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古代女子如何化妝

2021-02-12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夏日炎炎馬上就要到了,轉眼又是一年一度的畢業季,相信很多女同學都會使出渾身解數打造一個精緻妝容,只為給自己的大學畢業照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對此,小編深有體會,爽膚水、乳液、防曬隔離霜、妝前乳、BB霜、CC霜、粉底、定妝粉、眉筆、眼線筆、眼影、睫毛膏、腮紅、口紅、唇彩.這眾多的化妝品看得小編是呆若木雞眼花繚亂,應該也讓不少屏幕前的男生心生恐懼。不過愛美是人類的天性,其實古人才是化妝界的前前前前前前前輩呢!今天我們就來圍觀一下古代女子是怎麼化妝的。

八個步驟,見證化妝的神奇功效!

第一步:洗面


在上妝之前,先要把臉洗乾淨。《禮記》中記載,古人會用淘米水洗面,利用其中的鹼性成分去除汙垢,洗完之後要「施以膏澤」,滋潤面部,作用類似今天的水乳。小編以前也嘗試過淘米水,但總感覺洗不乾淨。不過比起洗面乳、洗面皂、潔面慕斯這些「化學品」,淘米水比較天然無刺激的。


明定陵出土香皂盒

第二步:妝粉


接下來就要正式開始化妝啦!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好粉底。《說文解字》對粉的解釋是:「粉,敷面者也。」俗話說「一白遮百醜」,粉的作用正是為了遮住臉上的一些小瑕疵,使皮膚看起來白嫩白嫩的。以肌膚白皙為美女的標誌,這種審美觀至少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並延續到今天。

古代的妝粉主要分為植物類的米粉和金屬類的鉛粉兩種。天然成分的米粉在美膚的同時不會產生副作用,但也有它的缺點,比如附著力不如鉛粉強,需要經常補妝,而且增白功效與光澤度也不如鉛粉明顯。而鉛粉相對效果更好,製作鉛粉需要用汞、白礬、食鹽和在一起研磨,直到不見汞粒,然後將混合物倒進鐵器中,用小盆覆蓋,再用篩子篩灶灰,同鹽水攪和成泥,密封住盆口,最後用炭火燒烤,經過兩炷香的時間,揭開盆子,附著在盆子上的汞就會變成輕盈雪白的粉末。


南宋黃升墓出土的粉餅

 

從現代醫學來看,鉛粉中的汞是有害物質,對身體損傷很大。不知古人對此有沒有正確的認識,不過就算知道汞對身體不好,愛美的女子大概也會繼續使用。就像今天的化妝品,大家都知道裡面有很多化學物質,雖不能說都是有害的,但長期使用對皮膚多少會有點影響。可是這也不能阻擋妹紙們愛美的心吶。

 

第三步:胭脂


「紅顏知己」中的「紅顏」就是指施了胭脂的容顏。關於胭脂的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一是相傳商紂時期,燕地的婦女即採紅藍花,取花汁凝結為脂用於妝飾容貌,稱為「燕支」。五代時後唐的學者馬縞在其《中華古今注》裡說,胭脂「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作燕支」。如果馬縞的說法屬實,那麼胭脂至少已經存在了三千年;而另一種說法,據說胭脂原產於中國西北地區的焉支山,《五代詩話》記載:「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紅藍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緋,取其英鮮者作胭脂。」據說北方遊牧民將紅花絞成汁,然後乾燥為紅粉,混以羊等動物油脂做成胭脂,塗於婦人面部。後來,匈奴因漢武帝的徵討而被迫向西遷徙,還曾哀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再後來,張騫通西域,又將胭脂帶入中原,受到了漢家女子的極度喜愛。

用於胭脂的紅藍花

 

胭脂一般是小範圍地塗抹在兩頰,以提升氣色。隋唐時期出現了一種「桃花妝」,先以白粉敷面,再將胭脂勻於面頰及眼周圍,邊際暈淡。其特點是突出面頰的紅,映襯前額、鼻翼及頸部的白,鮮豔無比,壓倒桃花,為當時女子所愛。新疆吐魯番曾出土一幅《弈棋仕女圖》,墓主是武則天時期安西都護府的官員,圖畫描摹的是貴族婦女家庭生活的場面。因吐魯番乾旱少雨,所以畫作出土時仍色彩鮮豔。可見,「桃花妝」使用的胭脂量較大,幾乎把兩邊臉全部塗紅。這種妝容放到今天來看是比較浮誇的,但在當時卻是一種流行。


