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淘書記︱五十嵐書店:昭和遺風

2021-01-08 澎湃新聞

東京的古書店,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曰豪放派,一曰精緻派。

豪放派書店,往往瀰漫著灰塵的味道。書被隨意擺放著,書架佔滿了,就堆在地上。套裝書尚且用繩子綑紮一下,零本則見縫插針地塞著。由於過道被嚴重擠佔,在裡面走動都有些困難,如果要看堆在地上的書,就只能側身、半蹲,把身體儘量彎成弧形。老闆一般端坐收銀臺前,在古書的包圍下埋頭做事,只有顧客結帳時才抬起頭。這類書店大多位置偏僻,但書價也偏低,適合披沙揀金式地淘書。

精緻派書店則佔據市中心的繁華地段,最典型的就是神保町的一誠堂了。百年老店的玻璃窗,永遠擦得鋥亮,棕色木地板反光,書一絲不苟地排列著。推開雕花木把手,西裝筆挺的店員就會馬上向你鞠躬,聲如洪鐘地:「いらしゃいませ!」,「いら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代價則是書價也是其他地方的兩三倍。如果最後竟不憚於高價買了,結帳時,收銀員就會贈送當月最新古書目錄一本。我拿到的2015年版翻開第一頁,就是長慶年間古活字版《平家物語》,開價750萬日元。

今天的五十嵐書店

五十嵐書店也屬於精緻派,價格卻嘉惠寒士得多,有些稀見書甚至賣全東京最低價。店址在新宿區西早稻田站不遠處,步行十分鐘即是早稻田大學。比起人聲鼎沸的神保町,這裡人流量並不算多。它有兩層店面,一層賣文庫本、畫冊及文藝類書,玻璃櫥窗上展示著江戶年間的精美和刻本。沿著旋轉木樓梯走到地下,色調驟然變成了冷色系——日本學術書裝幀的風格。

店裡燈光柔和,從雨簾、門牌到包書紙,都是清一色的深藍,logo則是一本翻開的書。舊書全部仔細清洗過,即使是半個世紀前的書,除了日光灼燒的變色外,也是一塵不染。這裡的店員也會說「歡迎光臨」,只是非常輕柔,尾音悠長,僅蓋過循環播放著的德彪西而已。

店內照片

富有意境的店名 「五十嵐」,是日本東北地區常見的姓氏。書店創始人名為五十嵐智,1953年,山形縣酒田市出身的他十九歲時獨自上京,原本準備來報考大學,但不幸落榜,只好在東京四處求職謀生。在去水道橋參加一家企業面試時,這位落魄的小鎮青年,因為迷路而誤入神田古書店街,剛好看到南海堂書店招募店員的海報,臨時決定試一試,命運從此發生改變。

當時的日本,剛從戰敗的陰影裡走出。尤其韓戰爆發後,日本作為後勤補給基地,企業接到大量海外訂單,工作崗位迅速增加,經濟也在戰爭廢墟中起飛。在政府的鼓勵下,很多私立學校在這時創建,大學生人數翻倍,教科書需求自然隨之激增。當時南海堂的店主市田武夫(1905-1976)看中了這一機會,主營當時法律、理工、歷史系學生急需的教科書,憑藉高超的經營手段,在巖松堂書店(現已倒閉)、一誠堂書店兩大強敵瓜分市場的罅隙中,漸漸站穩腳跟。

對於手下員工,市內武夫秉持「尋人、用人、育人」的理念,平時要求他們早上六點前起床,晚上十點鐘休息。店員從打掃衛生學起,依次進修財務、運輸、運營等各方面知識。三四年後,再帶去拍賣會上實地鍛鍊。在五年的嚴苛學徒期結束後,優秀的店員基本可以獨當一面。如果他們有自立門戶的想法,市內也從不加以阻攔——今天神保町的山陽堂書店、古賀書店、姉川書店等,創始人都是南海堂的前員工。有趣的是,這些學徒們即使當上店長後,也仍然是南海堂旗下「南友會」或「小南會」的會員,如同日本家族制中「本家」與「分家」。他們定期聚會,相互幫扶,共同與以一誠堂為首的另一古書店聯盟競爭。

1964年,三十而立的五十嵐智,也在神保町創辦「南海堂支店」,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2014年時笠間書院出版了他學徒時代的日記,名為《五十嵐日記:古書點的原風景》。從書中收錄的昭和三十九年的一張老照片可見,當時支點的主營業務仍然是「教科書買入」。開業四年後,五十嵐智決定將書店遷到西早稻田現地址,並正式改名為「五十嵐書店」。

