米粉,因為附著性不好,過於浪費糧食而被淘汰。
② 鉛粉
相同的審美認同,相同的認知:一白遮百醜,古代女子妝容也講究「以白制勝」,當時最普遍的底妝手法就是將鉛粉塗抹在面部。
Ps:危險動作,請勿模仿!鉛含劇毒,對皮膚傷害很大,基本上塗個十多年,臉就見不得人,我想我好像有點明白為什麼古代詩歌總在感慨美貌易逝了~
彩妝部分
彩妝金三角 = 腮紅 + 眉毛 + 口紅
① 腮紅
古稱胭脂,將紅色花瓣舂成漿汁,用細沙過濾掉雜質,把絲綿放入漿汁中浸溼浸透,最後曬乾即可使用。唐朝盛行的「紅妝」就是胭脂起到的作用。
② 眉毛
古代講求「眉目傳情」,所以眉毛自然成為了妝容最重要部分。
多把石黛作為日常畫眉工具,把石黛研磨成粉,再用水調和即可。
③ 口紅
古稱口脂,是當時公認的美妝潮品,詩人也寫道「朱唇一點桃花殷」,櫻桃小嘴是那時的大眾審美。在動物脂肪中加入香料和紅藍花染色,口脂做好了。
裝飾篇之古代特色
① 貼花黃
《木蘭詩》中木蘭榮歸故裡、恢復女兒身梳妝打扮就描述道「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就是用黃粉在額上塗上黃色。
② 花鈿
古時女性貼在眉間和臉上的一種小花飾(由宮中嬪妃帶起的美妝潮流)。
看完古代女子的化妝術後,不少網友表示服氣:是在下輸了!幾千年來不論處於何種境地,人類永遠沒有停止追求美好事物,這種堅持不懈的品格實在是值得景仰、值得學習。我們也要一直美下去!
每日化妝小tips:
如果暫時找不到專用眼部卸妝用品,眼霜可以幫你卸眼部的妝哦~
關注「美妝好幫手」,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化妝、護膚知識,在變美路上少走彎路!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