唐 弈棋仕女圖(局部)

 

第四步:畫眉


中國古代女子化妝不畫眼妝,但極重視眉妝。畫眉最早使用的化妝品是黛石。黛石本是一種青黑色的石料,《說文解字》對「黛」的解釋就是「畫眉也」。女子們使用黛石畫眉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因為《楚辭》裡就有「粉白黛黑」的說法。在畫眉之前,還要用鑷子拔去部分眉毛,類似我們今天的修眉。大部分人的眉毛旁邊都會長出雜毛,所以眉形直接關係到畫出來的眉毛好不好看。

到了秦漢時期,人們也用藍草提取的汁液製成粉,供女子畫眉之用。後來,隨著西域絲綢之路的開闢,波斯產的一種青黑色海螺傳入中原。貴族女子們發現,用這種螺殼磨製的粉做成眉筆後,比黛石或藍草更好用,並稱之為螺黛。到了南北朝時期,女子們已經廣泛地使用它來畫眉。

《西京雜記》中說:「司馬相如妻卓文君,眉如遠山,時人效之,畫遠山眉。」除了遠山眉之外,漢代要屬長眉最為流行,它是在蛾眉的基礎上變化而來的,特點是纖巧細長。唐玄宗不僅欣賞女子畫眉,還命宮廷畫工畫了一幅《十眉圖》,把漂亮的眉形都標示出來,供大家參考。這十種形制,一曰鴛鴦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七曰分稍眉,八曰涵煙眉,九曰拂雲眉,十曰倒暈眉。

唐代婦女畫眉樣式


第五歩:黃妝

額黃妝和黃粉妝統稱黃妝,指婦女在額髮際或面部塗黃色粉或以黃粉在眉心作圓形、月形而得名。南北朝時期,佛教進入第一個興盛期。此時,愛美的女子們從貼金箔的佛像上受到啟發,在化妝時將額頭飾成黃色,並逐漸形成一種風尚。具體做法是採集花朵的黃色花粉做成顏料,再用其將薄紙片、乾花片、雲母片、蟬翼、魚鱗、蜻蜓翅膀等物染成金黃色,剪成各種花、鳥、魚的形狀,然後將其粘貼於額頭、鬢邊等處。這些用黃色花粉染制而成的飾物被人們成為「花黃」。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很接近於唐代花鈿的形制。

《木蘭詩》裡敘述木蘭恢復女兒身份後「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說的就是額黃妝。除了貼花黃,也有女子直接把額頭塗成黃色。南北朝時的畫家楊子華作《北齊校書圖》,畫北齊後宮的女官校對圖書,就把這些女子的額頭畫成黃色。

《北齊校書圖》局部,現在流傳下來的是宋人的摹本,而且年代久遠,只能看到一些高光的效果

有學者提出,額黃妝早在漢朝的宮廷裡就有了,著名的美女趙飛燕就曾畫過。但這種妝扮在南北朝時才真正成為風尚,受到人們的追捧。而且在當時,額黃妝似乎是未出閣的少女常用的裝束,所以在民間,「黃花閨女」成了少女的代稱,而且流傳至今。

唐宋時期,額黃妝仍然受到女子們的喜愛,甚至還傳到了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域。北宋文學家張舜民曾奉命出使遼國,在他的《使遼錄》裡說契丹婦女的習俗,「胡婦以黃物塗面如金,謂之佛妝」。宋人趙珙在記載蒙古族習俗的《蒙韃備錄》裡也寫到,蒙古族先民「婦女往往以黃粉塗額.至今不改也」。

 

第六歩:花鈿

唐代最為流行,與「貼花黃」類似,是用金、銀、鉑、珠、翠,經過加工剪刻製成薄片的飾物,刻成花、鳥、扇、蝶形等形狀的紋飾,妝飾時將它貼在額頭、眉心或鬢邊,臉部的兩側。粘花的材料主要用呵膠或魚鰾膠。女子用它粘貼花鈿時,蘸少量口液,便能溶解粘貼。花鈿顏色有多種,其中紅、黃、綠為多,一般由其本身的材料所決定,也有根據圖案內容染上的各種顏色。


唐代花鈿式樣

據說花鈿妝來源於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某天公主躺在梅樹下歇息,風吹梅花,正好花瓣落在公主額上,三天之後才被清洗下來,但公主額上卻留下了五個花瓣的印記。宮中女子覺得梅花印很好看,於是開始仿效,剪梅花貼於額頭。「梅花妝」由此誕生。