南海堂書店派系圖

第一次去五十嵐書店,是因為在「古書屋」網上查到那裡有一套《皇明條法事類纂》,為1966年「古典研究會」影印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藏抄本。這套書國內已有楊一凡主編的標點本,但收入「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裡,不單賣,且由於早已絕版,孔夫子上的價格被炒得奇高無比。被迫無奈,我只好轉進日本。到店裡說明來意後,店員說這套書目前放在倉庫裡,但可以馬上送過來,能等十分鐘嗎?我說可以,心裡竊喜正好可以藉機看看別的書。

隨意翻看店內書籍時,我看到一本船越泰次的《宋白續通典輯本》,為汲古書院版。我知道清人嵇璜曾有《續通典》一百五十卷,最早是乾隆三十二年的殿本,後又以《欽定續通典》之名在浙江書局、廣州書局重印。但宋白的《續通典》,之前還從未聽說過,好奇之下將其抽出翻閱。打開才發現,這是編者籤贈本,受贈人為明史學家山根幸夫,書中還鈐有後者的藏書印。山根的舊藏我一直注意收集,船越這本輯佚書國內也罕見,故此書雖要價六千日元,考慮後還是決定買下。

正在這時,書送到了,是上下精裝兩大冊。翻開正文第一頁,就看到「東京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 日軍土井大佐 竹中安太郎 寄贈」字樣。出國前,我曾看過這部書1974年臺灣文海出版社的「盜印版」,臺灣本不但字跡模糊,而且還擅做主張,把這一頁給去掉了。要知道,此書流落到日本的歷史,正是從此開始的。

竹中安太郎1846年出生於今山口縣下關市,是一名陸軍軍官。他二十多歲時就加入勤王軍,在「尊王攘夷」的鳥羽、伏見戰役中立下戰功,明治改元後,被授予陸軍少尉。1877年,西南戰爭爆發,竹中隨政府軍出徵鹿兒島,平定了以西鄉隆盛為首的士族叛軍,藉此升任少佐。甲午戰爭爆發後,他又在旅順戰役中,連下和尚島饅頭山炮臺和蓋平縣太平山,因作戰勇猛而被封功四級,累進大佐。

1900年,庚子事變爆發,八國聯軍出兵幹涉,其中包括日軍。當年7月,竹中安太郎隨軍在大沽登陸,8月北京淪陷,慈禧太后等清室成員倉皇逃亡西安。當時八國聯軍進城後大肆擄掠,日軍的軍紀相對而言較好,但也沒有空手而歸的道理。當竹中負責運送的清國戰利品抵達日本後,東大教授市村瓚次郎一眼就看中了這部《皇明條法事類纂》。

市村瓚次郎(1864-1947)是日本近代大學建立後,培養的第一批東洋史學家。他1887年畢業於帝國大學古典漢書科,先任教於學習院,1898年轉任東京帝國大學助教授,與白鳥庫吉同事多年,桃李滿天下。白鳥的專長,是用西方現代史學研究法治滿鮮、蒙古和西域諸史;市村則是傳統漢學出身,精於版本目錄學,擅用傳統史料撰寫通史,著有《東洋史統》、《東洋史要》、《支那論集》等。兩人一新一舊,恰好互補,合作無間,共同培養出了羽田亨、池內宏、石田幹之助、和田清等史學秀逸。

秀才市村與武夫竹中交涉的細節,今天已經不得而知。只知道這部五十卷、近5000頁、120萬字的明代法律檔案彙編,既不曾著錄於《千頃堂書目》、《四庫全書總目》、《四庫未收書目提要》等大型書志,甚至沒有一部明清人著作提及過它,市村的眼光的確不一般。但它1901年10月正式入藏東大後,最開始幾十年只有日人淺井武夫、國人楊鴻烈等簡略提及。王毓銓等中國學者真正拿它做研究,更晚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即「古典研究會」這個影印本問世十多年後——正是流落日本的命運,才讓它有了被「再發現」的機會。

店內照片

但故事還沒有結束。1923年9月1日,日本爆發「關東大地震」,死亡及失蹤人數高達14萬。在地震引發的大火中,日本大藏省、文部省、明治大學圖書館等公共機構,南天莊文庫、黑川文庫、松棲舍文庫等私人圖書館,都有大量藏書損失。在這場堪與「應仁之亂」並稱的浩劫中,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亦遭受滅頂之災。據小野則秋《日本文庫史》記載,當時東大總計有七十六萬冊圖書被毀,其中包括德國梵學家馬克思·穆勒(Max Muller)的全部藏書一萬八千冊、康熙《欽定古今圖書集成》近一萬冊、五臺山本朝鮮《李朝實錄》、《滿文大藏經》、《蒙文大藏經》、《西藏文大藏經》等等。

所以在大震災過後,著名中國法制史學者、東京大學教授仁井田陞一度認為,這部書肯定也無存於天壤間了。但他在閱覽1938年度《東京大學和漢圖書目錄》時卻赫然發現,居然還有《皇明條法事類纂》的條目。詢問了和田清後他才知道,在關東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東大的研究生齊藤清太郎恰好將這部書借出閱覽,放在文學部研究室裡,就這樣鬼使神差地讓它逃過一劫。「在這麼多珍籍燒失之季,此書得以倖存,真是不幸中的萬幸」,仁井田氏感慨道。

1940可謂這部書的重生年。當年8月,先是長澤規矩也在《書志學》發表《讀皇明條法事類》一文;同月,仁井田陞在《東洋學報》發表《舊抄本<皇明條法事類纂>私見》。與長澤僅僅摘錄了一下此書序言及目錄不同,仁井田對這部書做了詳細考證。他指出,此書正文前所附的所謂錢大昕、洪頤煊、孫星衍、朱彝尊等著名學者的題記,真偽大多可疑,比如其中錢竹汀題記云:「是書乃《永樂大典》時經進本也。」但此書大部分法律條文的抬頭是正德、弘治年,永樂年間的進呈本,怎麼可能包含七八十年後的內容呢?難以想像竹汀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仁井田陞進一步指出,此書的「御製皇明條法事類纂序」恐怕也是後人偽造。因為其前半部分文字與萬曆《大明會典》序雷同,後半部分則顯然抄自正德《大明會典》序,只是將其中日期、年號等信息稍作改竄而已。這麼一來,這篇「御製皇明條法事類纂序」所說的「命儒臣戴金敕編纂述」,也變得可疑起來。經過了這麼一番刨根究底的研究後,此書的成書年代、編者信息,這個抄本流傳順序,都變成了一個懸案。

但偽題記和偽序言,並不損害正文的價值。因為此書所提及的鹽法、廣西馴象衛、陰陽生觀測地震等史事和制度,以及所引用的《大明律》、《大誥》、《問刑條例》等法律條文,幾乎都可與明代同時期的材料相互印證。很有可能,是清代某個書商為了抬高這個抄本的價格,偽造了卷首題記及御製序。這一招似乎騙過了清代著名藏書家陳鱣,他在書上鈐白文印:「得此書,費辛苦,後之人,其鑑我」,另鈐其標誌性的戴笠半身小像「仲魚圖像」印一方。當年向山閣主人為了得到這個錯字百出、脫漏不少的抄本,想必所費不菲吧?

作為當代讀書人最大的便利,就是當年難得一見的珍本秘籍,不用那麼辛苦也能擁有一份副本。那天買下《條法》和《續通典》後,我心滿意足,繼續逛早稻田附近。根據「早稻田古本街地圖帖」,這一帶聚集了34家書店,是東京第二大古書店聚集地,但和神保町100多家店的規模不能相提並論。由於顧客多為早大學生,這裡的書店很多賣教輔和文庫本,學術書亦以政治經濟學、法學居多。作風老派的五十嵐書店,在這中孑然獨立,固執地堅守著昭和時代古書店的遺風。