第七歩:面靨

這種化妝法在唐代很流行。又稱「笑靨」、「妝靨」、「花靨」,靨指的就是酒窩。面靨妝是用各種顏料在兩頰酒窩處點搽一定形狀或花紋的面飾,還有用金箔、翠羽等物粘貼的。它的形狀,除了花紋,還有圓形、鳥形、十二生肖等多種。關於面靨妝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宮廷生活的一種特殊標記。當一個宮中女子來「大姨媽」,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難於啟齒時,只要在臉上點上兩個小點即可,以後這種做法被傳到民間,逐漸變成一種妝飾。


唐 彩繪木身錦衣裙女俑新疆吐魯番出土

 

第八歩:飾唇


古代女子飾唇的習俗流傳已久。所謂飾唇,就是以唇脂塗抹在嘴唇上。早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崇尚女子嘴唇美的現象。戰國宋玉的《神女賦》就有描述記載。漢代女子飾唇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丹,是一種紅色的礦物質顏料,也叫硃砂,具有鮮明強烈的色彩效果。但硃砂本身不具有黏性,如果用它敷在嘴唇上,很快就會被口沫融化,所以古人在硃砂裡面,又摻入適量的動物脂膏。已出土的漢代壁畫人物、陶俑,很多人物形象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是墨眉朱唇的形象。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有唇脂,該墓出土的男女俑皆朱繪兩唇。江蘇徐州博物館館藏的西漢彩繪騎馬俑同樣以朱繪唇部。

製作唇脂一般以動物油脂、礦物油脂、礦物蠟和各種香料製成,塗在唇上以防開裂,如需顏色,則以硃砂、紫草、黃蠟或其它色素入油調和。據說唐玄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專門闢了一個花園來種植各種製作化妝品的植物,其中光用來做口脂的花草就有二十餘種。民間女子所用的口脂是塗在紙片上的,用的時候半含於口,以唇相抵。這種紙上的口脂到民國時仍在使用。


唐 弈棋仕女圖(局部)中婢女的形象,點口脂的方式清晰可見

 

中國人自古就喜歡唇小的女子,所以才會有「櫻桃小嘴」。飾唇前要把唇部也塗上妝粉,以掩蓋原來的唇色,再用唇脂畫出唇形。


 

 

古代男人也化妝

其實不光是女人愛美,古代男子同樣會化妝,特別是上層貴族階層。考古發現最早的化妝用具即為男性所用。湖北棗陽九連墩一號楚墓出土「可攜式」梳妝盒,盒內分置著銅鏡、木梳、刮刀、脂粉盒和小木梳。在漢代,許多男性墓中也隨葬有豐富的化妝用具。最為匪夷所思的是,漢初丞相張蒼竟然因膚白而免遭殺身之禍。《史記·張丞相列傳》云:「蒼坐法當斬,解衣伏質,身長大,肥白如瓠,時王陵見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斬。」可見在古代男子也以膚白為美!


西漢彩繪騎馬俑

南越王墓有出土的化妝用具嗎?

答案是肯定的!可惜卻難以一睹為快了。在南越王墓東側室出土奩兩件,僅餘漆皮,壓在銅鏡的下面。盒內盛小漆盒2件,還有鐵銷、鐵刮刀、鐵鑷等。相信當年四位夫人應該也有隨葬化妝用品,可惜年代久遠,無法保存至今。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妝體現了人類不同歷史時期的審美追求。古代沒有整容術,只能通過化妝來提升「顏值」level。雖然每個朝代的化妝方法略有差異,但最終要追求的幾乎都是白裡透紅的面容。直到現在,大家眼中的美女也是這個模樣。現在的化妝品堪稱法寶,只要掌握一手高超的化妝技能,改頭換面不在話下,見證奇蹟也是分分鐘的事。但凡事都要有一個度,整容固然不提倡,化妝也是如此,為了嬌弱的皮膚著想,妝還是應該儘量少化。不過,防曬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一年四季,365天,都要做好防曬工作。(小編又在噴口水,不說了,敷面膜去……)