昭和時期(1969年)早稻田古書店地圖

(參考文獻:五十嵐智《五十嵐日記:古書店の原風景》,笠間書院2014年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淘書聖地——東京古書會館
    作者 | 光和書房555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書店日記# 光和書房是一家位於世界最大規模舊書店街區——日本東京神保町的古舊書店,店鋪之側即是愛書人心中的聖地東京古書會館。神保町作為舊書集中地已有上百年歷史,史料記載至明治10年(1877)該地區已有中西屋、東洋館、三省堂、富山房等大小書店十餘家,而到了明治39年這一數字已激增為139家。此後古書店街歷經大正關東大地震、昭和東京空襲,兩次化為灰燼卻都迅速恢復了元氣並繁榮至今。
  • 誠品書店-進東京
    你可能已經看了各種「探店報告」,但你有想過嗎——誠品書店為什麼要在此時出現在那裡?△ 發布在 Instagram 上的誠品生活日本橋店開業倒計時海報。圖片來源 | @eslite_japan進東京,誠品選擇了日本橋街區。
  • 誠品書店進東京
    1923 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後,日本橋魚河岸市場遷移到了日本橋南部的東京沿海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築地。圖片來源 |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來自中國臺灣的誠品書店,把第一個「誠品生活」日本分店開到了東京日本橋。這也是誠品首次踏出華語圈,此前,它在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以及深圳、蘇州等不同城市和地區擁有共 49 間店鋪。
  • 蔦屋書店把東京的國際氣質帶回了快樂老家 / mars - 新鮮好去處
    attitude | 態度記住了,蔦屋書店不是誕生在東京其實,不少人會犯這樣的錯誤,就是把 T-SITE 直接等同於蔦屋書店。其實 T-SITE 是以蔦屋書店為中心二形成的集合店,那個總被大家說世界上最美的書店之一——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其實應該稱為代官山 T-SITE。蔦屋書店其實在1983年誕生於大阪枚方 Hirakata ,並非來自東京的。
  • 「嵐」粉絲集合!安排一場東京踩點之旅來歡慶出道20周年吧!
    有讀者是傑尼斯偶像團體「嵐」的粉絲嗎?如果你也是熱愛踩點的旅遊型迷妹迷弟,到東京自由行時,非常推薦安排一場朝聖之旅!雖然2020年嵐將暫時停止團體活動,但粉絲們還是會死忠支持的!以下就跟著小編編輯部的腳步,一塊兒走過大野智、櫻井翔、相葉雅紀、二宮和也與松本潤曾走過的路吧!
  • 淘出舊時光:在店貓穿梭的英國二手書店邂逅驚喜
    蘇格蘭小鎮Wigtown的書店蘇格蘭小鎮上的二手書店我在英國生活了10多年,最大嗜好是愛上了淘書,尤其是淘插畫書。我會在布滿塵灰、書堆得滿滿當當、幾乎無處插腳但有店貓穿梭的舊書店裡淘書;也會拉著行李箱,趕赴一年一度為慈善事業籌集資金的「二手書義賣周」淘書;更會在各類二手書網店上搜索,尋找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插畫黃金時期出版的那些100多歲的老書。於我,淘書的樂趣像是在淘金,也像是在尋找被歷史隱匿的珍寶。淘到喜歡的書,又如同邂逅知己,和心愛之人的意外相遇。
  • 東京小眾購物Top10!淘點不一樣的日本特色,第一件就心動了
    不走尋常路」的小物,才是真正的日本特色:各地物產和傳統工藝本身就充滿純正的大和基因;雜貨和文具是擅長對細節精益求精的日本人才能做出的有趣小物件;來自當地市集的舊貨古董則自帶故事和溫度,淘貨的過程更是樂趣無窮……圖片來源:loft.co.jp所以,除了常見的購物商圈之外,千萬別忘了找機會去這些小鷹為你精選的小眾店鋪逛一逛,包你淘到獨一無二的絕佳紀念品
  • 日本古書店淘書指南
    大阪丸善書店一些古書店(二手書店)也就以各種姿態存在了。如東京古書會館的書市;夏天是舊書市最多的季節,其中京都的「下鴨納涼舊書祭」十分出名;一年一度在神保町舉行的「神田古書祭」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舊書愛好者、舊書迷和讀書人,神保町有160家舊書店聚在這狹小的地區裡
  • 日本東京風俗街開設販賣愛情的書店
    人民網東京4月16日電(吳穎)位於日本東京新宿的歌舞伎町一角,男公關店經營者手塚真輝去年秋天在這條情人旅館酒店林立的街區裡開了一家以「愛」為主題的書店。 圖片說明:由歌舞伎町的男公關擔任店員的書店「歌舞伎町圖書中心」,圖片來源於日本《朝日新聞》 這家書店叫做歌舞伎町圖書中心,書架上400冊以「愛情」為主題的書籍被分為粉色青澀初戀系列、紅色炙熱的愛情系列和黑色愛憎糾纏的愛情系列
  • 西安市委書記:真誠期待誠品書店能入駐,共同開發文創產品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旻潔出席並講話。關於誠品1989年,誠品創始人吳清友在臺北仁愛路創辦了第一家誠品書店;1999年,誠品書店敦南店全球首創24小時不打烊經營模式,開啟了零時差城市閱讀風尚。誠品書店曾獲選美國《時代》雜誌「亞洲最佳書店」、CNN「全球最酷書店」。
  • 《初到東京》:引領「膠片光影」中的東京風情
    這是東京。深夜的街巷裡,處處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一群喝醉酒的男人邊跌跌撞撞別相互打鬧。這也是東京。人潮湧動的地鐵站裡,穿著職業裝的白領們快步而有節奏地來來往往,仿佛怕浪費一分一秒。這還是東京。東京,一個在無數日本電影中作為故事背景出現的地方。
  • 誠品書店進東京,我窮我只等京東噹噹打折……
    來自中國臺灣的誠品書店,把第一個「誠品生活」日本分店開到了東京日本橋。這也是誠品首次踏出華語圈,此前,它在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以及深圳、蘇州等不同城市和地區擁有共49間店鋪。相較其他分店,誠品生活日本橋顯得有些迷你。
  • 只知道蔦屋書店?東京這9家不務正業的書店表示不服!
    要論實體書店在售書之外的可能性,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其中的制霸:蔦屋書店!但在東京,即使是被豐富的文化要素衝刷成了新型書店王牌的蔦屋也永遠不愁沒對手。咖啡喝太多,也許你想端杯啤酒逛書店?或者在深夜書店裡點一盤暖心的紅章魚?——小意思!鑽進暖被桌,當一根愛看書的廢柴?要麼索性躺下逛書店?
  • 浙江台州市新華書店原黨委書記、總經理張國良被查,已退4年
    浙江台州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總經理張國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紀委正對其進行紀律審查。經浙江省監委、台州市監委指定管轄,台州市路橋區監委正對其進行監察調查。
  • 非東京攻略: 一點Tower Records 和蔦屋書店
    修羅場(東京事變)詞/曲:椎名林檎 日本的唱片店太多了,除了 Tower Records   Disk Union、Coconuts這樣的知名連鎖,還有不少私營小店。Tower Records 能這麼多年屹立不倒,除了日本市場一直在音樂實體消費領域獨樹一幟,也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間唱片店,年輕且熱愛音樂的員工、一淘就是幾小時的社交空間,才是它走向巔峰的重要原因。
  • 江蘇-蘇州~這家開書店開了22年的書店,在舊書裡淘一段光陰故事!
    遊船碼頭對面的山塘古戲臺旁,位於二樓的琴川書店裡還亮著燈光,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和本地的眾多愛書人在此駐——這裡已成為來山塘街必到的「打卡地」。「我開書店已有22年了,這裡每一面牆,每一本書都是一段光陰的故事。「期待更多的人一起來感受舊書裡承載的厚重的歷史,店主李彪說,即便是不買書,也可以來坐一坐,聊聊書,觸摸一下舊時光陰。
  • 小道消息丨蔦屋書店即將首進南京,全球最美書店來了!
    365淘房 柏莉 商業薈最新一期「小道消息」關注人事變動、項目開發、行業最新動態 作為天目裡的看點之一,項目商業部分分地上、地下兩塊,目前入駐的商戶包括日本最大連鎖書店、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蔦屋書店中國首店、精品咖啡Seesaw Coffee杭州首店、火爆全球的京都網紅咖啡%Arabica、首家山葵家居酒屋、喜茶GO等熱門品牌。
  • 東京購物全攻略 .
    如果上天給您一個機會去東京,千萬別忘了血拼。作為購物天堂的東京,高端品牌、可愛商品,各種各樣應有盡有。
  • 位於東京銀座的的一家書店,一周只賣一本書?
    然而這家書店不僅一周只賣1本書,還只有15㎡,藏書量自然也是最少的,但它卻是世界上最小最賺錢的書店,開業僅半年就盈利!它就是位於東京銀座的森岡書店。藏書越多,讀者越少都說實體店在批量死亡,然而森岡書店在寸土寸金的東京銀座卻火得一塌糊塗,過往的行人、慕名而來的旅客,紛紛到此打卡
  • 碰到東京這些書店│你和這座城市的靈魂都在開花
    匯集世界各國藝術書籍的UTRECHT/NOW IDeA;今天Miss Gao就推薦坐落在東京的五家小書店。如果你去當地旅遊,除了瘋狂買馬桶蓋、姨媽巾,別忘了其實還可以有另一個旅行目的地——書店。①旅行書店Nomad旅行及世界各國文化類書籍東京杉並區西荻北3-12-10司大廈1F12:00-22:00營業,周三休息