相關焦點

  • 古代女子是如何化妝的?淺談中國古代女子妝容的演變
    古時候的女子也會化妝,不過他們的妝容畫出來可能沒有現在的自然。那時候沒有BB霜,沒有氣墊,沒有腮紅,沒有眼影,更沒有高光。但是他們有他們的化妝工具,有他們的化妝技巧和方式。下面,小編既為大家分享一些古代女子在化妝的時候常用的幾種化妝工具。花鈿這種化妝的方式還有其他的別稱:花子、面花、貼花。花鈿是貼在眉間或者是貼在臉上的一種小裝飾。
  • 妝容圖鑑丨古代女子如何化妝?
    漢服有了,可是自己在妝造上就是個「手殘黨」 現代的妝容對於不少女生來說是一件複雜的事情,更不用說是古代的妝容啦! 由於缺乏對古代妝容知識的了解,相信很多小可愛們始終存在著這一難題:古代妝容究竟如何來化?步驟又是如何?
  • 皮膚如何「一夜回春」?急救面膜挽救「粗糙肌」,見證奇蹟的時刻
    第二天早上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皮膚粗糙等等皮膚問題統統不見。都有哪些好用的急救面膜,一起來看看今天的好物推薦吧!1、香緹卡鑽石面膜集補水提亮、細膩皮膚、熬夜修護、緊緻抗老為一體的全能面膜。香緹卡怎麼也算是一個貴婦品牌了,但它的廣告確實很少。
  • 見證奇蹟的時刻!煙臺夏季網球俱樂部聯賽的「老友記」
    >不僅上演了一幕幕「老友記」,更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在小組賽之後,這種單淘汰制的規則,確實製造了驚喜,也創造了奇蹟。這場比賽果然激烈膠著,雙方比分交替上升,阜瑞智能組合在6:5拿到金球賽點的情況下,被健源俱樂部破發並最終將比賽拖到搶七。最終,張楠/李大勝組合笑到最後,贏得勝利,也穩定了煙臺網壇男子雙打的冠軍地位。
  • 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女人如何化妝?當時哪種妝容最流行?
    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女人如何化妝?當時哪種妝容最流行?自古以來愛美之心人人有之,特別是對女性而言用化妝品打扮自己從來都人生是大事。女性出門之前都會經過一份精心打扮,希望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女性化妝之後自己的心情也會更好。在化妝品的精心點綴之下,會讓人增加生活自信,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 看看古代女子如何打扮自己?梳子都能當作首飾
    在我國古代都是規矩都嚴格,女孩子到了15歲成年的時候叫做「及笄」,而在古代笄它也是一種首飾的名稱,那麼古代的女子是如何打扮自己的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笄笄是慢慢演變成簪的,主要是古代女子盤發的工具,到了後來簪的用途就很廣了,它可以在表面刻許多的花紋,甚至還可以在上面鑲嵌珠寶,古代女子佩戴起來非常生動好看,而我們電視劇中看到的釵,
  • 古代女子都是怎麼化妝的:需要七大步,最後效果不比現代人差
    古代女子都是怎麼化妝的古語說,女為悅己者容。所以說,從這句話我們就知道,古代的女子很早就開始化妝了。雖然說古代人的化妝品沒有現代人這麼多種多樣,但是古代女子化妝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歷史上化妝最出名的朝代就是唐朝了,當時的女子出門遊玩或者有正式活動,臉上化一套濃豔的妝容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那這麼華麗的妝容,古人是怎麼一步步化出來的呢?
  • 妝奩-古代女子的梳妝盒裡都有些什麼?
    無論小家碧玉還是大家閨秀,女子都會在妝奩之前梳洗打扮一番,以精緻的妝容樣貌示人。妝奩其實就是現代女性化妝盒與首飾盒的結合體。清 黑金妝奩我們如今有各種樣式的梳子、化妝工具、化妝品等,古代女子的妝奩裡又有些還是什麼呢?
  • 古代女子定情信物大全,長知識!
    中國古代定情物講究「情」而不講究「物」,一塊玉佩、一個香囊、一束秀髮、甚至一枚瓜果,都可以作為定情物,都可以表達自己對「情」之訴求。  那麼在我國古代女子有哪幾種定情信物呢?君子之情——玉佩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 刨根究底,見證奇蹟!
    在小麥返青拔節之際,需要的養分更多,吸收營養的多少主要取決於根系好不好,根系的多與少也關乎到小麥後期的產量和品質。那麼用了澳佳腐植酸功能肥,根繫到底好不好,一場關於百人見證刨根究底,一起見證奇蹟的見證會,3月29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郭灘鎮悄然而至的進行著.
  • 見證奇蹟的時刻:如何從麥克斯韋方程組推出電磁波?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一起見證這一奇蹟的時刻。01什麼是波?要理解電磁波,首先我們得了解什麼是波?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奇怪,什麼是波這還用問麼?我丟一塊石頭到水裡,水面上就會形成一個水波;我抖動一根繩子,繩子上就會就會出現一個波動。生活中還有很多這種波動現象,我雖然讀書少,但是什麼是波還是知道的。
  • 「見證奇蹟的時刻」,本該是一顆巨星,劉謙卻被迫隱去光芒
    2009年劉謙第一次登上春晚,利用雞蛋、截戒指道具表演了三個近景魔術,從此顛覆了觀眾對傳統魔術的認知,而那句「見證奇蹟的時刻」,也讓他被中國十幾億人記住,從此成為中國魔術第一人,但是最近幾年劉謙不見了。
  • 都說現代女人化妝厲害,其實古代人才是前輩
    女子對美的追求,絕沒有時間空間的界限,現代女性化妝品品種繁多,琳琅滿目。那沒有化妝品的古代,女子如何化妝呢?古代女子傅粉材料,分植物類的米粉和金屬類的鉛粉兩種。4.畫眉古代女子化妝極重視眉妝5.垂鬟與釵鬢指的是古代女子的髮型和髮飾。
  • 如何祛斑最安全,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
    為了美觀要去尋求最安全的祛斑方法,如何祛斑最安全,今日就給大家分享幾個小編日常會用到祛斑妙招! 每次遲早洗臉時,在一杯溫水中加兩大湯匙白醋調勻,悄悄拍打在臉上,稍加按摩有斑的部位,或許將緊縮面膜浸泡在醋水中,再直接敷在臉上,每次十到十五分鐘,然後再進行正常的洗臉程序。長時間堅持下來,作用很好,方便又實惠,不只可以美白肌膚、淡化雀斑,還能柔嫩肌膚。白醋祛斑作用也是很不錯的
  • 沒有卸妝水,沒有卸妝油,那古代女子如何卸妝?有種方法沿用至今
    不知道我們是否想過一個問題,在古代,女子同樣化著精緻的妝容,那她們是如何卸妝的呢?只用清水洗臉,當然會有一些化妝品殘留,長此以往,還會對肌膚產生損害。那麼聰明的古代女子是如何卸妝的?可以說,中國女子的化妝史十分悠久。我們暫且先不談卸妝,先談談古代女子所使用的化妝品,它們都是由什麼製造的?中國古代的化妝品大多不含金屬,由自然的植物製成。後唐《中華古今注》關於胭脂的記載有「起自紂,以紅蘭花汁凝成」。古代的胭脂,是我們現代女子所使用的腮紅,它是由鮮花的汁水凝固而成。
  • 中國古代女子的化妝路子有多野?看完後,網友:是在下輸了!
    中國古代妝容專家也對這部劇的妝容問題提出了個人見解,還細緻的科普了中國古代妝容的是40多個小問題,讓我們徹底明白了中國古代美妝界的繁榮昌盛。相比於現代精緻的「豬豬女孩」齊全的美妝工具,古代的姐妹們化妝是走的什麼野路子呢?
  • 中國古代女性化妝及發展歷程
    由於在經濟上對男性的依附和社會地位的低下,古代女性相對於男子來說,更多地是作為性對象被加以選擇。在這種狀況下,女子的容顏之美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古人對於女子容貌的美感是令人驚訝的。大約二千七百多年前,人們在描述衛莊公的夫人莊姜時,這樣與道:「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 世界七大奇蹟,三四千年的變化見證「滄桑巨變」
    作為一名旅遊愛好者,世界七大奇蹟豈不是要安排到行程上!今天司馬君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古代的奇蹟到現代都成啥樣了。 經過三四千年的風化變遷,見證了什麼是世事滄桑。
  • 古代女子的化妝品竟然這麼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微信號:yuedugirlbook文/楊琴轉載於公眾號「美人的底氣」  據說女人有兩個本能,一是生娃,二是愛美,早在幾千年前男人們還沒把朝代建立起來時,女人就琢磨如何化妝了
  • 古代女子用什麼化妝品?
    ------溫庭筠 ·《菩薩蠻》化妝可不是現代人的專屬,古代的女子在妝容上也是極下功夫的。我們現在的化妝品可謂是日新月異,五花八門。但就化妝品的講究和精緻程度而言,古人也絕不遜色。詩人筆下的美人,才子欣賞的佳人,宮廷裡的高貴女子們究竟使用哪些化妝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